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皇戚》第279章 天下出聖人
殿內的異象半晌之後才令得眾人回過神來,不說其他人,就連伏泉也被這突然出現的事情搞懵了,不會這後世的道教“老祖天師”真的顯靈了吧?

不然為何偏偏在自己祈願時,那神像會出現這般異象,而且之後又出現了烏鴉銜骨,然後又在自己頭上盤旋的怪異事情呢?不過,想到那烏鴉叼著白骨,伏泉心裡就一陣陰森之氣冒出,暗道晦氣不已,也不知這是它從哪刁來的死人骨頭,更不提烏鴉還是喪鳥,剛才那隻烏鴉還在自己頭上盤旋一番,說不得今天要遭霉運,自己遭誰惹誰了,偏偏今天出了這怪異事情。

只是,還未待伏泉說話,便聽那張修突然喊出聲來,“陵公顯靈,石像開光,神鳥銜骨,聖者現世,大吉!大吉……”

“吉兆!吉兆!”

“君侯乃聖者,大福大貴也!”

“聖者出,天下清,大吉!”

……

張修的話一說完,也不知其他道士和道姑如何想的,竟然也是一齊附和,有的人不斷誇著伏泉的貴氣,搞得伏泉鬱悶不已,難道你們不知道烏鴉晦氣嗎?

當然,這些道士道姑裡也有一些沒有恭維伏泉的人,他們看著更像是虔誠的教徒,正虛心對著那張道陵的神像跪下,一邊大禮參拜,一邊認真祈願說著“天師顯靈,不孝子孫跪求陵公保佑五鬥米教千秋萬代,香火不斷”之類的話語。或許是剛才的異象,讓他們以為自己師長升仙得道後,在今日顯靈,不管不顧的許願,只希望能光大自己的門楣而已。

一番也不知真心還有無意的誇讚,終於張修等人結束了對伏泉的恭維,這才伏泉稍緩一口氣,連忙道:“適才不吉,倒是讓諸位道長見笑,不知何處來的烏鳥來此玷汙‘正一真人’神像,憑白壞了今日運道。”烏鳥便是烏鴉,此時隻稱其為“烏”,著名的有楚烏,屈原在《楚辭·涉江》中便有“鸞鳥鳳皇,日以遠兮。燕雀烏鵲,巢堂壇兮”的名句。

“君侯此言詫異,烏鳥乃吉祥太平之鳥,輕易不得現世,如何會壞了運道?相反,今日君侯來此巡視,先有‘正一真人’陵公石像開光顯靈,又有神鳥銜骨而來,此大吉大利之祥瑞也,依貧道觀之,君侯日後必乃大福大貴之人。”張修見伏泉竟然說烏鴉是令人倒霉的壞鳥,臉色一變,連忙糾正道,他未多想,隻以為是那烏鴉剛才在伏泉頭上盤旋時間久了,讓這位手上沾了無數人血的大漢列侯、巴郡太守的心裡十分不滿而已,這才有了那氣話。

伏泉聞之一怔,臉露疑惑,莫非是他自己想錯了,怎麽這張修如此糾正自己對於烏鴉的蔑視呢?

想了半天,伏泉這才醒悟,這還真是自己想岔了,這時候的烏鴉的確是神鳥,寓意太平吉祥的鳥兒。早在商朝,就有“烏鴉報喜,始有周興”的歷史傳說,漢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類相動》中引《尚書傳》中說道“周將興時,有大赤鳥銜谷之神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諸大夫皆喜。”這裡所說的“大赤鳥”指的就是烏鴉。同類說法在《淮南子》、《左傳》、《史記》等先下史籍中也有記載,它們都表明了烏鴉是吉祥鳥,是報喜鳥。

先秦時候,古人就十分注重孝道,到了此時,大漢更是十分重視孝道節氣的,《孝經》乃是各個知識分子自小就要通讀的讀物,而這烏鴉的反哺行為,卻是大大的孝道體現,也由不得時下的官府和社會主流對著烏鴉有一種神話般的太平吉祥的寓意了。

因此,受現在的主流認知影響,無論烏鴉出現是凶是吉,“烏鴉反哺,

羔羊跪乳”是此時儒家以自然界的的動物形象來教化人們“孝”和“禮”的一貫說法,因此烏鴉的“孝鳥”形象從先秦到現在是一脈相傳的,它們肯定是神鳥,是寓意太平吉祥的鳥兒無疑的。而在道教,烏鴉更是擁有獨有的“神鳥”形象,不說此時,便是後世武當山便有因烏鴉而衍生的特有的習俗和傳統。後世凡是上武當山朝聖的人,都要帶著小米或包谷之類的食品站在南岩神道上,一邊把食物撒向萬丈懸崖,一邊親切地呼喊“烏鴉烏鴉,快來接食!”於是,成群結隊的烏鴉便會應聲而至,張翅鳴叫,並從空中銜走食物,朝聖的人認為這是吉祥之兆。 那便是武當山著名的動物八景之一“烏鴉接食”,而那一帶也因此得名“烏鴉嶺”,嶺北還建有烏鴉廟,廟裡常年香火不斷。

既然知道自己錯了,伏泉也未再提此話,而是轉移話題問張修道:“道長可知今日‘正一真人’石像顯靈之事有何寓意?”

伏泉自然不可能承認是自己的錯誤,不然也未免太對不起自己列候和一郡太守的身份了吧,若是這張修是自己長輩或者上司,認錯肯定是應當的。可對方僅僅是個有些名望的道士而已,在他們這些高官眼裡,依舊不算什麽,有時候,他們的名望反而會讓統治者忌憚,君不見後來孫策殺於吉,不就是瞧不起於吉嗎?若不是於吉的名望威脅了孫策統治,引起了孫策的忌憚,那江東小霸王哪裡會和這遊方道人計較?

“君侯所言極是,貧道適才欣喜,卻是忘了悟得陵公真意。且待片刻,待貧道算上一番,便知此番陵公顯靈卻是為何。”說完,張修向伏泉行了一禮,示意伏泉稍安勿躁,然後,抖了抖自己的衣袍,衣袍隨後自然的迎風搖擺,頗有些仙家之人的樣子,端的是仙氣逼人。

只見,那張修先是閉眼,接著嘴中念念有詞,不知講的什麽,想來是道教的一些算命術語吧。然後他在自己的手掌內不知按照什麽規律的掐按了好幾下,隨後又是一陣念念有詞起來,說是等片刻,可這張修最終卻是讓伏泉等了快半響。

終於,就在伏泉等的不耐煩時,這張修終於停止了他的做作,突然睜開了眼睛,一臉大驚道:“王氣臨益州,殺伐催白骨,逆天強改命,天下出聖人。”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