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明海風雲》二百零七 工藝進步
然則,在笨港當中,還有幾個機構是獨立於這幾個行政機構之外的,它們的發展也是極為迅速,對整個團隊的幫助極大。

 一個自然是以陳成才,楊志為首的研發院,他們這幾年的成員,從當初的十幾人,發展到如今麾下有一百多名經受過教育,頭腦靈活的隊員們加入。

 相較之前寥寥無幾的幾樣小發明,如今研發院中的發明和改進也是越來越多了,其中幾樣更是對李天養他們團隊的發展大有助益。

 水泥配方已經開發出了第二代更堅硬、更快速凝結的產品出來,比起第一代配方,這第二代配方在李天養的眼裡,跟後世真正的水泥應該完全差不多了。

 其中最大的改進,是在燒製水泥的時候,加入了鐵屑,這是一個研發院成員廢物利用,將匠佐坊鐵匠師傅打鐵時所殘留下來的那些鐵屑給加入到水泥原材料之中後,帶來的副產品。

 為此,李天養對這個創新的成員給出了豐厚的回報,一百枚一兩重的銀元,被玉墨當著研發院所有成員們的面,交於到這個隊員的手中。當然回報不僅僅是這些,這個隊員同時到手的,還有十匹精美的綢緞,五畝屬於他的土地,還有各種雜七雜八的東西,讓他一下子成了研發院中的小富翁。

 受此激勵之下,研發院中的成員們,也都拚了命地開動自己的腦筋,想盡辦法去學習、了解更多的新東西。

 黑色珍寶煤炭的發現與大力開發,讓笨港當中各個需要燃料的行業,再也不用使用木材這一浪費原材料的方法了,而且火焰溫度上面也是更高。

 焦煤的出現,則是研發院根據李天養那點有限的知識所啟發,最終比後世早了幾百年的時間。

 雖然還不知道煤焦油的用途,但是研發院也將這一焦煤生產出來的副產品收集了起來,期望通過實驗找到它的利用價值。

 而隨著焦煤的出現,大批量煉鋼的技術有了新的發展。相比以前使用木炭才能達到融鐵的溫度,如今焦煤搭配鼓風機的效果,卻是很容易就能將燃燒溫度達到鐵的熔點。

 而李天養那淺薄的化學知識,再一次建功,雖然已經忘記了具體的內容是什麽,但是李天養大概記得一點,生鐵是含碳量超過一定標準的鐵產物;而鋼則是將碳元素嚴格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所產生出來的鐵碳合金;至於熟鐵,則是含碳量低於一定標準,反倒顯露出鐵元素真實特性的一種狀態。

 也就是李天養這幾句似是而非的話語,給研發院做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啟迪。經過與匠佐坊師傅們的探討、研究,最終研發院研製出了一個通過持續不斷攪拌熔化的鐵液與空氣的灌輸,達到燃燒鐵液中過多碳含量的方式,成批量地生產出鋼材的建築物來,被李天養命名為了高爐。

 只是這個高爐建築,暫時在技術上面有瑕疵和紕漏,無法估量出鐵液中碳含量,因此生產出來的鋼材材質參差不齊,每批材料硬度上都有較大的差距,還需要匠佐坊的師傅們進行二次加工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但就是這樣,也讓笨港的民生軍事都產生了極大的進步,在大明王朝都還無法成批量煉鋼,需要鐵匠師傅靠千錘百煉的辦法制作鋼刀等器具時,笨港就已經能夠成批量煉製鋼材了。

 這意義之大,僅從笨港、雞籠港中百姓人家手中使用的鐵具皆為更為堅硬耐用的鋼材上面,就能窺破一二,更不用說研發院一直沒有停止下來的火藥器具的研發了!

 當然,還有其他諸如精細白糖的製作工藝、琉璃的製作方法等等技術,研發院通過從一些書籍中模糊的記述方法,自己潛心研究,終歸將它們從字面化作了現實的技術儲備,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而除了研發院之外,笨港另一個技術機構匠佐坊對於團隊的貢獻也是極大。

 李天養打破了古代各行各業各司其職的方式,將鐵匠、木匠等等技術類工種混編成了匠佐坊,其中坊中負責人為在建築一道小有建樹的萬良師傅。

 受到李天養對於創新技術的大力激勵,眾多匠作坊的師傅們打破了以往墨守陳規、固步自封的情況,紛紛與別的同行交流,甚至跨行業交流。他們第一件集體作品,就給笨港和雞籠港帶來了革新一個行業的巨大變化。

 他們提交出來的成品,是一個龐然大物,高達三四丈左右的高度,以及上千斤的重量,讓這個巨無霸只是矗立在那,就有一種深深的強大感。呈倒“L”形的一根粗如水桶的臂杆往外伸出兩丈左右,上面吊著幾組滑輪組,用長繩相連。底座厚重而粗大,幾個鐵質齒輪緊緊咬合在一起,旁邊伸出一根搖杆,搖轉搖杆能夠讓伸出的臂杆左右移動。

 如此介紹,恐怕許多後世之人都能猜出這東西就是一個吊裝機。

 有了這個東西的加入,笨港碼頭、雞籠港碼頭上所需要的人力資源急速下降,不但緩解了兩地本就稀缺的人力資源,而且還比人力搬運貨物更加省力省時。

 當然,這個吊裝機的工藝相當複雜,伸出去的臂杆想要能夠承受橫向數千斤的重量,其中不但需要理論上數學、物理知識的指導,還需要集合鐵匠、木匠、還有弓箭製造師等等工匠師傅們的通力合作,利用他們的實際經驗來實踐,最終製造出了這麽一個龐然大物出來。

 其余還有利用水利的水車,水磨坊等等,更是對普通居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也因此為他們自己帶來了豐厚的利益。

 李天養不是一個吝嗇的人,雖然像水車、水磨坊這樣的物事兒並非匠人們首創發明,但是李天養還是按照他們打造出來的成品數量,支付他們高額的工價。

 就連水磨坊這樣便民的設施,李天養也將收取到的低廉手續費一部分,分潤給這些匠人師傅們。雖然總額不高,但是勝在細水長流,越是經歷時間久了,所得的收益卻是比一次性支付工錢來的劃算得多。

 種種舉動,更是激起了諸多匠人師傅們的發明動力,便是不需要李天養催促,就有許多匠人師傅們抽出閑暇時間,自掏腰包搞起發明創造來,不時總有一個閃光的點子出來。

 特別是在李天養匯集了笨港中的匠人師傅們,重新在丈、尺、寸、分的基礎上,再細分出一個毫出來。更加精細的長度單位,並對生產出來的產品質量和規格進行嚴格的檢測,改正了大多數匠人大差不差就好的壞毛病,為以後的規模生產打下了基礎。

 最後,還有一個獨立於眾多行業之外,又與這些行業緊密聯系的機構,那就是笨港鑄幣局,以及與之配套的銀錢兌換處。

 如今李天養他們的團隊勢力范圍籠罩之內,唯一被他們團隊認可的貨幣,就收由他們自己發行的銀元。至於在大明朝中流通廣泛的銀錠,散銀和銅板,則需要在兌換處進行重新估值,兌換成銀元使用。

 老百姓們很樂意將手中的散碎銀子和銀錠兌換成笨港發行的銀元,蓋因大明銀錠的來源廣泛,其中摻假的銀錠普遍存在於市場中,成色不足已是這個時代的通病了。

 而笨港銀元卻是將銀錠重新回爐再造,並再次提純之後的產物,不但成色十足,而且銀幣的款式花紋漂亮而精致,每一枚銀幣之間的重量差距不超過半厘,正方便大家使用,值得大家信賴的保值信用幣種。

 就連雞籠港中漸漸開始有了起色的對外貿易中,許多海賊、商人也願意將手中來源複雜的銀錢,兌換成一條條油紙包裹好的,每條剛好二十枚的銀元帶回去收藏,或是在雞籠港流通。

 為此,笨港鑄幣局每天都是加班加點的生產銀幣,還請匠佐坊的師傅們,將貨幣鑄造方法改進,轉而使用更容易製作的泥范成批量製造貨幣。即便如此,也就僅能滿足雞籠港交易時的貨幣流出速度。

 甚至,到最後,笨港還將只是具有貨幣屬性,但是流通較少的金子也製作成了同樣的金幣,同時規定了金銀貨幣的兌換比例為1:10左右,隨時根據大明內陸的金銀價格進行調換。

 就此,種種舉措,重重機構的建立,雖然為了避嫌,不敢引起大明內陸的關注,大多機構的名稱,李天養都按照後世的叫法稍加改動。可實際上,這些機構是掛羊頭買狗肉,行使的職權已經囊括了大明內陸官府基本上所有的功能。

 只是由於見識所限,以及後世與當代間時代的不同造成的差異, 李天養設計的這逃行政班子不可避免的有著這樣那樣的缺點,不過用來應付暫時只有笨港、雞籠兩塊據點,卻是足夠了。

 未來,李天養他們也在成長,自然也會更加完善這套班子,這些後話,不再詳述了。

 一個悲傷的故事,昨天九月份最後一天的最後一更,因為急著出去跟朋友們happy一下,本來寫好的章節最後竟然被粗心的我,直接給忘記上傳更新了,等到想起的時候,已經過了十二點。

 這也就意味著,我堅持了29天的日更4000,到最後一哆嗦的時候,竟然破身了,就連想要兌換一張請假條的機會都不給我。

 這同樣意味著,我這一個月的努力又一次化為了烏有,真是讓小弟我悲傷後悔莫及啊!!!

 另外,昨天去吃酒,撿到一個紅包,紅包裡裝了1000多現金,小弟秉持著拾金不眛的精神交給了主人家,到最後連一句謝謝都沒有,你們說這年頭做好事是不是沒有好報啊!!!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