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皇戚》623章 張玄被劫 黃忠再戰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遠在三輔右扶風境內,一支從涼州而來的數十人的押解車隊,剛剛進入右扶風不久,正毫不戒備的過了陳倉道,進入陳倉城關中。

 陳倉道,又稱故道,乃是夾於群山之中的險要之地,有經驗者,不勘察地形,查看有無敵人,絕不會輕易進兵。而那陳倉城建於兩山之間,其地勢險峻,城高數丈,長數十丈,也是堅固異常,縱有十倍之兵攻之,亦難克也。

 前漢開國太祖高皇帝劉邦,於楚漢爭霸之際,在鴻門宴後,迅速翻越秦嶺來到漢中,並用張良的計策,燒毀身後的棧道,以向西楚霸王項羽表明自己永留漢中封地,不回關中的決心。後來,劉邦在漢中養精蓄銳之後,便要殺回關中,他任用韓信為大將軍,采用韓信計策,假裝重修燒毀的棧道,與此同時,軍隊主力則繞道陳倉道的遠路來到寶雞,然後東進長安。

 就這樣,漢軍運用聲東擊西之計,留下了那個流傳至今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故事,這其中,陳倉就是陳倉道。當然,那時候,項羽所留楚軍,除了因為被劉邦大肆修建損壞的棧道迷惑以外,也是因為陳倉地勢險要,忽視大意之下,這才讓漢軍從這陳倉道內鑽了空子。後來蜀漢的諸葛亮,二伐祁山,出散關圍陳倉,糧盡而退還漢中,其中也是因為陳倉險要,才讓當時佔據優勢的諸葛亮不得不含恨而歸。

 綜上種種,可見陳倉城之堅固險要,而在本朝,於關中留有虎牙營、雍營兩大野戰部隊,前者守護西京長安,後者駐扎雍縣,距此不遠,一旦陳倉遇到危險,兩者都可在幾個時辰內趕來救援,阻敵於三輔之外。

 堅塞,強兵,陳倉不愧是號稱關中西面最後一道屏障,也足可說明,漢代對於三輔之地的看重。這也是真實歷史上,韓遂、邊章帶兵,攻入三輔,天下震動,甚至滿朝公卿,大部分人都為此嚇的建議放棄涼州,大漢全面收縮兵力守住三輔的原因,實在是連陳倉這樣的險要之地都被叛軍攻破,不僅可以看出叛軍的戰力,更能預見到險要不及陳倉的三輔之地,也擋不住叛軍兵鋒。

 那支涼州來的押解車隊也是如此,他們在陳倉城內稍作休整,補充糧食清水後,便不敢耽擱的繼續上路。之所以如此,實在是涼州刺史伏泉有令,必須要迅速將車隊押解之人,送入雒陽廷尉受審,這押解之人不是別人,正是那主動去伏泉那裡,向伏泉進言清君側的張玄。

 進言一事出了後,伏泉深知此事處理不當,對他的政治危機是致命的,連忙綁縛張玄,派人將其綁縛廷尉,並上奏告知皇帝劉宏前因後果,務必要在第一時間把這事情說清楚,否則,一旦流言四起,以他這個現在掌握重兵的外戚身份,明顯不會有好後果的。

 一路之上,張玄倒也沒因為伏泉抓他而鬧騰,反而一直非常老實,時不時的還和押送兵卒談天說地,打發路上寂寞。這一定程度上,也更加讓那一隊漢軍大意無比,直接讓得他們過了陳倉城,眼見越來越近的京師雒陽,放下了更多的戒備,殊不知這將會是他們的喪鍾序曲。

 車隊走到一處僻靜的山道內時,山道之內,卻是有著不一樣的寂靜,甚至連鳥聲都沒有,可是一路談天說地的漢軍兵卒卻是絲毫不已為意。三輔之地的盜賊一向少有,畢竟,有著拱衛京師雒陽的眾任,地方官吏當然不能搪塞應付,而且就是有盜賊,那些盜賊的人數也不會太多。

 對於他們這些涼州精兵而言,真有人想要劫持他們的話,也得掂量下自己的實力才行。否則,最終的結果還不知道誰勝誰負了。

 只是,轉瞬之間,當他們面臨四處飛舞來的箭矢時,立馬便讓這一隊漢兵驚呆,他們不知道是那一幫人,怎麽會有這麽多的弓弩呢?

 一個照面功夫,便有十幾人因為被射中要害倒地不起,其他的人也沒多好,面對密集不斷的箭矢攻擊,他們或多或少都受了一點兒小傷。同時,直覺告訴能戰鬥的漢軍兵卒,埋伏在四周的人,絕對不簡單,戰力一定不是一般搶劫的小毛賊可以比擬的。

 當然,漢軍因為突發情況,並沒有觀察周圍情況,如果他們看到縱然是箭矢齊飛,但是被關在檻車中的張玄,竟然在這亂局之中,毫發無損的話,一定就會明白,這夥不知來歷的賊人,此番定然是為張玄而來。

 箭矢過後,便從數十穿著遊俠衣服的男人,手持短弩和刀劍,衝鋒而來,漢軍兵卒顧不得其他,當即與其接戰。

 近戰之下,漢軍兵士也是吃虧不已,雖然他們人人著甲,但是手中所持多為長兵器,十分不利於近戰突擊。即使漢軍一開始給那支“遊俠”軍,造成了十數人的死傷,可是隨著遊俠軍拉上,並且又有短弩加成,這一隊漢軍兵卒,很快便一一亡命。

 眼見再無阻礙,那支“遊俠”軍,連忙打開押解張玄的檻車,放出張玄。

 “此地不宜久留,速速離去!”

 “諾!”

 張玄似乎對此早有預料,他雖然不認識面前這些遊俠,但自然知道他們為他而來,在被救出後,連忙命令這些人早作離開。若是消息傳開,驚動關中漢軍諸軍,那可就壞了。

 那些遊俠得令之後,又將那些漢軍死屍一一檢查一遍,全部再補一刀,確認沒留下活口,現場也沒有留下能找到他們的線索痕跡後,這才跟著張玄離開。

 當有行人路過此地,將此事告知右扶風官署後,聞訊而來右扶風鮑鴻在確認這是涼州刺史伏泉麾下的兵卒後,當即大驚不已。一隊大漢邊軍被殺於境內,朝廷要犯被劫,官府竟然事先毫無察覺,這足可以算得上是右扶風至今的大案了。

 鮑鴻震驚於賊人的膽大和組織嚴密,直覺告訴他,賊人能夠在陳倉行凶,顯然早有預謀,並且能趕在官署察覺錢,快速解決漢軍一隊人馬,實在不可小覷。而且,這次伏擊,賊人竟然連一點兒查詢他們身份的痕跡都沒留下,著實厲害,唯一能讓鮑鴻感覺可以值得查詢的線索,也就是賊人所用的箭矢而已。

 只是,在鮑鴻想來,行事嚴密的賊人,能用留下這些東西,必然說明他們根本不怕漢朝官府追查,也就是說這些箭矢的來源恐怕早就查不到了,即使查得到,恐怕中途也不知道轉了多少手了。

 不止是鮑鴻震驚,就是右扶風一眾文武,也震驚於這場伏擊的規模,那夥賊人竟然動用了相當數量的弓弩,其中還有不少大漢管控極其嚴格的強弩,這也說明了賊人的不凡。

 若是弓箭倒罷了,但是賊人竟然連強弩都有這麽多,直覺告訴鮑鴻,這事情不簡單。再加上他也從陳倉城守軍處得知,這支涼州車隊運送的是那個伏泉告發的張玄後,聯想到張玄的勸軍一事,當下不敢再想,說不得這裡面有更深的政變事情。

 當下,鮑鴻不敢怠慢,連忙一邊上報雒陽,告知陳倉襲擊事件的前後,一面又書信告知涼州刺史部,將這事情通知伏泉。

 既然不知道這裡面的陰謀,鮑鴻能做的,就是盡量各處不得罪,將他的本分任務完成便可,多年的政治經驗,告訴他若是能查出案件原委,那就去查,查不到的話,便只能慢慢和稀泥,再隨後混完他的任期外調,脫離這個火坑了。

 三輔的事情還未傳至涼州,引起涼州州郡震動,歸義城北五十裡外,一場注定日後要令羌人膽寒的對戰,即將開始。

 漢軍偏師主將黃忠,率領麾下三千余騎,在此坐等涼州援軍,蒼茫大地上,漢軍三千余騎,毫不因敵軍人眾而怯敵,他們的心裡,只有用戰績,來向天下證明,他們這支裝備馬鐙馬蹄鐵的伏泉麾下親信騎兵,會有如何恐怖的戰力。

 “殺!”

 “殺!”

 “殺!”

 ……

 “轟隆隆……轟隆隆……”

 隨著黃忠一聲令下,三千余漢軍騎兵,大吼著衝鋒向前,夾帶著馬蹄鐵的萬隻馬蹄,如同炸雷一般,帶出一陣地動山搖,令得對面的羌人騎軍,無論是將領還是兵卒,皆是面面相覷。

 羌人自小牧馬,這是他們平生第一次感覺到什麽叫千軍萬馬,天翻地覆,實在是馬蹄聲太響了。就是他們這些自小養馬,有的見過數十萬馬匹的羌人,都沒聽過這樣的聲音,真的是太誇張了。

 當然,此刻局勢,對於一直自大,無視黃忠麾下騎兵的無戈太劍而言,就算是漢軍把天震破了,他也不會因此懼怕。羌人自小控馬,戰力怎麽會是這些班門弄斧的漢人可比的?比起騎兵,漢人實在是差遠了。

 “殺!”

 “殺!”

 “殺!”

 ……

 無戈太劍一聲令下,三千騎湟中羌、七千余騎燒當羌嘶吼著羌胡之語,向著漢軍衝鋒而來,你要戰,那就戰!

 不過這一次,羌人明顯要和前番王國、宋建見到黃忠麾下騎兵一樣,因為他們在人數上的優勢,而出現的自大而後悔。

 兩軍約至百步遠時,黃忠便已率先取出短弓,彎弓搭箭,後面漢軍騎兵見此,也紛紛彎起弓來。

 這一幕,令得對面的羌人紛紛驚訝,漢軍這是要幹什麽,百步就敢射箭?真當自己無所不能嗎?

 只是,片刻之間,他們就要對此接受了,只見漫天的羽箭,攢射而來,然後飛速落在了羌人騎兵的陣型裡。

 “騎射?百步之遠?”無戈太劍將面前的羽箭打落後,聽著耳邊不斷中箭倒地的族人騎兵的喊叫聲,震恐道:“漢軍皆神射乎?騎射百步?”

 實在是太恐怖了,對無戈太劍而言,如果漢軍一直可以百步之遠射箭,那樣的話,他們還怎麽和漢軍對戰?

 其實,漢軍並非都可以百步射箭,只是黃忠作為一名身經百戰的騎兵將領,自然知道百步射箭,隨著兩軍的相對衝鋒,完全至於要有七、八十步的射程,就能將羽箭在有效的射程裡,送入對方的陣營。

 一輪箭雨之後,又是一輪,無戈太監欲哭無淚,兩軍如今尚有六十多步遠,他們本族的騎兵,只有少數最好的射手,能夠將羽箭還擊對方,其他人只能乾瞪眼,忍受著漢軍的羽箭。

 好在,只要再過一會,待到漢軍進入本部射程,以及之後短兵接刃,他們肯定可以用人數優勢將這支漢軍全部消滅,任憑漢軍戰力再強,也無法改變兩軍的人數差距。

 然而,待兩軍近五十步,無戈太劍都下令麾下騎兵持弓反擊時,對面的漢軍,再一次的舉動,徹底將他的下巴驚調了。

 卻見,漢軍並沒有近身接戰的意思,而是轉移方向,從羌人騎兵側翼筆直飛衝,然後就在羌人不可置信的目光中,站在馬上,而後持弓對著他們射箭。又一次,在羌人不能反擊的情況下,將一支支鋒利的羽箭,全部射入對面羌軍陣中。

 戰勢,自此變成一邊倒,漢軍從一開始,就得到黃忠的命令,決不和羌人近戰,就靠著他們弓箭的射程優勢,一點一點的耗死羌人。

 事實正是如此,沒有馬鐙和馬蹄鐵這騎兵利器的羌人,根本無力對抗漢軍這般無奈的戰法,任憑羌人如何叫喚漢人無恥,但他們始終都被漢軍緊緊壓製。

 反觀漢軍,對於這一戰,黃忠早有所料,準備了足夠數量的羽箭,徹底將這場對決,變成了一場馬上步兵的射箭大賽,只是,漢軍永遠是那進攻的一方, 而羌人,只能承受。

 終於,隨著羌人傷亡過半,無數羌兵再也承受不了這般壓力,不顧無戈太劍等人的命令,率先離去,一個接著一個,最終就連無戈太劍,也被親信裹挾逃走,這場沒有懸念的戰爭,根本沒有羌人有反抗的想法。

 至於漢軍,也沒有追擊的想法,黃忠見好就收,在將一些因為非戰鬥減員的漢軍收斂,取走馬鐙馬蹄鐵後,打掃完戰場,就此東返隴西郡。

 是役,漢軍自損四十余人,有八人不幸被流失擊中而亡,其余輕傷,而萬余羌騎,死傷六千余。

 此戰可謂大勝,再有前番黃忠收復隴西,擊殺王國、宋建之戰,伏泉麾下這支精騎,可謂是震驚天下!

 注:歷史上諸葛亮七次北伐,其實就只在祁山出兵兩次,所謂“六出祁山”其實不過是羅貫中虛構的,畢竟第二次北伐那麽有優勢,又花了那麽多時間,都沒拿下陳倉,對於實力最弱的蜀漢來說,在陳倉死磕,是非常不智的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