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見諸將不再惹事,心中快意許多,每日操練人馬,半年未曾停歇,亦是使得漢軍兵強馬壯,諸將見狀莫不遵從韓信軍法。
漢軍訓練不提,且說陳平因心中惶恐當夜便逃離了楚國,向著蜀地南鄭趕去,身上還是帶點錢財的,除此便無任何代步工具。
晚間時刻才逃到黃河邊,遠近望去,只有一個船夫在江中劃船,如今天下紛亂,草莽盜賊遍地皆是,陳平自然懷疑船夫有可能是水寇。
但陳平更害怕的是有楚國的追兵,說實在的,這個時候陳平並未顯露多少才華,項羽早就將他忘得一乾二淨,只是他太抬舉自己了。
在他看來今夜若是不渡河,明日或許又會被抓到楚國去,這些人就算是盜賊,想必也只是為了錢財,到時候我將錢財與他們即可。
陳平計定,便對著船夫搖手呐喊,本來人家都準備收工了,見有一青壯年身負行囊,欲要渡河,既然如此,晚上多一單也無妨。
那船夫當即將船化了過去,面色略顯凶煞,不過陳平還是跳上了船,“船家,渡我去對面即可。”
船夫只是點了點頭,眼神對著陳平的行囊片刻不離,陳平見狀,當即解下行囊,放在船板上,就在這時,船內又出來一名艄公。
似乎與船夫像是父子關系,艄公稍微近前打量著陳平,眉頭微皺,“身上還有什麽值錢的東西嗎?”
陳平不覺有些驚訝,這老頭也太直接了吧,“在下從楚國而來,並未攜帶多少東西,包袱中略微有些盤纏罷了。”
艄公上下打量著陳平,對他的言語似乎並不信任,陳平忽然計上心頭,當即將自己的外衣脫掉,大概隻余下一條褲子。
而且故意將衣服甩在甲板上,並無任何沉重響聲,可見其中並無任何金銀珠寶,“船家辛苦了,不如就由在下劃船吧,還請饒了小的一命。”
艄公在此坐水寇還未見過如此直接的被劫者,心中大為高興,遂不再與陳平計較,滑到對岸時,陳平面色淡定,並未撿起甲板上的衣服,直接向著南鄭趕去。
不過三日的時間,路過廢丘諸地,略微行乞,便趕到了南鄭,經過打聽,知曉陸言在蜀地當老師,使得陳平大為歡喜,當即趕向南鄭學宮。
學宮外,陳平光著膀子,那時已經是寒冬臘月,上身凍的發紅,不過臉上的笑意甚是濃厚,守衛見狀,不覺有些皺眉。
隻當他是個傻子,本著濟世救人的觀念,守衛施舍了陳平一件外衣,示意其趕緊離開,莫要被叨擾王侯子弟學習。
陳平在外披上外衣,稍微搓了搓手,似乎暖和了不少,“兩位大人,在下從臨淄趕來,有事稟告侯爺,路上因遇到盜賊,所以如此,還請稟告侯爺,臨淄有事發生。”
兩守衛聽聞此言,自然不敢耽擱,慌忙跑向學宮中,此刻劉盈尚與陸言學習,樣子乖巧,按照秦朝年製,已經五歲有余。
陸言見隨從進來,當即放下手中的帛書,“此乃《孝經》,你且熟讀,為師就在此詢問,盈覺得如何?”
“讀閱不以外物而擾之,此乃性格之貴也。”劉盈很是低聲地答道。
“善也,你且說外面何事?”陸言又對著旁邊的隨從說道,那隨從遂將外面的事情說了出來,聽得陸言滿臉茫然。
“算了,將人帶上來吧,記得梳洗打扮乾淨,另外在此備上熱茶,免得招待不周。”陸言緩緩的說道。
隨從領命而下,劉盈有些疑惑地看著陸言,“老師,聽隨從所言,那人不過是一乞丐爾,何故如此招待?”
“天下百姓皆有父母,吾為人師,亦如父母也,今人前來,當盡己所能,使之來如歸家,盈心中可明白否?”陸言循循善誘道。
劉盈當即叩首跪拜道:“學生明白了,師傅的意思是待人如子,不可區而待之。”
陸言亦是點頭,劉盈為人謙恭,當真從小便知,不過為人過於懦弱,長大之後易被束縛,也在情理之中。
兩人說話間,陳平亦是梳洗乾淨,從宮外趕來,見到陸言,當即躬身跪拜,“侯爺身處亂世,竟如此悠然,平當真佩服!”
原來這些天陳平從彭城逃走,受盡苦楚,見到陸言這般瀟灑,心中不免感歎,霎時間淚如雨下,很是讓人憐憫。
陸言見狀,當即起身將陳平扶起,“先生與英布同出,竟淪落至此,看來於楚陰謀不如勇武啊。”
“侯爺所言是也,平願從此跟隨侯爺左右,侍奉終生。”陳平頗為慨然的說道。
“先生不必如此,明日我便舉薦你於漢王,先生與兄長性格相仿,敘說大事,定會投機,得以重用。”陸言很是認真的說道。
陳平略微歎息,許久才將情緒平複,看著室內的劉盈,不免有些驚訝,“侯爺有子?”
“休得胡說,此乃漢王之嫡長子也,此處為學生,王宮為侄兒,僅此而已。”陸言慌忙解釋道。
旁邊的劉盈被陳平這般挑逗,不免有些羞澀的低頭,“盈兒,你且去對面讀書,務必靜心。”劉盈頷首, 當即退下。
室內,唯有陳陸二人,“侯爺,如今從臨淄派出來的儒生將士,可有投漢者?”言語間不免有些好奇。
陸言不覺大笑,“先生算否?若是算,那先生乃是第一人也。”
陳平聞言,只是尷尬地撓了撓頭,“侯爺先在此讀書,我去看看房間收拾好了沒有。”言罷便向著室外走去。
“你好生休息一晚,明日我帶你面見漢王,求得一官半職,免得終生有才無門。”陸言當即對著陳平喊道。
次日清晨,漢王不早朝,陸言親自帶著陳平前往漢王宮覲見,劉邦正在宮中用膳,見到陸言前來,立即命人備座。
陳平見狀,不覺有些皺眉,古人最講究禮節,劉邦這般頗為無禮,“兄長當真是脾性難改,先生莫要見怪。”陸言略微打趣的說道。
“漢王如此,乃親民之舉也,平自然不怪。”陳平很是違心的說道,竟使得劉邦心中大喜,立即賜座,提名問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