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盛唐金手指》第237章第1靈山
能成為遣唐使的倭人,那一個不是精英中的精英,要是能被甄乾三兩句話糊弄過去就也太小看倭人的智商了。

 “能不能把你的精英制度說來聽聽?”

 甄乾臉上沒有一絲波動,表情嚴肅而莊重,“春秋管仲改革,將國中百姓分為‘士農工商’四等,士就是國家各級機關的官吏,傳統觀念中,士還包括所有通過讀書習武準備謀取功名的人,如秀才、舉人等等。工則指所有手工藝者,農則指依靠種田耕地生活的農民,商則指以經商為業,低買高賣的商人。四民各安其職、各守其職,分工明確、社會安定、天下大同!”

 “但這些做的還不夠,比如手工業者,分布在天下各地,相互得不到交流,手藝往往只在家族中傳承,如果有什麽搞不懂的地方,想詢問其他同行都得不到正確的答案,相互敝屣自珍多有保留私藏,最後只能胎死腹中,手藝只能越傳越差,最後甚至失傳,這種現象在生活中屢見不鮮!”

 “要想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天下的工匠集中在一起,比如大唐的匠作監就是工匠合作的一個縮影,如果能將天下手藝相同者都集中在一起,不管是集思廣益、交流、傳承,還是需要用到工匠時,都能非常方便的找到技術最專業、手藝最精湛的工匠,集中力量辦大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工匠可以如此,農民也可以如此,商人也一樣……”,甄乾張開手掌突然握緊了拳頭道:“這就像人將拳頭握緊一個道理,才能使出最大的力氣,將國中最優秀、最傑出的人才集中到一起做事情,有事情一起做、有問題可以在一起研究,不管是管理還是效率都可以發揮最大的效果,國家也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最想要做的事情……。”

 “只有智者明白而愚人不明白的事,不可以要求一般百姓。只有巧者能做到而笨人做不到的事,也不可要求一般人民。若不是命令一下,人人都能實行,就不能達到大治;若不是人人都能做到,就不能建立大功。因此,非真正的商人,不得經商;非真正的工匠,不得為工;非真正的農夫,不得務農;不是名符其實的士人,不許在朝中做官。這樣國中子民都能做各自最擅長的事情,無用之民歸入賤類,或充當低級士卒、或放置在最苦最累最危險之地勞作,給其他人起到警示作用!”

 藤原清河倒吸一口涼氣,有點不認識的看著甄乾,這種話從他的口中說出來既驚訝又震驚,倒不是甄乾說的有多精辟,而是過於的聳人聽聞,如果真的要推行的話,先不說效果怎麽樣,反對聲音一定不會小!

 甄乾最後道:“響鼓也要用重錘敲,不用雷霆手段焉能快速看見成效,短時間可能會有反對之聲,但當那些愚民在得到實惠之時,自然就會閉上聒噪的嘴巴,世人都是錢帛動人心,可又有幾人知道這世間利益二字!”

 阿倍仲麻呂臉龐猛地抽搐了一下,如今自己身在大唐,心卻早已經飛回到了倭國,那裡不想早日回國將在大唐中學的知識傳播回去,可現在一聽甄乾這些簡直可以用聳人聽聞形容的論調,再也按捺不住,厲聲喝到:“荒謬之極、一派胡言……,你、你、你……簡直有辱斯文!”

 “住口!”

 吉備真備突然一拍憑幾,眾人都被他的氣勢冷不防嚇了一跳,不知道這位遣唐大使要說什麽,就見他張了張嘴,可等了好一會,脖子都伸長了,懷疑自己耳朵是不是出了問題,怎麽就沒下文呢?

 還是藤原清河有些看不過去了,輕咳一聲道:“各抒己見而已,又何必動怒呢?”

 見藤原清河出面打圓場,藤原刷雄急忙悄悄拉了一下甄乾的袖子,這樣的場面已經不適合繼續待下去,朝著甄乾遞了一個眼色,甄乾見狀起身告辭。

 走到門口的藤原刷雄小聲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其實剛才甄郎那些話,兩位大使還是有些讚同的,玉不琢不成器,如果沒有我們這些精英刻意的去影響,國內這些年哪來的太平,可惜阿倍仲麻呂這些年留在大唐,想法和我們已經不一樣,分歧也就難免了!”

 如果把藤原刷雄放在後世,絕對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鷹派人物,手段激進,對甄乾剛才的精英制度在心裡已經認可了七八分,想著和甄乾促膝長談,但又恐阿倍仲麻呂會不高興,便相約明日再見。

 甄乾回頭看了一眼跟著自己出門的月容,臉上的笑容一閃道:“走吧!中午我請你吃飯,下午我們去燒香拜佛,剛到揚州也不知道這裡有什麽名山古刹,你不妨和我說說?”

 月容以為甄乾會對自己發一陣牢騷,發泄一下剛才心中不滿,沒想到甄乾竟然如此平淡,就連最後阿倍仲麻呂的怒斥都沒有放在心上,心裡早準備好的安慰之詞沒了用武之地。

 回到醉仙樓,兩人找了一間幽靜的雅座坐下,等酒菜布上之後,月容本想伺候甄乾用膳,卻沒有想到被甄乾按在了座位上,還親自給自己布菜,竟然有些失神說不出話起來。

 “月容娘子,我這是第一次來揚州,和我說說揚州的風土人情,我現在可是兩眼一抹黑什麽都感覺新鮮!”

 月容眨巴了一下嘴,生意都做到了揚州,這東家卻一直沒露過面,難道就不擔心底下人隱瞞貪墨嗎?

 甄乾並不是第一次來揚州,不過唐代的揚州和後世大不一樣,歷代揚州城幾經戰火又多次修建,早就物是人非。至於後世那些耳熟能詳的二十四橋、瘦西湖等等,在唐代雖然有了影子,卻還並不出名,不問月容還能問誰。

 “甄郎,揚州城十裡秀色美景,遠眺江南吳楚諸山的佳處,自然是美不勝收,昔日隋煬帝三下揚州,從運河入揚州第一站便是著名的茱萸灣,有詩描寫那裡的水色風光,‘半邏鳶滿樹,新年人獨還。落花逐流水,共到茱萸灣’。至於觀音山西側的大明寺,隋煬帝曾在那裡修建行宮‘迷樓’於此,是揚州的最高點,遠眺江淮南北一覽無余,有第一靈山之稱……。”

 聽到這裡甄乾心中微微一動,就是不知道現在鑒真和尚在不在大明寺中,便暗自記下附和道:“此地一定要遊玩一趟!”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