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人稱天府之國,素來物產豐饒。加之近四十年來,孟氏父子治理蜀地雖無顯著政績,但卻一向平靜安定,不似中原那般戰亂頻仍。是以此時的蜀地堪稱物阜民豐,士紳百姓生活不但遠比中原地區富裕,而且超過同樣戰亂不多的荊湖和南唐(江南)地區,甚至與幽雲之戰前數十年無大的戰事,又經“清園”兄弟苦心經營多年的幽雲十六州相比也不遑多讓。因此,在伐蜀大軍停駐CD等待朝廷旨意的將近兩個月裡,無論是唐潮、程飛,亦或是穆特爾、辛飛宇,均十分重視軍紀。不僅要求麾下各部約束所管兵將,嚴明軍紀,未經許可不得得隨意出入軍營。而且還依照當年王崤峻在金陵城的作法,組織起多支軍紀整肅行動隊,於CD城內及周邊村鎮往來巡查,對那些破壞軍紀、為非作歹的的周軍兵將及蜀軍散兵遊勇嚴厲懲處,絕不姑息。
嚴厲的軍法,鐵面無私的軍紀整肅行動隊,再加上原本就軍紀嚴明的“飛龍軍”各部所起的帶頭作用,特別是幾名“保安軍”新兵因為以低價強買商家貨物,被軍紀整肅行動隊當街就地正法後,近十萬人的伐蜀大軍在屯駐CD的兩個月時間裡,便再未出現過一起違犯軍紀的案件,從而被蜀地百姓稱為“仁軍義師”,對其再無戰爭剛剛結束時的抵觸、戒備、隔閡與不信任。而直到此時,唐潮、程飛等領兵主帥那顆懸著的心才慢慢放下,輕輕的松了一口氣,畢竟,前世宋軍隻用兩個月時間便攻佔CD卻因為兵將們強取豪奪、敲詐勒索、擄掠無度而引起兵變民亂,不得不花將近兩年時間去平息暴亂的教訓他們是聽七哥張維信詳細講述過的,兄弟四人是無論如何也不願意重蹈前世宋軍覆轍,讓那一幕在這個時空中重演。
與此同時,唐潮還命孟昶親書手諭,派遣多路使者曉諭蜀地西、南各軍州,命其長官守將改旗異幟,並前來CD輸誠請降。
建隆五年陰歷五月十八,前去開封請罪的孟仁贄返回CD隨其一同前來的使者則帶來了朝廷的旨意:
一,命孟昶及後蜀朝廷一眾文臣武將即刻啟程進京,面君請罪;
二,命穆特爾、辛飛宇率伐蜀大軍主力護送後蜀君臣返京;
三,改蜀地為四川道,以唐潮為權四川道安撫置製使、程飛為權四川道安撫製置副使,領軍三萬(“飛龍軍”五師十三團,騎兵、炮兵各一部,江防第一艦隊一部,以及保安軍八個團)駐扎CD總理四川道一應軍民事務;
四,大赦四川道,其所轄府、軍、州、縣免除當年一應蠲稅(綿州用周邊遭焚屋毀糧之州縣免兩年蠲稅),此前後蜀偽朝廷所征收之苛捐雜稅經查實後一律免除,開倉放糧,賑濟因戰爭而衣食無著之百姓;
五,詔諭四川道西、南各州縣,令其官員守將各安其職、恪守本分,務必保持治下秩序安定、百姓安居。
作為一道安撫新佔之地的詔書,由陪同孟仁贄返蜀的朝廷使者帶來的聖旨所寫與此前頒至荊湖、南唐(江南)等地的安撫旨意基本相同,唯一不一樣的卻是對唐潮、程飛這兩位總理四川道一應軍民事務主官的官職上。此前無論是任命錢遠山為湖南道安撫製置使,還是任命曾志林為江西道安撫製置使,均是實質加封,並無任何虛化之處。可這次任命唐潮和程飛的安撫製置正副使前面卻加了個“權”字,也就是代理職務、暫且為之的意思。單就手中職權來說,加沒加這個“權”字,相差並不大。可多了這個“權”字,
便會給人一種不穩定、不踏實的感覺,受封者會覺得心裡沒底,會覺得自己頭上的這頂烏紗並沒有戴結實、戴穩當,說不定什麽時候就會掉下來或者被人給摘掉,以至不能實心實意的辦事情。 不過,作為當事人的唐潮和程飛,對這個“權”字並不在意。一方面,二人均為朝廷重臣、身上都帶著實際軍職以及開國伯的爵位,有沒有這個四川道安撫正副使的名頭都不打緊,既不會影響他們在穿越團隊中的地位,也不會削弱他們已有的權柄。另一方面,隨著後周朝廷旨意而來的還有一封委員會的說明文件,其中對任命二人為權四川道安撫製置正副使進行了清楚的說明和詳細的解釋,也足以消除兩個人對這一任命可能存在的誤解與不滿。
實際上,此番之所以任命唐潮和程飛為權四川道安撫製置正副使,並不是對二人的表現有什麽不滿意,更不是有意打壓他們,而是穿越團隊委員會從目前後周及天下形勢出發,同時考慮到今後治理國家的需要,決定在平定蜀地之後,對整個後周朝廷實際控制區域的地方行政層級和機構進行一次大規模調整,以適應越來越大的疆土,以及越來越多的人口。而且相關調整方案已經出台,近期內就將頒布實施。也就是說,唐潮和程飛的四川道安撫製置正副使的官職用不了多少時間就會發生明顯變化。在這種情況下,為二人的官職前面加個“權”字也是出於方便日後重新任命新官職的考慮。
當然,考慮到重新對整個後周朝廷實際控制區域的地方行政層級進行大規模調整所牽涉的面非常廣,而四川道又是新佔之地,需要一定的時間進行消化吸收。所以,雖然經過這段時間以來的多次討論、論證,並聽取了大量本地官員——包括朝廷和地方官府官員——的意見和建議,穿越團隊委員會和各相關職能部門已經拿出了一份地方行政機構改革調整方案,並已然在委員會擴大會議上審議通過。但將其變為正式公文,經由後周朝廷頒布實施,卻被推遲到了建隆五年的陰歷十月,蜀地完全安定下來,再無出現變亂的隱患之後。
地方行政機構改革調整方案可以暫緩發布,作為戴罪之身的後蜀君臣卻不敢在赴京的路上有絲毫耽擱。建隆五年陰歷五月十六,孟昶、孟昶的兄弟子侄、原後蜀朝廷重臣,以及自後蜀朝廷國庫及CD皇宮內庫搬運而來的由數百輛大車裝載的財貨,在辛飛宇和穆特爾所率伐蜀大軍主力的護送之下順利抵達開封城外。作為後周朝廷及穿越團隊的代表,開國侯、檢校太傅、同平章事、金紫光祿大夫、吏部左侍郎張維信親近前往迎接,並於城郊玉津園設宴款待孟昶一行人。
第二天上午,伐蜀大軍將士代表近萬人於開封皇城外整齊列隊。而由他們“護送”來京的孟昶與其胞弟孟仁贄、其子孟玄喆、孟玄屷、宰相李昊等三十三人素服至明德門外待罪。柴宗訓下旨赦免後蜀一乾人等,賜孟昶襲衣、冠帶,並與王崤峻、張維信、徐紹安等掌權重臣一道於崇元殿召見了這三十三人。
隨後,柴宗訓在王崤峻、張維信、徐紹安等人的陪同下重登明德樓,檢閱了皇城外的伐蜀大軍代表,下旨賞賜參與此番伐蜀的所有周軍將士,並對其中立有功勳者予以額外嘉獎。
三天后,建隆五年陰歷五月二十,後周朝廷下旨,以孟昶為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中書令、秦國公;以孟昶長子孟玄喆為泰寧節度使、次子孟玄屷為左千牛衛上將軍;以孟昶胞弟孟仁贄為右神武統軍、孟仁裕為右監門衛上將軍、孟仁操為左監門衛上將軍;以李昊為工部尚書;以伊審徵為靜難節度使;以歐陽炯為右散騎常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