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皇戚》第492章 鮮卑思變何惶惶
彈汗山與白山之間,一片無名的草原上,當伏泉的殘軍與張奐的西涼軍會師時,已是段死後第三日。

“張公,吾軍深陷鮮卑五萬余騎重圍……段公率潘司馬,並千余漢軍,堅守營寨,然鮮卑前後夾擊,段公不敵,率兵舉火,與敵同歸於盡……惜哉段公,不墮‘三明’之名,張公,流川求張公借一旅之兵,斬得和連之首,以祭段公!”

西涼軍營帳內,伏泉向張奐詳細告知了漢軍的戰役情況,最後嚎啕大哭,懇求張奐借兵復仇。畢竟,現在大漢正式向鮮卑宣戰,伏泉再想和開始在涼州那樣,肆意調兵已經不可能,大戰之下,沒有主帥允許,伏泉除了自己原本麾下的兵馬以外,就是張奐派來支援自己的馬騰所部,也是根本指揮不動的。

“流川勿怒,段紀明一事,仆亦恨也,然今和連行蹤不明,縱流川手握數萬鐵騎,如何滅之?”張奐語氣也有些傷感回道,不過雖然他也動容,但是考慮事情還是十分周祥的。

雖然段和張奐私人之間,因為陳年舊事不對付,但是戰場之上,對他們這樣地位的將帥來說,私人感情不會帶到戰場上的。而且說到底段也是他們“涼州三明”之一,當年也曾放過張奐一馬,如今為和連所敗,身亡,種種原因之下,這個仇張奐說什麽也要報的,不過即使要報,也不會像伏泉這樣極其不冷靜的去報。

伏泉聽後,再次行禮懇求道,“張公所言,吾盡知也,然吾不欲困守於此,望張公借兵於吾,追尋和連蹤跡。”說完之後,伏泉又對帳內,在一旁端坐的護羌校尉田晏道:“田將軍,段公因和連而亡,望將軍助吾求兵。”

田晏被伏泉點名,因其本就是段舊部,自然不會無動於衷,連忙對張奐道:“張公,伏巴郡本為朝廷所派偏師,如今借兵,卻是合乎情理,往張公允許。”田晏的話不算激烈,但是也夠,畢竟就算今天張奐不答應借兵,他有剛才支持伏泉的話就不會被人說是忘恩負義了,如果不是他這個護羌校尉麾下的兵馬不多,除了本部的一部漢軍兵卒以外,也就剩下幾千被他強征的羌人騎兵,不然的話他說不得也會給點兵馬,幫助伏泉本部恢復實力。

見到伏泉這一副借不到兵就不離開的樣子,張奐亦有所動容,而且他也不想將此事傳開,被人傳流言說自己與段有怨,故意不出兵救援,所以最終還是點頭同意。

只是,張奐雖然答應借兵,但是他麾下兵馬多數都是新募之兵,所以能給伏泉的兵馬自然不會是什麽精銳。

三千漢騎,並涼州諸胡兩千騎,合五千騎予伏泉,這樣算是伏泉原本的人馬,麾下尚有八千騎左右,一下子也算恢復了不少的軍力。不過,張奐的五千騎,都是未上過戰場的新兵,以及涼州被強征從軍的諸部胡人,上了戰場,對抗和連最後的鮮卑精銳,一旦遇到,能有多少勝算也難得知。

隨著伏泉離開,田晏卻是對身邊的張奐說道:“張公,和連行蹤不知,吾等何如?”眼下和連不知所蹤,按照出塞之前,皇帝劉宏的命令,漢軍必須快速將這場國戰打贏,防止花費更多軍費,不過現在現在是已經僵持了,因此漢軍若是要選則按照皇帝命令行事,那麽現在就必須快速找到和連決戰。

“等!”

“等?”

“正是,如今和連大軍不知行蹤,軍情不明,待侯騎探查消息,再行進軍。”

“諾!”

……

出了營寨之後,伏泉將他那悲壯的神情收起,進而嘴上露出一抹得勝的笑意,終於接到兵了。

其實剛才張奐營帳的一幕,伏泉雖然對段的死亡怨恨不已,但是早就見過無數人生死的他,自然不會如此失態,之所以如此,完全就是要借兵而已。

來時路上,賈詡就和伏泉談論過借兵的事情,他認為如今形勢已經和伏泉出塞時大不相同,伏泉如果還想要補充兵力,明顯會十分困難。畢竟,除非是伏泉的大父宋酆,肯定會無條件的分兵給他,像是他的死對頭何進、以及張奐這位名將,都不會輕易答應的。

至於原因,何進自不必多說,本來就是伏泉的政敵,當然會用朝廷的官府語言,拒絕伏泉,畢竟支援伏泉的話,對於何進來說就是資敵的行為,何進才不會那麽傻了。而和伏泉關系尚可的張奐,在段死後,估計他要借兵,同樣也很困難,至於為何如此,自然是段的死,令張奐這位沙場老將警覺了,想到和連可能會偷襲自己,張奐自然不敢輕易分兵,防止被鮮卑人一步一步吃掉侯,連安然返回朝廷都會很困難。

因此,賈詡在路上就向伏泉諫言,要想和張奐要得一些兵馬,那麽就必須出奇計才能迫使張奐借一些兵力。之後,才有伏泉去張奐的中軍營帳,向他哭訴求援的事情發生,為得就是希望在張奐軍中逼宮,令他答應。

當然,張奐欲安營扎寨,靜等時機,求穩行軍,本無可厚非,不過對於伏泉而言,這明顯不是他會去做的事情。

所以,在張奐答應借兵以後,伏泉就迫不及待的往馬騰帳篷走去。馬騰還是如先前一樣,被張奐所任免答應的支援伏泉兵馬的主將首領,畢竟其漢羌混血兒的外貌,在漢羌騎兵裡,也是十分讓兵卒信服的,當然,也幸好是馬騰指揮才能讓伏泉安心,見識過馬騰麾下騎兵戰鬥力的伏泉,自然知道馬騰麾下雖然不全都是漢軍精兵,但也是一支可堪一戰的精壯部隊。

暫且按下伏泉收攏新軍不提,北方一處鮮卑大部落內,在和連率大軍撤到此地後,休整過後的鮮卑諸部,思索戰事前後,也都是惶恐不安起來。

大鮮卑最後的五萬多騎兵在和連的率領下,反擊漢朝入侵軍隊,竟然沒有把那隻該死的漢軍偏師給擊敗,反而最後不僅讓漢軍剩余主力突圍成功,還被其聯合漢人軍隊反擊,追擊的萬騎,損傷數千,甚至就連主將慕容拔都被漢軍俘虜。雖然最後的結果,是鮮卑人將那位漢朝名將給包圍,令其舉火,但是遍觀這場戰役,對鮮卑人來說,出兵五萬多,回來也只有近三萬,完全就是一場大敗。

如果按照這樣的傷亡比,不需要多久,只需要鮮卑人再和漢人多交戰幾次,以漢人的富裕人口,最終等待鮮卑人的也只有亡族滅種而已。畢竟,現在鮮卑人已經沒有多少青壯了,即使把各個部落都搜集遍,將那些十幾歲的少年,和滿臉白須的老人全部征集,估計也只能再湊集兩、三萬人而已,這點補充的兵力,對於漢軍那據說三邊之地,出動的十余萬人而言,簡直是小巫見大巫而已。

因此,只要是有點見識的聰明人,見到鮮卑這般情景,都是心亂如麻。而這其中,被和連施了手段,將自己麾下大部分士兵拿去做進攻漢人營寨的炮灰的魁頭和步度根二人,更是慌亂無比,也正是這個原因,原本已經決定全力幫助和連抵抗漢人進攻的兩人,又開始變卦了。

鮮卑如今一副風雨飄搖之勢下,不止是看透了和連本質後的魁頭、步度根兩人不滿,就是他們原本麾下,對於與和連聯軍,對抗漢人的一些“有識之士”,也是在和連北返後,開始了精心的攛掇。

此刻,魁頭營帳,帳裡帳外,衛士重重守衛,延生開外,有更多的兵卒守護,嚴絲合縫,不給任何人鑽空子的機會。對於如今被和連削弱的只有四千余騎的魁頭而言,將自己全部的兵力布置在帳外留守,足可見帳內所談論的東西是何等的重要。

帳內,一個鮮卑少年穿著一身貴族服飾,看了眼自己的弟弟狠狠道:“步度根,和連其意歹毒,如此下去,吾等必死,當反矣!勿多慮耳,漢人有言‘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今日便是吾兄弟二人決斷之時!”

面對兄長魁頭的建議,年齡少小的步度根顯得有些唯唯諾諾,不過他畢竟也是鮮卑的貴族,自小心裡就因環境而十分成熟,只見他稍微低頭沉思了一會,這才抬頭眼神堅定的回答道:“兄長有命,小弟自當聽令!”

“善!”魁頭拍掌笑道道:“真吾弟也!”此時,魁頭的心裡也是稍微松了一口氣,雖然步度根和他是兄弟,兩人之間關系極好,但畢竟這事牽扯生命安全,他也不能保證步度根心裡有沒有什麽其他的心思。

如今,形勢比當初和連集結大軍征討他們兄弟二人更加嚴峻,至少當初,他們還有一幫鮮卑的貴族首領們,帶著自己的部眾全力擁護,再加上大鮮卑山的有力地帶,即使他們兵馬處於弱勢,但還是能有與和連周旋爭奪王位的資本。

可是現在,隨著和連用自己反擊漢軍的主帥權利,將他們兄弟二人麾下的貴族首領,以及這些人本部兵馬,全部都在和連看似“公平”劃分中,拿去當鮮卑填補漢人營寨的炮灰,並且還不能讓兩人拒絕,最終的結果也就是現在這樣,魁頭只剩四千余騎,而他弟弟步度根則更少,只有兩千余騎跟隨,兩人一共就不足七千人馬,而和連,卻依舊有兩萬余人。

雖然說他們麾下的兵馬,歷經數番大戰,可是說是鮮卑現在的精銳,可是一點用處也沒有,畢竟和連那兩萬騎,也同樣如此。

而且,最為關鍵的是,現在和連也不知何故,在安排鮮卑各部營地時,竟然將他們麾下的兵馬安排在和連兵馬的包圍圈內,名義上是說將最好的帳篷草地給二人兵馬休整,其實還不是在時刻監視,一旦二人軍中有什麽變故,他們絲毫不懷疑,和連會用各種各樣的方式,徹底把他們的兵馬兼並了,從而成為鮮卑名義上的大王,這是他們絕對不能忍受的。

所以,種種原因之下,對於支持魁頭、步度根上位的鮮卑貴族而言,此刻就算是鮮卑被漢人徹底消滅,無法在草原立足,他們也管不了了。

因為就算漢人佔據草原,將男人全部誅殺,女人全部抓獲,不給鮮卑繼續在草原生存的機會,但他們也會有活路的,他們可以帶人去更遙遠的北方遷徙,去侵佔別人的地盤,繼續延續鮮卑的命運,可是如果讓和連徹底兼並了他們部下的話,他們恐怕就沒有任何生存的機會了。

以和連的性子,一旦身邊沒有了任何威脅他的實力,絕對會讓他們這些曾經反對他的人生不如死,徹底折磨以後,就讓他們永遠的離開這個時代,因此,此刻不反,他們所有人的未來,都不可預測。

沉吟幾聲,魁頭掃視了帳內鮮卑貴族說道:“諸位,吾欲與和連提議,率軍西往,繞道匈奴狼居胥山,學漢軍偏師一般,奇襲其後,以此脫困,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當即,便有人疑惑道:“魁頭大人,吾等為何為和連賣命,率兵襲漢,豈非隨其願乎?”

“吾為何隨和連之願?”

“可是……”

“此乃吾等脫困之法也,和連如今圍困吾等,若無合適理由,其豈可令吾等脫困?”魁頭看了眼眾人,臉露得意之色道,這是他想的脫離和連圍困的辦法。

畢竟,和連一直圍著他們,如果沒有合適理由,想要離開無疑千難萬難,還容易被他抓住把柄,可是如果魁頭向和連提出,他們要作為偏師去攻擊漢軍的話,和連就是有十萬個不願意,也不會不同意,終究和連如果沒有好的借口,卻敢在漢軍準備滅亡鮮卑的時候,再製造一場內戰的話,那麽他就真的要等著被漢軍滅亡而已,

魁頭此言一落,帳中諸貴族頓時沉默,他說的句句在理,容不得他們有絲毫不同意,畢竟,魁頭的意思很對,不先脫困,根本沒有對付和連的機會。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