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皇戚》第277章 盧仙姑
既然冬至過了,正旦便已到了,一元初始,萬象更新,巴郡雖然還是春寒寥峭,但已漸漸暖和起來,川蜀大地又是一番新氣象。

 又到了休沐的好時候,就在巴郡上下各官吏以及郡內世家豪族、名士官宦再次發來請柬,邀請伏泉這個巴郡封疆大吏赴宴時,卻得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郡守伏泉已帶潁陰長公主以及家中親眷前往道教五鬥米教鶴鳴山祈福,已不在郡中,所以他們卻是失去了這個繼續和太守套近乎的好機會。

 蜀道崎嶇,一行人等連日奔波,終於到了鶴鳴山附近。鶴鳴山下,青山綠水,交織呼應,婉約如畫,沁人心扉,真是一片雲山霧繞之景象,不愧是道教名山,果有一片仙氣四溢之感,當年張道陵選此地。

 山路曲徑通幽,棧道連綿,蜿蜒曲折,心隨山勢,開始湧動,早有得到消息的幾名道士前來相迎,依著棧道七拐八拐之下,終於到了山上的道觀前。望著面前那十幾間略顯簡樸的道觀,伏泉是怎麽也不會相信,這就是後世的道教聖山之一,不過後來想想也就釋然了,如今的“正一盟威之道”算上張道陵傳教也才幾十年,哪有後世傳承數千年,信奉道徒無數的大教氣勢,而如今的五鬥米道還只是小門小道,甚至在很多人眼裡他們還被稱為妖道妖賊,和張角的太平道無異。

 道觀前此時已經站滿了等候多時的道士道姑,都翹首以盼郡守大人蒞臨,若不是伏泉先前打過招呼,山路崎嶇不必大張旗鼓遠迎,估計他們早就組隊下山迎接了。

 對於現在和剛出生的嬰兒無異的五鬥米道而言,他們的勢力其實還算弱小,即使有張道陵的名聲加持,但還是不夠。所以他們對於任何前來求福祈願的大人物都是小心翼翼對待,因為只有這些大人物幫他們宣傳,才會有更多的人信奉五鬥米教,就像後世的一些氣功大師、養氣大師之類的人物愛找一些明星做徒弟的道理一樣,社會的主流永遠在那些有權有勢有錢的精英手裡,只要這些人都認可和信奉他們,那麽他們五鬥米道才能逐漸站穩腳跟,發展壯大,不然就如無根之飄萍,隨波逐流,任人宰割而已,因此他們對於伏泉和劉堅的祈福求願卻是十分在意。

 “貧道五鬥米師見過君侯,貴客前來,有失遠迎,敬請見諒。”伏泉剛剛下了馬車,便見一個穿著直裾長袖袍服的中年男子,上來恭敬說道。看他一臉的和睦笑容,身上似乎不自然的透散出一股仙氣,憑空令人生出一絲敬仰之感,伏泉不由暗道果然這些神鬼道士沒有一點令人崇敬的地方,是做不來什麽教派首領的,更何況伏泉眼前的這“五鬥米師”。

 “五鬥米師”是現任五鬥米教首領張修對外的稱呼,眼前之人自稱“五鬥米師”,想來卻是那張修無疑。其實,伏泉任職巴郡時便已聽聞過其人名諱,不過並未見過其人,其實是伏泉不想見他。後來五鬥米教叛亂伏泉印象裡就有其人參與,為了避嫌,一直未曾相見,就連劉堅這次祈願也是通過其他人來鶴鳴山問話的。

 當然了。雖然伏泉知道五鬥米教也是未來大漢的“叛亂邪教”,但在此時,社會和官方多數主流一直崇尚道家,認為他們可以教化民眾,一直給予提倡和扶持,五鬥米教乃是張道陵道統,即使此時尚小,但依然在川蜀之地有些名氣,所以即使伏泉想禁止五鬥米傳道也不可能,除非等到五鬥米教叛亂之後。

 此次若非是伏泉要借助張道陵的名氣,掩飾劉堅懷孕的事實,說什麽他也是不想和這五鬥米教有太多牽扯的,然而,如今卻是不可不為,真是命運給他開了一個玩笑。

 大漢此時官方和社會主流都推崇信道,所以道人此時還算有一定的地位,而伏泉此次又是有求於這張修,因此施施然的回了一禮道:“琅琊伏流川見過五鬥米師,潁陰長公主祈福一事有勞五鬥米教諸位大賢了。”

 其實,若是往常,伏泉定是冷冷點頭示意,以他現在在大漢的身份和地位,即使張修在民間有一定的地位,在他眼裡依舊如螻蟻一般而已,反正他對於那些什麽修仙、升天、羽化成神之類的鬼怪迷信一點也不感興趣,也沒有絲毫信任,倒是也不會有什麽虧心之類的心理壓力。

 張修見這郡守如此禮遇自己,也是大喜,暗道這郡守說不得是自己日後的一大助力,即使不能幫助自己,但以他在巴郡的權勢對自己日後的傳道也是有幫助的。因此,張修格外欣喜,臉帶一股和睦的笑容道:“君侯無需如此,貧道與君侯說來亦有淵源,皆是徐州同鄉,勿需多禮。”

 同鄉?

 聽了張修之話,伏泉一愣,暗道這張修益州人怎麽和自己是徐州同鄉?不過,很快,伏泉卻是反應過來,這張修是張道陵後人,而張道陵卻是正經的徐州沛郡豐縣人,換句話時候,這五鬥米教的張家人祖籍不都是徐州嗎?和伏泉是同鄉倒也說得過去。

 對此伏泉不由苦笑,這張修為了和自己套近乎,也正是無所不用其極,只是可惜自己早已看穿了五鬥米教了,現在不是翻臉的時候,但是到了翻臉時,伏泉肯定是該翻臉就翻臉,一點兒情面也不留,沒有哪個官員會傻到和叛賊攀交情,除非他自己就是叛賊一黨,不然肯定是將自己和叛賊的關系扯的遠遠的,生怕沾染到一點。

 “聽聞‘正一真人’在此立教,破除害人淫祀,真乃巴蜀萬民之福也,煩請‘五鬥米師’帶路,孤欲覲見一番‘正一真人’。”不想繼續和張修攀論交情,伏泉趕緊轉移話題道,一點機會也不留給他。

 “這……”張修未想伏泉突然如此變臉,一時想不到如何接伏泉的話茬,登時有些呆了,看著十分不知所措。

 時間一下子靜謐的好一會兒,這時突然張修身後有一個豐滿的道姑上前,淺淺行禮道:“敢問君侯,君侯來時有言隨潁陰長公主前來,如今公主何在?吾等理當先見過公主,再去覲見‘正一真人’陵公。”

 鼻間似乎有一陣隱隱的香風襲來,這是一種成熟女性的香味,讓得伏泉有些癡醉,隨即想到現在何處,定了定神道:“山路嚴寒,公主來時身體不適,如今在外風大,恐有害也,不如進了道觀再見也不遲。”

 說著,伏泉指著車隊後面的一處昂貴馬車,此時那馬車邊的侍婢也是看到這邊情況,連忙打開一道緊閉的車門。隨後,便見一身華貴厚衣的女子露出頭來,只見她臉色似乎困倦不已,與伏泉身旁的眾人稍稍點頭後,連忙回到車裡。

 一眾道士道姑見此,頓時知道那就是公主,再無異議,也明白伏泉所言不虛,便邀請伏泉入內。漢家公主身份高貴,即使是先帝的公主也是一樣,他們可不敢讓一個身體不適,有些小毛病的公主真的在這寒冷天氣出來和他們見面,要是出了問題誰敢負責?

 令車隊其他人等隨其他道士先入道觀客舍,伏泉帶著徐晃、史阿隨張修等人一起走入道觀之內。此行伏泉也隻帶來這二人並一些家兵保護車隊一應人馬的安全,徐晃是其母亦信道,聽聞伏泉要去訪道,便一同而來,而史阿卻是巴郡無親眷,休沐日在家也是無事,隻當此行遊山玩水而已。

 自從伏泉就任巴郡太守,徹底掌控巴郡局面後,原本隨他一同來益州的心腹親信都各自將自己的親屬家眷接來安居。而如今是正旦,像黃忠、關羽這樣家人多的,自然都在陪著一家老小休假,伏泉也不想讓他們前來,甚至連徐晃和史阿他都覺得多余,他也不想帶來。畢竟劉堅懷孕一事一直對身邊眾人陰謀,若是讓他們看到此時劉堅的樣子,肯定能猜出原委,不過後來想到若是遇到危險,身邊沒一兩個心腹也不行,所以這才同意兩人隨行。

 雖然從外看這道觀似乎才十幾間,規模似乎很小,可是進來之後才發現這山上的道觀佔地也不算小,內裡極大。走了半晌功夫,眼前的正觀大殿才越來越近,路上伏泉別的都沒注意,卻是眼神十分集中在那剛才回他話的道姑身上。

 路上也與幾個看似在五鬥米教內身份不低的道士道姑見過禮,其中就包括那插話道姑,她姓盧,旁人會稱她“盧仙姑”,長的十分美貌,姿色在伏泉看來不下於身邊的劉堅、卞縈。

 倒不是說“盧仙姑”年華正盛,嬌俏可人,相反看著女人的年紀,想來應該有三十左右,本來應該正是慢慢蒼老直到沒了美貌的年紀,可是這女人卻是駐顏有術,皮膚光彩照人,宛若少女,若不是能看到她的眼角有一些上了年紀的女人才有的紋路,伏泉都不一定能看得出來。

 一路上,若不是顧及自己顏面,伏泉真恨不得將自己的目光全部集中在這女人身上。 倒不是他沒見過女人,畢竟身邊有著公主劉堅還有未來曹操的老婆卞皇后,伏泉自問一般女子是入不得他的眼裡的,可是這個“盧仙姑”卻是讓伏泉頗有一種魂不守舍的感覺,實在是她的身段真是太豐滿成熟了。

 後世評論女人的樣貌,臉蛋之外,無非是胸和臀,至於什麽大長腿之類的在伏泉看來都算是次要的,畢竟對男人而言,在女人身上真正需要的就是乾的爽而已。而論起胸和臀的話,這“盧仙姑”在伏泉眼中絕對是極品,此時的道袍可比後世電視劇裡的那些道袍寬大的多,可是穿在這“盧仙姑”身上,卻是顯得十分緊身,凹凸有致。

 當然這可不是“盧仙姑”胖的緣故,完全就是她那一對透著袍服時刻搖晃的玉兔,還有令人無限遐想的臀瓣太大的緣故。一陣風吹過,完全可以見到那袍服隨風擺動的樣子,連帶著那一對搖晃的山峰令人不住用余光瞥視,伏泉覺得不止是他,在場之中肯定有不少道士眼神瞥過,目光肯定有那麽幾秒在“盧仙姑”的身上流連幾番。

 目光只見一處高大簡樸的大殿映入眼前,裡面應該就是張道陵的神像了。大殿前有一牌匾,上書“三天法師正一真人殿”,字跡恢弘,有股子仙氣透露,令人不由暗想這是誰人所書。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