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微風緩緩拂過西邸,帶來一絲絲寒意,不過並未影響北宮禦花園談論的幾人。
劉宏思索道:“駙馬沉深大度,寬厚仁德,品行俱佳,若欲為司隸校尉,交錢五百萬便可。”
“謝陛下厚恩!”
伏完、伏泉叔侄二人連忙行禮謝恩,隨後在場幾人一番閑談,聊了些宮內外趣聞,伏家叔侄二人便告退出了西邸。
剛出西邸不遠,便聽那禦花園方向,又傳來一陣靡靡的樂聲,想來劉宏又讓宮女演舞了吧。伏泉暗想歷史上劉宏早亡,或許也正是開了西邸,日日享樂,對於女色不加節製,不再似親政之後那樣有竇太后和董太后勸誡克制,終是掏空了身子,這才匆匆早亡,致使自己死前的改革荒廢,讓得何進尋了機會,佔了皇位。不然若是劉宏不死,那幫黨人所中意的何氏‘史侯’,與劉宏支持的劉辯,二人誰能奪得皇位,卻是未知之數,東漢的歷史或許也會改寫。
不由得,伏泉暗道自己以後必須要愛惜性命,尋得養生之道,這樣即使事有不濟,靠著年齡優勢他也能耗死一大波人。畢竟有時候,年齡真是最好的神器,多少梟雄敗給了年齡。
想想袁紹官渡一戰敗北,不也有他年長太多,已知天命,耗不起剩余時光,本就是自傲的性子,急切間更是自大專行,不再聽得謀臣之言的緣故;後來曹操赤壁敗北,同樣也是因為年齡,尋求戰,考慮不再慎重,急迫時自大不聽人言,為求勝利獨斷專行,終有赤壁一敗,與袁紹後期何其相似。
年齡,惟有年齡是梟雄雄傑們的最大敵人,袁紹五十五歲官渡輸給小其九歲的曹操,曹操五十四歲亦在赤壁之戰輸給三十四歲的周瑜,縱然其中有其他因素在內,但年齡的問題卻決不可忽視。
之所以曹操敗北比袁紹好的多,卻是因為曹魏的核心將領絲毫未損,不然說不得真會被劉備諸葛亮北伐成功。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袁紹官渡之後沒了優秀將領,即使北方四州人口再多,物資再比曹操豐富,也是無用。
而曹操呢?赤壁敗北,優秀將領、傑出謀士幾乎未損,短時間內便可憑北方土地,再征召出一支強軍。
無數歷史事實證明了沒有良將,帶不出精銳的部隊,即使兵員素質再好,人數再多,也敵不過一隻人數少的虎狼之師,後世那句“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充分說明了優秀將領的重要性,好在有著後世的先知先覺,伏泉已然有了不少的資本可用。
翌日,連續三道旨意的出,在朝堂裡掀起了一陣議論,對於某些公卿而言更是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陟光祿勳滂為司徒!
遷越騎校尉完為司隸校尉!
以知州事,拜南陽宛人何進為郎中!
三道旨意,各不相同,如果說第一道是正常升遷的話,這第二道和第三道卻是令人費解皇帝到底何意?是現在就扶持皇子,還是念及舊情,不忍廢後?
誰都知道何家是皇帝唯一皇子的母家,何進此時入朝對百官來說卻是一種政治信號,告訴那些想在政治上早下注的人該站隊了。可是,現在隨何進入朝為官的消息,同時而來的卻是伏家的伏完改任為司隸校尉,這又讓百官捉摸不透了。
伏家和宋家的關系緊密異常,這時候改任是否有其他深意,雖然越騎校尉和司隸校尉品級一樣,但兩者在朝堂裡的話語權絕對不可相論。
越騎校尉手握重兵,京師的實權將領,但於朝堂而言,話語權並不多,可司隸校尉不一樣,雖然漢武帝感到司隸校尉權勢太重,遂“罷其兵”,剝奪了司隸校尉原本統率徒兵權,但其最重要糾察、彈幼中央百官之權依舊保留至今,不然何以能與尚書令,禦史中丞在朝會上有專門的坐位,“三獨坐”並非虛名。
此刻,伏完改任司隸校尉,是皇帝無心之失,還是有意為之?當然他們並沒有往伏完自己要謀求司隸校尉的路子上去想,因為在他們看來這純屬多余,此時的漢朝士人,誰不想往三公九卿的位置上坐,現在伏完有機會提升官位,不去做九卿,往三公之位努力,卻做和原本越騎校尉秩比差不多的司隸校尉,除了腦袋秀逗了的人才會這麽乾。
當然,因為伏完、伏泉叔侄二人去西邸求官時,乃是呂強當值,而禦花園裡的人都是呂強的心腹,是以知道伏完買官這件事的人很少,知道的也都得了命令閉口不言,這才造成了朝臣消息的閉塞。不然以這些在黨錮之後,依舊能生存下來的政治經驗十分豐富的政治家頭腦,細細思索便能品出這裡面的門道來。
朝廷旨意明旨出,有些人消息不通注定要後知後覺了。此刻的他們,或許依舊過著往日的生活,利用手中權勢謀取私利,這一點歷朝歷代都是如此,利己者從來都是大多數,其次才是利國者。
中常侍袁赦府邸外,得到守門蒼頭的通知,在府外等了許久的韓林這才下了馬車,從懷裡掏出一塊金餅,暗中交予這為自己提前安排了面見袁公位置的蒼頭。隨後在蒼頭親切的笑容裡,以及府外依舊等待袁赦召見的眾人的羨慕目光下,這才心懷忐忑的進了袁府。
喪子後,一心為兒子報仇的韓林,也是四處尋訪仇人,可依舊找不到關羽的影蹤,似乎此人就此消失一般。而關羽被赦免的消息,是隨著劉宏大赦天下傳到解縣的,除了關羽好友,誰也不知其中緣故。解縣官吏隻當這位殺官狂人走了狗屎運被赦免,也就沒有深究,至於聽聞的關羽斬殺鮮卑級的消息, 也隻當是同名同姓之人未作多想,畢竟誰能想到一個亡命之人會去千裡以外投軍立功呢?
自從正月底得知皇帝開設西邸賣官,韓林想著家族不能就此衰落,從族內過繼了一個兒子,後此番為了讓他仕途無憂,便進京尋找他以前的靠山袁赦,希望以此為紐帶,接近皇帝,能從西園買到正統官位。
不過,很顯然因為自家辦事不利,沒能贏得袁常侍的重點關注,等了許久才能得到他的召見。心裡面,韓林不由暗罵那個仇人關羽,若不是他,說不得自己那短命的兒子會因皇帝開設西邸的機會,仕途無憂,前途無量。
這一刻,韓林捏緊拳頭,暗想等回河東以後,自己再派人去尋關羽報仇。即使他被赦免又如何,殺子之仇,不死不休。
只是,一切能如其所願嗎?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