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皇戚》第303章 吾段公外孫也
天才本站地址:(頂點中文).,最快更新!無廣告!

人且說賈詡決定接受伏泉的孝廉,入朝為官,他本就不是猶豫拖遝之人,當日告知家人,隨後別過妻兒,收拾行裝,次日便乘公車出發入京。

大漢立國以來,對於地方所舉名士賢者都會以公車接送,以表示對這些人才的尊重和愛護。自從漢高祖十一年,劉邦下求賢詔,令從郡國推舉有治國才能的“賢士大夫”,從此便開漢代察舉制度的先河,之後的舉孝廉、茂才等選拔官吏制度這才一一產生。

至元光元年時,漢武帝下詔“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正式確立察舉制度,也就是在這一年,漢武帝又下令用朝廷車馬接送被各地舉薦的名士賢者到京師,以示禮遇,後來便稱這種車馬運輸為“公車”,而用公車接送孝廉也被稱為“公車舉賢”,可以說在此時,能乘公車是一種莫大的榮耀,絕不是後來那些沒了節操的讀書人各種坑騙國家朝廷的官方車馬費的自私行為。

隨著姑臧城中得到消息的賈詡親朋好友前來祝賀,在眾人各種恭維聲立,賈詡坐上在場許多人一生都坐不上的公車上,由著朝廷所派專門趕車的馬夫駕馬,帶著一股青雲直上的豪氣,向著東方而去。

因是入朝為官,賈詡縱然平時冷靜異常,此刻也是欣喜不斷,可以說是走一路遊玩一路,所以走得極慢。到了第五日,他和馬夫兩人才剛剛進入緊鄰武威東邊的安定郡地界,如果不是那馬夫害怕誤期太久引得朝廷怪罪不斷催促的話,可能兩人出武威郡得要十日不止。

不過,隨著進入安定郡內,賈詡原本悠哉輕松的臉色卻是慢慢變得陰沉了,因為到第八日時,在一片他們入雒陽行程的必需經過的官道的樹林裡,一群約莫四十余人的衣衫襤褸的胡人將兩人馬車包圍,看其發飾應是境內氐人無疑,此刻他們眼神裡流露的恨意和貪意依舊他們手中的利刃,顯然說明了他們內心會如何對付在他們面前如同羔羊一般的兩人。

“爾等異胡欲死乎?竟敢攔截朝廷公車,不怕日後性命難保乎?”那趕車的馬夫哪見過這陣仗,不過畢竟也算是大漢吏員,身上有股子官氣,情急之下連忙出聲威喝道,希望借此逼退他們。

但是,顯然對面那群氐人根本不在意這馬夫所言,只聽他們為首之人用著有些不流利的漢話喊道:“漢狗,事到此時還不受死?吾將爾等殺死,豈有人知誰人所為?”說完,他便和所帶來其他氐人哈哈大笑起來,顯然他們實施這一出是深思熟慮過的,畢竟只要他們將手腳做乾淨,比如把賈詡和那馬夫殺了,屍體藏好,弄成失蹤模樣,漢朝官府哪裡能夠輕易找到他們這些凶手?

那邊氐人首領言語一出,賈詡面前的馬夫登時臉色發白,呐呐不言,顯然因為沒見過這陣仗,不知如何言語。而他身後坐著的賈詡,臉色雖然也不正常,但卻是比那馬夫鎮定的多了,同時他此刻也在思索如何應對。

此刻賈詡已然明白,肯定是自己這官車引起了這些生活困苦的異胡注意,可能在自己進入安定郡時便計劃謀害自己一行,索取財物。而且這群氐人選的地點非常好,十分安靜,雖然是官道,但是來往漢人稀少,至於胡人,很明顯他們見到這情景能不加入這群氐人的團夥,賈詡都該謝天謝地。

說安定郡內漢人稀少,胡人繁多,這確是真的,雖然這裡是是漢境沒錯,但卻是少見漢人,境內可謂遍地胡羌。其實不止這裡,整個大漢西北疆土皆是如此,蓋因東漢以來,

因為東漢對外民族政策的緣故,從並州雲中、五原,朔方、上郡至涼州北地、安定,東西二千余裡,匈奴、種羌紛紛被內附安置,並擅其地。而除了這些內附的,還有自漢羌百年戰爭以來,在涼州叛亂被俘、降者的羌、氐後代,他們表面恭順,內地裡卻依舊因為父祖緣故對漢人沒有太多好感。假如伏泉在此,定會感歎後來羌人又叛亂,乃至於後來的五胡亂華都不是沒有緣由的,因為這些被征服的投降者的後代,從始至終都恨著漢人,他們能真心投降,那才真是見了鬼了。而一旦這些本就不恭順臣服的胡人叛亂,就會變成一場民族之間戰鬥的導火索,那些早就恭順臣服的胡人會因為自己同袍,又或者看到漢人虛弱可以撈一筆等等之類的緣故,從順民變成亂民,後世的歷史也早就證明了以這一點。

閑話少說,因為境內羌、氐之人繁多,所以此刻賈詡在漢境被胡人搶劫,倒也不足為怪。那邊氐人首領大概也不想浪費時間了,喊道:“殺光漢狗,殺!”

氐人首領話語一出,其他氐人齊喝一聲“殺”之後,便慢慢的走向馬車,他們投射這陰冷的目光,握緊手中的利刃,仿佛看待死人一般看著賈詡二人。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只聽到原本想事情的賈詡突然沉聲大喝道:“且慢,吾段公外孫也,爾等不可殺吾,吾家必厚贖之。”聲音洪亮,周圍之人聽得一清二楚,更是驚起了樹林裡的一些站於樹枝上的鳥兒飛起,可見這聲音有多大。

這邊的馬夫不解賈詡之意,不知道他為何此時提自己家世,但是看到對面的氐人臉色皆是一變,都止住身形不在動彈,心中頓時明白有用,不由得心中感歎果然這些名士虛名不假,都是腹中有韜略的智謀之士。

賈詡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時人莫知,唯漢陽閻忠異之,謂詡有良、平之奇。察孝廉為郎,疾病去官,西還至汧,道遇叛氐,同行數十人皆為所執。詡曰:“我段公外孫也,汝別埋我,我家必厚贖之。”時太尉段熲,昔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故詡假以懼氐。氐果不敢害,與盟而送之,其餘悉死。詡實非段甥,權以濟事,鹹此類也。

摘選自《三國志》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