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5.
李世民的明確態度
侯君集這個時候還沒有後來的桀驁狂妄,歷史上記載,侯君集在貞觀初年的表現是極佳的,是李世民登基時封賞的“功列第一”的五個人之一,一直深受重用,被李世民引以為心腹,而侯君集也沒讓李世民失望,侯君集窮苦出身,文化程度不高,被重用後開始發奮讀書,被封為兵部尚書,入三省參與朝政,正兒八經的出將入相了,後來改任吏部尚書,主持典選,工作很是出色,廣受好評,再後來,滅吐谷渾,滅高昌,兩次滅國大功更是讓他功蓋滿朝,這個時候,大唐的敵人沒有多少了,侯君集也是位列人臣頂峰了,再封就是封王了,他就開始膨脹了,開始桀驁狂妄,更是利欲熏心想著協助李承乾造反,這才被李世民忍痛處死。
這都是一個過程,侯君集起步平庸,知道努力,通過努力一步步爬了上去,然而到了頂峰之時就忘乎自己了,開始膨脹了,這個時候,李世民才剛剛登基,侯君集正是奮發向上的時候,剛不久,侯君集還去向通曉兵法的李靖學兵法,通曉律法的李道宗學習律法呢。
侯君集自也是明白李世民封太子為大總管的意思,無非就是監軍,歷朝歷代軍中設監軍乃是常理,何況他這主持京畿軍務,都督突厥戰事這等大權,李世民有此一舉也實屬正常,侯君集心裡跟明鏡似的明白,也是面無異色,相反心裡還有些得意,大總管調兵需要副總管加印同意,這在歷代來也是頭一回了。
如今雖是突厥兵臨京畿,似乎一副要把大唐給滅掉的架勢,但是朝堂之上卻是沒有一點驚慌之色的,這倒不是說眾臣都是心大,而是他們有足夠的信心。
長安尚有六萬精兵,尚有侯君集,段志玄,李道宗等等一乾名將,尚有長孫房杜等等一乾謀臣,國庫裡雖是金銀不多,但是作為都城,但是糧草卻足,更有長安八水穿城而過,另外長安城高強厚,堪成天下第一城,突厥是絕無可能能夠攻進來的,更何況太原李績,燕州李靖,幽州柴紹都已經回師來援,各地勤王兵馬也是接召了,兵馬不下數十萬,就憑突厥這十來萬的孤軍能夠有何作為。
而戶部尚書戴胄稍後也表示糧草充裕,京兆府尹也是表示城中安定等等,本以為今日朝會應該就會結束了,王敬忠都深吸一口氣,準備高喊退朝了,結果李世民又是看向堂中直笑道:“侍禦史張行成德量有加,氣節清正,勤於本務,履侍禦史來多有功績,加張行成為給事中”。
眾臣聽得一驚,眾臣都是精明人,轉眼就明白了,繼而便是羨慕的看向張行成,瞧瞧人家這升官多容易,就是方才為太子殿下說了兩句不偏不倚的好話,就升官了,比起有些人苦熬資歷那可是輕松多了,這給事中也算是進了中樞了。
給事中為正五品上的官兒,是門下省的重職,分叛門下省日常事物,負責審議封駁詔敕奏章的,有異議可直接批改駁還詔敕,百司奏章,得駁正其違失,事權甚重。
也就是說張行成這個給事中如果看到李世民發的詔令敕令不爽,有異議的話可以駁回不發的,是具體的執行門下省“封駁權”的官員,也因為給事中有駁正詔敕的職權,也有了一些諫官的意思,所以這個職位雖是品級不是太高,但是卻是十足的實權位子。
眾臣也是不由得不感慨,太子殿下的面子真是大,而眾臣也是明白了李世民的明確態度。
李世民如此賞識張行成,當然也有張行成本身有能力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簡單,嗯,就是因為張行成為太子殿下說過話的,李世民要表明的態度就擺在哪兒,就是要不遺余力的支持太子,鞏固太子之位,相信聰明人自是能夠理會的。
隨著張行成領旨謝恩,李世民擺了擺手,這場常務朝會也是散了,而眾臣也是一個個唏噓不已的退場了,今日英明神武的皇帝陛下首次耍了一個無賴,不要臉皮的支持太子殿下,也算是表明了態度,有些人的心思是也是明白了。
而東宮之中,日頭都要過午時了,李破軍卻還是尚未睡醒便是被綠蘿給怯生生的喊醒,這是他從出京平叛以來睡得最爽的一覺了,連晨練都放下了。
“殿…殿下,醒醒,有內侍宣旨來了”。
聽得綠蘿的聲音,李破軍一睜眼翻身起來, 直說道:“內侍宣旨?”見得綠蘿急得要哭似的直點頭。
李破軍不由得笑了,直說道:“讓他等等又何妨”。說罷也是起身洗漱了,畢竟內侍宣旨是代表著他的皇帝老子,不可怠慢。
待得李破軍洗漱換衣出來,來得承恩殿,只見得殿門口一個小內侍正是手捧著一卷黃帛,正是恭謹的站著。
這內侍李破軍卻也是認識,正是那王敬忠出了五服的親戚小王公公,當即也是笑道:“哈哈,這不是小王公公嗎?讓你久等了”。
小王公公聞言抬頭一看,頓時驚慌的拜道:“奴婢拜見殿下,殿下萬福,奴婢也才剛來,不敢當公公之稱”。小王內侍臉漲紅的直拜罪道,這可是太子殿下啊,沒看見人家閭丘大人堂堂千石官員,殿下都是一個不爽就直接殺了,陛下卻是半點訓斥也沒的,他一個宣旨的小黃門內侍,哪敢在這位爺面前張揚一二啊,連腰杆子都不敢挺直了。
李破對內侍客氣,也是處於禮貌的,說罷也是隨意的坐下,直端起紫菱上的清茶漱漱口,小王內侍這個時候也是直說道:“殿下,這是陛下的旨意,請您接著”。
說著也是上前一步恭敬的將旨意奉到李破軍面前,也就是說李破軍都不用擺香案領旨謝恩那些的,只需要伸手一接就成。
李破軍見狀也是一笑,放下茶杯起身躬身接過,又吩咐陳康看賞,他雖是免了那些流程,但卻是不可無禮接旨的,免得落了人家口舌,說他個不敬君父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