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盛唐金手指》第76章天下大勢
  很多事情既是謀劃的再好,也不可能天衣無縫,牽一發動全身,一個微不足道的細節,又或者百密一疏的環節都會引發連鎖反應,就像當初甄乾忘記了甄家私學堂這件事情,消息竟然傳到了甄家族長大老爺的耳朵裡,被這樣的人攙和進來,也不知道最後會不會功虧一簣。

  對於這樣的結果甄乾也不知道用什麽心情來形容了,畢竟後世的思維方式還沒有完全融入到甄家這樣的大家族中,出現失誤也就難免了。

  甄乾和王群商量了一下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既然把甄家族長驚動了,甄乾這個當事人就不可能再躲起來不見人,去見一見甄家這個族長,聽一下他的意見也就不可避免了。

  和王群商量好,三天后自己先返回甄家,如果沒有意外的話,自己去一趟甄家老宅當面拜見一下甄家族長。

  收了十幾個養子,自己這個義父反倒是很輕松,四書五經想教自己也不會,殘留的一絲記憶也就勉強能看懂一些生澀的古文,就算後世學過一些《論語》,但要講解同樣生疏,恐怕就連身旁書童王友都講解的比自己強些,好在沒人跟自己請教一下文章,不然自己真不知道如何作答。

  不過好在別人知道自己當初上京考的並不是進士科,而是算學科,這對於後世就一直和數字打交道的甄乾,拎起來真不是什麽難題,自認為那些沒丟掉的數學應付起來不會有什麽問題。

  當初收養這些孩子的時候,也沒指望過培養出來幾個老夫子,甄乾身邊幾個能讀書認字的老人同樣比不上私塾裡的先生,目標也就是教會這些孩子能多認識幾個字。

  這年頭識字率本來就不高,文盲一抓一大把,能認識幾個字的人都屬於人上人。

  甄乾有時間也抽空客串一下私塾先生,不過教的自然不是什麽四書五經綱常倫理,而是自己熟悉的算數。再有就是找來一堆歷史典籍,什麽《史記》、《漢書》等等,就連唐疏律這樣的法律條文也被甄乾利用上了,好在這個年代沒什麽程朱理學,不然早就被批駁成離經叛道了。

  這個年頭被人當成養子雖說並沒有什麽不光彩的事情,但大部分的養子也就比家奴強上一些,同樣整天提心吊膽,剛開始這些孩子還戰戰兢兢,尤其是被帶離了城市,來到了陌生的山谷中,心裡不害怕是假的,可過了一個月就發現這裡的生活堪比天堂,從沒有吃過一頓飽飯的他們,發現這裡不僅能吃飽肚子,每天還有各式各樣可口的菜肴和肉食,一個月下來竟然都長膘了。

  人無信不立,雖然當初在收養這些養子的時候信誓旦旦,但那時畢竟什麽都沒有看見,可是等一個月下來,兌現當初的承諾之後,這些孩子都漸漸的認可了甄乾這個義父的身份,做起事情來心裡也憋著一股子勁。

  那些在甄乾眼裡都感覺近似苛刻的軍事化作息時間,還讓自己當初擔憂了好一陣子,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早讀拉練,吃過早飯之後,開始上課練字抄寫文章,接下來男女便分開,女孩子學習女紅針線和做飯燒菜,男孩子則是騎馬射箭鍛煉身體,不時還要幫忙做很多的雜事,卯時起床到了晚上戊時才能上床睡覺,一天下來除了吃飯休息,時間被排的滿滿當當的。

  當十幾個孩子整齊的站在甄乾面前的時候,自己有一種說不出來什麽滋味的感覺,這些孩子就像一張白紙,相比去改造成年唐人的想法,這些孩子無疑是最好的畫卷!

  對於甄乾沒有請正規先生教這些孩子讀書的事情,

其他人也都不以為然,畢竟讀書屬於奢侈品,一個普通的人家根本就供養不起一個讀書人。這不僅是減少一個勞動力的問題,還有束修(學費)、筆墨紙硯和書籍等等這些費用就能把一個家庭壓的喘不來氣,相當於四五個人才能供應起一個孩子讀書,如果再加上交往會友等等,相當於後世一個普通家庭供應孩子出國讀書的程度了,在生產力本就不高的唐代,一些資質較好的學童早早投入一些豪門士族,這也就是為什麽唐代早期士族把持言路的主要手段。  和後世那些厭學的孩子不同,這個年代能讀到書的機會不多,都不用甄乾去激勵這些孩子,更不會說什麽大道理,每天晚上如果不強壓著這些孩子去睡覺,還不知道他們會不會玩出什麽鑿壁偷光、懸梁刺股的傻事情來。

  今天甄乾正在給這些孩子讀陳壽的《三國志》, 這個年代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還沒寫出來呢?當然也沒興趣非要寫一本唐版的《三國演義》,只不過自己認為讀史比讀儒家經典更容易體會人生的真諦,沒有說教的成本,還可以和這些孩子來一場互動交流。

  “義父,什麽叫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後世《三國演義》的潛移默化,甄乾時不時還是從嘴裡冒出來一些經典的語句來,“天下大勢嗎?”甄乾不準備揠苗助長,思考了一下說道:“你們也把司馬遷的《史記》大致度過,從夏商周開始,然後是秦皇漢武,再到現在大唐,中間經歷了許多朝代,每一個朝代都是以一場大動/亂開始,又是以一場大動/亂結束,這就是天下大勢!”

  “那為什麽會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為什麽不一直延續下去呢?”

  甄乾讚賞的看了一眼提問的孩子,正是童言無忌才會問出這樣一個問題,可自己卻不想現在就回答他們,“這個問題非常的深奧,很多學者大儒都在思考相同的問題,答案因人而異各有千秋,等你們真正把《史記》都讀完之後,也會有自己的答案,到時我們再討論這樣的問題?”

  當然甄乾也會拿出《山海經》、《逍遙遊》這樣的書籍和這些孩子一起閱讀,當讀到“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之時,這些孩子便開始幻想有一天能去東海尋找傳說中的大鵬……,就是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失望而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