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皇戚》第486章 摸黑扔火把
入夜,鮮卑大營秩序井然,各部兵馬該入帳篷休息的,就在帳篷休息,該執勤巡邏的,就在大營周圍巡邏,嚴令大營兵卒無令不可擅自出營。

誰都知道,對面漢軍主帥伏泉,是個喜歡夜裡偷襲的家夥,先主檀石槐當年戰敗身亡,就有被伏泉夜裡偷襲的事情發生,被其令千余騎兵,衝破數萬大軍營寨,損兵無數,所以和連自然不會大意,大營防禦,可謂是精心之極。

只是,很明顯,這一次伏泉可再沒有的當初讓千余人衝擊敵營的想法了,偷襲是建立在敵人毫無察覺防備之下,才能發揮最大的效果。而鮮卑人從圍漢營第一天起,就日夜派斥候監視漢軍營寨,想要在早有應對的鮮卑人身邊襲營,明顯難度很大。

三千余漢軍出了營寨,便直往東行,按理漢軍出營以後,應該直往南方突圍,在那白山之南,正是大漢邊地幽州,鮮卑人如果不怕冒險,顯然是不敢再追擊的。可是南方是連綿白山余脈。根本不利直接通行,如果繞行的話,那無疑花費時間很多,也容易被鮮卑人看出行軍路線,圍追堵截,所以風險極大,不利漢軍突圍。

南下的方案被否決,那就剩北上和東、西方向行軍了,不過北上的話,一則道路不熟,二來那裡是鮮卑僅剩的沒有被漢軍攻克的地方,就算擺脫鮮卑人的追擊,也很難保證漢軍去了之後,能夠安然返回,畢竟草原太大,路途不熟,一旦迷路,那於整個大軍而言,便如同絕路。

而且最重要一點,北方有多少鮮卑部落存在,漢軍不知,倘若遇到大的鮮卑的部落,在前有攔路虎,後有追兵的情況,突圍的漢軍很可能被鮮卑人夾擊,徹底消滅,所以並不可取。

往東突圍的話,也是一樣,東部鮮卑在漢軍攻破彈汗山後,到底有沒有余部存在,有多少人依舊在原來地盤上,這同樣也是漢軍不知道的,所以往東突圍,對漢軍而言,一樣不是的好策略。

最終,在段、賈詡的建議下,伏泉考慮之後,命令大軍往東突圍,在合適地點在,擇機回歸漢境,無論是回師幽州還是並州,對漢軍而言,這都是成功的大撤退。

夜色闌珊,鮮卑大營除了火把燃燒發出的“劈裡啪啦”聲,就剩下身下各營兵卒的鼾聲,以及來往巡邏的兵卒的腳步聲而已。忽然,遠方漢軍營地的方向,一陣急促的號角聲衝霄而起,驚碎了黑夜的寧謐。

那是鮮卑軍派在漢軍營地的斥候所吹的號角,是和連為了以防萬一,所留下的暗子,一旦漢軍有所動作,斥候便吹號,而鮮卑大營裡所有鮮卑兵卒,聽到號角之聲,必須快速出營聽命,以備不測。

號角聲愈發響亮,鮮卑諸將被這急促的號角聲所驚醒,急忙披掛持兵,衣甲都沒有整理好,便匆匆前來中軍大帳集結。

與此同時,鮮卑大營裡的普通兵卒,除了原本巡邏把守營寨的人以外,其他兵卒也紛紛都快速起身披掛,一時間鮮卑大營裡人影攢動、火光衝天。

和連也在此時,披掛衣甲,出了中軍大帳,他本來以為是伏泉老毛病犯了,又準備偷襲敵營了,然而出帳之後卻不見鮮卑營地有所預警。

直到他得到回營報信的斥候傳來的消息,漢軍一部兵馬,打著伏泉和其麾下重要將領的旗號,出了營地。不過他們卻不是為了偷襲鮮卑大營,而是準備逃跑,和連聽後這才大驚,千算萬算,他都沒想到那伏泉會這麽膽小,打不過就跑,這可和他印象裡,那個敢派千余騎襲擊其父所掌控的鮮卑大營的伏泉,根本不一樣。

當鮮卑諸將出了營寨,

準備問詢除了何事之時,卻見鮮卑大人和連,望著前面漢軍營寨前,眼神只能看見的不斷移動的火焰,大聲下令喝道:“漢軍突圍,速速追擊,膽有反抗這者,格殺勿論,捉伏流川首級者,賜部民三萬……”號令一下,匆匆集結的被指派追擊鮮卑諸軍頓時群情高昂,高呼“鮮卑萬歲”,便在各自的首領帶領下,驅馬直追漢軍。

追擊漢軍的鮮卑騎兵,和連只派了萬騎而已,由老將慕容拔率領,至於和連本人,卻是和魁頭、步度根等人,一起率領剩下的兵馬,準備攻擊漢軍營寨剩下的漢軍士兵,因為斥候報訊,漢軍營寨,依然有不少殘兵。

東方草原之上,伏泉的三千余漢軍,在和鮮卑布在營地外的千余斥候糾纏數刻,擺脫之後,便立馬突圍,畢竟戰事一開,鮮卑人肯定會被驚醒,不早離開危險越大。

只是,這糾纏的功夫,對於後面和連派出的追擊軍隊而言,已然是夠了,在漢軍出逃至二十裡後,和連那萬騎在重賞的刺激下,全力追擊,終於是追上漢軍。

夜幕之上,追擊鮮卑人大聲嚎呼,說著各式胡語,追擊前方漢軍,在前面的鮮卑騎兵,興奮的抽出手中羽箭,對著前面尚在自己射程內的漢軍射箭。

密集的羽箭躍上天空,在夜空裡,刺出了一陣破空之聲,落入到前方的漢軍騎兵陣營中,雖然數量不多,而且漢軍又有甲胄防護,可是總會有倒霉鬼被射中。這些被羽箭射中的漢軍,幸運的只是受了小傷,只要稍微咬牙堅持,便可以繼續策馬逃竄,而不幸運,多是被射中要害,當場就摔下馬來,脫離陣營,倒在地上,隨即就被後面追上的鮮卑人,補上幾刀,再被無數馬蹄踩踏,最終淪為肉醬爛泥,就此踏上了蒿裡路,再無生機可言。

“君侯,鮮卑狗賊追之甚急,不如末將率兵斷後,以緩其軍!”眼見軍情危急,勒馬跟在伏泉身後的關羽立即開口道,畢竟,這樣單獨被鮮卑人追擊,完全會被鮮卑人的羽箭給徹底耗死,必須要想其他辦法才行。

“不可,斷後必死也,不智之舉,不宜行之!”伏泉一口回絕,追擊的鮮卑兵卒粗略估計不下萬人,根本就不是漢軍抽出幾百上千人斷後,就能甩得開的,實力上的差距,這是漢軍根本無法彌補的。

“然若不施策阻之,吾軍必亡,將何如?”

看了眼後方火把之下,追擊甚急的鮮卑軍,伏泉遙望無盡黑夜,心生一計道:“傳令,各部兵卒將火把擲於後路,全軍摸黑行軍!”

“摸黑行軍?”

“依令而行!”

“諾!”

很快,隨著各部將領的吩咐,漢軍三千余騎紛紛將手上的燃燒的火把,策馬手遞手,將那火把給軍隊最後的騎兵,扔到後方。然後,借著微弱的月光,在前面一片漆黑的道路上,勒馬前行。

“啊!”

“啊!”

“啊!”

……

後面追擊的鮮卑騎兵見漢軍舍棄火把,頓覺有異,還未細想,便聽到前排的騎兵驚呼,隨後,便有數十騎落馬,連忙大驚,不少騎兵頓時勒馬,以為此處有漢軍埋伏,其他來不及勒馬的騎兵則繞道追擊,頓時鮮卑陣營中間空了一塊,分左右行軍。

等到數刻功夫,他們看到摔馬落地的鮮卑騎兵起身,這些騎兵雖然摔得很疼,但多年騎馬早已習慣,忍著疼痛起身,然後再注視適才令他們無端摔下馬的真凶。待看到那已經被馬蹄熄滅,冒著煙氣的火把時,這才明白他們上了漢人當。

他們連忙將愛馬扶起,有馬蹄尚好還能追擊的,則立馬繼續上馬追擊,而有的馬蹄已壞,馬匹已然無法奔跑的,只能徹底放棄了……

原來,伏泉在令漢軍兵卒將火把熄滅,然後扔到後面路上以後,那些火把被扔了好幾丈的距離,而且還都是沒徹底熄滅的火把,當隨後的鮮卑騎兵奔來之後,胯下的戰馬馬蹄,踩到還在冒著熱氣,溫度極高的火把,徹底燙了馬蹄。

這時候的戰馬都沒有掌馬蹄,對於蹄子下的異物溫度都異常敏感,而且因為火把鋪得很長,這些戰馬即使能忍受一段道路,可是卻不可能長時間都忍受高溫,有了一兩匹戰馬倒地,自然會令得後面火速行軍,疾馳的戰馬也被帶到,這才有剛才鮮卑兵馬一陣慌亂的緣故。

當然,這些只是伏泉靈機一動想出來的計劃而已,畢竟只要能拖延鮮卑兵,那對於漢軍的突圍也多了很多的希望。

並且,漢軍舍棄火把的好處,還在不斷出現,只見後面繼續追逐的鮮卑人,再想像適才一樣,用羽箭在漢軍身後,毫無顧忌的射箭,難度變得加大了。

至於原因,自然是黑夜中能見度極低,漢軍將火把熄滅以後,那些瞄準的鮮卑騎兵,便徹底失去了瞄準的目標。雖然有月色照耀,但是這點光亮,也只能讓他們隱約看見前方目標,而且行進之間沒有任何對照物,這無疑讓他們很難瞄準。

最後的結果,也很明顯,那些鮮卑人只能憑著自己的感覺,對著前方胡亂射箭,這樣射箭的精度和對漢軍的殺傷,自然也降低了很多,很多羽箭不是偏了方向,就是力道太遠,射在漢軍身上也十分輕飄飄的,根本破甲不了他們身上的鐵甲。

見此,伏泉徹底松了一口氣,這下子,起碼暫時安全了,不過這也只是黑夜而已。等今夜一過,除非後面的追軍都消失,否則漢軍又將重複剛才被鮮卑人射箭追殺的情況,並且白晝之下,情況更加複雜,一旦漢軍被鮮卑人追上,等待他們的結果,也就剩下死亡而已。(天津小說網https://)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