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新宋英烈》第135章 延津苦戰(完)
    作為“飛龍軍”的一員,從其完成新兵訓練、接過屬於自己的武器那一刻起,便被不斷灌輸“人在武器在、人亡武器毀”的理念,同時他們也很清楚為了保證有關火器的具體參數、性能、弱點等情況不為敵人所得,“飛龍軍”兵將通常是不允許成為俘虜的。換句話說,在手中的彈藥消耗完後,他們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將手中已經失去作用的火器完全毀掉,並給自己胸前掛上一枚“光榮彈”。而第二件事則是拿起自己並不擅長使用的刀、矛、弓弩,衝上去和敵軍拚命,直到再也砍殺不動時便拉響“光榮彈”與敵人同歸於盡。所以,當加強步兵連的連長和連監察共同向其部下宣布準備開始實施武器裝備“最終處理辦法”時,該連幸存的近一百五十名兵士均能坦然面對。借著戰鬥間隙,他們一方面將僅剩的彈藥集中在一起,交給少數優秀射手和機槍手,以發揮其最大效力。一方面將已經沒有子彈的步槍完全拆解開來,木質部分點火焚毀,金屬部分則捆扎起來,與已經沒有炮彈的迫擊炮一起放入木箱之中,再在迫擊炮的炮管裡和金屬部件之間塞進足量的炸藥,準備由連長或者連監察在最後時刻引爆炸毀。做完這些工作之後,“飛龍軍”的兵士們便彼此幫襯著將“光榮彈”用繩索系到自己胸前,而後或者抽出自配的長刀,或者撿起那些戰死的“保安軍”騎兵袍澤的刀、矛、弓弩,準備和尚能戰鬥的五百名“保安軍”騎兵一起,與即將發起下一次進攻的契丹軍決一死戰。

  短短一個時辰便損失了超過三千人馬,如此巨大的傷亡令很清楚天子親軍只剩不過兩萬多人的耶律賢適心疼不已的同時,亦更加堅定了將面前這股周軍徹底消滅的決心和信念。因為只有那樣,才能令今天先後戰死於銀州延津城外的將近六千大遼將士死得其所、才能鼓舞起大遼朝廷上下已然快要低到極點的軍心士氣、才能使天子有機會順利抵達遼陽城,為保住大遼的國祚做最後的努力。是以,耶律賢適一面命令弓箭手加大射擊力度,盡可能壓製住周軍;一面冒險將一直在外圍待命的那三千精銳迅速集中起來,準備在周軍防線搖搖欲墜時將其投入戰鬥,一舉拿下小山丘,結束這場前前後後已經持續了近三個時辰的戰鬥。

  由於**已經全部打完,所以雖然已經發現了契丹軍預備隊正在匯合,小山丘上的嚴世勇和迫擊炮手們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其完成戰前集結,卻無力阻止。而隨著步兵彈藥基本消耗貽盡,面對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的兩千多契丹軍下馬騎兵,盡管小山丘上的周軍奮力拚殺,卻依然無法將對手阻擋在簡易防禦工事之外,令其自今天清晨開戰以來,第一次衝進了工事之內。

  眼見衝入簡易防禦工事的契丹軍越來越多,己方兵士雖拚死抵擋,“光榮彈”的爆炸聲亦是不絕於耳,卻依然不能將對方反擊出去,形勢已經到了最緊迫的關頭,嚴世勇知道再不能耽擱,他一面奮力將面前的一名敵軍校尉砍翻在地,一面衝著不遠處正領著自己兩名親兵與敵軍廝殺的“飛龍軍”加強步連連長大喊道:“胡連長,是時候了。”

  胡連長聞言並不答話,先是緊劈幾刀逼退面前的一名敵軍隊正,而後才在兩名親兵的掩護下,轉頭向工事中央一手按在起爆器上,一手握著一把長刀戒備的連監察喊道:“老王,動手。”

  聽到胡連長的呼喊,被稱為老王的連監察亦未答話,只是點了點頭,便猛得壓下了起爆器的壓杆。

  “轟!”的一聲巨響,威力巨大的炸藥不但將槍支零件和迫擊炮炸得四分五裂,再也看不出原本的模樣,強烈的衝擊波亦將距離零件堆不遠的連監察老王搞了一個灰頭土臉。好在事先在零件堆周圍壘起了一圈土牆,雖然弄了滿頭滿身的塵土,可老王卻並沒有性命之憂。他一翻身從地上爬起來,撣了撣身上的土,確認自己沒什麽大礙後,便一揮長刀,帶著兩名親兵衝進了戰團。

  盡管成功衝進了周軍的防禦工事,可兵士傷亡亦很慘重的這支契丹軍下馬騎兵想要憑借自己的力量徹底殲滅小山丘上的周軍卻是力有不逮。是以,在堪堪穩定住雙方戰線、控制住突破口後,領兵的契丹將軍及時向已經集結完畢的中軍預備隊發出了立即支援的信號。

  看到部下發來的信號,知道周軍已是強弩之末,自己即將打破十多年來周軍不可戰勝的神話,為大遼創造奇跡的耶律賢適不由得豪氣乾雲,伸手抽出腰間配刀並高高舉起,準備率領麾下三千鐵騎去碾碎周軍殘存力量。

  可就在耶律賢適手中的彎刀剛要向前劈出,嘴裡剛要發出出擊的命令時,一名負責警戒的斥侯卻不合時宜的出現在了他的面前,並給他帶來了一個這會兒最不願意聽到的消息“一支近三千人的周軍騎兵正自北方疾速殺來,距離戰場已經不足五裡。”

  五裡的距離,對於全速奔馳的騎兵來說,不過是一盞茶的工夫。盡管小山丘上的周軍局面已經是岌岌可危,可“困獸猶鬥”之下,自己想要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完全解決掉他們,並擺開陣勢迎戰那支突然出現的周軍也是不可能的。惟今之計,只有命那已不足一千五百人的弓箭手先去抵擋一陣,為自己這邊全殲小山丘上的周軍以及重新布置兵力來爭取時間了。雖說為此或許會搭上這一千五百名弓箭手中大部分兵將的性命,可與全殲小山丘上周軍的功勞相比,這點犧牲還是非常值得的。是以,不過略一思忖,耶律賢適便一面命人速往弓箭手那邊傳令,一面重新舉起手中的彎刀。

  或許是老天爺不願意讓耶律賢適立下大功,或許是耶律賢適真的沒有拿下十多年來遼周作戰首勝的緣份,亦或許只是運氣不好,總之他這邊剛將手中的彎刀重新舉起,還沒來得及向前劈出,身後便突然傳來一陣有如雷鳴般的巨大爆炸聲,緊接著便是密如爆豆般的槍聲。就算耶律賢適對“飛龍軍”了解再有限,剛剛有過與小山丘上周軍交手經驗的他,也能聽得出來這支突然出現在自己身後的“飛龍軍”絕不僅僅是以百人計的,搞不好比小山丘上的“飛龍軍”多十倍都不至。北邊來了一支將近三千人的周軍騎兵,南邊又冒出一支不下兩千人的“飛龍軍”,漫說他們後邊可能還有更多的周軍正源源不斷的趕過來,就光是這兩支周軍兵馬,已然不是城內外的遼軍可以抗衡的了。如果城內的天子及文武重臣見機得快,立即棄城而走,趁著周軍還沒圍城,或許還能逃出去一部分。如果一味堅持據城死守的話,只怕大遼天子和朝廷就要被周軍給一鍋燴了。想到這裡,耶律賢適哪裡還敢去爭什麽首勝之功,連忙一面派出探馬去城下打探情況,一面命人吹響號角,傳令仍在小山丘上與周軍膠著鏖戰的那些個下馬騎兵即刻脫離戰鬥撤下來,以增強自己的可用兵力。至於那一千多前去阻止北面周軍騎兵的弓箭手,則只能聽天由命、自求多福了。

  盡管不能相信在這樣關鍵的時候主將居然會命令自己撤退,可一方面軍令難違,另一方面來自銀州延津城方向的巨大爆炸聲和密集的槍聲亦令其意識到情況恐怕有變。所以,在接到撤退命令後,指揮部下進攻小山丘的那名契丹將軍就算心裡再有不甘,也只能遵令而行,且戰且退,逐漸脫離與山上周軍的接觸,快速向自家主將所在位置靠攏。而小山丘上的周軍兵將雖然看到了山下那些契丹弓箭手突然停止放箭,集結一處往北疾奔,也聽到了來自銀州延津城方向的槍炮聲,知道是自家的援軍已經到了。可三個多時辰將近四個時辰的戰鬥已經令他們筋疲力盡,此前大家完全是靠著不服輸的勁頭以及堅信援軍能及時趕到的信念在支撐。這會意識到援軍已至,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原本緊繃的神經一下松懈下來,立時便覺得渾身上下無一處不酸痛、無一處不疲憊,所有的力氣都被抽走了一般。現在漫說是乘勝追擊了,實際上絕大多數兵將根本連刀都拿不起來了。一個個就地躺倒,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連手指頭都不願意再動一下。只有嚴世勇這個最高指揮官還在勉力支持,他一邊任由衛生兵給自己包扎手臂上那道在剛剛的戰鬥中被砍傷的傷口,一邊命尚強撐著未倒的幾名親兵在注意觀察山下契丹軍動向的同時,速速派出信使去和南北兩個方向的援軍取得聯系,向對方通報己方情況,並請示下一步的行動安排——根據南邊槍炮聲的密集程度, 嚴世勇判斷應該是負責南下追擊契丹軍的主將程飛程叔叔到了。

  就在嚴世勇派人與南北兩路援軍聯絡的時候,耶律賢適派去城下打探消息的探馬也回到了他的面前,並帶來了一道由天子親自下達的旨意——命耶律賢適即刻率所部自東西兩個方向對城下的周軍發起突擊,以吸引周軍注意力,為天子、朝臣及城內的兵馬撤離爭取時機。

  以四千出頭不到五千的兵馬突擊將近三千剛剛投入戰鬥的“飛龍軍”生力軍,這絕對是一次有去無回的送死行動。換句話說,天子及朝中重臣是打算用城外這四千多兵馬的性命為自己和城內的一萬兵馬逃離險地買一個機會。雖說是有去無回的送死突擊,可身為對大遼皇帝忠心耿耿的臣子,耶律賢適卻沒有任何猶豫。他當即領命,高舉手中彎刀,率領麾下這四千多兵馬,視死如歸的殺向了銀州延津城下。

  看著山下的契丹軍向銀州延津城方向奔去,生怕對方不顧城內主子的安危,一味要與自己決一死戰的嚴世勇不由得大大松了一口氣。而派往南北兩個方向的信使接連回報稱,確是自家援軍趕到,且南路由程大將軍所率“飛龍軍”第四合成步兵師騎兵團及臨時配屬的“飛龍軍”一個加強步兵力已經堵住了契丹軍南逃沈州的道路,契丹君臣這次只怕是插翅難飛,則更令嚴世勇心中大石落地,再無半點牽掛。這邊剛剛吩咐麾下眾兵將整理軍容,準備前去向程大將軍交令,那邊他自己卻已經因為精疲力竭和失血過多,眼前一黑摔倒在地,人事不省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