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1640四海揚帆》第九章 馬士英、史可法
“目今大勢,守江北以保江南,人人言之。然從曹、單渡,則黃河無險;自潁、歸入,則鳳、泗可虞:猶或曰有長江天塹在耳。若何而據上遊?若何而防海道?豈止瓜、儀、浦、采為江南門戶已乎!伏乞和盤打算,定斷速行;中興大業,庶有可觀。”

——江北四鎮之首,興平伯高傑

南京,龍灣(下關),鄭和星槎船隊曾經的母港。

一隊貴州兵兩列而進,清理掉碼頭閑散人等,向外立定,隔開百姓。

全套宰輔儀仗鳴鑼開道,抵達江邊。兩名頭戴七梁進賢冠的一品文臣走出大轎,並肩而立,雲鶴織錦大綬在江風中輕輕擺動。

江水浩蕩東去,奔流到海。

馬士英有股作詩的衝動,詞句在嘴邊縈繞了數圈,終究未能出口。

史可法臉上帶著一絲憂慮,“馬閣老,南京一定不能亂。”

大悲案、假太子案、童妃案,一樁接著一樁,幕後波譎雲詭。

馬士英露出一絲微笑,“史閣老放心,本官都已安排好,很快就調李國輔去雲霧伐木,諒韓讚周、盧九德兩個閹豎也翻不起花樣。東林也無須憂慮,越其傑已安撫了錢謙益。”

司禮監秉筆李國輔是南京守備太監韓讚周的門下,南京諸臣視他為張永。盧九德出身福藩。這兩個大太監聯手,把馬士英和史可法擁立桂王的計劃給搞砸了。

馬士英和史可法是崇禎末年公認的兩個有邊才的文官,崇禎天子駕崩後,兩位南方權力最大的重臣結盟,擁立遠在廣西的桂王,派去接桂王的人馬都已經出發了。但統帶勇衛營、黃得功兩部禁衛軍和劉良佐部的大太監盧九德迅速撤離與農民軍作戰的前線,在南京擁立福王登基。打了馬士英和史可法一個措手不及。

潞王其實沒什麽競爭力,那只是少部分東林黨的一廂情願。競爭始終在福王與桂王之間展開,掌握兵權的文官和太監分別支持不同的人選,兩位神宗後代的實力遠超潞王。

被太監搶了先機,史可法和馬士英兩人也只能無奈承認現實。

太監和四鎮軍閥聯手,導致了南明第一個朝廷持續到現在一系列導致中央政局混亂的問題,也導致了擁有定策之功的前線江北四鎮不聽號令,尾大不掉,讓馬士英—史可法這個分掌內外的文官聯盟,也是南明最有希望的政治集團十分被動。

但這場遊戲才剛剛開始,被太監壓過一頭,馬士英如何能忍。四鎮兵變後,馬士英痛感切實控制兵權的重要性,他慢慢布置,先從貴州調來3000黔兵,駐扎在雞鳴山,威懾眾閹。接著,分派越其傑任河南巡撫,田仰任漕運總督,控制東西兩大前線。以杜文煥之子杜弘域和卞啟光等人控制五軍、神機、神樞三大營。馬士英完成部署後,盧九德、李國輔手中現在只有勇衛營,馬首輔要拿閹黨開刀了。

馬士英收拾人的本事還是不差的,史可法又提起另一個隱患,“我走後,請馬閣老盡早完成長江諸鎮布防,近來楚鎮左寧南頗有異動,閣老不可不察。”

馬士英道:“鎮江黃斌卿有大艦百艘,精銳軍兵5500,我打算讓他出屯九江,以備上遊。”

史可法覺得不夠,“左寧南擁兵十余萬,隻黃鎮恐難以抵擋。”

馬士英皺著眉,“吳志葵駐鎮吳淞以備海口。鄭鴻逵負責京口至吳淞數百裡江防,鄭彩統帶勇衛營水師設防浦口,張天祿駐瓜州,張士儀駐王家樓。各部水師皆在要害,軍兵難以抽調。兵力委實不夠。”

“操江劉孔昭呢?”

馬士英恨恨地說道,

“勳貴都是廢物,史閣老何必提起他們。”史可法考慮了一會,“馬閣老,黃蜚等數鎮之兵如今都在廟灣,山東建奴兵力不強,劉澤清那裡不用擺那麽多兵。”

廟灣是史可法的轄區,既然他願意支援,馬士英自然笑納,“調黃蜚、向明時二部入江,留張鵬翼、曹友義、馬登洪三部守淮河,史閣老看如何?”

“可以。”

史可法主動增援,讓馬士英很感激。

“史閣老,你禦外侮,我平內釁。天下系於你我二人之身”,馬士英向史可法深深一揖,“進圖中原,全拜托史閣老了。”

“事在人為。”史可法語氣中帶著一絲決絕。

馬士英佇立在江邊,目送史可法的座船消失在淡淡的薄霧中。

馬輔走到馬士英身邊,提醒道:“父親,該走了。”

馬士英的思緒被打斷,哼了一聲,看著兒子,“你做好準備接管勇衛營。”

——————

江北,史可法下船,騎上戰馬。

參將莊子固催動坐騎,幾步跟上,“閣部,我們回揚州嗎?”

“不,我要把行轅搬到徐州。”史可法拉動馬頭,“憲伯,我升你為副總兵,去徐州輔佐李成棟,你可願意?”

莊子固:“末將聽憑閣部調遣,只求能為閣部分憂。”

史可法臉上露出一絲微笑,他能信任的武將不多,除了劉肇基,就是莊子固了。

弘光天子登基後,史可法殫心竭慮,在江北建立了一條連續防線。

劉澤清守淮、海,駐鎮淮安,轄屬11州縣;

黃得功守滁、和,駐鎮廬州,轄屬10州縣;

劉良佐守鳳、壽,駐鎮臨淮,轄屬9州縣;

高傑守徐、泗,駐鎮泗水,轄屬14州縣。

四鎮的轄區內,州縣文官聽各鎮節製,這等於是分藩了。為節約中央財政支出,各鎮可在轄區內收取商稅厘金,糧米出產全歸各鎮。

上遊楚鎮左良玉與江北四鎮性質相同,但左寧南的政治地位更高,地盤更大。

分封武將諸藩在亂世是各大王朝共同的選擇,效果無一例外都是特別差。宋、金都是前車之鑒,軍閥是最沒有節操的生物,多數分封出去的武將在強敵入寇時第一選擇都是投降,而不是守土。不過就算明知這是飲鴆止渴,大家也沒有別的選擇,沒錢沒糧。弘光朝廷光軍餉一年就要支出700萬兩,而南京中央財政全口徑收入總共只有600萬兩,只能讓軍隊自己想辦法。

分封後,史可法面對兩個幾乎不可調和的矛盾。

其一,江北州縣人民不滿變成藩鎮的地盤,這個問題以高傑防區最甚。高傑部原本駐扎山西,經歷一次跨越半個中國的長征才回到淮南。淮南百姓與這些北兵幾乎水火不容,按照原來的部署,揚州本是劃給高傑的地盤,可揚州的百姓堅決拒絕高傑入城,打死勸和的官員和高傑幹了一仗。

其二,各鎮轄區貧富不一,劉澤清獨佔淮安,無所謂;劉良佐打醬油,無力相爭。麻煩的是實力最強的高、黃二鎮。高傑戰鬥力強,黃得功所部是崇禎天子的禁軍,誰都看不上對方,兩軍火並了好幾次。

人情難辦,事局分更。史可法簡直是以超人的精力扛起這幅爛攤子,嘔心瀝血,才勉強擺平四鎮的矛盾,建立一條連續防線。

完成防線初步整理後,史可法立即采取了幾個積極行動。通過前期一些小規模接觸,史可法發現雖然建奴在明軍前從大海到曹、單一線拉開,但戰鬥力似乎不強。他以左都督,掛鎮徐將軍印駐鎮徐州的李成棟向魯西南出擊,與韃虜建立戰鬥接觸;以劉肇基增援劉澤清,領兵渡淮。李成棟收復下邳、沛縣,劉肇基收復宿遷。兩次戰鬥接觸的結果證實了坐鎮濟南的建州肅親王豪格無力南下進攻。

在取得淮河以北幾個支撐點的同時,史可法把高傑主力近兩萬人從防線上抽出,恢復機動,向西增援河南。河南方向是明朝江北防線最薄弱的一環,也是歷代南朝直面北朝南侵的主要線路——古運河,即開封—歸德—亳州進攻軸線。高傑走後,史可法以劉良佐兼防徐、邳,調黃得功部北移。不管怎麽說,黃部這隻崇禎天子禁軍還是江北四鎮中相對可靠的部隊。

————

在此之前,南直隸,淮安府,廟灣鎮。

北方撤退明軍集結地。

黃蜚向曹友義、張鵬翼、馬登洪、高進忠等人抱拳,“天子有詔,本官赴援江南。淮河前線就拜托諸位兄弟了。”

南京調令來,黃蜚率本部及遼鎮覺華島水師向明時部增援長江。升天津鎮總兵曹友義為都督僉事,督理淮河防務,與張鵬翼、馬登洪、林慶業並受劉澤清節製。張鵬翼原是山海關水師總兵,吳三桂降清前,他率領本部直接南撤廟灣,沒有與黃蜚同行。高進忠是劉澤清部下副總兵,劉鎮的主要力量之一。

看著因即將奔赴江南而滿臉喜色的黃蜚, 曹友義有些憂愁。天子給他官升一級,他還是高興不起來。廟灣諸總兵,以曹鎮實力最弱。他回到營地,找到曾櫻訴苦。

曾櫻笑道,“友義毋憂,我打算和黃蜚一起去南京。我在南京還有一些朋友,到時活動一番,定把你也調去江南。”

曹友義那點兵對淮河防線無足輕重,曾櫻覺得自己只要到了南京,找人幫曹友義一把不難。這也是在幫他自己,文臣也需要可靠的武將,互相配合才好做事。

天津兵、東江兵和關門兵繼續留守廟灣。登州兵和遼兵收拾行裝,軍兵家屬共2萬人再次按營伍登船。在廟灣就沒必要走危險的長江口海路了,沿淮河上溯,在淮安轉運河南下揚州。黃蜚把走不了運河的大海船都留給張鵬翼。臨走前,黃蜚派快馬給黃得功送去一封信。因軍兵家屬要通過高傑防區,黃蜚信不過高傑的軍紀,請求黃得功派兵接應。

————

崇明島,守序滿意地看著修築完成的城寨。寨中央修建了彈藥庫和糧庫。兩米高的木牆中間夯築了半米厚的寨牆,不高也不厚。城寨的防禦主要依靠四座放了大炮的角樓。配上明軍的幾門虎蹲炮,足以應付一些低烈度的戰鬥。守序更重視的是士兵健康問題。春季即將來臨,駐扎在崇明島,對陳之俊的北方兵來說,首要注意的是控制疫病傳播。為了便於排水,城寨地基加高。儲備足夠薪柴,讓士兵能喝到開水。守序留下衛生勤務分隊,幫助並向陳之俊等人的士兵普及衛生條例。

安頓好崇明營寨,槳帆混合船隊升起風帆,逆流而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