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皇戚》第216章 薦才
,最快更新漢末皇戚最新章節!

 若說後來三國,蜀漢何以以一州之地鼎力三足,在人口、土地等資源皆不如魏吳的情況下延續多年,靠得也就是人才。

 這其中,蜀漢除了早期一路跟隨劉備東奔西跑,忠心耿耿的北方各地的心腹派系,和後來劉備接手劉表政治遺產的荊州派系,以及入川奪益州時劉璋內部不斷投靠的東州士派系,剩下的也就只有蜀漢後期大發異彩益州本土士人。

 劉備死後,劉禪即位,隨著時間流逝,劉備時期的四大派系除了益州派系,其他都逐漸消失,不是投降他國,就是因為各種原因死亡。諸葛亮憑著出色的內政能力維持蜀漢發展,除了本人的非凡的政治手腕外,就是靠著蜀地源源不斷湧現的人才。

 當然了,姑且不論後來蜀漢滅亡,益州本土派系各種投降或者坐視不理,畢竟大勢已在,反抗又如何,漢本就不如魏,蜀地天險已破,即使蜀漢各地尚有數萬兵馬,但形勢已然不可避免,最多也就是再堅持數年,他們觀望投降又有何錯?

 世家豪族本身就是以家族存亡為發展,先家後國,畢竟自從黨人徹底將東漢政權拉入墳墓堆後,忠不忠一家之國已經不重要了,就如赤壁之戰前,東吳群臣勸降孫權,也不就是為了家族存亡而選擇的?

 不過現在這些對伏泉來說倒是沒用,此刻的他也不需要益州士人的忠誠,他需要的益州的賢才為自己治理內政,巴郡物產豐富,也是入蜀咽喉,益州精華之地,他手下能治理內政的人才太少了。

 如果是像他在幽州一樣,掌管的是一縣之地,那麽讓關羽等人客串一下倒也無妨,可現在是一郡之地,不是有人客串就行的,所以現在董扶向自己舉薦人才,怎麽不讓他高興?

 只見董扶起身行禮一禮道:“益州有郡、國十二,縣、道一百一十八,天府之國,沃野千裡,州郡高才良士,遺賢甚多,仆今日便為君侯列舉一二。”

 伏泉急迫回道:“請先生速速道來。”

 “一人名曰王商,字文表,乃仆之同鄉,廣漢郪人也。少有才學,仆與其交談,知博學多聞。‘八俊’劉景升、南陽大才宋仲子遠慕其名,皆與其交好,汝南許文休亦讚其為‘中夏王景興輩也’,此益州年輕一輩翹楚人物。”董扶似乎是為了先好好震驚一下伏泉,直接搬出了一個伏泉沒聽說過,但名頭極大的人物。

 伏泉點點頭,雖然他不知王商是何人,但是既然劉表和宋衷都願和他交好想來應該不差。劉景升劉表不多說了,能在黨人混到“八俊”之名,能力自然不差,而宋仲子則是宋衷,他是南陽章陵有名的大才子,和潁川陽翟名士司馬徽齊名。

 這司馬徽就是羅貫中書裡寫的那位“水鏡先生”,其素有知人之鑒,宋衷和司馬徽的名氣很大,伏泉在雒陽便耳聞頗多。更何況還有汝南的許靖稱讚王商是自己好友王朗那樣的人物,許靖是汝南名士,和他從弟許邵都以品評人物而聞名,號為“月旦評”。許邵就是那個給曹操評價“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許子將,而許靖評價王商是王景興王朗那樣的人物,要知道王朗可是後來的魏之開國三公,由此足可見這王商一定是有大才乾的。

 董扶見伏泉臉色大悅,心中對他好感也是更甚,便繼續道:“另有一人,亦為仆之同鄉,名曰秦宓,字子敕,廣漢綿竹也,少有才學,善舌辯,有三公之才,君侯宜速招之,板楯蠻人剛剛降服,急需善辯之士安撫。”

 秦宓?

 那位巧辯張溫的益州學士嗎?

 的確,現在巴郡板楯蠻剛剛平定,正需要這種能言善辯的人前去調解安撫,若派能力一般的人,一言不合激怒蠻人的話,反而不美了。

 “既如此,余這便招其人來。”對於王商,伏泉未聽聞其名號,倒沒太多想法,不過這秦宓,如此善辯,正是自己需要的人,他當然控制不住情緒,準備招攬了。

 董扶見此,淡淡道:“君侯莫急,仆尚有數人未舉,而且秦子敕前番州郡數次征辟,皆稱病不往,君侯若招,非仆親往相勸不可。”

 “是余孟浪了,余今番聞兩位大才,喜不自勝,請茂安先生繼續薦才。”伏泉收斂尷尬繼續道。

 “益州青年才俊甚多,仆知一人名曰楊洪,字季休,犍為武陽人也,忠清款亮,憂公如家,事繼母至孝……”董扶說了一人後,又接連道:“又有一人乃仆好友巴西閬中人周舒周叔布之子,名曰周群,字仲直,自幼受學其父,精通讖緯之學。其專心候業,凡氣候多變,皆為其言中……”

 “再有……”

 年過半百的董扶此刻渾然不像老者說話多了,就容易疲勞,他神采奕奕的一口氣道出十余人,伏泉連連撫掌稱“善”。他介紹的都是現在年紀剛好的青年俊傑,雖然伏泉不認識這些人名,但卻無礙伏泉需要他們的幫助。

 秋風蕭蕭吹來,在江邊拂來一陣涼爽,正如伏泉現在的心情一般,忽然之間有人給他舉薦如此多的賢才,能不令他心情高興痛快嗎?

 王商,字文表,郪人也。博學多聞。州牧劉璋辟為治中,試守蜀郡太守。荊州牧劉表、大儒南陽宋仲子遠慕其名,皆與交好,許文休稱商“中夏王景興輩也。”商勸璋攬奇拔雋,甚善匡救。薦致名士安漢趙韙及陳實盛先、墊江龔楊、趙敏、黎景、閬中王澹、江州孟彪,皆至州右職、郡守。又為嚴、李立祠,正諸祀典。在官十年而卒。

 摘選自《華陽國志》

 秦宓字子敕,廣漢綿竹人也。少有才學,州郡辟命,輒稱疾不往。

 楊洪字季休,犍為武陽人也。洪少不好學問,而忠清款亮,憂公如家,事繼母至孝。

 周群字仲直,巴西閬中人也。父舒,字叔布,少學術於廣漢楊厚,名亞董扶、任安……群少受學於舒,專心候業。於庭中作小樓,家富多奴, 常令奴更直於樓上視天災,才見一氣,即白群,群自上樓觀之,不避晨夜。故凡有氣候,無不見之者,是以所言多中。

 摘選自《三國志》

 曹操微時,常卑辭厚禮,求為己目。劭鄙其人而不肯對,操乃伺隙脅劭,劭不得已,曰:“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操大悅而去。

 初,劭與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故汝南俗有“月旦評”焉。

 摘選自《後漢書·許劭傳》

 嘗問許子將:“我何如人?”子將不答。固問之,子將曰:“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太祖大笑。摘選自孫盛《異同雜語》(三國志注引)

 這裡說下,前面有書友提起後漢書這段曹操評語,泉釋感覺還是孫盛這個靠譜,畢竟曹操問許劭時,東漢還是和平盛世,遠遠不是亂世,若說他是“君清平之奸賊,亂世之英雄”,曹操怎麽可能會大悅?前後不通的,盛世當然是誇讚別人能臣才能令人高興,而且在曹操年少時誰能預料到東漢將亂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