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穿越在太平天國的日子》第二百九十章 再封王
蘇南根據地的建立,給天國帶來了一位重要人物,那就是天王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

洪仁玕和洪秀全一樣,都是屢試不中的高齡童生。洪秀全創辦拜上帝教的時候,洪仁玕是他發展的首批入教的教徒,兩人關系可謂是相當親密。

不過陰差陽錯的是後來洪秀全去了廣西,洪仁玕因為母親生病未能同去,結果一步沒跟上,後面步步就沒跟上。

洪秀全在廣西金田起義,洪仁玕聽聞多次從廣東出發,前去匯合都沒有成功。後來清廷在洪秀全老家搜捕他的親戚朋友,洪仁玕沒辦法,躲到了香港避難。

在香港的這幾年裡,洪仁玕留心西方文化,通過學習,洪仁玕的思想認識達到了新的飛躍,他再也不是過去那個僅有農民意識的人,他已成為具有近代意識的知識分子。

期間他也多次去上海,想和天京的洪秀全匯合,也都沒成功。這一次,太平軍終於打通了蘇南交通線,於是洪仁玕得到消息後趕緊從香港來到上海,又從上海到達了天京,與分別了八九年之久的族兄洪秀全重逢。

對於洪仁玕的到來,洪秀全是大喜過望。天國首義六王,走得走,死得死,現在主要的將領都是年輕的小一輩。洪仁玕論輩分是自己的老部下,也是拜上帝教的元老。在重逢的當日,洪秀全就封了洪仁玕“天朝九門禦林主將”,可見對他的器重。

洪仁玕此時三十多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人又很聰明,眼界也廣,才華比之爛泥扶不上牆的蒙得恩不知道高多少倍,一個多月後洪秀全就把讓他頭疼不已的朝政全部交給這位族弟處理。

接著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天王洪秀全還打破了天京事變後“不再封王”的慣例,封洪仁玕“開朝精忠軍師頂天扶朝綱乾王”。

這一下天朝上下都炸了鍋了,陳玉成、李秀成立下那麽大的功勞都沒有被封王,這洪仁玕啥都沒乾,居然封王了。

洪秀全也知道下面人心裡肯定不平衡,封了乾王之後。他為了堵別人的嘴,又陸續加封陳玉成為英王,李秀成為忠王。自此太平天國又開啟了“封王”模式。

不過讓洪秀全想不到的是,陳玉成和李秀成不約而同前來辭王。

“怎麽,你們覺得朕的封賞還不夠?”洪秀全有些不高興道。

“臣不敢,此次攻下蘇褔省,是世子在幕後策劃,最大的功勞應為世子所有。但世子僅是兩字王,秀成不才,不敢居功,也不敢承受忠王的封號。”李秀成跪下啟奏。

“臣附議。”陳玉成一起跪下,他也是這個意思。

洪秀全聽完,沉思了片刻。對於楊小山,他是很欣賞的,但天京事變後,他寧願用他兩個無能的兄弟,也不敢把朝政交給外人,就是怕再出現一個“東王”這樣的強人,把自己架空,讓他這個天王睡覺都不安穩。

“臣鬥膽,自東王被韋昌輝所殺,咱太平天國流傳一句話,天父殺天兄,總歸一場空。東王死了,難倒天父也跟著去了,那咱們的教義上的內容到底對不對,大家都很疑惑啊。”陳玉成牙一咬,當著天王的面,把下面的情況反映上來。

洪秀全臉是紅一陣綠一陣,陳玉成的話是有道理的,當年他和楊秀清是互相背書,他承認楊秀清是天父代言,楊秀清承認他是上帝次子,幾個人聯合起來互相印證上帝及其上帝一家子的存在。現在天國的精神危急的確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對於楊秀清,洪秀全現在更多的是懷念當年團結一致,榮辱與共的時光,那麽些人的小班子,能打出一片天,

楊秀清居功至偉。要不是他逼封萬歲,洪秀全也不會對他下手。“東王滿門被滅,都是北奸韋昌輝所為,並非朕的本意,朕有愧於東王。這樣吧,即日起,恢復楊秀清所有榮譽稱謂,天歷七月二十七日(也就是楊秀清被殺的那天)定為東升節,全體天國臣民紀念東王升入天堂。”洪秀全這是要全面為楊秀清平反了,還是要把天父這個大旗打起來,完善修補他的宗教體系。

“那世子呢?”陳玉成和李秀成同時問道,這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世子楊小山任勞任怨,為天國立下汗馬功勞和不世功勳,朕不會忘了他。東王沒有後了,楊小山是他唯一的義子,朕宣布世子楊小山承襲東王爵位,改通天王為東王,世襲罔替,也全面恢復他的榮譽稱號。”洪秀全知道現在的天國二代皆以楊小山為首,要籠絡住他們,必須把楊小山捧高了。現在洪仁玕來了,朝政在自己兄弟手裡,楊小山又在清廷執行刺殺鹹豐的任務,還影響不到自己的地位。

對楊小山,洪秀全有些矛盾,他想用楊小山,又怕他走楊秀清的路,因為兩人都是能力非常強的人,強到讓他害怕。但這個時候,他不能再壓楊小山了,陳玉成和李秀成都是楊小山的嫡系,兩人萬一撂挑子不乾, 太平天國就完了。

“天王聖裁!”陳玉成和李秀成相視一笑,從此壓在他們頭上的精神枷鎖解除了,東王系全面恢復榮譽,最驚喜地還是楊小山繼承東王王位,這下總算能揚眉吐氣了。

不管怎麽說,洪秀全這步棋是走對了,雖然他行政能力差點,但政治智慧還是有的,這一下即緩和了太平天國的種種矛盾,也提高了眾將士的積極性,各路將領精神為之一振,異性又能封王了。

跟隨翼王石達開一起走的楊輔清,聽到東王平反的消息,離開了石達開,從江西主動返回天國,類似這樣回流的人還有很多,大多都是當年天京事變被殺怕了的人。

但有一個人永遠離開了太平天國,他就是程學啟,他成功挑起東王和天王的間隙後,知道天京會有變化,於是非常狡猾地找了個借口,離開了天京。

並在江西投奔了曾國藩。

由於程學啟在東殿很多年,知道的機密不少,他的情報對曾國藩很有幫助。

“楊小山,就是那個東王的世子現在在哪,是不是在天京事變中死了?你知道嗎?”曾國藩對楊小山的印象太深了,他本來以為楊小山在天京事變裡死了,但又不確認,他隱隱覺得楊小山這樣厲害的人,不會就這麽死去。

“稟曾大帥,那個楊小山在天京事變前就消失了,小的也不知道他哪裡去了,小的曾拐著彎問過楊秀清,他連我都沒告訴,應該是天國的機密。”程學啟對楊小山也是心有余悸,這人似乎總能未仆先知。

推薦閱讀:天蠶土豆大神新書《元尊》、貓膩大神新作《大道朝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