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鸞歸桐》第285章 近火
櫟陽侯?

 劉秀眼眸亮了亮,卻還是搖頭不語。

 景丹能征善戰,是員猛將,還正好在洛陽城,倒確實可以解眼下危局。

 只是前次景丹隨他到懷縣時,生了瘧病。

 當時劉秀見他大夏天止不住發抖,還和他開玩笑:“聞壯士不病瘧,今漢大將軍反病瘧邪?”

 景丹仰起臉來衝他笑了笑,抖的說不出話來。

 那笑比哭還難看。

 劉秀當時就難受起來,多勇猛的戰將啊,在疾病面前仍是一樣的脆弱。

 他估摸著景丹只怕起身都費勁,便叫小黃門扶起他來,又親賜醫藥,時時垂詢。

 然而不知是不是因為軍旅勞頓得不著修養的緣故,等著回到洛陽城後,景丹的病情反而越發嚴重了。

 其妻甄氏代其寫了封奏折給他,希望能允許景丹在家養病。

 劉秀立即批了個可字,又讓太醫令親自去給景丹看病。

 既養病,就要有個養病的樣子。

 舉薦人見劉秀沉默,心明其故,便也不再多言。

 劉秀拿手指敲起了書案邊,陷入了沉思中。

 吳漢擊鄴西山賊黎伯卿至河內修武後,又進兵南陽郡,已經攻下了宛、酈二城,正順勢攻打新野諸城。

 士氣正是銳不可擋的時候,不能召他回來。

 賈複打的郾王尹尊投降後,也趁勢而下攻打淮陽。

 祭遵入箕關後,一路苦戰,險些丟了性命。

 如今剛有了些氣色,此時召他回來更不合適。

 耿弇、寇恂、馮異、朱佑……

 他把麾下諸將在心中過了一遍,到最後終於有了主意:“朕欲召梁侯回來,卿等以為如何?”

 赤眉西走扶風後,鄧禹南至長安,率兵與延岑戰於藍田,不勝,再就食雲陽。

 劉嘉收回南鄭不成,被情勢推著到雲陽向漢室投降。

 彼時,劉嘉丞相見劉賜降漢後受到了劉秀的破格禮遇,以為同為宗室劉秀絕不會厚此薄彼。

 在鄧禹跟前便很有些傲慢,時常對鄧禹的軍政指手畫腳。

 鄧禹雖是儒生,但又哪是只會之乎者也和人講道理的儒生。

 他以軍威不容欺辱的理由問也沒問劉嘉,就把李寶殺了。

 劉嘉不服,至洛陽後還向劉秀告狀,被劉秀一句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給堵回去了。

 劉嘉既沒封侯又沒領兵,成了個富家翁,再多不滿也只能忍了,但嘴卻沒閑著,一直說鄧禹治軍無力,必遭大敗。

 事實證明,真有烏鴉嘴。

 後赤眉複入長安,鄧禹不敵,敗走至高陵。

 軍中缺糧,皆食棗菜。

 劉秀私下裡寫了信想叫鄧禹回來,鄧禹不肯,回信希望能將功補過。

 劉秀明白鄧禹才智出眾,受不了這樣的失敗,但事實一次又一次地證明了鄧禹還是更適合為謀士。

 去年定河東後,諸將勸鄧禹趁勢徑攻長安,鄧禹不從,以為尚有風險。

 謹慎持重是好事,但對戰將來說還是該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豪氣。

 倘若孝武帝時,冠軍侯霍去病事事都要求得萬無一失才肯用兵,那他決計沒法創造突進匈奴腹地殺幾個來回又從容離去的傳奇。

 戰爭,有時就是一場豪賭。

 霍去病策馬於茫茫草原時,真有十成十的把握嗎?

 劉秀以為是沒有的。

 就像他當日率十三名騎兵乘夜出昆陽城,赴定陵縣、郾縣求援兵時,他有獲勝的把握嗎?

 沒有。

 那會,他已經做好了從容赴死的準備了。

 可結果是什麽?

 結果是他贏了。

 鄧禹始終不願冒險,哪怕是形勢大好的時候,他仍是要四平八穩。

 這樣當然挑不出錯來,但究竟比吳漢、賈複要差的許多。

 他後來忍不住下了詔書給鄧禹,“……司徒,堯也;亡賊,桀也。長安吏人,惶惶無所依歸。宜以時進討,鎮慰西京,系百姓之心。”

 鄧禹還是堅持不肯。

 這一堅持,就弄得馮愔反叛,赤眉又複入長安。

 要是當日肯聽他的話直入長安,等赤眉回轉時總還可據城而守等待援兵。

 說不得,還能打赤眉個前後夾擊。

 只是過去了就是過去了,多說無益,劉秀不欲就此多說。

 他以為把鄧禹調回來給他出謀劃策,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鄧禹的聰明才智。

 可鄧禹的回信一到他手上,他就知道鄧禹這是被心魔堵住了。

 鄧禹官拜大司徒,位列三公,如若是急流勇退還可,怎能敗北而回?往後還如何在群臣前立威?

 他迫切地需要一次勝利來證明自己,其後數次以饑卒徼戰,輒不利。

 劉秀本想讓鄧禹明白過來再調他回來,但如今情勢等不得了。

 弘農郡雖小,卻是要處。

 務必要盡快奪回,否則洛陽危矣。

 洛陽危,則全局被動。

 鄧禹雖連番不順,但想必奪回弘農郡對他來說還是輕松的很。

 這之後,他也好順勢把鄧禹留在洛陽城。

 劉秀話落音後,便環顧殿中諸將,見紛紛面露讚許之色,便立時寫了詔書讓飛馬送出去。

 然而,形勢不由人。

 等到入夜後,又有急報入宮。

 報信的軍士身中數箭,鮮血把盔甲都染透了,到了宮城門口心一松立時就滾落馬下。

 護軍伸手去探鼻息,死了。

 護軍哽咽著讚了句好男兒,翻身上馬往內宮衝。

 又過了一刻多鍾,劉秀終於見到了用性命換來的軍報。

 彼時,劉疆已經睡下了。

 郭聖通提著心看著他面色沉重地讀軍報。

 殿中沒有人敢說話,只有刻漏按部就班滴滴答答都走著,響雷般地滾在每個人的心頭。

 興許是習慣使然,劉秀看完軍報後很自然地遞給了郭聖通。

 而她想也沒想地就接過了,等讀上三行後才反應過來這算不算乾政。

 劉秀顯然沒有和她計較這些的心思,他等郭聖通讀罷後歎氣道:“遠水是救不了近火了。”

 蘇況沒在弘農軍停留,而是燒殺劫掠一番後領兵北上奔洛陽而來。

 就算沿途遇阻, 後天清晨洛陽城下也要起戰火了。

 郭聖通問他:“陛下是要召景丹嗎?”

 劉秀點頭,“別無他法了。”

 他當即寫了手令讓趙昌海去宣景丹進宮,“……弘農逼近京師,知將軍病,但得將軍威重,臥而鎮之可也。”

 又令護軍悉數帶甲,巡防宮城。

 再給留守諸將分配好任務,令守洛陽東西南北四城門。

 同時緊急征調城中米面糧油,以備圍城之需。

 最後下令,鼓勵城中青壯男兒持武器入軍中協同守城。

 一道道命令經由趙昌海的手,漸次傳達下去。

 如此這般,沒用上半個時辰,闔宮便都知出了大事,不免四處走動問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