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宮中,劉邦居於首位,蕭何與呂雉陸續趕來,兩人亦是有些茫然地相視一眼,劉邦見人來到,遂首先開口問道:“韓信可是你們設計斬殺?”
呂雉略微點頭,“的確是臣妾與蕭何處死的韓信,敢問大王心中還有什麽疑慮嗎?”言語顯得有些飄忽不定。
“朕出征數月,未曾想韓信竟身隕長樂宮,想來他雖然勾結陳豨,但是罪不至死,不過事已至此,朕自不會多說,只是那韓信死前有沒有什麽遺言說出?”劉邦頗為好奇的問道。
“啟稟陛下,這個似乎並無任何遺言,畢竟其妻兒尚在,何來遺言之說。”蕭何當即接過話頭,煞有其事的說道。
劉邦眉頭微皺,“相國和愛妻都是朕之左右,為何在這件事情上還要隱瞞於朕,實屬不該啊,朕聽聞當時平南王也來到了長樂宮鍾室之中,你們二人為何不按實話說來。”
呂雉聞言,心中惶恐,竟有些不由自主的跪下,頗為無奈的說道:“啟稟陛下,此事平南王確實參與,吾等迫於其威壓,並不敢如何稟報,大王不信可詢問相國。”
蕭何也是沒有想到,竟被呂雉擺了一道,隻得順坡下驢,“當日臣與皇后只是收屍,韓信與陸子玉的談話,吾等自是一無所知。”
兩人一唱一和,倒是使得劉邦頗為相信,“既然如此,便將平南王召至殿上問話,想來我那賢弟應該不會對朕說謊。”
於是乎,韓信之事全部推脫到了陸言身上,經由隨從引進,陸言亦是頗顯茫然的來到了未央宮前殿之內。
劉邦備茶賜座,君臣敘禮畢,殿上的氣氛稍微有些尷尬,“啟稟陛下,臣聽聞陛下龍體不適,還需調理才是,無須召見臣等,有事交於相國即可。”
“子玉多慮了,朕身子骨最近好多了,今日召你前來,所謂不過是韓信的事情,相國說此事和你有關,朕心中疑惑,故而詢問於你。”劉邦頗為淡然的說道。
陸言有些無奈的看向蕭何,“啟稟陛下,韓信確實是臣所殺,而且還是用劍所殺,著實有些違背陛下之聖諭。”
“這個就不必多說,縱使不用刀槍劍戟,韓信即來了鍾室,想必也難以活著出去,朕聽說那鍾室之中早就備好了白綾,而且上遮天,下避地。”劉邦說罷,別有深意的看向了一旁的呂雉。
“那陛下今召子玉前來所謂何事?”看來劉邦在意的事情,並不是韓信怎麽死的,這倒是使得陸言稍微舒了一口氣,若是劉邦抓住這點不放,呂雉又會大做文章,事已至今,陸言對食用彭越之肉的事情依舊耿耿於懷。
“韓信功大於過,雖幾次威脅於朕,但滅楚大計上,韓信帶兵最為穩重,致使得項羽難以翻身,天下大半疆土,皆是韓信之力也。”
“然朕未曾蒙面淮陰侯,卻使得其無辜遭屠,家人不能相顧,想來心中定有怨念,當時子玉在旁,可知那韓信有無遺言?”劉邦很是真切的問道。
陸言聽罷,略作思考,臉色不再緊繃,“啟稟陛下,重言臨死之前,神情悲痛,心中甚是嗔怪陛下不顧君臣之情。”
“相國與皇后欲要將韓信勒於鍾室,微臣聽聞此事,亦是從學宮趕來,見了韓信最後一面,想來是陛下命令,子玉不願看到重言受屏息之苦,便將其刺殺。”
“韓信死前,面目無光,嘴中好像低吟著話語,子玉湊近方才聽聞,其言吾悔不聽蒯通之言,竟死於婦人之手,原本以為蕭何乃是賢者,未曾想竟與呂後同流合汙,平南王知遇之恩,唯有以命償還。”
“其後語氣漸小,應當不是什麽重要的言語,畢竟其妻子尚在,唯有心中感歎不聽蒯通之言,還請陛下詳查。”陸言緩緩說道。
蕭何和呂雉見陸言說的如此惟妙惟肖,皆是驚訝,在他看來,陸言早就知道會有今日之事發生,故而才會有現在這番說辭。
劉邦在旁,略微頷首,表情異常凝重,“子玉可知那蒯通現在何處?他又是何人?怎會使得韓信臨死還對其念念不忘,可見蒯通之言甚是重要!”
“啟稟陛下,微臣久居長安,對於外郡的事情自是一無所知,今天下安定,陛下派人核查,自會得到其下落。”陸言淡然地說道。
“如此也好,當初楚將隱藏於暗處,朕都能將其抓回,況一蒯通乎?”劉邦很是不以為意的說道。
當日離殿之後,劉邦便昭告天下,有誰知蒯通者,上報長安,皆有重賞,正所謂無利不起早,今聽聞漢皇帝有賞,還真有人透露了蒯通的行蹤。
經過多次查探,方才得知蒯通就在臨淄,只不過患上了怪病,整天瘋言瘋語,與當地酒鬼為伍,不乾正事。
劉邦得知此消息,便立即召集群臣議事,“朕當初雖不知蒯通是何等樣人,但最近卻知其乃是一瘋人也,當與決斷否?”
“啟稟陛下,此事唯有平南王得知,他屬地臨淄,與韓信交好,蒯通的怪病真假尚難得知也, 而且其久留臨淄,當真發人深省,還請陛下三思。”審食其首先出列答道。
陸言在旁,眉頭微皺,“大人有話直說,何必拐彎抹角,至於蒯通真假之瘋,在下何曾得知,既然大人這麽在意,不如就由大人親自前往臨淄一趟,將蒯通帶回,在陛下面前對質即可,不知大人可願往?”
“你,當真是巧言善變!”審食其當即甩手,退回隊列。
不過劉邦經審食其這麽稍微提醒,倒也對蒯通多了幾分懷疑,畢竟他尚在臨淄,遂向著殿內問道:“今蒯通與韓信尚有交情,當初如此聰明之人,怎會這般混跡於市井之間,還是召回長安,好生調養,或許還能從中得出些許秘密,但不知何人前往?。”
這時陳平有些謹慎地看了一眼對面的陸言,而陸言亦是稍微頷首,陳平這才出列行禮道:“啟稟陛下,蒯通乃大智之人,想來此時必有蹊蹺,臣願往臨淄,將其帶回,為陛下解憂。”
“先生當真知朕意,就由公去辦吧,務必將蒯通帶到長安。”劉邦頗為高興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