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1640四海揚帆》第三十三章 大陸戰局
南風在南海上穩定,遠征軍動員和編組需要時間。

 守序搭乘伯倫希爾號巡洋艦,在2艘護衛艦伴隨下先行北上,隨行的有負責前期準備的司令部成員。

 無限正義行動開始前,守序需要解決與明軍聯合作戰的名義問題。

 明朝這塊牌子是必須打的,否則對中國來說,這將是一群留著刷子頭的南洋蠻夷入侵,與韃靼人沒有什麽區別。

 伯倫希爾號的尾艙內,朱由梁忐忑地問守序:“老師,我還有拒絕的機會嗎?”

 守序輕輕搖頭,“歷史的大潮下,所有人都有他的位置,沒有人有脫身的可能。”

 兩行清淚順著朱由梁臉上流淌,“這些年,我全部精力都放在博物學的研究上,自認對任何人都沒有威脅,我隻想守著妻子孩子安穩過完下半生。”

 “我很抱歉。”

 朱由梁抹掉眼淚,“老師,你不必道歉,我擺脫不了命運,我只希望你在達成目標後,放過我的孩子。”

 守序:“你不要誤會,現在時代不同了,你和你的家人沒有生命危險,而且你可以憧憬比現在好得多的生活。”

 朱由梁笑中帶淚,苦澀地道:“老師,我只能相信你。”

 “我不會讓你失望。”

 伯倫希爾號帶著守序與明朝的監國殿下一路向北,抵達海口港。

 “臣,周鹿卿,拜見監國殿下。”

 21響禮炮之後,廣東巡撫周鹿卿領銜,海南島文武百官在碼頭拜倒。

 朱由梁連忙攙起周鹿卿。

 海邊風大,一隊獵騎兵很快把監國殿下護送走了。

 守序臉色有些不太好,一邊走一邊問道:“德夫,曾閣部怎麽沒來?”

 曾櫻今年虛歲82,自去年開始,身體越來越不好,迎接監國這麽重要的場合就算是讓人抬他也會來。

 周鹿卿落後守序半步,“閣部……去世了。”

 守序心頭一緊,“什麽時候的事?”

 周鹿卿面色慘然,“1個月前,閣部臨終前,最遺憾沒能見你最後一面。”

 守序沉默良久,“曾閣部葬在哪裡?”

 “離這裡不遠。”

 “帶我去。”

 曾櫻墓在海口所城下,墓地很簡樸,並未厚葬,墓碑朝北,仿佛是守望海峽的哨兵。

 老人在海南苦撐16年,沒有曾櫻,就沒有如今的基地。

 海風吹拂著旗幡,守序在神道碑前佇立良久。

 記述曾櫻生平的碑文未署列官職,只寫了海上遺民。對甲申前的經歷一筆帶過,著重寫了擔任粵西巡撫至今的作為。

 那一個個刻在碑文上的字在守序腦海裡轉換成自相識以來的一幕幕場景。 19年來,亦師亦友,老人的音容笑貌浮現在守序眼前。

 “閣部臨終前有什麽囑托嗎?”

 “曾閣部感謝元首為華夏保存了最後一方淨土,讓他死得其所。他說自己沒有遺憾,隻留下希望。”

 “希望什麽?”

 周鹿卿跪倒在地,“閣部說只有你能扛起重擔,希望元首接受中國的官職。”

 “你知道我一貫的態度。”

 身兼兩國官職不是原則問題,歐洲有很多例子,守序不接受有些別的原因。

 周鹿卿以頭戧地。

 “鹿卿鬥膽。元首常說,歷史賦予了人們責任,每個人都有必須犧牲的東西。現在能將兩國聯系起來的紐帶只有你本人,鹿卿替百萬軍民懇請元首重新考慮。”

 守序默然良久。

 “你起來吧,我知道了。”

 周鹿卿顫巍巍起身。

 “召集軍政會議,我們沒有時間浪費。”

 “是,都已經準備好了。”

 會議就近安排在海口所。

 滇京崩潰,永歷天子遠狩緬甸。魯王朱以海號召力不足,鄭藩與海南都不會聽他的。

 鄭藩以寧靖王朱術桂監國,海南以惠藩監國。

 在所有殘余明軍中,地盤最大,勢力最強,官府架構最完整,人財物相對最充足,最像個中央朝廷的樣子。

 大陸習慣君主製,有個監國殿下,對穩定軍心民心有好處,會議上,就連匯報的官員語氣都是比較輕松的。

 首先是海南自己的兩廣戰場。

 大陸經過數十年戰爭,有戰鬥經驗的老兵很多,決定韃靼人兵力上限的因素暫時不是人,而是錢。韃靼人的軍隊規模看的不是兵力,而是財力。

 順治十七年(1660)韃靼戶部在雲南投入9033000兩白銀軍費,全**費約為3800萬兩。

 今年軍費開支數額與去年大抵相當,年初定的數字是3342萬兩,依然約有3分之1用在雲南,韃靼人有一定余力。

 在保持向雲南戰場傾斜的條件下,韃靼人加大了在兩廣投入。

 讓韃靼人略感輕松的是,鄭成功在南京慘敗後,退回廈門,他的實力大不如前,福建軍費開支壓力沒那麽大了。

 但韃靼人目前在兩廣增加的投入還不足以引起質的變化。

 海南將瓊西旅調到壓力最大的廣西戰場,戰線仍然穩定在珠江與沿海各江的分水嶺上。

 廣東韃靼人將戰線從新會一線重新推回漠陽江。陸展的電白營換裝燧發槍並擴編為電白團,穩住漠陽江前線。

 尚可喜的反攻很謹慎,他甚至沒有嘗試去包圍漠陽江的陽春或是陽江縣城,只是在恩平建大營,以潭江水運補給前線,再用騎兵控制遊擊區。

 尚藩對繼續向前攻擊信心並不足。

 西南戰場:

 海南不說,包括福建、浙江在內,沿海明軍對西南戰局大致情況是清楚的。

 韃靼朝廷撤回大部征滇八旗兵,北京對永歷的興趣不大,但在吳三桂強力要求下,還是再派一部禁軍八旗與吳三桂合兵,攻入緬甸。

 聯邦撤回了在清萊府的大部分駐軍,將武器和地盤全部讓給南撤明軍,蔡元定領100兵居中聯絡。

 這些明軍原本戰鬥力就不弱,恢復修養生息,如果有合適的將領統帶,將牢牢牽製住吳三桂的主力。

 吳三桂已開藩雲南,有湄公河南明軍威脅,韃靼人不太可能把吳藩下主力調到其它戰場。

 北方戰場:

 東江鎮的破襲仍在繼續,北面的問題是渤海、黃海北風期風浪太大,8級9級風的天氣很多,能夠支撐的兵力有限。

 韃靼人在山東禁海後,東江鎮活動空間不大。這一路的幾千兵主要是維持在北方的存在,起牽製作用,迫使韃靼人在北方沿海投入資源。

 東南戰場:

 鄭成功的長江行動是場毫無必要的軍事冒險。

 鄭成功以江南永為藩地拉動士氣,士兵們盼望的是在江南分到土地,因此打仗帶了家屬。

 如果沒有可靠的陸軍,大艦隊,哪怕是戎克船隊,進長江都是個很糟糕的決定。

 韃靼人很了解長江下遊礁沙縷結的糟糕通航條件,所以他們的主力部隊駐扎在沿海地區,南京腹地相對空虛。

 鄭成功如果按計劃在1658年進長江,他有那麽一絲可能攻佔南京,但1658年他的船隊在洋山遇到風暴,損失慘重。

 到1659年再入長江,鄭成功一點成功的機會都沒有了。

 首先,長江口小小的崇明縣城,城內守軍不過幾千人,鄭藩四五萬大軍,數百門紅夷炮都無法快速攻克。

 鄭成功只能舍棄崇明要點,超南京趕路。

 可是焦山門等地,航道狹窄,水流湍急,遍布淺灘礁石漩渦,海船很難通行。

 鄭藩只能花10天時間將戰船一艘艘拉纖過去。

 甘輝倒是建議鄭成功分出陸軍輕裝打南京,可這只是一廂情願,以鄭藩的陸上戰鬥力,脫離船隊和重炮太遠,對上八旗是凶多吉少。

 早在鄭成功進長江之時,西南戰場先期班師回北京的梅勒額真噶褚哈、瑪爾賽一部八旗兵分乘40艘船到了南京。

 韃靼兩江總督朗廷佐截下部隊,用南京武庫的裝備和搜羅來的戰馬將這支野戰部隊重新武裝。

 西南戰場回來的強兵隨後即對鄭藩發起幾波有力的反衝擊,這更減緩了鄭成功原本已經很慢的部隊展開速度。

 隨後韃靼人各地援軍陸續開到了,韃靼人崇明縣駐軍在16天之內即沿陸路開抵南京,比船快太多了,其余援軍同理。

 鄭藩慘敗後, 出海時再攻崇明縣,這次真打了,依然打不下來,隻得撤回廈門舔舐傷口。

 在鄭藩短暫的江南冒險中,僅在寧波府城周圍就屠殺了上萬居民,這種海匪作風,人民真歡迎他就見鬼了。

 海南給廈門送了一批糧食,拉了鄭成功一把,把他救回來,也是避免他繼續鋌而走險。

 鄭成功在廈門重整後,目前官兵約為1.5萬,戰船200多艘,這些兵守廈門問題不大。

 鄭藩下屬5,6000浙江兵大部脫離了鄭成功,回到舟山張煌言麾下。

 張煌言未參與鄭成功的冒險,舟山和廣東援軍全力投入在沿海戰場,自定海炮城南至溫州,明軍佔領6座地勢險要的沿海城池,利用鄭成功進長江爭取到的時間,浙江明軍修築了堅固的工事,韃靼人要打下來需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總體看,鄭藩南京大敗後,明軍氣勢確實受到相當大的打擊,但總體布局依然是清晰的,依然可以有所作為,起到一定輔助作用。 閱讀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