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皇戚》第522章 小城望援唯死戰
長社城下,遼遠廣闊的曠野上,只見得無數著黃巾的兵卒,呼喊著口號,潮水一般的湧向長社城門。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

 在充滿氣勢的口號聲中,黃巾蛾賊聲音激烈,不過他們攻城的陣勢卻是極為松散,他們本就不是職業兵卒,多數都是生活貧困的窮苦人,自願造反,少數人卻是家園被毀,然後被那些造反的黃巾蛾賊逼迫,強行拉入軍中的。否則,如果他們不跟著黃巾賊一起造反的話,等待他們的下場,也只有死而已。

 自然,此番進攻長社城,波才也不能指望他們能夠和職業精兵一樣,有什麽標準的攻城陣型,只要他們能手持兵器,扛著臨時打造的簡易雲梯登城就行。至於這其中有什麽傷亡,卻不是波才會去考慮的,因為這些攻城的黃巾賊,其實本來就是他用來消耗的炮灰而已。

 如果在長社城上空,就會看到,此刻攻城的數萬黃巾賊寇,多數其實都未披甲,只有少數人會披著各種凌亂的披甲或者零散的漢軍鐵甲。

 那些未披甲的黃巾賊寇,衣著都是花花綠綠的,手中的兵器也是五花八門,甚至還有手持農具呼喝者,別說與長社城內,武裝到牙齒的漢軍相比,就算與黃巾軍後方,波才身旁的數萬鐵甲甲披身的同伴相比,也是遠遠不如。

 毫無疑問,他們將是炮灰,用於消耗漢軍弩箭,同時為跟進的手持弓弩的同伴創造良機,不斷消耗城頭漢軍的有生力量,當然,如果可以的話,波才也希望那些被當做炮灰的黃巾兵卒,可以登上城頭,和漢軍死磕。

 只是,即使漢軍剛剛打敗,但是在戰力上,也不是他麾下的黃巾兵卒可以抵抗的。更何況,漢軍守城時,他們手中的弩具威力巨大,波才繳獲漢軍的武庫後,和漢軍對戰時也見識到了那些弩具的威力,自然也不信這些衣甲不全的炮灰兵卒能真的攻上長社城頭了。

 也因此,波才這幾次的攻城,也都沒有命令他麾下最精銳的,完全是繳獲了漢軍武庫而全副武裝的黃巾信徒攻城,而是一次又一次的用炮灰去消耗漢軍。他的目的也很簡單,一方面將保存自己的精銳,另一方面就是寄希望於在這些炮灰吸引漢軍箭矢的時候,己方所繳獲的漢軍弩具,可以趁此機會去消耗城頭的漢軍。

 反正,對於波才而言,他才不會那麽傻,用自己的精銳去火拚漢軍,即使對方有一個漢軍的名將,但也不值得他去死磕。除非是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否則,波才都不會輕易用自己的精銳去送命,因為他們這些作亂的太平道信徒,和漢軍不同,漢軍可以源源不斷的從各地征召兵卒,而他們,卻其實是根本沒有援軍,自作亂以後,就意味著他們沒有任何退路,只能依靠自己去生存,他們也只有滅了大漢才會有出路。

 前面被派遣去送死的黃巾蛾賊們,雖然明知自己如此做是必死,但是他們並不畏懼,反而他們衝鋒的士氣卻是十分很高,同時,他們人人臉色,望著長社城頭,也都是一臉決然之色。

 這些人都是無地流民或者貧民,眼看就要活不下去的時候,太平道給了他們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他們自然要珍惜和反抗。

 “蛾賊攻城,黃巾蛾賊攻城……”長社城頭,有漢軍士卒眼見叛軍將近,立即扯著嗓子喊道,引得城頭一陣騷動,諸人惶恐不安。

 “住口!再有大喊喧嘩者,吾必斬斬!”朱儁毫不猶豫的喝斥者,之後望著城外叛軍,振奮鼓舞道:“黃巾蛾賊,螻蟻之輩也!皇甫中郎援軍將至,諸君,封侯拜相,就在今日,努力共功名!”

 說完,朱儁又面相向城外大喝道:“擂鼓!死戰!”

 “死戰!死戰!”

 “漢軍威武!”

 “死戰!死戰!”

 “漢軍威武!”

 “死戰!死戰!”

 “漢軍威武!”

 ……

 驚雷一般的戰鼓聲,夾雜著叫喊聲,霎時間直衝雲霄,頓時天地為之變色。

 前排衝鋒的黃巾兵卒高高舉著盾牌,弓弩兵夾雜其間為其掩護,後面是抬著雲梯的攻堅隊,幾排盾牌手在兩側掩護,而後又是一隊弓弩兵,負責登城的一些著甲的戰士,手持各式兵器落在最後,他們一路一路小跑,直衝城下。

 漢軍在各部校尉司馬的命令下,待黃巾兵到達合適距離後,隨著校尉司馬的環首刀狠狠下壓,漫天的箭矢順著城牆傾瀉而下,仿若烏雲壓頂,頓時便不斷有黃巾蛾賊中箭倒地,慘嚎貫耳。

 只是,對於這幫求生的黃巾蛾賊而言,死亡已經不再是恐怖的事情,無法生存還不如死亡。所以,長社城下,更多的是不管戰友,貓著腰繼續前進的人,他們高喊著從反叛以來的口號,幻想著自己死後,無論是自己在另一個世界,還是親屬在人世,都能“致太平”的夢想,瘋狂前進,勇猛如斯,根本不知死亡為何物,似乎在大賢良師的帶領下,戰死也將是一件非常吉利的事情。

 守城者一般比攻城一方更有優勢,他們站得高,射得遠,黃巾蛾賊挨了數輪箭雨,才入射程,隨後便聽各部渠帥吼道:“射……反擊……壓製住漢軍弓弩。”

 黃巾賊寇的弓箭手有不少貧苦獵戶,準頭尚可,而且他們後方還有更多持弩的兵卒,這些弩兵稍加訓練,便可有繳獲來漢軍武庫的弩具,徹底用數量壓製城頭兵卒稀少的漢軍。

 僅僅就過了片刻功夫,城頭上的漢軍兵卒,即使帶著兜鍪,也有可能被不知名的流失,貫腦而亡,一連便有數十人因此死傷,不少弓弩兵因此而被壓製住攻勢。

 抗抬雲梯的黃巾蛾賊趁機火速推進到城下,隨後,那些用於攻堅的黃巾甲士,兩人一組舉盾扶梯,先登隊持盾一躍而上,敏捷如猿。然而上到半途忽有大石落下,砸得不少黃巾著甲兵卒頭碎骨折,跌落地面,有那心思決絕之輩,竟是直接從梯子上跳下,寧可摔斷腿也不願受石砸之苦。

 登城一開始,黃巾蛾賊即使偶然有幾人,僥幸攀上城牆,也會立刻被嚴陣以待、身經百戰的眾多漢軍兵卒撲殺。

 只是,這樣的結果只是開始,在攻城的黃巾蛾賊,不惜性命的攻勢下,終於,有越來越多的著甲黃巾賊寇登上了城,然後與城頭上的漢軍兵卒廝殺。

 雙方在城垛上來回拉鋸數個回合,激戰越發激烈,數十個黃巾蛾賊雖是各自為戰,卻根本不懼死亡,牢牢釘在城垛之上,寸步不退,直至戰死為止。甚至有不少黃巾賊寇,望著自己心中如同血仇的漢軍,赤紅著雙眼,叫喊著口號“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嗷嗷嚎叫著撲向十倍於己的漢軍,激起一片片血色浪花。

 他們沒有人能夠在這一戰活下來,只能以命博命,全部戰死,不過這樣卻為後來者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因為有更多的黃巾蛾賊,已經冒死登城了。

 漢軍眼看敵人越來越多,有的城頭,已經過了百人,立刻發起衝鋒,試圖將他們全部殲滅,重新奪回戰場主動權。黃巾蛾賊自然不甘示弱,已經花了這麽多代價殺到這裡,又怎麽能在長社城中如此退縮呢?

 雙方膠著廝殺,腳下一片血紅,全是雙方的鮮血染成,一時間,長社城頭宛如血海。

 見此,朱儁當即立斷,對自從黃巾賊寇登城後,便收在城樓後的弓弩兵大喝道:“弓弩兵,不計代價,齊齊發矢。”

 當即,原本被壓製退到城樓後的漢軍弓弩兵,齊齊衝出,他們不管前方是敵是友,將手中早就準備好的箭矢齊齊射出,頓時,城樓前倒下一片。

 相對於漢軍的全副武裝,那些只是繳獲了一些漢軍部分鐵甲穿在身上,並沒有全副武裝的黃巾蛾賊,登時多數斃命,少數受傷者也暫時失去了戰鬥能力,隨即便被隨後湧來的漢軍兵卒補刀受死。

 當然,被漢軍弓弩兵射中的,也有誤殺誤傷的漢軍,畢竟朱儁為了打退黃巾蛾賊的進攻,可是下達了無差別攻擊的命令,不過幸好,漢軍全部武裝的人數眾多,多數人只是得了輕傷而已,只有少數幾個倒霉鬼,死在了自己人的弓弩之下。

 城樓上登城的黃巾蛾賊被清空,守城的漢軍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後來湧到城牆一側的漢軍,在弓弩兵的掩護下,對著繼續登城的黃巾蛾賊進行毀滅性打擊,同時又把此時架在城樓上的雲梯推下,輔之以火油摧毀。

 之後,隨著一聲又一聲“嘭”的聲音,長社城牆四周,無數的雲梯都被漢軍兵卒推下後,在一片火油的燃燒下而摧毀。

 雲梯已被摧毀,自然對於那些攻城的黃巾蛾賊而言,將再也不能取攻城了,一時間,這場長社城的攻防戰,就此暫時停止。只是,很明顯,剛才的戰鬥也只是序曲,就像黃巾蛾賊前面的幾次進攻一樣,他們只是在用這些戰鬥,來不斷的消耗漢軍而已。

 “困獸猶鬥,且令朱公偉老匹夫再得逞一時,漢軍箭矢盡時,便為長社城破之日!”波才望著遠方的長社城頭冷冷說道,這一番攻城的情況,他早有預料,因此倒是沒有因為那些炮灰登上城頭沒有破城而失望。

 實在是因為漢軍的弓弩手太多了,如果不能把他們消耗完的話,那麽即使他麾下最精銳的著甲戰士登上城樓,也肯定會被漢軍的弓弩擊退,這也是他在進攻長社城時,始終不用自己的親信緣故。

 否則,對於急需要攻破長社,從而洗掠潁川,然後往西北入南陽郡,和南陽郡黃巾會合的波才來說,如果不是因為要付出的代價太大的話,他肯定會毫無猶豫的進攻長社城。畢竟,相對於有著天下十三州的大漢來說,他們太平道從反叛後,就將成為無根之萍,只有通過不斷攻略,才能生存。不然,面對各州源源不斷輸血,運兵運糧的漢軍,他們太平道必將最終滅亡。

 因此,波才現在如果消滅這部漢軍,他完全就可以不顧其他漢軍,和南陽郡黃巾一起,兵進司隸。

 一旦他們入了司隸境內,到時候以他們兩部數十萬黃巾兵的數量,入得司隸,完全有可能繼續實行馬元義渠帥當初所定下的策略,攻陷漢都雒陽,震懾天下,與山東各地黃巾呼應,建立太平道的天下。

 只是,這一切,都因為長社城頭漢軍的弓弩而暫停, 深知現在只有手中握有精兵才能造反成功的波才,是絕對不會令他手下那四萬余披甲精壯白白損失的。

 別看波才手下的披甲兵卒多,可是都是一群訓練不多的精壯,多數不知軍陣為何物,真要和漢軍野戰,只能靠著勇氣和數量去應對。因此,為了以後,就是慢一些破長社城,波才都不會輕易動用麾下的披甲精壯,他更願意用那些隨地就可以裹挾的流民炮灰,去消耗漢軍的弓弩和性命,哪怕黃巾一方死亡的人數是漢軍的數倍,那對波才而言,也是勝利。

 不過,明顯有人不會令波才如願,只聽到一陣“踢踏”的馬蹄聲傳來,隨後便見一名黃巾斥候向波才行禮道:“回稟渠帥,漢軍一部兵馬已至長社以北五十裡,半日之後必至長社,其所打旗號為‘皇甫’。”

 “皇甫義真!”波才脫口驚呼,臉色不善,雖然早有信報傳來,但是他可沒想到對方來得這麽快,果然不愧是軍旅世家出身。

 思索一番,波才令麾下親信率三萬兵馬,並一眾婦孺圍住長社,這其中有五千他的精銳披甲兵,令他們務必在他爭取時間的情況下破城。而他自己,則帶剩下的精銳並一眾炮灰,合計約六萬余人,前去阻擊皇甫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