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皇戚》第135章 殺俘不詳
那聲音稍顯稚嫩,不過卻在黑夜裡顯得格外恐怖血腥,一語而出,便是千人喪命。

 一聲令下,便看漢軍各屯長紛紛抽出手中利箭,狠狠向那兩千余鮮卑人斬去,同時口中也跟著大喝道:“殺!”

 他們事前就已被關羽單獨喊來耳提面命,此時聽到伏泉喊聲,有上官之令,如何會管殺俘是否對錯,當即聽令行事。

 “放箭!”

 “出矢!”

 “挺矛!”

 ……

 無數漢軍兵卒聽到上官命令,先是一愣,面露驚訝迷茫之色,不過很快恢復,隨即聽令行事。這些兵卒多為幽州人,親眼見到家鄉慘象,仇恨之心頓時點燃,本來胡人投降,他們若是為了泄私憤而殺戮,說不得會因此獲罪,因此一直將未敢實行心中計劃,此時得了上官命令,哪管其他,拿起手中武器,對著面前的胡人傾瀉著仇恨的怒火。

 只見矛兵持矛與刀兵立即將鮮卑人圍在大坑旁,後方弓弩兵不斷噴射出致命的箭矢,月光下穿過一個又一個鮮卑人的身體,無情的收割著這些侵犯漢境的胡人。

 此時有事前被蒙在鼓裡的書吏直接上前勸誡道:“明府,殺俘不詳,住手也!”

 伏泉冷然看了一眼其人,怒聲喊道:“再有妄言者,斬!”

 一語說完,書吏驚了半晌,最終還是低頭退下。

 殺俘不詳?

 在伏泉看來就是迷信,的確,在東漢以前,白起坑殺長平戰俘,項羽火燒關中,李廣誘騙降羌殺之,都在告訴漢人,殺俘不降,獲罪於天,必無好報。不過來於後世,伏泉怎會信此?

 想想後世五胡、契丹、金、蒙,清,屠了多少降兵降卒,便是漢家之人,薛仁貴坑殺九姓鐵勒十幾萬戰俘,可是從此將九姓鐵勒直接殺到退出歷史舞台,而那位天可汗在建唐初期不也多次殺降,最後令史家將此事推到其父身上,端是無恥,但伏泉卻很認同這種無恥。

 對待敵人,尤其是胡人,與他們講所謂的仁義道德完全是虛妄,和胡人講仁義,完全是可笑之極。後世歷史早就告訴我們胡人的仁義到底多少可信!殺漢人百姓,殺漢人降兵降卒,他們有仁義嗎?

 沒有,禮義廉恥在他們眼裡幾乎沒有,一切只和利益結緣。當國家強大時,他們自然會和你講仁義,但當國家虛弱,這些胡人會毫不猶豫的沒有禮義廉恥的反咬一口,歷史早已證明這點。

 當然,這種強大不是虛無的以和親的方式,送女人,送財物,送一切可以加強對方實力的強大,這種強大換句話說只是一種自欺欺人的仰慕。強大是鐵與血所磨礪出來的,是讓人從心裡就敬佩,不敢有非分之想的,而仰慕的強大,只是讓對方心裡不斷想著拿到你的一切,最終等你虛弱時,狠狠的反咬一口。

 人在做,天在看,天日昭昭,殺俘所為,是善還是惡,自有後世分說。今日,此時此地,一切隻為漢家復仇的血性。

 殺俘依舊進行,到了這時候,自然有為了活命的胡人冒死前來突圍,可惜一切都是徒勞的,密集的箭矢在那狹小的包圍圈裡,根本不會給他們這種機會,偶爾有僥幸衝到漢軍面前的,不是被前排的長矛刺死,就是被長刀砍死,兩千余人半晌功夫盡皆倒下,無有生息。

 一陣腥風血雨,包圍圈裡哀聲遍野,血流成河,最終化為一片寂靜,似乎再無人聲。不過,等到漢軍兵卒前去檢查時,還是現了漏網之余。

 “投降、投降……”一個鮮卑少年推開兩具被他用來作盾牌的屍體,看到漢軍兵卒在搜查後,趕緊將雙手高高舉起,稚嫩的臉上寫滿了恐懼與哀求,用他唯一會說的漢話大聲喊道。此時他依舊不明白,漢人為什麽要出爾反爾,他們不是接受鮮卑人的投降了嗎?為什麽還要殺他們,這和阿父說的根本不同。

 離家前,曾經身經百戰,現在殘廢一條腿的阿爹告訴他,只要在戰場上喊出“投降”這句話,無論之前投降的人犯下多大的過錯,漢人都會饒恕他。到時候聽漢人的話乖乖做事,讓怎麽做就怎麽做,千萬不要有其他念頭,阿爹就是如此得到寬恕而活下來的。

 漢軍兵卒此時沒了主意,返身回望,示意上官下令,他所屬的屯長也不管其他,眼神冰冷道:“殺!”

 “且慢!”

 只是兵卒剛準備提刀動手時,後方傳來一陣大喊,接著便見伏泉慢步走來,屯長和兵卒趕緊行禮。

 伏泉頷,隨即對其中一兵卒冷喝道:“刀來!”

 那兵卒趕緊恭敬將刀送予伏泉面前,伏泉手握那柄稍重的環刀,隨意揮了下感覺適用,然後臉色冰冷,看著面前跪著疾呼的少年,眼中精芒一閃,用力揮出一刀。

 這漢人少年要做什麽?他年齡和吾一樣,難道也是兵嗎?他舉刀做什麽?別殺吾,吾不是說了投降,為什麽還要殺吾?是音不標準,漢人聽不清嗎?不會呀,私底下吾偷偷練習過很多次,漢人應該能夠聽清,還是說阿爹騙人,漢人根本不說接受投降,早知如此他就不該隨部落大人來漢地。

 鮮卑少年惶恐不已,心中想法萬千,眼神愕然的看著伏泉,隨後隻覺眼中寒光一閃,便沒了直覺,眼睛裡一陣翻滾,最後只看到那坑裡埋著的數千鮮卑人屍體,感覺好熟悉。

 對了,他們進入漢地,殺的漢人太多,扎營地時也是如此處理漢人屍體的,難道這就是漢人所謂的報應?

 “嘭!噗通……”這是刀身砍在脖子上出沉悶的響聲,那是刀砍進肉裡,砍碎骨頭的聲音。

 鮮血,疾濺而出,沾染了刀身,也濺到了伏泉的衣甲上。

 “噗哧!”一顆稚嫩少年的人頭滾落在地,他眼神迷茫無助,嘴角微張,似乎死前還在喊著投降,只是面前那人根本聽不見他的話。

 “投降?漢家百姓求饒時,汝等可曾寬恕?”伏泉嘴角冷冽一嘲,隨後凜然轉身,將刀還與兵卒。黑夜中,瑟瑟蕭風吹過,在暗淡的月光照耀下,他顯得格外冷酷血腥。

 這一刻,伏泉心中冷然,他明白若不斬盡胡人,這些胡人依舊會一次又一次,重複的寇略漢地。顛覆漢家山河,屠漢人男丁,擄漢人婦女。他們無惡不作,所到之地全部洗劫一空,無數漢人被他們整個族滅,搶掠一番快活夠後,他們舒舒服服的帶著戰利品回到草原,等到下次再要搶掠時複返,而若被抓到,只要投降便可幸免於難,一點都不需要贖罪,這對慘遭橫禍的漢家百姓何其不公?

 所以,為了漢家以前現在受過這些鮮卑人折磨的百姓,伏泉覺不會讓他們活著,與這些胡狗講仁義道德,是漢族最大的不幸。與草原遊牧民族最該講的應該是刀與劍,是遊牧民族的鮮血,就是一個字,殺。殺的他們怕了,殺的他們再也不敢窺視漢人一眼,殺的他們亡族滅種,殺出一片漢家天威才是。

 夜幕深深,隨著屍體的推下,深坑被掩埋,一切的罪惡終將降到最低,或許也只有士人對此的口誅筆伐,後世史家的執筆哀歎,才會去詆毀那些坑殺胡人的英雄而已。

 兵卒還在埋屍,伏泉轉身便欲回營,忽覺頭上有點點冰冷傳來,再一看空中點點白色,伸手摸去,詫異道:“下雪乎,卻是來得稍晚……”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