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夜色中四周喊殺聲起,伏兵都舉著火把往孫策軍營衝殺了過來。
在這些伏兵前帶隊的,都是孫策軍中的猛將,不管是孫堅留下的老將,還是孫策新招募的新將,在武力上都不弱,率先衝到張英、樊能猶如熱鍋上螞蟻般的兵卒中,幾乎是勢不可擋。
孫策也是親帶了一軍,駕馬持著槊刀衝殺在前。
那槊刀仿佛化成了一道道血光,砍在張英、樊能兵卒身上又拔出來,刀刃上都甩帶著血水,更是讓刀光添了幾分凶煞之氣。
在孫策和其他的猛將面前,張英、樊能兵卒全無抗衡之力,再加上中伏心慌,不免被殺得四散而跑,卻又把後背露了出來,任由孫策的兵卒砍殺了。
孫策似乎並沒有完全圍住張英、樊能的兵馬,只是帶人猶如刀切蛋糕般,從幾處地方切入張英、樊能混亂軍陣之內,將張英、樊能的兵卒殺得哭爹喊娘,全無反抗的勇氣。
此時張英、樊能自然不敢留在孫策營中,可四周的兵馬也幾乎是不聽他們指揮號令了。
所以張英、樊能二人在傳令撤退的同時,慌忙試圖收攏散在孫策營中的兵力,重新集結成陣,抵抗孫策兵馬的襲擊。
為了給自己增加一點收攏兵力的時間,張英指令樊能帶兵斷後,聚兵結陣,阻擋孫策幾路兵馬的衝殺,而他自己則帶著身邊的親兵,收攏亂兵準備邊打邊撤。
樊能此時倒也沒有退縮,召喚著身邊的親兵便停在了原地,豎起了他的將旗,招呼集結四周慌亂的所部兵卒,準備在這邊建立一道防線,抵擋孫策方殺來的兵馬。
可還沒等樊能聚起多少兵力,便已經被孫策這邊的一員部將盯上了。
從黑暗中射出了一支冷箭,正好射中了樊能的額頭,樊能還沒怎麽反應便倒翻在了地上,於是好容易集結起來的幾百斷後兵卒,便又亂了。
守護在樊能四周的親兵護衛無奈之下,只能背起樊能的屍體,丟了樊能的將旗轉身逃竄,哪裡還有斷後的心思。
“敵軍主將已死,殺啊,殺啊,一個不留,全殺了!”
眼看著樊能的旗幟倒落,在黑暗中似乎響起了蔣欽的叫喊聲,顯然方才殺死樊能的冷箭就是他射的。
繼而從各處衝殺來的幾支孫策兵馬,似乎也匯合到了一起,繼續向混亂的張英、樊能兵卒處掩殺過來。
樊能沒能組織起斷後的防禦,便被殺死了,前面的張英自然也沒機會整合隊伍。
聽到四周傳來的喊殺之聲越來越近,張英也不敢豎起自己的將旗,吸引孫策兵馬的圍攻,無奈的收了旗幟轉頭跑了。
在戰場上,寫著將領名字的旗幟便是手下兵卒的主心骨,旗幟在哪裡豎起,就說明主將就在哪裡,兵卒可以向哪裡聚齊。
然後主將的旗幟往哪裡衝鋒,手下的兵卒便也會跟隨一起衝鋒。
可以說在這個年月打仗,將領全憑旗幟、擂鼓等方式指揮戰鬥,否則靠喊話、傳話是根本不可能在混亂的戰場上讓所有士兵聽到。
這也是所謂的聞鼓而進,聞金而退了。
同時在戰陣中也能看到很多旌旗飄飄,不同的將領都會有自己的旗幟,上面或是寫將領的名,或者畫上將領特有的圖標。
這些旗幟一般都是由將領身邊的親兵持旗官舉著,
亦步亦隨的跟在主將的身邊,隨時聽從主將的命令,用旗幟來傳達指令。 比如用揮舞旗幟的不同方法來傳遞進攻,撤退,伏擊,停止,扎營等等號令。
特別是戰場上陷入混戰之時,旗幟更是重要了,絕對的軍心所在,一旦旗幟倒了,就說明主將死了或跑了,那手下的兵卒軍心也就散了,基本上也就潰敗了。
現在樊能被人蔣欽射殺,自然沒人能有資格舉旗指揮了,後面張英又怕自己舉旗引來孫策兵馬的圍攻,主動收了旗幟,自然也就不能指揮全軍了。
故而張英、樊能之軍完全失去了指揮,陷入了潰敗狀態,所有人都在管自己逃命了。
事實上在古代軍隊的訓練上,除了訓練士兵的體質和戰鬥技巧外,就是要訓練士兵怎麽看懂旗幟的指揮號令和怎麽聽懂戰鼓和鳴金的號令。
這是非常關鍵的訓練項目。
所謂烏合之眾,便是不懂這種指揮號令,只會像混混打架般一窩子亂衝的新軍,又或者是失去了指揮系統的敗兵。
在戰場上烏合之眾是很難打贏有人指揮的正規軍隊。
雖然不是絕對,可絕大多是情況都是如此,哪怕雙方的兵力數量懸殊,有指揮的軍隊也往往能做到以少勝多。
這也是之前黃巾之亂時候,漢朝軍隊往往用幾百士兵就能擊敗幾千黃巾軍,又或者兩、三萬士兵便可以擊敗十幾萬、幾十萬黃巾軍的原因之一。
除了在武器裝備上的優勢外,主要就是黃巾軍絕大多是沒有經過正規的軍事訓練,根本不懂得如何看旗幟來服從指揮號令。
而漢軍的正規軍隊則可以在旗號、鼓令的指揮下,有目的、有方向的在敵軍陣中衝殺,在短時間內做到局域性的以多打少,又或者是直接衝擊敵方的首腦所在。
如此就像是利刃切割肥肉般,遊刃有余的把不懂指揮的烏合之眾,隨意切割斬殺,打起來自然就輕松了。
當然了,在戰場上你舉起旗幟,也等於是告訴敵人,你在哪裡,便也會在混亂中被敵軍重點攻打。
故而也有將帥之分。
主帥是坐鎮後方指揮戰鬥的,不需要上陣廝殺,就算是豎起旗幟告訴敵方自己在哪裡,也不會被敵方輕易攻擊到。
而將領是在前衝殺的,故而將領豎起將旗,就是必須的了,要不然怎麽指揮軍隊衝殺呢。
將軍被殺了倒也沒什麽,只能是自己本事不夠,往往這時候他率領的兵卒也已經死的差不多了,當然,就算是將領意外被殺了,手下的士兵還有很多沒死,那主帥也可以派出其他將領來接替,這樣士兵自然又可以跟隨新的將旗戰鬥了。
有時候為了確保衝殺的將領安全,迷惑敵方,在將領衝入敵陣的時候可能會帶有很多旗幟,只有精心訓練過的兵卒才知道自己主將的旗幟是什麽,而敵方就未必知曉了。
不過在一般情況下也是不需要如此的,畢竟後面還有主帥在指揮,而且多樹旗幟確實會影響戰前指揮。
可惜現在張英卻沒有後援可以支持,自然不敢豎旗招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