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海風雲》八十 尚朋自遠方來
南京城,大明朝如今的王都,六部中樞大臣與崇禎皇帝存身之所。

 剛剛才結束了一次朝堂重臣的絕密會議,崇禎皇帝帶著幾分不甘心、還有幾分滿意等矛盾神情,遙望著這座帶了一年多,但是依舊覺得陌生和不自在的皇宮。

 之前的秘密會議,囊括了整個大明朝最上層的那一乾王公大臣,以及一支從南洋遠道而來的隊伍。

 這此的會議,其實已經並非內閣大臣們的第一次會面,洪門這一支藏在大明王朝眼皮子底下的強大團體,在其突然發起殺機,在東北大明勁敵身上用真實戰果告訴整個天下,他們的能力起,就引起了東方各個對手的關注度。

 之前崇禎皇帝自認為拉下了面子,給洪門李天養寫過好幾封親筆書信,並在信中許下過無數的承諾和厚賞,卻一直沒能得到李天養的應承。甚至於崇禎皇帝還想要許給李天養一個‘一字並肩王’的異性親王,以求打動李天養這一個實權派,讓其歸心大明,為己所用,不過卻被內閣重臣們一致否決了。

 如今可到好,洪門突然派出了一支隊伍,打著齊心堂商號的旗號,聯絡上了如今的大明內閣首輔李建泰,由其聯絡上崇禎皇帝,告知了他們此行來歷。

 洪門人的到來,讓明庭上下為之震驚,同時也不無暗中窺探其未來與大明關系走向。

 當其代表李天養,向明庭提出商貿條件,以洪門聞名當代的各類新式火器、精良鋼鐵,作為談判條件,換取大明坐視洪門在南洋的貿易現狀。

 當然,一董浩然為首的一乾談判成員,從始至終都保持'著隨明庭官府和崇禎皇帝的尊敬,在李天養還沒有徹底下定決心打上華夏故土之時,他們與大明之間,其實是能夠做一個並不牢靠的盟友的。

 縱觀洪門與大明成為盟友的基礎,其實並不算少,首先李天養這位洪門的一把手,從始至終都沒有向大明朝表露過任何敵意。這些年來李天養表面上作為福建水師提督,除了打擊海上海寇之外,還為大明做過不少貢獻,派出軍隊幫助大明絞殺農民軍,派出軍隊重回東北關外掣肘大清。

 而其第二點,也是極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到現在為止,洪門與大明之間並沒有明顯的利益糾葛,反而有著不少的互利互惠。

 洪門的地盤在什麽地方?都是在大明人從來都瞧不上眼的南洋化外之地,按照明朝文化人兒的意思來看,那都是一些鳥不拉屎的蠻荒地帶,只有官場上犯了錯的犯人,才回流放到這些地方去。

 而洪門的經濟來源,基本上是來自跟西洋人、東倭人等國之間的遠洋貿易,雖然齊心堂也有在大明朝中展開貿易,但是齊心堂在明朝地盤上的貿易行為,除去暗中的外衛局安插間諜以外,其哪一個貿易行為,都很是尊重了大明的商業行為準則,從無因此而損害大明朝本身利益。

 當然,其間齊心堂為了經濟利益荷地盤,肯定是對付過不少商業對手,但是那些對手都大多沒有深厚背景,同時也只是正常等商業行為,犯不著提升到國家層面上來,自然說不上是針對大明了。

 更別說,齊心堂和洪門在海洋貿易上的建樹,反而更多地為大明朝中高層的士紳地主貴族階層創造了無數等發財機會,彼此互利互惠的貿易活動當中,不僅洪門從中得利,同樣他們的那些神通廣大的合作夥伴們,也獲利無數啊。

 借此,洪門與作為大明中堅骨乾的士紳貴族階層,不但沒有矛盾,實際上反而還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

 第三,洪門如今在海上的實力,就算是自大到以為為中央之國的大明朝,也不得不承認其所擁有的海上統治力。

 江南一帶的商貿活動越發繁盛,其背景卻是源自於海洋貿易的頻繁,由大明所創造的各種特產,經由海上貿易的通道,運送到世界各地去,換回來數之不盡的金銀財寶。

 若是大明與洪門決裂,因此斷絕了大明對外貿易的通道,那麽勢必會對繁盛的江南商業帶來沉重的打擊,失去了買主的江南工商業,至少有大半的貨物都將成為堆積在各家商號倉庫當中的無用之物。

 這並非無稽之談,如今華夏版圖當中,西南以成都平原為中心,是大西朝張獻忠的地盤;長江以北的西北一帶,以長安為中心,卻是大順朝李自成的地盤;而原本屬於大明超王都所在的順天府一帶,則成為了大清女真蠻子的天下。

 天下四分五裂,讓崇禎皇帝臉上無光的同時,卻也讓他不得不奮發圖強,暗自發誓在其有生之年,重新奪回在他手上失去的國土。

 而要奪回故土,重新統一大明王朝,需要的不僅僅是強大的軍隊,同時還需要一個富裕的財政體系和經濟來源。

 之前在順天府,大明朝王朝已經吃夠了財政緊缺的苦,枉他大明朝空有上百萬的軍隊,可是卻因為糧餉不濟、加上數面作戰,最終淪落至此。

 但是也正因為遷都應天府,反而讓大明朝擺脫了當初掣肘大明王朝的數個包袱。

 沒有了連年天災人禍不斷的北方難民,沒有了東北關外的強大對手大清,只需要守著天塹長江,大明朝就能夠坐守江南富庶地帶,看著長江以北的大西朝、大順朝與大清人之間交戰,而自己卻能抓緊時間重新武裝自己, 壯大軍隊。

 而且因為吃夠了沒有銀錢的苦命,以及見識過晉中商號東主們的富可敵國,崇禎皇帝在江南站住腳跟之後,強行以皇帝君威簽署下去的第一道聖諭,卻是開始在大明朝中征收起商稅來。

 固然有無數的官員、士紳跳起來反駁崇禎的這一道所謂亂命,但是在重整皇帝拿出幾個有份量的官員腦袋來祭天,最終卻也讓商界征收賦稅成了常例。

 崇禎的強硬態度,換來的是大明戶部前所未有的財政寬松,僅僅一年時間,通過商稅所帶來的戶部收入,就差不多已經超過了江南一帶的農業稅收,這才是崇禎皇帝有信心重新打回北方,收復國土的緣由。

 以上幾點,才是直到現在即便大明內閣荷崇禎皇帝數次私信聯系勸說李天養入京,但是卻遭到其拒絕之後,大明王朝官場也不見動怒的真正理由。

 同時,這也是李天養對跟大明朝達成一個統一的共識,並相信能夠建立起一個短暫聯盟的信心所在。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