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時空鍛造師》弟64章 北伐難題
  自從那天,朱元璋命令開元建國的相關事宜拿不準的時候可以找佑敬言商量之後起。

  佑敬言被搞得是不厭其煩。

  尤其是李善長,一點點兒的小事兒都派人與他商量。

  美其名曰執行大帥的命令,但在佑敬言看來那完全是不滿大帥的決定。赤裸裸的向大帥挑戰。不,向他挑戰。

  要不是佑敬言這幾日心情好,依照他以往的性格,李善長這麽做,他早就發飆了。

  哼,幸虧那李善長運氣好。

  再說徐達北伐中原,短短幾天,捷報頻傳,把朱元璋笑得都合不攏嘴了。

  平時節約慣了的朱元璋竟然每頓飯都要飲酒,每每都要喝得微醉才罷休。每次飲酒都要拉上佑敬言,微醉之後,還會在酒桌之上說一些心裡話。

  這種信任都讓佑敬言有些害怕了。

  不過,佑敬言這下可終於見識到馬皇后的賢良了。無論朱元璋喝得多醉,馬皇后每每都會把朱元璋照顧得無微不至的。

  朱元璋在酒後無論多麽的失態,馬皇后都能一一為其化解尷尬。

  娶妻當娶賢啊!

  一天,在酒桌之上,朱元璋突然把話題引到了徐達北伐的問題之上,佑敬言也不得不小心應對起來。

  “徐達來信說,這幾日的北伐遇到了來自北方民眾的抵抗,這個問題很是棘手啊。”朱元璋拿起酒杯抿了一口後,感歎著道。隨後又問向佑敬言道:“敬言啊,你有什麽好的建議沒?”

  朱元璋一旦這樣問,那就表示他心裡已經有處置措施了。

  佑敬言作為一個來自未來的人,熟知未來發生的所有事情。所以,對朱元璋心裡的那點兒小心思自然也就一清二楚了。

  所以,每每都能把朱元璋的心思猜得八九不離十的,這也許就是朱元璋足夠信任朱元璋的原因之一吧!

  “大帥……”佑敬言假意思考了一會兒才緩緩道來,其實,朱元璋問題的第一個字出口之後,在佑敬言的心裡就已經有答案了。

  不過為避免朱元璋的起疑,還是裝逼的假裝思考了一會兒後才說出了心中早已經想好了的答案。

  “大帥,那敬言就說一下我的見解了。說得那兒不合適,還望當大帥見諒。”得到朱元璋的同意之後,佑敬言才又緩緩地繼續道出了心目中的答案。

  “大帥,這件事兒確實是個挺難解決的。如果碰到元軍的抵抗。我們完全可以不顧及任何,上去就揍他。如果這些人換成普通民眾,無論這些民眾是胡人還是漢人。你說是吧?”

  這個問題必須與朱元璋說清,這麽先進的思想,讓朱元璋接受恐怕不是那麽容易的。

  “嗯……”朱元璋思考了良久之後,還是沒有說個肯定的答案。

  佑敬言隻得又繼續解釋道:“大帥,得民心者,得天下。這點兒時毋庸置疑的。”

  朱元璋點了點頭,顯然是同意佑敬言的這個觀點。

  佑敬言見朱元璋同意,才又繼續道:“胡虜雖我族類,但是他是大帥統治地之下的子民,那麽他們就是大帥的子民。大帥必然得一碗水端平,這樣方可得民心。那麽大帥必然會被世人稱頌。這種開明的民族政策必然會使大帥深得民心的。”

  “大帥,唐太宗李世明,真正是因為其開明的的民族政策,才會使得邊界長期的和平穩定。這也使得征戰減少,使邊界的百姓免遭戰火的荼害。”

  不知從什麽時候起,兩人的話題就脫離了主線。

竟然開始談論起民族政策。  佑敬言又繼續分析道:“不過這樣也是有弊端的,這樣的民族政策會使得多民族的融合,勢必會造成漢族血統的不純潔。不過,這麽多年下來,多民族的融合之下想必漢族的血統已經不純了。”

  “大帥,敬言認為,這樣的弊端小於優點。還是可取的。”佑敬言分析完之後才又下了一個定論。

  “好,敬言。這個問題咱考慮考慮,再說,好吧?”良久之後,朱元璋才道了一句:“咱們繼續剛剛的那個問題,好吧?”

  既然朱元璋都已經這樣說了,那佑敬言也不好再說什麽了。

  雖然,朱元璋表面上沒有答應,但是,好歹答應考慮了,那佑敬言的這一番口舌就沒有多費。畢竟,讓朱元璋那嗜殺殘暴的性格改變,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是嗎?

  “好。”佑敬言也只有答應的份兒了, 慢慢地開始了闡述起剛剛的話題來。

  “大帥,那佑敬言就繼續剛才的話題,說一點自己的灼見。”佑敬言對朱元璋的態度到達了足夠的恭敬,完全給足了朱元璋面子。

  “北方的百姓之所以抵抗徐達將軍軍隊,那是因為,那裡的百姓還不知道大帥您軍隊仁義之師的名號,再加上受了元朝政府的蠱惑,做出這樣的事情,純屬無知、無心。”

  “對。”朱元璋對佑敬言的這個觀點表示了讚同:“咱也是考慮到這點兒,才不知道接下來該如何處理了。”

  “大帥,北方的百姓之所以不知道您仁義之師的名號,那是因為由於元朝廷的錯誤宣傳再加上連年征戰,百姓對於義軍產生了不信任。要想讓北方百姓取信於我們,唯一的辦法就是反覆發表檄文宣傳我們,使北方百姓明白我們代表的才是漢族政權,只有我們才是中華文明的正統。我們的統一才是實至名歸。”

  佑敬言的一番話說道是熱血沸騰,豪情滿懷。

  “敬言啊,你這話說得可真是太好了。”朱元璋稱讚道:“那你覺得這個檄文應該怎樣擬定為好啊?”

  “大帥,這個檄文找一個德高望重之人擬定為好。”佑敬言道。

  “那這個人由誰來擔任比較好?”朱元璋問道。

  佑敬言才不會步劉伯溫的後塵,哦不,前塵。

  劉伯溫在朱元璋問其宰相的合適人選之時,文鄒鄒的說了一大堆,雖然最後證明他的每一句話說得都很有道理,但是就是因為這句話才招來了朱元璋疏離的原因之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