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皇戚》第204章 困獸猶鬥 況人乎
漢軍大營,形勢突然間向漢軍倒戈,一片大好。似乎數不清的叫喊聲團團圍住猶如困獸的蠻人。

 “放下兵刃,降者不殺!”

 “降者不殺!”

 “降者不殺!”

 ……

 先是一聲,然後兩聲,接著無數聲,周圍漢軍兵卒一齊大喝,仿佛四野之中炸起了一道道驚雷,充斥著四周。

 被圍困的蠻軍此時出現了混亂,一部分蠻人不知如何是好,手中兵器搖擺不定,該放下還是繼續戰鬥,他們面面相覷希望從同伴臉上找到答案。

 隨著周圍的叫喊著愈演愈烈,終於有蠻人受不住那無形的壓力,扔下了手中的兵器,有一就有二,只聽到連續“嗡嗡”的聲音,那是兵器掉在地上發出的聲響,越來越多的蠻兵眼看無望,出路越來越少,開始選擇了投降。

 人都是從眾心理佔大多數的,真正能一直堅持自己心中想法,一點兒也不動搖的人太少太少。很快,場上能戰鬥的蠻兵有一半多都選擇了投降,他們絲毫不顧及自己首領那憤怒的臉色,多數人都是為了生存而活著,他們之所以反抗漢朝,參加叛亂,也是因為吏治敗壞,他們生活不下去才鋌而走險反抗,如今被漢軍包圍,既然有投降的機會免遭殺戮,當然選擇此時對他們來說最有利的生存方式。

 眼看著周圍自己族人投降的越來越多,龔蘇怒視他們,卻罵不出來,人都有選擇活的權利,龔蘇又能如何強求他們呢?

 “大兄,大事不濟,吾等降乎?”身邊龔蘇一族弟跑來問話道,他叫龔榮,看他模樣,此刻若不是龔蘇是他族兄,他降了會對不起龔蘇的話,說不定他早就降了。

 “汝……”龔蘇看著族弟大怒,可是嘴中卻說不出一個字來,他本想斬了自己這族弟,自己帶人衝殺,可是轉身望向自己身旁已過半數投降的族人,臉色鐵青不已。便是自己那剩下的半數人,恐怕也是因為自己面子,大多數人才到現在也沒投降,不然此刻還能堅持的也不知道還有多少。

 戰爭最難以逆轉的莫過於絕望,龔蘇看了眼身後那些相識的族人,看到他們投降的人臉上的一股羞愧,看到沒投降的人臉上的迷茫,整個蠻軍都充斥著一股難以言喻的絕望,兵無戰心,莫過於此。最終龔蘇輕歎了一句,謂左右道:“若怕死,爾等了漢人吧……”

 龔蘇語音透著濃濃的落寞,令人不舍,他雖說比話,但並未當下兵器,可是在性命攸關的時候,他人卻不會顧及他如何堅持。只見剩下的一批蠻人,又有大多數在龔蘇話語落下後,放下了手中的兵器,連他的族弟龔榮也不例外。

 未幾,整個蠻軍隊伍裡,就只剩下龔蘇和他身邊近百人依舊緊握兵器,不肯放棄。他們怒視前方漢軍,眼中冒火,似乎打算做垂死掙扎一般,空氣裡透出一股濃濃的悲壯氣息。

 伏泉持劍在中軍後,眼看場上情形如此,對面近百人似乎還想反抗,心中忿怒,不顧手下眾人阻攔,快步走到漢軍軍前道:“對面蠻人首領為何不降?欲戰乎?吾大漢天兵數萬在此,爾等與困獸無異,此時不降,更待何時?”

 “困獸猶鬥,況人乎?”對面隨即回了一句大喝,令得漢軍知道此語意思的將帥兵卒臉色一變,紛紛轉頭望向自家主帥的反應。

 此時的伏泉也是臉色不善,本來他說此話是想最後警告那些頑抗不降的蠻人,如今大局已定,莫要負隅頑抗,可是沒想到對面的人直接給自己一句《左傳》中的話反譏,可謂是赤裸裸的打了自己的面子。

 忍了心中怒氣,伏泉又喊道:“自古良禽擇木而棲,識時務者為俊傑,通機變者為英豪,板楯蠻反叛乃不忠不義之舉,君莫要執迷不悟,本官以命作保,君若降之,必不報復,不然……”

 “漢將休提!得臣猶在,憂未歇也。困獸猶鬥,況國相乎!今不降唯死而已,蘇無悔也!”

 那邊龔蘇又是引用《左傳》一句話,打斷了伏泉勸服龔蘇的言語,也逼得伏泉心中怒意更重,這人真是太不識抬舉了,自己百般勸誡,對面全然不接受,而且言語反將自己,已然是萌發了死意。

 野獸身處絕境,被圍困還要掙扎、搏鬥,更何況人呢?人身處絕境也要拚命抵抗,這一刻伏泉心中殺意愈顯,對面的蠻人首領如此不給自己面子,話語中不屈反抗意思明顯,自己能容得對方如此放肆嗎?

 “不自量力,來人!”伏泉剛說出一句話,還要在說剩下的“殺”字時,身後的王謀突然大喊道:“中郎息怒,此事不可!”

 自己話語被打斷,任何人都不會高興,伏泉本欲發怒,可看勸誡之人卻是王謀,心中一頓,王謀的能力經過今夜伏擊已經得到認可,如今自己正缺謀士,當然得尊重,不然自己因此失去一名謀士,卻是不值當。

 君擇臣,臣亦擇君,自古禮賢下士的人都是成功的典范,伏泉當然不會因小失大,所以他稍稍平複心情道:“先生何意?亂賊不降,必滅之,如何不可?”

 王謀道:“中郎聽謀一言,那蠻人將領頗識經學,必乃蠻族有名望之人。今中郎滅之,日後如何降服蠻族,而若降服此人,他日平蠻必為一大助力,中郎乃朝廷命官,豈可因私怨而壞大事乎?”

 “這……”伏泉一怔,臉露詫異,未想王謀竟有這番道理,細細思索覺得有理,心中頓時猶豫不決。

 對面的蠻人首領能用《左傳》之語回敬自己,顯然在蠻族有一定地位,為何?畢竟板楯蠻七姓貴族,能識字讀書的也不多,畢竟他們長於山林之間,也不太需要學習漢人經學,而自古有學問的人在各個群體都有一定地位,自己如果能降服此獠定然對自己有利,可是對面話語如此決絕,自己能降服他嗎?

 得臣猶在, 憂未歇也。困獸猶鬥,況國相乎!摘選自《左傳·宣公十二年》

 困獸猶鬥,況人乎?摘選自《左傳·定公四年》

 鄭、息有違言,息侯伐鄭。鄭伯與戰於竟,息師大敗而還。君子是以知息之將亡也。不度德,不量力,不親親,不征辭,不察有罪,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摘選自《左傳·隱公十一年》

 荊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摘選自《戰國策·齊策三》

 孔文子之將攻太叔也,訪於仲尼。仲尼:“胡簋之事,則嘗學之矣;甲兵之事,未之聞也。”退,命駕而行,曰:“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文子遽止之,曰:“圉豈敢度其私,訪衛國之難也。”將止,魯人以幣召之,乃歸。摘選自《左傳》

 識時務者為俊傑,通機變者為英豪。摘選自《晏子春秋·霸業因時而生》

 悉召見故人與飲食諸嘗有恩者,皆報復焉。摘選自《漢書·朱買臣傳》找本站請搜索“”或輸入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