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1640四海揚帆》第二十八章 金3角三
老撾。

 聯軍從萬象出發,向西進軍。

 軍中攜帶了大量藥品,桑枝、三七等8種藥品製成的外傷成藥,以及金雞納霜、檳榔、蔞葉等。

 檳榔可抑製痢疾,蔞葉汁對傷口感染有一定療效。藥物攜帶量之多,明顯超過遠征部隊可能的使用規模。

 部隊進軍道路有南北向平行的5道山嶺阻隔,旱季路乾,士兵不必與大雨和泥濘戰鬥,進軍較為順利。

 聯軍第一個目標是難府,當年老撾煽動難府披耶起義反抗緬甸,兵敗後披耶逃進老撾,現在老撾又把他的後人扶持上位。聯軍有帶路黨,此戰很輕松,大炮還沒架起城裡就降了。

 難府守接管政權,立即征丁派糧全力配合聯軍,讓蔡元定感歎,過硬的帶路黨對打仗是多麽重要。

 暹羅納雷王的主力部隊進入清邁,與緬軍和本地守軍作戰。

 元軍曾三次征伐清邁王國,第一次到西雙版納停下,第二次和第三次都半途而止。清邁軍隊反過來攻入雲南,元朝無可奈何,最後招撫了事。

 聯軍繼續向西北清萊進軍。

 1660年1月,暹羅軍包圍清邁城,聯邦與老撾聯軍在帕堯和清萊全線展開。

 緬軍在清邁駐軍不多,且主力都位於清邁城中,清萊和帕堯以本地守軍為主。

 帕堯沒什麽難度,聯軍擺開加農炮一頓小轟,高元爵等人的部隊拉開火繩槍戰線,排槍壓住城頭,老撾勇士就爬梯子登城了。

 戰後,聯軍屠城,殺光男性貴族和軍官,居民士兵全部掠賣為奴。

 老撾將領很詫異,殺光了貴族如何統治?

 蔡元定沒直接回答,只是說聯邦雇傭軍和征召兵就等著戰利品發財,製止不了。

 接著是清萊城。

 景線、清萊和清邁都是歷史上泰北王國的都城。

 清萊府軍民抵抗頑強,城上輕型火炮和火繩槍反擊火力密集。

 意大利旅行家弗裡德裡希曾訪問緬甸,他的報告說緬王莽應龍的盔甲、長矛、火劍是二流貨色,但火繩槍一流,莽應龍有8萬杆火繩槍,槍手奉國王之命練習射擊,槍法很準。

 8萬之數有所誇大,但緬甸確有極多火槍。

 沒節操的荷蘭人向南洋各國大肆販賣燧發槍,1642年荷蘭人把300至400杆燧發槍以6個八裡亞爾銀幣一支的價格賣給一個蘇門答臘的路人,英國人也在乾這種事。

 伴隨火槍和貿易,歐洲式的外交關系也被南洋諸國所熟悉,當然本地諸國同樣熟悉東亞傳統的外交模式,他們在兩邊處理事務遊刃有余。

 在明韃兩軍都在用原始的貼腮射擊鳥銃時,緬甸等國裝備直托火繩槍,並已經開始換裝燧發槍,領先了一大步。

 僅在清萊府這座邊境城市,城頭還擊的火繩槍就超過1000杆,處理起來比較麻煩。

 聯軍分兵向北,先佔領湄公河邊的古都景線城,削除清萊府外圍,包圍清萊府城,強征當地壯丁挖掘圍城壕溝,搭建營帳,與韃靼人在中國大陸做的事沒什麽差別。

 蔡元定成功帶到清萊府的大炮有46門,行軍途中損失了6門。這些炮架好了射擊陣地,圍城初期打了幾炮壓住緬軍,隨後便停止射擊。

 蔡元定未打算將彈藥全消耗在攻城上,帶到清萊到彈藥每門炮不過100發,火藥補充不知什麽時候才能到,得省著用。

 按東南亞的習慣,當戰爭停下來,變成一系列小規模衝突後,會穿插著個人決鬥。

 守軍出城立起柵欄,老撾軍同樣處理。

 兩軍不停有勇士出來向對方挑戰,守軍沒有大象,老撾軍接受對方騎士挑戰,也接受劍手挑戰,甚至有立靶子比賽槍法的。

 蔡元定和高元爵很無語,在他們看來,這種個人決鬥只是虛張聲勢,娛樂性質大於軍事作用。

 不過老撾盟友很看中決鬥,聯邦軍隊也不好打斷。

 聯邦士兵每天搬著小板凳看老撾勇士和緬甸勇士決鬥,不亦樂乎。這種欣賞很快發展成賭博,士兵紛紛在兩軍鬥士下注,讓蔡元定不忍直視。

 決定性戰鬥不在清萊,而在清邁,納雷王親率3萬軍隊包圍清邁城,反正不缺糧,蔡元定喝著茶等清邁打完。

 軟弱的緬王平達格裡未給清邁派來有力援軍,這場戰役毫無懸念。1個月後,納雷王攻破清邁,從緬甸人鐵蹄下解放泰族古城。

 蔡元定向暹羅借來緬軍守將的首級,高元爵用明軍習慣把首級高高挑起,向城內示威。讓清萊守軍明白他們正在進行一場絕望的戰爭。

 清萊開城投降,蔡元定下屠城令。

 老撾將領強烈質疑蔡元定的決定,蔡元定冷冷地道:“留著這些親緬的貴族,你我兩國別想控制打下的地盤。”

 入侵大國不可能消滅原有統治階級,只能拉攏分化瓦解,但對小國,肉體消滅是替換統治最簡單的方式,蔡元定不需要本地貴族幫助。

 蔡元定的部隊在清萊、帕堯捕捉到近3萬戰俘,當場賣給商人,這些奴隸將直接向南走,經湄南河谷出海。

 納雷王沒屠清邁城,但他深深了解,佔領清邁只是開始。

 緬甸征服清邁上百年,一開始實行的是副王製,先是清邁君主,後是緬甸王子擔任清邁副王。

 納黎萱復國後,緬王阿那畢隆再征服,將清邁劃為一省,由阿瓦直接管理。

 對暹羅來說,問題不在於打仗,清邁與暹羅雖同為泰族國家,但兩國人民並不友好,緬甸百年統治期間培養了一大批親緬貴族和基層統治力量。

 納雷王下一個目標是聯絡馬都班的孟族人,伺機攻入緬甸本土。

 在東南亞,守禦城池以各地城守自身的力量為主,中央軍用於野戰和決戰,暹羅不可能在北方維持一支強大的常備軍。

 除非將當地親緬甸貴族全部清理一遍,否則一旦納雷王親征軍撤退,清邁仍將成為暹羅的麻煩。

 納雷王很明白這一點,他思索良久,最終提出的解決方案是派人邀請李定國入境,幫暹羅鎮守北境。

 蔡元定送走暹羅和聯邦使者,留高元爵守清萊,自率500兵移住景線堡,向北望眼欲穿。

 1660年4月,旱季行將結束。

 景線對岸,湄公河邊,森林中陸續走出衣衫襤褸的明軍前鋒。

 蔡元定淚如雨下。

 明軍在清萊府就地安插, 將當地上層階級一掃而空,以最激烈的方式完成統治更替。

 6月,定國杖殺賀九儀,晉藩直屬明軍解體。

 賀九儀部一分為三,大部投吳三桂,小部投白文選,少數從山林小路逃至清萊。

 定國擔心賀九儀部給吳三桂帶路,屠孟艮城,南有撣邦攔路,他領兵入緬,尋找白文選。

 ————————

 注:顧誠在《南明史》中寫到這次暹羅聯系李定國,“(1661年)暹羅派使者六十多人聯絡,請定國移軍景線暫時休整,然後由暹羅提供象、馬,幫助收復雲南。”

 暹羅不可能支持定國收復雲南,納雷王既沒有動機也沒有能力那麽做,中文史料這一點不夠客觀。

 暹羅目的是對清邁的征伐和後續反攻下緬甸,納雷請定國助其守禦清邁。定國最後確實到了暹羅景線,並死在那裡。 閱讀網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