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耀祖確實相當的失望。
他原本以為,千戶所這幫軍官之子又習武的功底,又因為家境的關系具備一定的文化,應該能成為他的好幫手。
可現在以陳耀祖的要求來看,他們的武力還弱得跟個渣似的,又缺少實戰經驗,一時不堪大用。
可最關鍵的是,這幫家夥還很沒血性,這怎麽能讓陳耀祖滿意?!
唉!陳耀祖偷偷歎了一口氣,心想,隻能暫時把要求放低一點了。
不過反過來一想,這幫小子也不是完全沒有可取之處。
首先是這幫小子畢竟有習武的功底,身體條件自然比普通人要強一點,力量、反應、靈活性等各方面還算有基礎,稍微調・教一番之後應該勉強能用。
另外,這幫小子具備一定的文化素質,這樣的人培養起來,就會是比較好的團隊骨乾人選。
還有,他們的家庭背景應該也暫時可以利用一下。
如此想了之後,陳耀祖又一次改換思路了。
先把他們的傲氣挫掉才行。
看到葛新峰一夥還是沉默不語,陳耀祖又發問了:“你們是不是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看不起我這個軍犯之子?”
葛新峰和賴興志冷笑了一下,心想你還算是有點自知之明。
這神情自然被陳耀祖看在眼裡了,他搖了搖頭說:“嘖嘖嘖,我真不知道你們哪來的底氣。就憑你們是副千戶、鎮撫、百戶之子?就因為你們以後能世襲這小小的官職?”
陳耀祖語氣一轉,又問道:“知道我祖父是誰嗎?前正二品都督僉事。知道我父親是誰嗎?前武舉榜眼、正六品兵馬指揮!”
葛新峰不服氣地反駁道:“現在還不是軍犯一個!”
陳耀祖冷笑一聲,說道:“那又如何。我們陳家人,一個個都是憑自己的實力和戰功升起來的。在不久的將來,隻要我願意,憑我的能力和實力,成為把總、千戶之類的根本不在話下,甚至拜將封侯也有可能!”
陳耀祖乾脆把牛皮吹出去了。
他又指了指坐在地上的眾人:“而你們,憑你們現在這點出息,能升到個千戶就了不得了,我不知道你們哪來的勇氣看不起我?!”
這牛確實吹得有點大。
要說陳耀祖將來成為千戶、把總之類的,憑他現在所表現出來的實力還真不難,可要說拜將封侯,就沒有一個人認可了。
葛新峰又冷笑一聲,說道:“封侯拜將?你以為這些官職都是為你家設的?”
地上的其他人也一起不屑地看著陳耀祖,很是認同葛新峰的看法。
這才是陳耀祖看不起這幫人的原因。
與那些普通的平民相比,這些下級官兵子弟,平時家境比普通老百姓要優越一點,再加上他們父輩的官職是世襲的衛所官職,因此他們無需為未來的前途擔憂。
但反過來,因為生活相對比較安逸,因此他們也就缺乏大的志向和追求,一個個並沒有遠大的理想。
陳耀祖笑臉一收,又開始嘲諷起來:“所以說你們是垃圾,一個個都是胸無大志的垃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這句話你們從小都學過吧!可你們有誰把它記在心裡了?”
“身為習武之人,一點志向都沒有,如何能指望你們以後成大器?你們有什麽資格來看不起我?!”
這番話陳耀祖幾乎是咆哮著吼出來的。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
男兒當自強”這句話,出自北宋汪洙的訓蒙幼學詩《神童詩》。在明朝,《神童詩》是和《幼學詩》、《習對歌》、《百家姓》、《千字文》、《孝經》等文一起來作為學童的啟蒙教材的,其中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這一句更是人人皆知。 現在陳耀祖把“男兒當自強”這幾句用在這裡,就是想激發一下這幫少年的志向,這樣才有可能成為他的助力。
葛新峰一夥愣住了。
他們原本以為陳耀祖這個暴力男,之所以找上他們,要收他們當小弟,隻不過是想耍耍威風。沒想到現在這個武夫卻文縐縐地引經據典來教訓他們,讓他們一時有點不習慣。
他們真的感覺出了陳耀祖與他們之間的不同。
也許這個家夥將來真的有可能拜將封侯!大家心裡突然冒出這樣一種奇怪的感覺。
大家收起了對陳耀祖的小視之心。
在這一刻,“男兒當自強”這幾個字,真正開始在葛新峰這夥人的心裡扎根發芽。
看看大家的反應,陳耀祖知道剛才那番話起到一定的效果了。
他決定趁熱打鐵,再給這幫家夥們燒上一把火。
“你們自以為稍微有點武藝,在營區打幾架,就以為自己可以稱王稱霸了?開始洋洋自得,不再有更高的追求?你們這樣是不行的!”陳耀祖開始他的洗腦攻勢。
“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在不久的將來,你們都會成為軍士,到那時,你們的下場就會變得很淒慘。”
“在戰場上,你們的敵人每一個出手比我還凶殘,每一下都是為了要你們的命。到那個時候,你們覺得自己能活多久?”
陳耀祖稍微停頓了一下, 用審視的眼神看著大家。
敵人的出手比這個暴君更凶殘?而且是要命的出手?
陳耀祖剛才的出手就已經夠狠的了,如果比他更凶殘的話……
這幫小子簡直不敢往下想了。
“我相信,如果真的上了殘酷的戰場,你們將會有三分之一的人活不過第一年,還有三分之一的人活不過三十歲。剩下的那些,就算苟且偷生,也就頂多像你們的父輩一樣,做個小小的百戶、千戶就到頂了。”
“這是你們想要的生活嗎?!”陳耀祖繼續咄咄逼人地問道。
“哪有那麽多的戰爭?”有人很不服氣地說道。
這倒是實話。
自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以來,歷時七年的萬歷朝鮮戰爭已結束,整個明朝又進入了一段相對比較安定的時期,除了東南沿海的海盜和倭寇的侵襲尚未停止之外,確實沒有大的戰事發生。
這點問題自然是難不倒陳耀祖的:“所以你們就安心於子承父業去做一個小百戶小千戶?俗話說一將功成萬骨枯,如果你們不去最殘酷的戰場,哪來大好前程?”
這也是大實話。
在大明朝,軍士想要大好前程,路隻有兩條,一條就是在戰爭中建功立業,另一條就是花銀子去捐官。
對於在場的這幫人來說,建功立業還有可能,要說花銀子去捐官,他們哪來那麽多的銀子?
如果他們的父輩有足夠的銀子和關系去捐更好的官的話,就不用等到現在了。
所以這夥人又啞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