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明海風雲》一百三十
李天養舒心暢氣,少了幾分對於大明的敬畏,說他就此有些驕傲自滿了也不為過。

李天養面前,大眾心向大明的文人面色難看,欲言又被李天養無形中所散發出來的沉重氣勢所震懾,無人出聲。

“門主此言振聾發聵,吾等書生敬佩不已,然則我大明縱有萬般不是,但也是我華夏根基所在,哪有兒女因為父母知錯而怪罪與他的道理,吾等大可誠心上柬,傾力勸勉改正而已。”

突然出言之人,是老成持重的唐鳳華,在旁人驚憂於當前形勢,李天養的威勢之時,他卻如視若無睹,在冷場時當先發言。

“而觀門主所行所言,似乎想要獨立於大明之外,視我大明數百年國誕如無物,甚是令人悲痛!”

“大人也是在我大明出生的,受過我朝朱氏恩惠,緣何到了現在卻恩將仇報呢?”

這是華夏儒家文化無數年來所種下的、根深蒂固的思維,即便是這些開拓了眼界的文人,也少有能夠脫離這些禁錮的。

“生我養我者,父母也!”

“什麽時候這朱氏皇朝的人也成為了我們的恩人了。在我們飽受海寇肆掠的時候,官府的人在催收我們的稅收;在我們經歷天災之時,皇城中那些王公們在覬覦著我們等地產。”

“我們現在在大員島上所行所舉,皆是我們辛辛苦苦奮鬥所得,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在座諸位覺得,有哪樣是大明朝所賦予我們的。”

“我們洪門歸駙大明,雖然表面上獲得了不少便利,看似掌控了澎湖水師,但是實際上我們洪門付出更多,為大明清掃了無數的海寇,維護了明朝海疆的和平。”

“東倭薩摩番入侵大明屬國琉球,是我們洪堂艦隊的將士們不惜犧牲,為琉球王國帶來了和平,為大明王朝保存了尊嚴。”

有人在這個時候觸李天養的眉頭,獲得的自然是李天養劈裡啪啦的一番反駁,讓唐鳳華都有些招架不住。

此時的李天養,頗有一番舌戰群雄的味道。

將這些長期逗留在洪門大員島上的文人聚在一起,李天養不敢說是寄希望於說服對方認同己方的作為,但也是希望能夠通過他們,給儒家文化注入新生的事物,讓華夏文化之本繼續成為炎黃子孫之根。

後世自建國之後,華夏大地因為外來文化等入侵,百姓們對於自己的文化漸漸摒棄,而去學習外來文化的舶來品,最終使得華夏本土很多優良傳統都被拋棄、遺忘了,進而出現了各種各樣讓人心寒的事情、舉動。

儒家思想雖然有其腐朽、僵化之處,但是它根深於華夏炎黃子孫的血脈之中,代代流傳,最是契合炎黃子孫們的心思,就算洪門在倡導新思想、新制度,夜從來沒有想過會完全摒棄儒家文化。

但是在對儒家思想的改造過程當中,作為從小就耳濡目染笨港學堂各種各樣知識:西洋文化、科學,李天養記憶當中的後世知識,乃至東倭、琉球這些王國當中優秀的知識文化,還有華夏本身的文化。

但是這些大雜燴一般的文化知識,能夠教育出符合洪門要求的人才,但是想要做到對儒家思想文化的改進,那卻非是他們所長了,還得需要專業的人才去主動、或被動地去改變。

像如今在場的諸多文人墨客,很多都是來自傳承自大賢王守仁先生的心學一脈,或是李贄這樣特立獨行等儒家一脈,在行事作風上卻是較之一般儒家弟子要靈變許多,更容易接收外來文化,繼而去融入儒家文化,漸漸改變儒家思想。

與其說是一場辯論,不如說是李天養一人的獨角戲,

面對間或的文人反駁,更多時候都是李天養自己在滔滔不絕地述說著他們洪門的不易,所做選擇的艱難等等。當然,光是一場辯論,不可能讓在座的文人們從心底去完全改變他們對於洪門如今作為的痛恨,但是終歸還是讓他們明白了一樣東西,那就是洪門脫離大明體系,或許還有商量余地。

“我洪門如今之章程,對大明朝堂諸公來說或許未必能夠好受,但是至少我洪門還未在明面上與大明撕破臉皮,獨立而出,我李天養也還依舊穿戴著大明緋紅朝服,也自認還是大明當朝一份子。”

“但是想要我洪門繼續保持這種形勢,或是更進一步真正歸心朝廷,除了要看朝廷諸公的作為、皇上的選擇以外,同時也要看在座諸位未來之行為。”

“洪門有一句警示之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諸位既然想要說服我李天養、我洪門繼續效忠大明朝, 那麽還請諸公為我李天養做出一個榜樣來,讓那個我看到你們的努力。”

“當然,我們也不求你們能夠為此犧牲所有,但是你們至少也應該讓那個我們看到你們為了大明朝過得更好,而去做出種種實驗和試探,至少讓我們看到你們願意改變的希望。”

“光是會說大話的人比比皆是,天下從不缺乏這樣的人,所以如今的天下才回如此混亂,既然你們要求我洪門繼續效忠大明,那麽還請你們拿出你們的毅力和堅持出來,讓我們看到!”

“如果,你們真的為了大明的未來做出行動,做出改變,雖然我李天養不敢保證說做出更過激的手段,但是至少保證短時間裡以當前的姿態,依舊保持對大明的臣屬關系,還是沒有問題的。”

李天養這一段發言,讓在場一眾文人不少都露出羞惱之色,而在羞惱之色背後,卻同樣隱藏不住他們對於李天養捅到他們心底最薄弱處的那一股心虛。

“諸君,接下來我們洪門可就拭目以待了!”

李天養深深一鞠躬,就此宣告他跟這一群文人之間的交流告一段落,先聲奪人的這一舉動,更是將這一群自以為佔據信義高度的文人們架在了虛空之中。

即便心中依然覺得李天養這算是強詞奪理,可是在李天養在再不給他們機會反駁,就從將其請出了提督府衙門,望著衙門口一隊隊肅穆深嚴的洪堂戰士,這群文人怕也是沒有那個膽子再殺回府內,去跟李天養再行理論一番。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