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新宋英烈》第64章 有隙可乘?
    此時的大堡戍內外突然變得安靜起來,若不是堡外的“飛龍軍”炮兵正在緊張的構築發射陣地,甚至會讓人以為是堡外陣形整齊的兵士們正在等待著堡內的長官出堡來檢閱他們。不過,這種平靜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大堡戍的那位千總邵志雖然官職不高,但從軍的年頭並不少,以往又曾經跟契丹人打過多年的仗,戰陣上的經驗非常豐富。經過了剛發現自己被斷了後路時的那種絕望後,一直在望樓上觀察堡外敵軍動向的他突然發現了一個問題。

  他發現,這支突如其來的敵軍的做派很奇怪。這些敵軍步兵殺到自己堡外,看樣子應該是想攻破堡壘,佔據這處位於瓶形砦與繁峙縣之間最重要的要塞的,但是他們並沒有攜帶任何的攻城器械。雖然從敵軍輕兵而來這一點說,他們沒有攜帶攻城器械也是正常的。可按理說,如果他們負有攻佔堡壘的任務,那麽即便是因為行軍倉促不能攜帶器械,那也應該在抵達堡外後,立即派人去伐木砍樹,現場製造一些簡單器械——就算來不及準備衝車、樓車這種大型器械,那麽至少應該預備下一些雲梯。可眼下這堡外的幾百敵軍並沒有派人去砍樹,雖然不知道在前面三個方陣的步兵後面聚集的那一百多人在忙活什麽,但怎麽看也不像是在製造攻城器械的。

  這樣的現象令大堡戍的這位邵千總產生了一個判斷——堡外的這幾百敵軍根本就不是來攻堡的,他們之所以來這裡,應該只是來看住堡內的守軍,或者說是要震懾住堡內的守軍,讓守軍不敢輕舉妄動,從而為後面的遼軍主力趕到爭取時間。

  由此,這位千總大人又延伸出了另一個想法,那就是在自己前面的瓶形砦並沒有被遼軍攻破。遼軍因為怕瓶形砦中的守軍派人向後方求援,這才派了一支幾百人的隊伍繞過瓶形砦南下圍住大堡戍,以便攔截從瓶形砦派出的求援信使,使得其有足夠的時間攻下瓶形砦,或者至少是有足夠的時間搶掠瓶形砦周圍的百姓。這也解釋了為什麽對方只有幾十名騎兵,而且堡外的這些步兵在裝束與武器上面又如此奇異——契丹騎兵主力在瓶形砦周圍劫掠,而奇怪打扮的步兵則可以令堡內守軍產生疑慮,不敢出堡與其交戰,從而使其能夠以數百人困住有上千守軍的大堡戍。

  想通了這一點,認為自己已經看清楚敵人陰謀的這位邵千總,立即拋卻了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打算,同時精神頭也上來了。站在望樓上的他連忙向下面吩咐,讓親兵去將堡內的兩名營指揮給叫到望樓上來。

  兩名營指揮一個姓趙,一個姓劉。二人原本正在按照自己那位千總上司的吩咐,帶著手下人嚴加戒備,準備抵抗隨時可能會攻堡的“遼軍”。這會聽到上司叫自己,一面命令副手代替自己指揮,一面急匆匆爬上了望樓。

  望樓之上,邵志攔住欲向自己見禮的趙、劉二位指揮,然後用最簡練的語言向二人說明了自己剛才的判斷。趙、劉二人聽完也都覺得有理,那位趙指揮更是提出要率自己手下的一營兵殺出堡去,將堡外的那些遼軍殺散,徹底打破敵人的陰謀。

  對於自己手下這種積極求戰的表現,邵志覺得很是欣慰。他點點頭,說道:“趙指揮所言正合某意。不過,堡外敵軍畢竟有六百余人,趙指揮所率的營頭還不到五百人,兵力上並不佔優勢,況且在堡子的另一面還有數十名遼國騎兵。所以,這次出堡迎敵除了趙指揮所率的營頭外,劉指揮的營頭也要配合作戰。

咱們兩個營頭一千人打他六百步兵加數十騎兵,這樣才更有把握。”  “千總大人果然比末將等看得透徹。只是,如果末將把人馬都帶出堡外了,那這堡砦豈不是就成一座空城了。如果遼軍在附近還有埋伏的話,那末將等再要回援只怕就來不及了。”趙、劉二位指揮先是恭維了一句,隨後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慮。

  邵志擺了擺手,回答道:“二位指揮不必擔心。本千總剛才在望樓之上已經仔細觀察了一番,咱們堡砦周圍沒有一點敵軍埋伏的跡象。二位指揮只需為本千總留下一小隊弓弩手,以防敵軍騎兵冒險攻堡即可。其余兵士盡管都帶出去,不必擔心後路。”

  “千總大人英明”趙、劉二位指揮再次送上恭維話。

  邵志對屬下的恭維並沒在意,他繼續吩咐道:“待會兒二位指揮便將麾下兵士集結起來,而後趙指揮先帶隊出堡,與那遼軍廝殺。待趙指揮的人馬與遼軍混戰一處之後,劉指揮便命手下兩都人馬出堡,從敵軍步兵兩翼加入混戰,使敵軍步兵誤以為自己已經被包圍,這樣他們敗得會更快些。到時候,他們一定會向自己的騎兵求援。等敵軍騎兵接到信息前來增援時,劉指揮再親率剩下的三都人馬出擊,從背後攻擊敵軍騎兵。

  如此一來,敵軍騎兵要麽陷入前後夾擊的混戰當中,無法發揮其優勢,要麽就會衝出一條血路來離開混戰之處。而其若想殺出雙方交戰的這塊地方,只有前後兩條路可選。向後衝雖然只有劉指揮的三都人馬在那裡攔阻,但這三都人馬身後不遠便是咱們堡砦的護牆,上面有本千總指揮的弓弩手。對敵軍騎兵來說,恐怕就算能衝出步兵的阻截,也逃不出弓弩手的射殺。因此,他們只有向前衝,向他們來時的方向衝。

  可那樣一來,他們不但要在咱們漢軍兵士中殺出一條血路來,而且還要在他遼國的步兵中也殺出一條血路來。到那時,劉指揮親率的那三都人便跟在遼軍騎兵後面殺進其步兵陣中,將遼軍的陣形徹底攪亂。只要遼軍的陣勢亂了,那他們便只有挨宰的份了。”

  邵志邵千總說的頭頭是道,兩名指揮也被他講的信心大增,再無任何猶豫。二人一齊向邵志行了軍禮,說道:“千總大人此計甚妙,末將等這便去整隊。”

  邵志聞言點點頭,說道:“二位指揮速去整理人馬。待本千總在望樓之上舉起紅旗,趙指揮便率隊出堡。待本千總舉起藍旗,劉指揮便派前兩都人馬出堡。待本千總舉起綠旗,劉指揮便親率剩下的三都兵士出堡。”

  “是,末將領命。”趙、劉兩位指揮躬身領命,然後便下望樓集合隊伍去了。

  邵志邵千總在望樓上向自己的屬下面授機宜時,唐潮也在給自己手下的幾名連長布置任務。雖然在唐潮原來的計劃中,是打算利用自己這支隊伍著裝和裝備奇特的現象,將大戍堡中的守軍穩住,使其不敢輕舉妄動。然後,再利用自己的火力優勢,對大戍堡進行猛烈炮擊,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因此,借著炮兵在準備陣地的當口,他將三個步兵連的連長以及“狼牙”小隊的一位班長叫到自己身邊,一起商量一下待會兒炮兵將對方堡門轟開後,三個連進入堡內的先後順序,以及在堡內衝殺的方向。同時也要求“狼牙”小隊這個班在進入堡內後,不要過多的與敵方普通兵士糾纏,而是要找敵軍中職位較高的軍官下手。對此,三個步兵連長和“狼牙”小隊的那位班長紛紛點頭,表示完全明白唐潮的意思,一定會按照唐潮安排的計劃執行。

  就在幾個人正準備對這個行動方案做最後的敲定時,負責監視對方動靜的一名親兵突然喊道:“稟二十四爺,敵軍出堡了。”

  聞聽原本做出死守姿態的敵軍竟然出堡了,唐潮及其他“飛龍軍”的指揮員雖然都覺得有些出乎意料,但眾人並沒有絲毫的慌亂。唐潮一邊命令幾位連長速速返回本隊,指揮兵士們戰鬥,一邊轉頭詢問後面炮兵陣地的準備情況。

  負責在後面指揮炮兵的是“飛龍軍”炮兵營的副營長馬正聲。聽到唐潮的詢問,他連忙回答道:“稟二十四爺,六門迫擊炮已安置完畢,隨時可以射擊。兩門前裝火炮還在布置當中,再有半盞茶的工夫才能妥當。”

  唐潮聽罷並沒有馬上下命令,而是轉回頭繼續觀察出堡漢軍的人數和隊列。待他發現出堡的漢軍不過只有一個營不到五百人,而且其並未在堡砦前列隊,而是徑直向自己這邊衝過來時, 心中不免有些奇怪。因為按照常識,在自己人數居於下風時,最佳選擇應該是依托堡砦采取守勢。這樣既可以保護好自己的後路,又可以利用堡砦內的遠程武器來最大限度的殺傷敵人。可對面的漢軍卻偏偏放棄這樣有利於其自身的戰術,反而以數量處於劣勢的隊伍衝擊自己,這實在是有違作戰常識呀。

  對於敵軍的這種反常戰法,唐潮最開始的理解是衝出來的這些人是敢死隊一類的死士,可他轉念一想就否定了自己的判斷——大堡戍中的漢軍不過千余人,一下派出五百人來玩兒命,絕對是不可能的。

  既然敢死隊的可能性不存在,那麽敵軍突然衝出來就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在這一營人的後面還有其他部隊接應。對方可能是打算先用這一營人引自己上鉤,待自己這邊一時貪功,衝上去與這一營人廝殺,並陷入混戰後,對方再把增援部隊派出來,從自己的兩翼進行包圍。到那時,就算自己的騎兵從堡砦的另一頭趕過來,在這個相對比較狹小的戰場之中,面對敵我雙方混戰在一起的局面,其能發揮的作用也就很有限了。

  想到這裡,唐潮已經有了相應的反製方法。他一面派通訊兵去通知前面的三位連長,叫他們聽自己這邊的號令,按照平常訓練中對付敵軍步兵的法子阻擊敵人,一面又一次轉頭對身後的炮兵營副營長馬正聲命令道:“馬副營長,傳令所有迫擊炮兵,將射擊的目標點設定在敵堡砦大門前三十米到八十米之間的區域,等爺我下令開炮後再一起開火。”

  “是”馬正聲大聲回答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