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1640四海揚帆》第九章 高雷之戰(完)
口徑13mm以下叫輕型火繩槍,口徑13mm以上為重型火繩槍。

 此時的東亞火繩槍緣起於葡萄牙人在南亞使用的“馬六甲”火繩槍,日本為首先引進火繩槍的國家,仿製後稱為鐵炮。

 明朝也引入了葡萄牙馬六甲火繩槍,並未推廣,嘉靖倭寇大侵襲中明軍發現日本改良後的鐵炮更適合東亞戰場,遂以鐵炮為模版量產,因火繩槍命中率遠過弓箭,可以用來打鳥,稱之為鳥銃。

 鳥銃最明顯的特征是槍把向下彎曲,配合貼腮射擊。

 極少明軍士兵裝備了土耳其式火繩槍,即魯密銃,相較鳥銃,土耳其火繩槍身管更長,槍床帶鐵支架,槍托直而狹長,略向下傾斜,抵肩射擊。

 聯邦陸軍仿製的是瑞典火繩槍,身管長,直托,抵肩射擊。

 現在明軍裝備現狀就是如此,混亂,亂七八糟什麽都有。李明忠和一些明軍還裝備著大量讓人厭惡的三眼銃和快槍。

 臨戰不宜換裝,那只會讓菜鳥變得更菜。而且海南暫時也沒有財力給海北的數萬軍隊換裝。

 火繩槍槍管打造非常麻煩,一柄合格的鳥槍價格在3到5兩,一張弓的價格也在3兩左右。比較起來,一柄三眼銃價格倒只需7錢銀。

 守序將鳥槍遞還給士兵,搖搖頭,離開軍營。

 第二天,北風吹得戰旗呼啦啦作響。

 兵力只有連得成兩倍,守序未做包圍部署。

 重炮放列,18磅炮彈飛進敵軍大營,碾碎碰到的所有東西。

 守序拉開望遠鏡,綠營兵躲在幾處新挖的壕溝裡苦挨,他們倒是學會了躲炮。

 帶到吳川的18磅炮是鐵炮,開火半小時後,暫停射擊冷卻炮管。

 “讓明軍衝一下。”守序對張時節道。

 幾隊外圍明軍和海南兵挺著武器前進。

 綠營兵從壕溝裡探出身子,乒乒乓乓打成一團。

 守序忍不住罵了一聲,不出所料,除了在廣州實戰過的部隊,其他明軍打鳥銃時根本不會貼腮打放,槍口朝上全在打鳥。

 “教了這麽長時間都教不好!那支部隊是誰在指揮?”

 張時傑很無奈,“李明忠的人不清楚,我們的是梁可升。”

 “戚繼光的規定怎麽懲罰這麽打鳥銃的人?”

 “……真操不貼腮者割耳,如果隊官即時將士兵斬首免連座。如臨陣,隊官與士兵一體處斬。”

 “李明忠的人我們管不著,殺人就算了,撤職吧,加罰措施你們看著辦。”

 “是……”

 守序又看了一會,歎氣道,“撤下來。”

 李明忠的部隊開了4,5槍後不敢再打了。明軍鳥銃質量奇差,5槍後易炸膛。明軍裝備許多鳥銃,實戰很多用來替換的。日本鐵炮和三亞火繩槍沒這個問題,可以連續射擊,但這會再對射沒意義。

 步兵們如蒙大赦似地撤回陣地,重炮接替開火。

 守序對明軍失望透頂。

 鳥槍兵拙劣的表現並未影響到會戰結局。下午,連得成放棄大營向北逃竄,慣例,綠營以騎兵斷後。

 守序以尼古拉斯守備炮兵陣地,張時傑佔領敵軍大營,輕步兵們向前追擊。

 “三原伯,”守序喊住李來亨,“連得成有幾百騎兵斷後。”

 “交給我。”

 李來亨放下護面甲,拔出馬刀。

 忠貞騎兵大致分成兩隊,有胸甲的列前排,只有布面甲的列後排。

 忠貞營戰馬狀態好太多,騎兵素質好太多,盔甲好太多。

 一次突擊,李來亨就衝進綠營騎兵隊列,卷入肉搏戰。幾隊明軍步兵衝過去幫忙,將綠營騎兵成排打下馬。

 李來亨向明將冷雄傑點頭致意,率部繼續追下去。

 綠營徹底崩潰,丟棄盔甲軍旗武器,撒開雙腿向前跑。忠貞騎兵找回久違的追砍左良玉、孫傳庭的手感,韃軍屍橫遍野。

 吳川距化州直線距離30余公裡,忠貞騎兵追出去5裡,遇到本軍輕騎兵回報。耿藩大隊騎兵南下,無邊無際。

 無邊無際當然是個形容詞,意思是很多,偵察騎兵看不完。

 李來亨讓親兵吹響海螺,收攏分散的部隊南撤。

 明軍各部相繼撤回原陣地,守序首先轉移重炮兵。

 耿藩大隊人馬出現在戰場上,騎兵數千,步兵上萬。明軍以6磅炮掩護,騎兵斷後,連夜撤回吳川島。最後的幾門6磅炮撤不走,全釘死。

 耿繼茂萬余主力出現在吳川,他只是來示威的。幾天后,韃軍向東撤退,離開高州,化州圍解。

 敵軍斷後的是在惠州投降的前明軍總兵黃應傑,明軍小股部隊貼上去給他造成了一些殺傷。

 所有的明將如釋重負,居然贏了

 敗了這麽多年,居然贏了。

 居然贏了。

 守序並不是太高興。

 戰鬥反應的問題很多,尤其是明軍射擊紀律實在太差。

 明朝邊軍不喜歡需要嚴格軍紀約束的鳥銃,更喜歡用三眼銃和快槍兩種原始火器臨敵亂放一氣,然後一窩蜂衝鋒。

 當年戚繼光試圖加以整頓,將三眼銃和快槍從軍中淘汰,可抵不過邊軍內部強大的慣性,隻得妥協,繼續保留兩種垃圾。

 加農炮出現後,戚繼光的車營沒有實戰價值,但他更大的貢獻是對明軍正規化付出的努力。可惜在他死後,重新以紀律約束的明軍步兵成了曇花一現。明軍繼續在韃靼化的絕路上一條路走到黑,朝鮮甚至直接視遼鎮為韃靼。

 守序見過的明軍陸軍平時會操使用的都是兩儀三才、三才四相、四相五行這些隻應出現在仙俠位面,而不是主物質面的陣法。

 包括明軍在內,所有人都知道練習這些陣完全沒用,野戰臨敵只會亂放火器,然後被韃靼人貼上來屠殺。

 諷刺的是,比起明軍,韃靼人更善於學習先進軍事技術。

 老奴起家便依托漢人伊爾根(自由民)階層建立火器漢軍,這些佔到八旗三分之一強兵力的漢軍當然來自明軍,但投降明軍實戰效果欠佳,再加上一些經濟原因,老奴消滅了伊爾根,漢人一體入旗為奴。

 到皇太極即位,丙子虜亂進攻朝鮮,在朝鮮鳥槍兵抵抗下,陣亡12名中高級將領,損失慘重。

 皇太極戰後抽調1600戰俘組建8個朝鮮佐領,每旗一個,全裝備鳥槍。朝鮮鳥槍戰術來自日本,朝鮮兵中有許多人是當年的降倭,這些日本老兵把戰國野戰時大規模使用鳥槍的“三段擊”帶入八旗軍中。

 松錦決戰,皇太極專門調朝鮮鳥槍兵增援。這些朝鮮兵在松錦戰場打掉9700斤火藥,5萬余發鉛彈。以千人規模的小部隊而論,這支鳥槍兵實戰效果很好。

 韃靼人就此學會排槍步兵,將之命名為“連環本柵”,並在此基礎上發展出進步、連環、方營、團營隊列。

 步兵核心要素是軍紀,明軍沒有軍紀,步兵上了戰場想的就是怎麽逃,所以要用車營圈起來禁止他們跑。而八旗嚴酷的軍紀正貼合了步兵使用要義。

 明軍射擊的問題必須解決。

 排槍齊射依賴於紀律,不解決整體軍紀和軍隊結構問題,射擊永遠好不了。

 海北這些明軍與海南更多是盟友關系,以往難以插手太深。靠武將是沒戲的,只能另起爐灶。明軍這種情況,不宜用力過猛,守序自己也不方便出面,於是趁大捷後的威望正隆,向所有明軍派出文官監軍。

 外圍地區的親民官知縣、同知、知州任命權海南都讓了出去,這次借助瓊州的廣東按察使司名義,派監察官進入各軍。

 小鎮按察僉事,大鎮按察副使,監司官的報告,是海南分配物資的考量之一。守序希望用這種較為柔和的方式,重塑明軍體系,最起碼能像個正規軍的樣子。

 各地陸續開始災後重建。

 化州的銳角台被打壞3個,守軍損失一半火力和器械。星堡一旦被毀掉一座棱堡,剩下的防禦設施會加速毀壞。耿繼茂沒有打棱堡的經驗,他不知道距離成功已經很近了。

 這一戰消耗耿藩不少老兵,連得成、先啟玉兩部更是被重創。但尚可喜、耿繼茂擁有廣東全省,恢復力更強,他們背後還有佔據大半個中國的韃靼人,一定還會再來。

 趁拚命換來的喘息之機,明軍收拾殘局,加固城牆,修複棱堡。

 化州、廉江、遂溪的營堡十去五六,損失是慘重的。人員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各部好不容易安頓下來的局面又被攪亂。

 明軍及家屬收起悲傷,這些年來經歷了太多這樣的場面,他們沒有驚慌失措,包括老人、孩子在內,所有都投入到重建工作中。

 時間即是生命,明軍沒有時間可以浪費。

 ……

 公元1652年元旦,永歷五年十一月十九,平樂府失守。守將朱旻如著進賢冠大絳袍自盡。

 三天后,韃靼廣西提督線得安攻佔昆侖關。禦滇營退兵50裡,督師兵部尚書陳謹自殺被救下,回南寧告急。

 秦藩大將賀九儀拖住線得安,永歷天子、文武大臣、后宮嬪妃、禁軍及家眷共3000余人登舟,在1000秦藩騎兵護送下,溯左江而上。

 上游水淺,船行終有時。天子在廣西左江道(今崇左)棄舟登岸。一些禁軍士兵趁機脫離部隊,場面混亂極了。忠誠的禁軍抬起皇帝座輦一路向西,大臣家眷們急忙跟上。

 包括陳謹在內的許多官員掉隊了,散落在十萬大山裡。

 16歲的安化公主病倒了,和妹妹廣德公主看著皇帝哥哥的禦駕消失在茫茫群山中,身邊只剩一位老宦官和大臣黃燝。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