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平城,早。
苟鈞、林誠勃、都護府士曹、兵曹、文縣令等人陪同楊遊去查看船場建設情況。這士曹主要管修、造事宜,比如橋梁、車船、建築、百業工匠等;兵曹主管武官選舉、兵器、甲仗、車門鑰匙、烽火台等。
說來兵曹與這船廠和製造戰船的關系不大,不過考慮到戰船上要裝備武器,所以楊遊仍然把他帶了來。
楊遊帶領幾人轉了半天,感覺這建船廠說來容易,可是實際上實施起來卻非常麻煩。不說船廠的設計,單是這選址就很費功夫。
因為原有的碼頭是停泊商船而建,並不是很正規,地方太小,來往商船很多,不太適合戰船試航。而且也時常遭受風暴威脅。因為反正那是民間的船隻,官府也不怎麽管,因此並不適合在此建立軍港和船廠。
經過大家商量,最後決定還是在遠離河道的一處海灣重新建設造船廠和軍港。這船廠和軍港合而二為一,主要是維修船舶的方便。
要建設港口,首先要建設供工人臨時居住的工棚;接著要先建設防波大堤,然後才是船廠。當然,地面還有水師軍人的營地、兵器庫、防禦設施等等若乾建築物。這防禦設施是為了防止敵人從陸地偷襲,當然也必須安設遠距離攻擊武器,防禦海上攻擊。
楊遊的遠距離武器就不是石炮、巨型弩,他自然是要建立火炮、堡壘來進行防禦。如同他前世在海邊見過的那些大清海港一樣,堡壘之內設大炮、火槍手等等。
這些建築物的設計也要幾個月才能完成。初步確定下來建立船廠和軍港的地點,楊遊便帶領這幾個人回去商量具體的事宜。
......
下午,都護府府衙,二堂議事廳。
除了剛才陪同楊遊到現場查看的幾個人,他還把長史、司馬、錄事參軍以及蔣鵬叫上,另外還有一名林誠勃推薦的副將高輔國。
楊遊道:“這建設船廠和軍港一事,要建立指揮部!就鄙人擔任都指揮使,總負責;林副都護擔任副都指揮使,負責現場的一切日常事務;馬長史兼任都虞候;苟判官擔任副都虞候兼總聯絡人。
蔣鵬副將、高輔國副將、鄧三副將等三人擔任指揮,協助鄙人和林副都護;其中蔣副將、鄧副將負責戰船有關事宜,高副將負責廠房與地面所有設施;
指揮部下面就成立設計、材料供應、地面設施、戰船、兵器、後勤保障等六個所,由林副都護分別指定六名校尉擔任所長,再從六曹抽調六名佐吏兼任副所長。所需的胥吏、雜役、工匠等,由林副都護全權處理!
另外,預計還有七八日,鄧三副將就會將造船的有關人員、工具及部分材料運回!各位一定要全力以赴。從明日起,開始地面工棚建設等前期事宜!”
楊遊一口氣將人事安排講完。接下來便是林誠勃安排具體的工期和進度控制計劃!按照楊遊與他事先商量的計劃,三個月內,無論如何要完成地面所有造船設施的建設。大部分地面工程都可以邊設計邊施工,以節省工期。最遲九月中旬,就要開始製造戰船!
......
一晃十日已過。
鄧三前日已經從南海郡返回,帶回了五大船的人員、工具、材料圖紙等。
今天上午,楊遊便召集指揮部所有人開會,討論最重要的戰船製造。這古代造船與現代一樣,也要由總負責的工匠先畫出圖樣,指揮木工等工匠按照圖樣加工。
鄧三先把三位負責的大師傅介紹給大家。經過鄧三的介紹,大家知道,這負責戰船製造的工匠總共請了一百二十五名,當然全部是木工,負責的三位都是有幾十年製造中小型戰船經驗老師傅。
年紀最大的一位已經六十二歲,他也是總負責人,名叫張九望。聽著有些像十多年前的開元宰相張九齡族人。他雖然年齡大,不過他身體還好,也是南海郡本地人,倒也很適應本地的氣候。
楊遊請他給眾人詳細介紹戰船的種類,這之前林誠勃對戰船也略知一二,倒是也給楊遊作了些介紹。
那張九望起身給各位官員施了禮,便介紹道:“各位官爺,我大唐水師,在太宗朝最為興旺龐大。當初平定百濟時,各種運輸船、戰船有幾千艘之巨!下面小人就簡單說一下當時這戰船的種類:
除了專門運兵和運糧而建造或者征用的普通船舶,專門作戰的戰船有六種類型:樓船、艨艟、鬥艦、走舸、遊艇和海鶻。
第一是樓船,船上建樓三重,列女牆、戰格,樹幡幟,開弩窗矛穴,置拋車壘石鐵汁,狀如城堡。此船可以容納數百人,雖然遭遇暴風雨時不容易控制,然為水軍不可不設,畢竟其運輸能力最大,武器配備也齊全。
第二是艨艟,也叫蒙衝,以生牛皮蒙船覆背,兩廂開掣棹孔,左右前後有弩窗矛穴,敵不得近,矢石不能攻。此不用大船,務於疾速, 乘人之不及,非戰之船也。此船造型小巧靈活,速度快,主要用於突襲、偵察、通訊聯絡。
第三是鬥艦。船上設女牆,可高三尺,牆下開掣棹孔,船內五尺又建棚,與女牆齊,棚上又建女牆,重列戰敵,上無覆蓋,前後左右樹牙旗、幡幟、金鼓。鬥艦是梯級複式結構,水兵可以梯級排列迎敵,劃船者則隱蔽於船內,通過棹孔劃船,是當時海軍主要的作戰船隻。
第四是走舸。舷上立女牆,置棹夫(船夫)多,戰卒少,皆選勇力精銳者,往返如飛鷗,乘人之不及,金鼓、旗幟列之於上。走舸速度快,主要用於突襲和衝擊,也是海上進攻的利器。
第五是遊艇。遊艇,無女牆,舷上置槳床,左右隨大小長短,四尺一床,計會進止、回軍、轉陣,其疾如風,虞候居之。遊艇主要用於指揮調度和軍事偵察,機動性很強,造型一般不大。
第六是海鶻。海鶻頭低尾高,前大後小,如鶻之狀。舷下左右置浮板,形如鶻翅翼,以助其船,雖風濤漲天,免有傾側。覆背上左右張生牛皮為城,牙旗、金鼓如常法。此船在氣候惡劣之下,在江河或海上作戰具有巨大的優越性。
以上就是我大唐常見的六種戰船。如今未有海戰,第一種樓船已經沒有,不過圖樣倒是有。其余幾種戰船在大唐沿海幾個守捉中,都有配備!不知楊大帥要製造何等樣的戰船、數量多少?”(守捉:是比“軍”低一級的駐防單位,相當於近代的“師”或“旅”,一般是500--1500人,偶爾也有2000人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