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現代人的話說,打仗打得就是軍需,打得就是錢,古代打仗也是一個道理,崇禎朝的時候明軍軍力不如清軍嗎?錯,明軍無論是數量和裝備都能碾壓清軍,為什麽會輸呢?因為沒錢啊,前線的將士連飯都吃不飽,哪還有心思打仗!
古代靠軍需製勝的戰例舉不勝舉,像秦始皇統一六國,也許大家看到的只有白起、王翦、‘蒙’恬等絕世武將的光輝,卻不曾想過秦軍的軍需供給是多麽的強大,像有名的’大風‘箭陣,那箭矢就像暴風聚雨般的罩向敵軍,經久不息,知道那需要多少箭矢嗎?分分鍾的是上萬甚至是上十萬支箭‘射’出去,如果軍需不行,箭矢供應不上,別說大風了,小風甚至是微風都吹不起!
當然,像軍需裝備製勝這種事情在史書上是很少會專‘門’記載的,這些一般都隱含在對國力的分析裡面,國家綜合實力強,軍需裝備供應自然就強,不需要專‘門’去記敘那些搞後勤的。。шщш.㈦㈨ⅹS.сом 更新好快。
史書上記載的多為依靠軍需糧草製勝的戰例,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官渡之戰了,曹‘操’總共才兩三萬兵力,而袁紹富有河北四州之地,披甲數十萬,隨隨便便就點出十萬‘精’兵,後來陸續參戰的有將近二十萬,按理曹‘操’是輸定了,但是,他一招奇襲烏巢屯糧之地,袁紹十多萬人沒了飯吃,立馬就潰敗了,由此可見軍需糧草的重要‘性’!
朱慈炅當然知道軍需供應的重要‘性’,所以他們專‘門’將兵部尚書孫元化和工部尚書畢懋康叫過來,仔細叮囑了一番,其實主要負責的還是孫元化,畢懋康只是協助而已。
孫元化回到兵部以後,立刻把兵部左‘侍’郎、右‘侍’郎、各司郎中,各科主事全部招集起來,將各種軍需物資的籌備一一‘交’待下去,這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糧草,這次可是八十萬大軍出征,還附帶五十萬戰俘,需要的糧草是海量的,遼東和京城的儲備加起來都不夠,孫元化立馬一個電報拍到南直隸,令南直隸立刻籌備糧食一百萬石,牧草十萬擔,開專列,日夜不停往過發,三日之內必須送達!
還好現在有了電報和鐵路,要是換做以前,兵部的指令八百裡加急發到南直隸,需要十來天,南直隸再組織人手,馬拉人推的送到京城,起碼得兩三個月,那樣子的話,不要說打仗了,軍隊你都不敢集結,集結起來兩三個月沒飯吃,那還不得造反啊!
當然,這馬可以隻吃草,人卻不能光吃白米飯,或者是白面,就算朝廷再窮那也得給配點醃菜什麽的,更何況現在大明朝廷富的流油呢,北直隸各州府的官吏又有得忙了,兵部的訂單那是什麽都有,什麽蔬菜瓜果,家禽乾貨,那都是論噸買的,呃,噸這個單位工部一用上,發現還‘挺’好用的,所以朝廷各衙‘門’也跟著用上了,總之,只要儲存時間能超過十天半個月的菜,兵部都要。
光是吃的一項北直隸各州府已經忙不過來了,還有什麽棉衣、棉被等生活物資兵部就只能把訂單發往山東、遼東等地了。
工部各司,各工廠也忙到不行,朱慈炅給棱堡配備物資的時候其實還少算了很多東西,像配合水泥使用的鋼筋,現在大明都流行用鋼筋‘混’凝土修築建築了,這沙子和石頭都能在漠南的荒漠上就地取材,這鋼筋可沒地方撿去,孫元化後面也給補上了。
還有電報通訊用的銅線朱慈炅也忘了‘交’待了,孫元化同樣給補上了,每個軍團都配了上千裡長的軍方通訊專用的細銅線,把工部電纜廠忙的機器都快冒煙了!
至於火炮和槍炮彈‘藥’那更不用說,通通都是一個基數一個基數的備,像燧發槍的子彈,一個基數可是每個士兵一百顆,數量之巨大可以想象。
兵部和工部在忙,通政使司也沒閑著這,吳梅村對發動群眾支援前線早就輕車熟路,《新京報》開始長篇累牘報道此次北伐,什麽建奴亡我大明之心不死啦,什麽建奴在邊境燒殺搶掠啦,什麽建奴凶殘歷史回顧等等等等。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有了電報網絡以後,《新京報》終於實現了大明全境同步發行,當然,一張《新京報》的內容用電報來發,最少也要耗費一兩個時辰時間,但是比以前用快馬傳遞,邊遠省份需要一兩個月要強了不知道多少倍。
一時間大明各地民眾群情‘激’憤,都恨不得撲上去咬建奴幾口,當然咬是咬不到的,那就只能出錢出力了,這個力也不需要他們出了,因為有五十萬戰俘在替他們出力,最後老百姓對前線的支持都化為了錢和物。
這錢就不說了,戰後朱慈炅都會根據戰功獎勵給前線的將士,這物光是種類都數不清了,孫元化一看傻眼了,這東西沒法發下去啊,五‘花’八‘門’的怎麽統一發給前線的將士啊,他連忙寫了篇通訊稿,給通政使司送了過去,大概意思就是感謝大明百姓的支持,但請不要捐其他東西,因為兵部沒法統一配給前線的將士,要捐就捐點耐放的地方特‘色’小吃吧,讓前線的將士們嘗嘗鮮。
兵部尚書親自寫的通訊稿,通政使司自然不敢不發,而且是馬上就發,第二天孫元化的通訊稿就見報了。
這小可不得了了,各地的特‘色’小吃那是一車一車的往京城送,什麽山東的大蔥煎餅,湖廣的臘魚臘‘肉’,山西的各種腐乾,陝西的千層餅,江南的火‘腿’等等等等,現在大明的百姓都富裕了,自然會念著朝廷的好,再加上各地方官員也在為前程暗自較勁,因此捐獻出來的地方特‘色’小吃那叫個多的嚇人啊!
這軍需物資的籌備是熱火朝天,但是孫元化卻遇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麻煩,因為沒有火車往海州和關寧送,一時間京城各衙‘門’的庫房都堆滿了軍需物資,孫元化沒了辦法,隻得將多余的物資‘露’天堆放在工部西城區四個新廠裡面。
為什麽會沒了火車呢?因為北方各省的火車都被調集去運送盧象升的東路大軍了,要知道那可是三十萬將士加上三十萬俘虜,如果從北大營走到海州去,十天半個月肯定到不了,只有通過火車運送了,孫元化為此調集了近四十趟火車日夜不停的運送。
現在大明的火車都是十節車廂,一節撐死能塞進去兩多百人,野戰炮、帳篷的隨軍物資都只能吊裝在車廂頂上,按一輛火車兩千五百人人算,四十輛火車一趟才能運十萬人,就算日夜不停的運行起碼也要六天才能將人拉完,所以孫元化只能先等著了,好在籌備物資就‘花’去了三天,他實際上只要等三天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