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宋締》第385章劍指菲律賓
趙禎看著眼前的情報,機械的扭頭望向三才道:“這是真的?李德明也薨了?!”
  三才舉起手中的密報上呈給趙禎道:“起奏陛下,經過晏相公和將作監的人確認,密信上的印信確實乃是大宋平西王印!”
  趙禎看了看紙上的印章,平西王印四個字鮮紅如血,一點也不似作偽,大宋的印信重要的不是印章的製式,而是朱砂印泥。
  即便如此證據鑿鑿,趙禎還是有些不相信,歷史上這兩人可不是在同一年死的,李德明要比耶律隆緒晚一年才死,怎麽現在一起去見老爹了?難道真是個巧合……
  “李德明死了,耶律隆緒死了,這還真是巧合的緊,黨項人一日不來朝謁便一日封鎖消息,萬不能讓黨項人知道消息已經走漏,李德明一死,李元昊將會繼位,這小子對我大宋可沒有好感!”
  三才點頭道:“奴婢這就去傳旨宋小乙,那兩府相公們呢?”
  “宣兩府相公垂拱殿議事。”
  “奴婢遵旨!”
  大宋的兩府乃是國家的心臟,趙禎就是這個國家的大腦,心臟負責給大宋供血,大腦指揮身體的各個器官正常工作。
  兩府的相公們還不知這一驚天消息,只是覺得官家一定有要事在垂拱殿宣布,各自揣測趙禎的目的。
  夏竦和蔡伯俙已經跟隨遼國使團走了,兩府的相公中少了夏竦總讓人覺得怪怪的,雖然夏竦為了達到目的有些不擇手段,但無疑他的許多注意都給人另辟蹊徑的感覺,只是大局觀稍稍的差了一點,假以時日絕對是宰相之才。
  王曾年紀越大便越處事不驚,坐在大殿內的錦凳上風平浪靜,趙禎定下的規矩,只要不是在大朝會上,兩府相公一律有座。
  曹瑋奇怪的王曾道:“王相公,該不會是官家打算用兵了吧?遼人雖然國內混亂黨爭不斷,可畢竟遼皇剛剛駕崩,此時出兵無疑會讓遼人團結起來,怕是不妥!”
  王曾笑了笑捋著胡須道:“這話還是官家在樞密院說的,你覺得官家會自己推翻這一定論嗎?且稍安坐,等官家來了不就一切都清楚了嗎?”
  魯宗道點頭附和:“確實如此,官家登高凌遠,不是我等能比擬的。”
  眾人連連點頭,魯宗道的話是沒錯的,官家自登基以來,對大宋未來的規劃和掌控超出了所有人的意料,對東京城的改造,對大宋的改造,都是事半功倍讓人耳目一新。
  工廠的發展是從蔡記開始的,水泥公路的建設也是從蔡記開始的,所有的改變幾乎都離不開蔡記,而蔡記後面的東家就是趙禎,這一點沒人比在座的相公更清楚。
  趙禎就是利用這種春風化雨的方法改變大宋,兩府的相公們搖頭苦笑,王曾長歎一聲道:“官家為何老是繞開我兩府,利用蔡記那種上不得台面的地方作為施政的手段?我兩府中人在官家面前難道就是如此的食古不化?”
  曹瑋笑道:“中書是中書,樞密院是樞密院,王相公可不要混為一談,我樞密院可是完全按照官家的意思辦事,官家也會對我樞密院下旨,只不過中書省現在更多的是與官家商討,而我樞密院更多的是接受官家的旨意,兩者的區別可是分明的很,你羨慕我樞密院,我還羨慕你中書呢!”
  王曾哈哈大笑道:“說來也是,你我雖同為兩府,可性質卻是完全不同,中書省是和官家商討政事,而你樞密院只能服從,看來官家是想把樞密使徹底的放給武將啊!老夫算是明白了你們的省心……”
  曹瑋不樂意的說道:“樞密院掌管天下兵馬,當然要以武將管束,如今軍中的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小說網友請提示:長時間閱讀請注意眼睛的休息。推薦閱讀:
  這是華麗的分割線---
  儒將可不在少數,狄青和楊懷玉可是難得的文武之才!”
  樞密院和中書省的相公經常拌嘴,可一旦趙禎出現他們就要形成默契的配合,即便是雙方不樂意也不行,趙禎可是有言在先,討論政事的時候文武可以意見不同但絕不能互相羈絆,出了皇城,無關政事,文武之間就算是罵出花來他也不管……
  趙禎站在大殿的禦階上微笑這看著眾人的反映,果然連王曾都被李德明薨的消息給震得說不出話來,張大嘴巴咯咯的直喘氣,其他人就更不能看了,丁謂的手中攥著一把胡須趙禎都替他覺得疼,魯宗道一個勁的自言自語:“子不語怪力亂神,子不語怪力亂神!”
  “天賜良機,天賜良機啊!”
  曹瑋豁然大笑,打破了眾人的震驚,魯宗道首先出聲道:“什麽天賜良機?難道是出兵黨項不成?!”
  剛剛趕到的晏殊皺眉道:“此時用兵黨項和用兵遼國有何不同?”
  他的話讓曹瑋笑容一僵,望著魯宗道和晏殊哼道:“那我大宋兵鋒難道要一直雪藏嗎?陛下!養兵練兵不可一日懈怠,可久無戰事,我大宋鋒芒必將折損,這幾年黑手的消息不斷傳來,黨項出兵西域征伐不斷,遼朝也是連連對女真,高麗用兵,只有我大宋戰兵蝸居西北和東京寸步不前,長此以往怕是……”
  王曾一項是厭兵的,隨即喝到:“怕是什麽?!”
  曹瑋見他還是不肯松口於是漲紅了臉道:“怕是不堪再戰!”
  “你曹瑋放肆!如今我大宋育有大食良馬,百煉鋼為劍,板甲為鎧,將士鬥志更無其右,怎會不堪再戰?”
  曹瑋聽了王曾的話便大笑道:“就是因為這樣的想法在文臣中根深蒂固,所以總覺得大宋的戰兵能抵抗遼人和黨項人的進攻,可老夫冒昧的問一句,諸公可曾上過戰場?!”
  他的話差點讓趙禎叫好出聲,曹瑋不愧是儒將,一下就抓住了文臣的軟肋,文臣中怕是除了寇準等老臣就沒人上過戰場了吧?
  趙禎深知上過戰場的和沒上過戰場的士兵是什麽樣子, 他們之間存在這巨大的難以逾越的鴻溝,沉穩的老兵會在戰爭開始的第一時間就把自己調整成為戰鬥狀態,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是最基本的,而新兵甚至沒上過戰場的老兵都會因為呐喊與廝殺聲而變得慌亂,甚至崩潰。
  後世的米國人為什麽經常派兵海外,不光是為了地區利益,更多的是因為財團的推動,新的武器裝備要實驗,士兵要接受血與火的洗禮,等等這些都成為戰爭的可能。
  大宋周圍的兩條猛虎暫時變成了病虎,趙禎不打算在他們身上動刀,但這並不意味著大宋不會有戰事……東南亞有許多地區還算是化外荒蠻,聽說菲律賓的土地產出的糧食有多又好,最關鍵的是此時的菲律賓還沒有國家,這在大宋的文臣看來簡直是比蠻夷還蠻夷,就是一群野人聚居之地。
  趙禎定下心來道:“水軍的艦船造的如何,上次福建水軍來報,發現麻逸有蠻族向大宋境內遊弋,劫掠我大宋沿海商船,今不如派遣戰兵前去剿滅,歸於王化施以禮節。”
  麻逸便是後世的菲律賓,三國時期吳國的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康泰浮海巡撫便到過那裡,所以兩府相公並不陌生。
  雖然不在乎這點小地方,但還帶也能練兵和獲取戰功,曹瑋微微點頭道:“陛下英明,是否派遣東京城的四衛前往,今年就不要讓他們換防西北了。”
  趙禎苦笑著搖了搖頭:“換防還是要的,臣延、耽蘭和杜薄三地只需五千戰兵即可!剩下的朕還有用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