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皇戚》第560章 今必將滅賊余1役
十月的天在北方已經有不少涼意,漢軍營寨外,黃巾蛾賊兵馬齊動後,營內的漢軍反應也不慢。

“嗚!嗚!嗚……”

“城內的蛾賊出來了……”

嘹亮的牛角號聲響徹軍營,接著漢軍各部校尉司馬淒厲的呼喊聲,劃破了長空,也帶動了軍營裡的漢軍。

他們必須要在黃巾蛾賊出城列陣完畢前,讓漢軍大營內尚在休整的漢軍集結,加入並會合前方一直圍城並未撤軍的漢軍隊伍,大規模軍團作戰,從來沒有亂戰製勝的說法,唯有統一的軍陣隊列,贏得戰爭的希望才更大。

只見仆兵、雜役亂成一團,為訓練有素的漢軍精兵披甲,隨後與精銳甲士一起集結,各部一隊隊有序的從營地開中,會合先前一直圍城,並未撤軍的漢軍隊伍,準備應戰正在出城列陣的黃巾蛾賊。

“蛾賊終是出城了,此番吾軍必勝也!”漢軍出營列陣迎戰時,中軍大帳內,伏泉望著那6續出城列陣的黃巾蛾賊軍,松了一口氣道。

皇甫嵩凝重的神情舒緩,也是松了一口氣道:“自此,孤將無礙也!”

漢軍在皇甫嵩的指揮下,漢軍除了留有一定部隊,圍住下曲陽縣城,並且阻止太平道其余賊軍支援廣宗外,就一直水泄不通的圍死廣宗縣城。他們早已圍困了廣宗縣城近兩月,其實,不止是廣宗縣城內的黃巾蛾賊糧草緊張,就是漢軍自己,如果黃巾蛾賊自己不出城的話,他們估計自己也要熬不住,只能強攻了。

否則,恐怕即使皇甫嵩背後再有大將軍何進以及朝廷黨人士人們的支持,皇帝劉宏也可能會一力要求將皇甫嵩下獄,換伏泉、朱或者其他知兵之人前來統率漢軍。這般做法,實在是因為大漢朝廷已經耗不起了,縱然圍困黃巾賊軍,逼黃巾蛾賊出城野戰的計策再妙,但相對於短缺的糧食而言,如果皇甫嵩再不下令出兵,劉宏也不得不再換主將了。

就像是前番被朝廷治罪的盧植、董卓二人,雖然其中盧植有宦官左豐誣陷其有二心的原因,董卓有主動攻城,兩月余未克,屢戰未果的緣故,但還有一個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這兩人耗費了太多的時間,沒有出現戰果,而大漢朝廷此刻根本沒有穩定的錢糧供應,天下州郡都有亂事,軍隊錢糧供應不足,所以根本不可能任由主將長時間率領數萬甚至數十萬大軍耗著,這也導致大漢皇帝劉宏開始失去耐心了。

現在,天下各地援軍紛紛轉移冀州,如今漢軍大營中的漢軍人數早已有逾十萬人了。而漢軍想要長期圍困廣宗縣城的黃姐蛾賊,便要為麾下士卒,準備衣食住行各種花費。

比如此番平定太平道黃巾蛾賊之亂,歷經夏、秋,已將至冬日,夏秋兩季還好,衣著簡單,只需單衣和鞋履而已,衣服花費錢財相應較少,但十余萬人也要有數千萬錢。而到了冬日,購置冬衣的話,一套冬衣起碼就得包括襲、絝、袍、禪、履這些,單單是這一筆支出,十余萬漢軍花費就得要上億錢。

其他兵器維護,戰馬口糧這些方面,也不是一筆小數目,平亂的數個月間,最起碼自北方到中原,各州郡恐怕都沒有多少存糧了。

像是糧草,雖說冀州富庶,本是就是大漢的產糧大州,然而太平道黃巾蛾賊起事以後,本地的春秋之糧皆已無望,唯有靠其富庶的底子,吃著一些郡縣沒有被破壞的府庫的老底子。至於冀州北面幽州,和西面的並州地區,都是大漢邊疆苦寒之地,歷來就是大漢的窮困之州,往年還要靠著冀、青、兗三州接濟,自然是指望不上他們運送錢糧的。

而河南諸州,豫、兗二州黃巾蛾賊剛剛平定不久,百姓恢復安定,都在嗷嗷待哺,也根本拿不出錢糧,東方的青、徐還有黃巾蛾賊作亂,司隸雖太平道起事以來,便被朝廷迅斬殺境內黃巾蛾賊,沒有叛亂威脅,但它要確保京都數十萬人的生計,也是無錢。

最西方的涼州,也是苦寒之地,地方位置又很特殊,從來都是大漢朝廷出錢出糧的地方,也根本指望不上。

到了南方諸州,荊州剛好,只有南部靠近司隸的南陽郡地區受到賊亂波及,如今也將要被鎮賊中郎將朱和南陽太守秦頡以及荊州刺史徐的兵馬擊敗,損失不多,以荊南諸君的存儲,還是有不少糧食。

益州的話,更不需要擔心,原本時空也就只有“米賊”張寇略巴郡而已,其余郡縣也未受波及,而現在,張早因為伏泉留了準備,在他想要起事時,就被伏泉的留下的徐晃、甘寧二將撲滅,所以也有存糧。至於揚、交二州,賊亂很少,也還有一定余糧。

因此,時至今日,遍觀大漢十三州,整個冀州漢軍的糧食,吃的除了冀州歷年來的節余意外,現在完全是靠著大漢朝廷從遙遠的南方諸州,運到北方的糧食,這其中靡費,根本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也許如果廣宗縣城內的黃巾蛾賊再能忍幾個月的話,或許皇甫嵩再鎮定自若,但朝廷的旨意估計也讓他承受不住。否則,他的下場,即使他沒有戰敗過錯,前番也立有大功,估計也難逃劉宏的一力治罪,無論是何進還是黨人,都很難保住他,這也是皇甫嵩見了黃巾蛾賊出廣宗縣城和漢軍野戰,松了一口氣的原因。

“流川,蛾賊既已出城,前方諸事皆托於君,孤坐鎮後方,待君凱旋!”皇甫嵩見兩軍即將相持,看了眼帳內諸將,最終還是極其不情願的下了命令道。

“諾!”

伏泉應聲行禮,然後看了眼左右諸將,率先出營,前往漢軍前方指揮前線。

在他走後,中軍營帳內,除了伏泉貼身兵將典韋隨行外,其余在營帳的幽州軍領頭人物公孫瓚、宗員等人,以及涼州軍的領頭人物李、張濟等人,也是快跟隨伏泉出營。

其中,公孫瓚、宗員等幽州軍將領,還是有些尷尬的看了一眼皇甫嵩,行禮示意,表露他們的不好意思。而涼州軍眾人,卻是一臉無所謂,看都不看主將皇甫嵩,快步跟隨伏泉出營,宛如像是抱緊伏泉大腿的狗腿子般機靈。

很快,營內再無他人,只有皇甫嵩一人,看著眾軍將離去的樣子。

對於幽州軍和涼州軍諸將的態度,皇甫嵩也是苦笑,他當然猜的出為什麽身為副將的伏泉,會比他這主將還要受歡迎的原因。

涼州軍不用細想,皇甫嵩已經做出了傷害涼州軍兵將的事情,這些涼州兵將肯定不會再和他這個涼州主將一條心了。而伏泉也是和涼州軍有緣之人,當初塞外征討鮮卑,伏泉可是有段時間,幫助張奐次子張昶掌控過涼州軍,現在涼州軍內的一些青年才俊都與伏泉有舊,自董卓治罪,涼州軍一時之間群龍無,身為涼州人,深刻知道涼州那個地方和草原有些類似,誰拳頭大,涼州人就跟誰。

現在皇甫嵩已經有了放棄涼州軍的意思,也就不怪這些涼州兵將,快作出抉擇跟伏泉離開了,至於幽州軍眾人這樣,當然是因為伏泉從某種意義來說,可是半個幽州人。畢竟,他最初成名的戰爭,就是在幽州為柳城令,斬殺鮮卑胡酋檀石槐的戰爭,況且現在幽州軍中,最有名氣的公孫瓚也是他的故吏出身,就更加讓幽州人敬佩伏泉了,若不是他皇甫嵩曾經答應幫幽州軍就出盧植,恐怕也不會有公孫瓚等人對自己抱歉的意思了。

當然,這些其實皇甫嵩也早有預料,某種意義上說,他也考慮到這些了。畢竟,經過豫、兗二州的戰事,皇甫嵩也明白,想要戰勝張角麾下的精銳的冀州太平道黃巾蛾賊,唯有將麾下的兵馬擰成一條繩子才行,可是幽州軍明顯不會輕易中招,所以他唯有用條件交換,才能使得幽州軍出全力,不至於讓自己出現董卓的覆轍。

本來,若是沒有伏泉,以皇甫嵩和皇甫家族在涼州軍的名望,就算他出賣涼州人的利益,那些群龍無的涼州軍,也只能效死聽從自己,否則,他們戰後就將沒有靠山。而沒有靠山的兵將,想要在戰後有好的功勞分配,無疑很難,因此,為了利益,他們只能選擇妥協。

不過現在,有了伏泉這個涼州、幽州的潤滑劑,自然這兩方兵馬,更願意效忠伏泉,有意架空皇甫嵩。當然,事已至此,為了滅賊,不讓朝廷像盧植、董卓一樣治罪自己,皇甫嵩也只能忍了,最起碼雖然也許他會失去不少在軍中的名望,但是這平定太平道黃巾蛾賊大亂的功,肯定是他皇甫嵩自己的,這便足夠了。

蔚藍的天空下,漢軍大軍數量與蛾賊相比,也是不遑多讓。此時天下漢軍,6續匯集冀州,漢軍大軍所過之處,卷起無邊塵土,他們停於太平道黃巾蛾賊大軍面前一千步左右,蕭風陣陣,千軍萬馬間,隻覺陣列森森,殺機盈野。

漢軍六萬余玄甲步卒組成左中右三軍,而在兩翼,騎兵縱橫,左翼由幽州突騎及並州騎兵組成,約有一萬余人,右翼為伏泉麾下騎兵,董卓舊部涼州鐵騎,和三河騎士、北軍五校胡騎,同樣有一萬余人。後方,尚有萬余鐵甲漢軍步卒列陣以待,配合著仆兵、雜役組成的預備隊,只等出現意外,上前助陣。

在向前軍策馬行進時,伏泉遙望雙方層層疊疊,一眼望不到邊的人群,緩緩感歎道:“自光武中興以來,中原之地,何時可有數十萬大軍之戰?”

多少年?

跟隨伏泉行軍的主將問候不由啞然,至少有一百多年了吧?畢竟自從世祖光武平定天下以來,中原承平甚久,即便近年來偶有叛亂也是疥搔之患,無足輕重,二十萬人級別的大會戰,莫說中原,便是邊地也是數十上百年難得一見,唯有那令大漢朝廷頭疼的漢羌百年戰爭出現過數次,就是鮮卑檀石槐,也難有一次性出動五萬騎兵以上的大戰,真是太久了。

看著人數,伏泉心中又不進澎湃,悵聲慨然道:“將十萬眾,上報皇恩,下全功名,此所有為將者之願也!亦吾之願也!然有漢以來才傑輩出,又有幾人能達成此願?吾本皇戚,才乾平庸,幸賴吾皇天恩,皇甫中郎重視,今必將滅賊余一役,令大漢自此承平,百姓安康……”

“今必將滅賊余一役,令大漢自此承平,百姓安康……”

“漢軍威武!漢軍威武!漢軍威武……”

“大漢萬歲!大漢萬歲!大漢萬歲……”

在伏泉說完,身後跟隨的典韋聞聲,立刻用他的大嗓門對空喊起,接著,其他兵將附和,最終傳遍全軍,漢軍士氣之盛,令人向背。

等待了許久,面對這拯救社稷於為難的大功,一向以軍功為傲的漢軍,無論是兵是將,這一次都不會放過,面前這十數萬黃巾蛾賊,即使再困難,他們也要擊碎!

https://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頂點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