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三國之魏武元勳》第12章 議渡陽信
一篇檄文,徹底拉開了袁曹之間大戰的序幕,雖然這篇檄文來的比歷史上早了兩個多月,但是現在的曹操,也非歷史上的那個曹操可比。歷史上的曹操在建安四年才徹底佔領了河內,十一月才得宛城的張繡歸降,鞏固了自己的左翼。自己的治下更是因為連年大戰,兵力、糧草和袁紹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而現在的曹操,不但早早佔據了四州之地,歷史上呂布在兗州的禍亂日久以及三征張繡敗北的事情都沒有發生,軍力更為鼎盛。再加上造紙術、印刷術以及官學的推廣,更是讓曹操的聲望在百姓士卒的心中達到了一個極高的地步。土豆、玉米這兩種作物的出現,加上屯田製的有效施行,糧草更是充足。想來曹軍缺糧少食的歷史不會再次出現在官渡的戰場之上。如今的曹操和袁紹相比,差距雖然還有,倒也不是很大,曹操對於戰勝袁紹一事,也更加的有信心。

 況且曹操早就開始為今日之戰做好了準備。荊州劉表有張繡在宛城牽製,江東孫策更是被治下山越之民以及殘賊余黨攪合的焦頭爛額,無力北上。鍾繇坐鎮關中,拉攏涼州各方勢力,以保左翼無患。高夜坐鎮青州,隨時都有打過河的打算,確保右翼無虞。至於正面戰場,新晉小將潘璋帶領步騎三千進駐延津,東郡太守劉延帶兵扼守白馬,隨時阻滯袁軍渡河長驅南下。曹仁依舊在河內鎮守,以防並州來犯,夏侯淵兵進黎陽,做出隨時攻擊的姿態。李典、樂進則帶兵在官渡一帶築壘固守,準備阻擋袁紹的正面進攻。曹軍的這一切布置,早在徹底平定徐州前後,就已經開始。白馬、延津兩地早已成為了徹徹底底的兵城,百姓早已撤離。曹軍雖然在數量上不比袁紹兵多,可是在策略上卻采取了集中兵力,扼守要隘,重點設防,以逸待勞,後發製人的策略,來應對袁紹的攻伐。相比之下,袁紹的出兵反而顯得很是隨意,更是一舉推翻了早先制定好的休養生息的方針。大軍整軍完畢,袁熙一到平原,袁紹就連冬日天寒這樣的事情都不管不顧,盡起大軍四十萬,命顏良為先鋒,直殺奔白馬而來。

 袁紹的大軍一動,就連平原的袁熙也是蠢蠢欲動。不過說起來高夜還是真的要感謝一下袁軍的磨蹭,從自己打敗袁譚到現在,足足給自己留了三個多月的時間來從容布置。自己的後方自己自然是不用發愁,陳群、國淵、王烈等人皆是一時之選,穩定後方,轉運糧草軍械之事自然是不在話下。論到打仗,未來曹魏的五子良將有三個跟在自己身旁,泰山的臧霸也被曹操又一次調撥到了自己的麾下,再加上甘寧的水軍,高夜覺得這一次自己要是不能打過黃河,生擒了袁熙,都對不起自己手裡的這一副好牌。

 一連三日,正在濟南的高夜都收到了前方軍報,說是黃河北岸人馬調動頻繁,頗有渡河的趨勢。這一次袁熙從幽州帶兵而來,再加上袁紹給他調撥的一部分人馬,以及原本就在平原駐守的袁軍,總兵力加起來足有八萬。不過高夜雖然在青州和袁譚大戰了一場,可是有著琅琊郡的兵力補充,再加上在東萊、北海新募的士卒,總兵力也有七萬。雙方加起來足有十五萬兵馬,盡皆屯扎在黃河兩岸。正面戰場還未開打,青州一地卻仿佛已經是硝煙彌漫。

 大堂之內,緊盯著地圖看了三天的高夜,終於下令,擂鼓聚將。可是直到大家都坐到了大堂之中,高夜的目光依舊停留在地圖之上。直到周倉小聲提醒高夜,大家都已經到了,高夜這才回過神來,轉過了身來。

 眾將盡皆行禮,高夜也是拱手還禮,示意大家暫且安坐,隨即開口道:“各位,如今探馬回報,說是北岸的袁熙這幾日頗不安分,大有渡河之意。諸位以為,我等應當如何應對?”

 下首的徐晃聞言頓時笑道:“將軍,這有什麽好說的,他敢過來,打就是了。”

 另一旁的於禁也是笑道:“公明所言不錯,諒那袁熙也不過一個紈絝子弟罷了,又懂什麽用兵之道?他手下兵馬不過萬,卻準備在平原、安德、西平昌三地分兵渡河,簡直處處都是漏洞。只要他敢來,定叫他有來無回!”

 高夜聞言頓時笑了起來,點點頭道:“你們兩位能有如此信心,倒是不錯。那袁熙雖然一向籍籍無名,可他身邊亦有謀臣武將相助,還是不可小覷啊。元直,對於如今袁熙之舉,你怎麽看?”

 一旁的徐庶聞言卻是淡淡一笑,隨即對著眾人一拱手道:“回將軍,依在下看來,這只怕是袁熙的疑兵之計罷了。袁熙此來,必是為了牽製將軍兵馬,為正面戰場的袁紹保證側翼之安全。我聽說袁熙身邊有辛毗為他出謀劃策,辛毗此人亦是河北名士,足智多謀。如今袁熙毫無優勢,後將軍又威名赫赫,先前更是生擒了袁譚。那袁熙、辛毗二人初來乍到,又如何敢輕易進軍,和我軍開戰?不過辛毗此計,倒也算得上是高明。我等若是被騙,必然分兵加固城防,如此一來僵持不下,自然也算是完成了鞏固側翼的目標。若是我等強行渡河,則必然遭到袁軍夾擊,甚至會渡河未濟,被擊其中流。如此一來,倒讓我等陷入兩難局面。”

 一旁的眾人聽罷,都是連連點頭,徐庶的分析確實很有道理,沒想到看似雜亂無章的用兵之舉,其中還有著這些彎彎繞。一旁的張遼卻是接口道:“不過我軍這一次必然是要渡過河去的,唯有如此方能威脅袁軍主力,為正面戰場的主公緩解壓力。若是在河岸便僵持不下,那可不行啊。”

 高夜聞言點頭笑道:“這千裡大河,就是橫在我軍和袁紹軍之間的天然界限,無論是袁紹想要攻擊主公,還是我等想要消滅袁熙,過河是必須的。可是怎麽過河,就需要從長計議了。如今正面直接強渡既然不行,我們也可以另辟蹊徑嘛。”

 下首的於禁聽罷點了點頭道:“上一次收到興霸水軍的消息之時,他們已經到了壽光,不出意外,這幾日便要到蓼城了。有水軍在,我軍想要渡河自然是輕而易舉,我等如今倒不如做出堅守之態,只等興霸一到,我軍立即渡河便是了。”

 一旁的張遼卻搖頭道:“興霸的水軍,算上水手也不過能載士卒五千有余,我軍有七萬人,想要全渡過河去,沒有一兩天的時間是決不可能完成的。到時候率先過去的幾千兵馬,必受袁軍攻擊。只怕後續兵馬還未過河,這幾千人就要潰敗,如此往複,徒損兵力,不是明智之舉啊。”

 高夜點了點頭,笑著說道:“文遠所言不錯,一旦先頭部隊到了河對岸,被袁軍襲擊,必然難以堅守。不過文遠啊,你也不要被故有的思維所局限。坐船不似架橋,不是一定要在河道之上才能進行渡河的。我看元直是面有得色,來,給他們好好講講。”

 徐庶聞言拱手應諾,隨即開口道:“歷來大軍渡河,從此岸到彼岸,無非兩個選擇。一者架設浮橋,二者乘坐渡船。可是青州之地,瀕臨大海,河道難過,我等不是還可以讓甘寧將軍,從海路將大軍運抵渤海郡麽?”

 徐庶的話音一落,坐下眾人皆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徐晃隨即接口道:“妙啊!黃河北岸,袁軍眾多,我等渡河之時自然害怕被袁熙兵馬襲擊。可是走海路,只要登陸之地繞到袁熙的背後不就行了,我怎麽沒想到還有這一手!”

 張遼也是點頭道:“不錯不錯,如今袁紹傾三州之兵,和主公對戰。袁熙此來定然也是傾巢而出,後方必然空虛。只要能有一支奇兵,在陽信登陸,必然能迅速拿下城池,威脅袁熙的後方。糧草軍械有甘寧將軍在,更是不用擔心。這樣一來,袁熙軍的全盤部署都將被打亂,果然是條妙計!”

 高夜點頭道:“沒錯,就是這樣。”高夜說到這裡,隨即起身道:“夏侯德聽令,你即刻帶兵兩千,趕赴著縣;夏侯尚帶兵兩千, 奔赴臨邑;在這兩地加固城防,迷惑敵軍。文遠,你即刻帶兵馬五千,趕赴高唐,一面加固城防,一面準備浮橋等渡河工具。此處河道狹窄,不過百丈,正是我軍從平原渡河的好地方。”說起來度量衡這個東西,每個時期都不太一樣,尤其是在長度上。如今的一尺,高夜粗略的估算了一下,也就是後世的二十厘米多點。高唐城毗鄰黃河,河道也算是狹窄了,估計只有個一百六七十米寬。也正因此,高夜才讓張遼準備搭設浮橋。其實所謂的浮橋,不過是以船舟代替橋墩,然後架設木板,固定之後完成的一種簡易的橋梁罷了。而做為橋墩的舟船也不需要什麽特殊的造船技術,獨木舟就完全可以勝任。

 三人皆是拱手應諾,高夜隨即又道:“文則,你點起兩萬兵馬,夏侯蘭為副將,即刻趕赴蓼城。在興霸的幫助之下,盡快從渤海抵達陽信。我想陽信守備必然不足,你帶五千兵馬先行登陸,拿下城池,剩余兵馬以及糧草軍械再陸續運抵陽信。佔領陽信之後,若是可以便向樂陵進軍,打不打無所謂,總之就是要讓袁熙感受到威脅。公明,你手下兩萬兵馬暫時待命,到時候看情況去或去支援文則,或隨我一起從高唐直渡黃河。嘿嘿,這一次,我也讓袁熙知道知道,什麽叫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都明白了嗎?”

 “遵令!”眾將一起齊聲拱手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