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秦漢縱橫家》第三百二十二章 借糧智賺張子房
經酈生這麽稍微撥,劉邦也是瞬間想起張良這個人,加上平南侯推薦,心中愈加重視,遂將趙高的事情拋在一邊,獨議賺取張良。【卓越全本小說網】

當初張良得到《素書》之後,便在新鄭附近隱居苦讀,一直等到陳勝吳廣起義,諸國並起的時候,才出世佐助君王,也就是現任韓王。

漢營之中,蕭何等人素來不知張良名諱,皆因平南侯一封書信,略知其姓名,酈生的才學可見一二,張良又在其後,自然稍微勝之。

“爾等前去借糧,如何賺來張良?那韓王若是不肯借糧該當如何?”劉邦頗為無奈的說道。

酈生稍微起身擺手,“大王不必憂慮,在下定能將張良帶來,不過到時候大王應當待之尊敬,莫要這般玩世不恭,如此那張良見到大王乃是長者,定然願意追隨。”

劉邦聽罷亦是頭,“那就按照先生所說,若是將張良帶來,我自當以禮待之,尋問大道,顯出長者身份。“

三人計定,便由酈生出使韓國,此時的韓王不過在新鄭附近偏安一隅,並無大志,張良在韓國亦無任何施展抱負的機會,不過細想先祖五代相韓,張良自然不敢違背祖宗意志,想要輔佐建立不久的韓政權。

韓王聽聞有漢王使者前來,親自出城門迎接,倒不是因為漢王此刻多麽厲害,而是現在的漢王屬於義帝的人,哪是他們可以得罪的。

酈生一身素服,很是簡樸,韓王見狀心中便以為漢王乃是德秀之輩,否則部下也不會這麽的低調。

韓王宮室中,張良與酈生對坐,如今張良可是韓國的肱骨,因此每逢大事,張良必然出席,以免失了一國之力禮節。

“我聽聞漢王現在駐扎在函谷關以西,準備進攻鹹陽,為何派人來我這裡,我與漢王素無交情,莫不是有什麽事情需要我們幫助?”韓王頗為坦然的說道。

“大王英明,我家主奉義帝之命,準備攻下鹹陽,奈何現下糧食緊缺,只希望大王能夠借糧與我家主,也聊表義帝封王之心。”酈生緩緩的說道。

韓王聽罷,略微皺眉,“吾國糧食皆有新相管理,諸多事情還是需要詢問子房是也,你且說說這借糧與否。”

旁邊的張良見狀立即起身,躬身行禮道:“啟稟王上,現下義帝乃是天下共主也,應當全力效命才是,因此臣覺得,糧食可以借得。”

“張愛卿之意亦是朕之所想,既然如此,諸多事情交給張愛卿辦理吧。”韓王很是直截了當的說道,畢竟韓王目前最信任的人唯有張良。

當日殿上諸事商議完畢,酈生因借糧的事情拜訪張良,隨從自然不敢阻攔,說來韓國本是小國,能有多少糧食,借糧不過借良也。

張府內,張良早就備好了茶水,酈生所謂何事,張良自然心知肚明,客廳之內,兩人對坐,氣氛稍顯尷尬。

“相國,不知這糧食派何人押運前往函谷關以西?”酈生頗為好奇的問道。

“何人倒是不重要,在下只是想知道這漢王乃是何種人物?酈生乃是高陽大儒,竟屈身輔佐此等小吏?”張良當即反問道。

酈生並未說話,而是直接從袖中掏出平南侯的書信,擺在兩人身前的案牘前,“相國請看,此乃平南侯所寫,侯爺眼光應該不會差吧。”

張良見狀,不覺有些驚訝,慌忙拿起眼前的帛書,“這當真是平南侯所寫,距當初見到子玉已經不知有多長時間了。”

“此書之中提到三人,你我還有一名小將不知何人也,現如今天下紛亂,相國先祖雖是五代相韓,但今應擇明主而佐,

為何偏偏輔佐韓王,恕在下直言,今韓王無大志也。”酈生頗為直接的說道。“先生所言確實有理,只是那劉邦何許人也,若不如韓王該當如何?”張良有些懷疑的說道。

酈生當即擺手,“事情自然好辦,相國負責監管糧食,我引薦相國與漢王相見,若是相國覺得漢王不是擁天下之人,亦可折回韓國。”

張良略微頷首,“先生所言有理,這平南侯竟說帶一名小將日後佐助漢王,真不知哪家小將,竟被子玉如此看重。”

“天下大亂,諸多無名之輩皆是豪傑,誰又能知道呢?”酈生頗為感歎的說道。

兩人暢談多時, 方才作別,次日便稟告韓王,由張良先與酈生前往函谷關以西,查探糧食缺失幾何,然後速報韓王,盡力而為。

韓王聽罷亦是覺得有理,便先允許張良和酈生回去,而此刻的劉邦由蕭何教他禮儀,以免怠慢了張良。

不過三日的時間,酈生便將張良帶來,劉邦穿著整潔,舉止得體,坐在營帳之中,很是有長者風范。

張良由蕭何帶入帳中,見到案牘前的劉邦,年齡五十左右,隆準而龍顏,美須髯,很是驚訝,畢竟此時的張良頗為了解相面之術。

“使臣張良拜見漢大王。”張良很是恭敬的跪拜道。

劉邦當即上前扶起張良,“先生能來,乃是本王的服氣,日後帳內之事,還請先生多多指教。”

“大王乃是有德之人,有何不明了之事,皆可詢問。”張良頗為激動的說道。

於是乎,劉邦便將這幾天蕭何和酈生所教問題,以及自己的見解全部在張良面前說了出來,效果那不是一般的好。

張良聽罷,真以為劉邦是個賢德仁厚的長者,乃是日後的皇帝也,因此便有了不回韓國的心思。

然而這不用張良擔心,酈生早就把事情安排完畢,原來張良來到之後,酈生便與韓王書信一封。

大致的意思為:“糧食派人送來就行,另外張良乃是有學識之輩,應當幫助義帝重整天下,若是繼續留在韓國卻無任何用途,還請大王恩準。”

韓王看罷酈生的書信,縱使心中有一萬個不舍,也不能拒絕,畢竟人家打的旗號是義帝,就靠新鄭那百裡的地方,根本鬥不過義帝,因此隻得同意酈生的請求。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