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皇戚》第264章 將此獠拉出去斬了
簡樸破敗的廟宇裡,那一名吐露實情的錦衣賊人抬頭稍稍看了太守伏泉的臉色,見他並無惡意,便壯著膽子四處觀望,看著有些緊張,不過他那滴溜溜亂轉的眼珠子顯示著這人一看就不是個太靠譜的人。

當然,此刻這賊人身在伏泉掌控下,自然不敢有二心,所說之言應該都是真的,和那三個一直隱忍不言的錦衣賊人比起來,這賊人言語無疑還是比較可信的。

“甘寧離前可有異樣?其可言與誰人共行?”伏泉笑著問道,一副好好先生的樣子,努力降低這人的緊張感,但語氣卻很嚴肅,他明白此刻對此人審問的威壓不能減少。

否則,就不知道這賊人會不會心回意轉,只有不斷逼迫他才能讓他吐露實情,一旦給他喘息的機會,那真的就不知道這個不靠譜的人,嘴裡還有多少真話了。畢竟人一旦變節,他嘴裡有多少真話假話,只有他自己知道,因為此時的他心裡只有自己,對自己最有利的才會說,無論是真是假。

那賊人看了一眼伏泉,隨即低頭道:“小人不知,渠帥、不,賊首甘寧臨行前後隻與吾等言道,潛行偽裝,小心行事,切不可露出馬腳,入了江州,再行會合。”

“可知於江州何地會合?”

“城外大江處,會合時著錦衣便可。”

“哼!”伏泉冷哼一聲,低喝道:“賊子當真狂妄,欺吾巴郡無人乎?”這甘寧還真不把巴郡郡署和他這個太守放在眼裡,以為到了郡治還能再和以前一樣以錦衣縱橫嗎?竟然還敢以錦衣為標志相見,真是太不把他放在眼裡了。

伏泉突然的一聲低喝,嚇得對面那吐露實情的賊人,身體一顫,把頭埋得更低了,他可不敢此時出頭再惹伏泉生氣,畢竟現在可是“人為刀俎,他為魚肉”的時候,一個不小心,誰知道這“戾龍”太守會不會開殺戒?終究這太守可是有殺降俘的先例的,他可不敢冒險賭自己會不會那個幸運幾率,命只有一條,他當然要惜命。

看著面前這賊人模樣,伏泉心裡冷笑,他如何不知這人想法,和前面那六波吐露實情的賊人一樣,這些變節的錦衣賊人此刻的心裡也隻想著保命而已。盡管他們自詡為忠義大俠又如何,還不是遇到危險會變節,人是善變的,從來只是因為沒有達到對方心中的籌碼而沒讓對方變節,不會有從一而終的忠義,往往那些至死不渝的忠義,只是對方給不了而已。

說實話,在未穿越以前,伏泉一直向往著漢代這些重氣節、輕生死,恩怨分明、快義恩仇的豪傑任俠,他們做事附帶意氣,以俠義自任,在後世留下了多少故事傳說。

然而,到了漢代,無數次聽聞和接觸了這些遊俠惡少年,他對於這些遊俠惡少年更多的產生的是一種鄙夷。誠然,他們之中多以忠義守諾而聞名於世,但大多數出名的人,哪一個手裡不是沾了幾條人命,就像後世混社會,想在有黑道世界裡有份臉面,你手上不沾幾條人命,坐十幾年牢,誰敬重你?因為這就是你混黑道的資歷,這就是你混黑道的背景,有這種資歷背景,你想不在黑道裡混出名堂都難。

之所以伏泉對這些任俠鄙夷,就是因為這些人自己快活了,卻根本不顧親人感受。想想看,他們殺了人,就覺得自己快義恩仇了,也不想想他們的父母、兄弟姐妹、妻兒子女該如何自處,他們在外面快活夠了,也不想想他們的家人如何為他們擔心,而像這些錦衣賊盜就是如此,殺人犯了事後,淪為盜賊,若不是有甘寧背後的甘家作為保護傘,他們能有今日?

如果說像伏泉、陽球、蘇不韋這樣,

因為親屬受辱從而怒而殺人的,尚屬情有可原。並且在漢代這種因為大行《春秋》之義,民間和社會倡導“臣不討賊非臣,子不復仇非子”的風氣下,還可以得到赦免和寬恕,這種遊俠行徑從某些方面來說還是可以原諒的。但是,真正因為為長輩親人報仇的遊俠有多少呢?伏泉至今聽來的消息看來,這種復仇的恐怕十不存一,但多數都是一時血勇之氣湧上心頭,拔刀怒而殺人,然後為了逃避官府追捕, 四處流亡,或為賊盜,或隱於山林之中,隱姓埋名,不敢回鄉,空留家中親人望眼欲穿,不得故人音信,也許可能此生再也見不到。

從這一點看來,這些依附於甘寧的錦衣賊盜空自詡有“任俠”之名,其實根本就不算什麽,後世流傳的俠客傳說到底有多少俠客親人的血淚在其中,估計也只有他們自己心裡清楚了。就像歷史上的關二爺,殺人流亡幽州,直到黃巾之亂,才隨劉大耳出世,不然,恐怕他一輩子都該改變名字,老死於幽州,與親人相見甚難,如同天涯永隔一般。

接下來又是一番詢問,如同和前面六波錦衣賊人詢問的場景重複一樣,伏泉問得問題這賊人回答的如同沒有回答一樣,只是雖然這賊人回答的和前面那六波錦衣賊人一樣,但是伏泉卻從他回答的臉色裡總感覺到怪怪的。

看著這錦衣賊人亂轉的眼珠子,突然,剛才這賊人回話時的情景映入伏泉眼中,一絲明悟仿佛湧現,只見他大喝道:“禿那賊子,再有誑言,孤必令汝身首異處,快速速招來!”

可是,對面那賊子依舊如剛才那番,言道:“並無隱瞞”。

只是伏泉一直盯著他的眼睛,見他眼神狡邪奸猾,知道其人肯定有所隱瞞,便大喝道:“來人,將此獠拉出去,斬了!”說完,便揮手令左右兵卒而上,眼中帶有莫名意味的示意著。

左右兩名兵卒與伏泉相處日久,雖不解太守伏泉為什麽要突然對這俘虜要行殺戒,不過畢竟伏泉是太守,而且他眼色有異,顯然自有一番思量,便立即虎著惡臉,前來駕起這錦衣賊人往外走去。108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