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穿越在太平天國的日子》第一百四十六章 安排事宜
收到楊小山的捷報,楊秀清喜出望外,大叫一聲:“好啊,這個小山真是我天國的福將。”

 既然永州無望攻破,小山又拿下了道州。楊秀清當機立斷揮師南下去了道州。道州雖然歷史悠久,是座古城,但原來城池並不大。也許是名字好,有個“道”字,鹹豐的老爹道光皇帝曾對道州進行大規模修繕和擴建過。

 這改造過的道州規模可不是當年能比的,城寬兩千多米,城牆高九米,厚四米,用於防守的垛口一千五百多個,還有城樓八座,炮台十五座,望樓十二座,城外的護城河又寬又深。如此一座堅固的城池居然被余提督拱手讓給了太平軍。

 楊秀清來到道州後連連稱讚,驚喜不已,清軍這個大禮送得實在是太大方了。於是他高高興興地在道州召開了第一次軍事部署會議。

 “昌輝,這城防上的事還得交給你。”楊秀清依舊把城防的事安排給了韋昌輝,在永安韋昌輝就是城防主管。

 “沒問題,交給我了。”韋昌輝對城防已經駕輕就熟了。

 “達開,你的人安排到雙牌鎮,嚴防和春那支隊伍進攻道州。”楊秀清繼續安排道。

 “好勒,我來斷後。”石達開也欣然領命。

 “朝貴,你的隊伍分散去各個要道,斧子嶺、洪家村、何家村、甘溪鋪、百頭嶺都要分兵駐守,安營扎寨,拱衛道州。”雖然來道州沒幾天,楊秀清已經對這一帶的地形已經有了相當的了解。守城先守險是太平軍一貫的風格。

 “領命!”蕭朝貴也點頭接受了作戰安排。

 “先前我們為了趕路,丟棄了太多的輜重,現在到了這道州,該喘口氣補充一下了,可惜南王歸天,現在後勤沒有人負責了。小山,你看?”楊秀清打算讓楊小山先負責起來,這後勤上的事必須斷文識字,腦袋也要足夠清晰,不是一般武夫能夠做的,但現在天國這樣的人才太少了。

 “我看讓老吳來負責吧,老吳一直在主管聖庫,他搞這些最合適。”楊小山連忙提議道,後勤上的事太瑣碎了,事事都得操心操肺,這一旦接手想丟開就不容易,小山趕緊找老吳替自己頂缸。老吳也曾跟自己同事過,交情很不錯,這也算是肥水留給自己人。

 “吳如孝也不錯,那就交給他吧,他的官職也該升一升了。【】”楊秀清考慮了一下,接受了小山的提議。吳如孝做事還是很靠譜的,楊秀清對他的印象不錯。

 “咱們弟兄一路殺過來,折損不少,是不是該招兵買馬了?”石達開提議道。

 “達開這個提議很好,本王正想說這事。在廣西就聽說湖南會黨林立,反清的義軍很多。尤其天地會在這裡的勢力極大,咱們就在這裡樹一面道州大旗,專門招募湖南鄉親父老,你們看意下如何?”楊秀清很同意石達開的建議,其實他也早有安排了。

 “大綱,你與天地會的人比較熟,你去和他們聯系一下,看看能不能收編他們進入我們太平天國。”楊秀清轉過頭來對羅大綱說道。

 “這事沒有問題,我與湖南郴州天地會徽義堂程學天,道州何賤苟還有胡有祿、朱洪英等人都有過一面之緣,我可以去說服他們加入我們太平軍。只是。。。。。。”羅大綱還有些猶豫。

 “只是什麽?”楊秀清問道。

 “只是這些人路子有些野,自由散漫慣了,怕受不住我們天國的管教,鬧出事來就不好了。”羅大綱說出了他的擔心。

 “咱們可以慢慢磨合嘛,大綱你先前不也是在天地會,咱們現在不也相處得很好?最近加入的焦二也立功不少,咱們太平天國想發展壯大必須得吸收人才。”楊秀清認識得很清楚,要想壯大,不能因噎廢食。天地會是一股強大的反清勢力,但他們沒有一個統一的大組織,各玩各的所以一直發展不起來,如果把他們都整合進太平天國,對太平軍是個強大的助力。

 “好的,我去試試,我想他們會加入的,據我所知他們現在的處境並不太好。”羅大綱點點頭,湖南雖然起義不斷,但都沒有成功,在朝廷的圍剿下東躲西藏,也沒個好日子過。

 “東王,是不是也考慮招募點文化人?咱們武將不缺,文官太少了。”楊小山連忙提議道。缺少文化人的加入一直是太平天國的通病,讀書人對宗教有本能的抵觸感,讓他們加入一直是個難事。

 “小山說得沒錯,本王其實也打聽了一些湖南才子的名字。比如曾國藩、胡林翼這些人,都是響當當的大才子,但他們都在朝廷當差, 是萬不會加入我們的。不過有一個人也挺有名,叫左宗棠,是個舉人還未有官身。小山你去試試拜訪一下,看能不能讓他歸我們天國所用。”楊秀清自己識字不多,但還是比較尊重讀書人的,他雖然貴為東王,對讀書人都是用先生稱呼,手下也有很多文化人給他做文書,處理政務上的事。但它們頂多只是個秀才,還沒有一個大才。

 “左宗棠?”楊小山歷史知識再差,也聽說過這個名字,這可是清末的名臣之一啊,後來收復新疆立下了不世之功。“行,我去拜訪一下。”楊小山興奮了起來,如果左宗棠歸了太平天國,那可真是天國之福啊。

 “不過,本王要提醒你,這左宗棠可是一個狂人。他自稱今亮,覺得他是當今的諸葛孔明再世,你可別抱太大希望。”楊秀清的確調查得很細,人才難得,必須事先把該做的功課都要做足了。

 安排完各項事宜,大家散會後,楊秀清又把小山留下來。

 “來看看,本王讓賴文光起草的三篇檄文,你看看如何?”楊秀清拿出了檄文。這也是在太平天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三篇檄文,它們分別是《奉天誅妖救世安民諭》、《就一切天生天養中國人民諭》、《奉天討胡檄布四方諭》。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