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雙頭鷹的眼睛》第14章 工業複興
  打開電子表,上面的時間顯示為……1903年,5月1日,12時,00分,1秒,2秒,3秒……15秒,16秒……

  好像一個多月來什麽建設舉措也沒有推進啊?是不是有點消極怠工?

  其實一點也不怠工。這個月幹了什麽事情?簽訂了《俄日解決懸案條約》,提拔了高爾察克、曼納海姆,挽救了禮薩·沙阿·巴列維,制定了“奪寶奇兵”的計劃,對了,還剝奪了芬蘭的維堡,廢除了千年舊製連環保,下達了對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的暗殺令,修改了皇室繼承法,最後還乾成了一件功德無量的大事——阻止基什尼奧夫大屠殺……一個月辦這麽多事情,尼古拉二世應該說已經很勤快了,前任這一個月在幹什麽?應該都在皇村陪老婆孩子吧……

  不過還是得乾點什麽,這一個月尼古拉二世把眼光盯向了俄國工業,目前有一個很好的時機,就是俄國工業蕭條的契機。

  第十五次世界經濟危機是從1899年俄國的金融危機開始的,隨後危機蔓延到工業,然後波及全世界——這就導致了丹麥政府財政危機,其殖民地破產——1900~1903年,整個世界,尤其俄國相當中槍,工業處在舉步維艱之中,美國情況可能好一些。

  所以就可以理解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背後的一些原因了,不僅僅是義和團的問題,1899年俄國爆發金融危機,然後1900年全球經濟危機,那麽各國怎麽轉移矛盾,當然是侵略戰爭,同時要到賠款!

  但是全球沒有完全淪為殖民地的國家,同時還壓榨得出很多油水的國家,去掉被美國“保護”(不得不說美國在這方面倒是有貢獻,不然英法德意一擁而上,巴西巨嘴鳥,還有墨西哥、秘魯,可能就成印度或清國第二了,整個拉美都會被瓜分殆盡)的拉美,就剩下中國了!所以不打你打誰?

  所以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主要事項就是拿大量的錢,同時要徹底控制住東方帝國,把東交民巷劃為使館區;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運動;清政府拆毀天津大沽口到北京沿線設防的炮台,允許列強各國派駐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但是這場戰爭並沒有解決問題,尤其是俄國和日本的問題。

  俄國分得的賠款最多,1.3億多兩白銀,這是因為俄國是經濟危機起源地,經濟最困難,同時佔了滿洲,手中的籌碼更多。

  但是這筆錢卻要分40年支付,緩不濟急了。

  正巧,日本也是非常鬱悶,第十五次世界經濟危機,也是日本第一次大規模爆發經濟危機。

  那麽怎麽辦?

  俄國想,不能繼續打中國了,正好日本和我不對付,就去打日本吧!

  日本雖然心裡沒底,但是英國在後面給它撐腰,乾脆我和你拚了,發展軍備那麽多年,等的就是今天,我贏了,就什麽危機都解決了!(當然,後來發現並沒有解決,因為俄國一點賠款都沒給)

  這是日俄戰爭爆發的經濟原因之一,另外的經濟原因就是千年不變的市場、原料。

  不得不說俄國資產階級打的算盤還是不錯的。日俄戰爭俄國確實打的很糟糕,但是的確刺激了工業生產,結束了工業的蕭條。當然後來爆發了1905年革命,全國動蕩,可是之後斯托雷平上台了,大力推進經濟政治改革,俄國經濟出現了黃金時代,一直到世界大戰前的1913年。

  不過現在麽?日俄戰爭不打了,

而且是以條約的形式完全確定的,那麽工廠主們就得到了一個十分不利好的消息,1903年經濟危機尚未結束,俄國工業企業都在蕭條,尤其是得知了和平降臨這個“壞消息”之後。  尼古拉二世決定趁此機會,建立國有企業,同時實現一些國家資本主義的措施。這樣方便讓俄國在戰爭時期更快走上戰爭軌道,同時也能推進經濟增長。

  羅斯福和墨索裡尼的一些措施給了尼古拉二世啟發。比如說一開始成立的工業複興署。

  不過尼古拉二世對於當前俄國官僚系統不太有信心,這個問題需要讓斯托雷平大力推進經濟政治改革。

  話說回來,斯托雷平現在在哪?好像還待在基什尼奧夫組織猶太人的搬遷。得快點讓他回來。

  俄國的經濟狀況相當有問題。

  1910年,俄國的金屬銷售公司壟斷了國家生鐵產量的83.1%;煤炭銷售公司壟斷了全國煤炭產量的75%;八家最大的銀行控制了全俄銀行的55.1%,控制了全俄冶金工業投資的50%,電氣工業投資總額的80%。與此同時,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存在著先天不足。在經濟上表現為殘余的農奴製仍然存在,歐俄地區80%的土地仍為大貴族所有,皇室土地比五十萬農戶的土地總和還多。而在政治上,俄國仍然保留著沙皇專製制度,資產階級不得不長期依附於這個制度。正是這種政治上的軍事封建性和經濟上的落後性,使得沙俄不得不依賴於外國資本,並且在經濟、文化和政治等方面與英法美德差距甚大。1900年,僅法國在俄投資就達130億盧布。這一年,外資在全俄股份公司總額中佔50%以上,控制了俄國的冶金、煤炭、石油、金融等部門。1914年,沙皇政府舉借外債達60億盧布,每年僅支付利息就達2.6億盧布。

  這不行!

  不過,尼古拉二世有一個很大的利好消息,那就是現在是1903年,那些非國有壟斷組織,都沒有發展起來。

  舉個例子,1905年4月,俄國政府才批準了頓涅茨克煤炭企業家成立辛迪加的申請,誰能想到,煤炭銷售公司迅猛崛起,成為這樣一個壟斷全國煤炭產量75%的巨無霸呢?

  這些主要還是斯托雷平“惹的禍”,斯托雷平改革促進了俄國工業的迅猛發展, 但也造成了這種超級大壟斷的局面,戰爭時期,經濟命脈如此徹底地掌握在私人和外國手裡,實在不敢想象。那些工業巨頭,都是在日俄戰爭之後興起的。

  尼古拉一直有一個設想,成立一個國家控制的工業集團,以便調控和增加俄國工業生產。

  首先,從4月中旬開始,俄國政府就在全國大肆“掃貨”,收購除農民土地銀行外各大銀行的股票(它們現在深陷金融危機),同時不惜動用沙皇寶藏的部分財產,收購俄國那些蕭條中的工業企業,包括大中小各類。政府也投資建立了一些工廠。

  尼古拉二世在財政部下成立了國有資產管理局,要求維特暫時兼任局長。

  5月12日,俄國國家工業複興公司正式成立,一成立就成為俄國最大的工業企業。而且俄國政府的掃貨工作才進行了不到一個月,俄國國家工業複興公司接過了掃貨的接力棒,繼續進行了長達7個月的大規模掃貨,持續不斷的掃貨一直到1903年年底,那時它已經是橫空出世的巨型國家壟斷組織了。行業涉及金融、交通、通訊、冶金、電力、機械、農業及不動產等諸多領域。一下子俄國私人資本過於快速積累情況並可能會過於集中的風險(十年以後就不是風險而是事實了)就借著經濟危機和國家乾預的時機改變了。

  “拯救俄國農民以維持俄國的糧食供給,並對失業作迎頭痛擊,以拯救俄國工人。對經濟進行必要的乾預,以改善當前的工業和經濟的蕭條形勢。”尼古拉二世在5月的一份命令中這樣說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