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皇戚》第613章 從此無羌唯有漢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很早以前,伏泉在見到漢代騎兵沒有裝備馬鐙、馬蹄鐵時,就想把這件跨時代的利器弄出來,不過最終還是製止了。

其中原因,也很簡單,時機不合適,伏泉不確定自己的未來最終能走到何方,如果因為提前鼓搗了這玩意兒,把自己給玩拖了的話,那未免就太不值得了。到了現在讓馬鐙和馬蹄鐵問世,雖然還是有些早,但為了對付韓遂和他麾下的數萬騎,伏泉要想勝利,只能靠著裝備優勢了,而以他現在的身份,如果嚴守秘密的話,還是可以守住幾年,不被他人知道的。

起碼,現在尚在漢軍控制下的涼州半部土地,基本上都是伏泉的,並且伏泉這次安排裝備馬鐙、馬蹄鐵的騎兵,都是一直隨他南征北戰的部隊,忠心程度絕對不需要多說,而只要他們平日裡收起馬鐙保管好的話,就算有人懷疑伏泉用了什麽方法提升部隊戰力,也很難發現其中的秘密。

當然,至於說黃忠那不到五千騎,能不能硬拚得過韓遂的數萬大軍,伏泉卻是不擔心,畢竟,對戰韓遂的還是他這一路的漢軍主力,他要用這三萬步騎,徹底摧毀韓遂。至於黃忠,說到底也只是偏師性質而已,伏泉可不想過早的讓這支騎兵暴露在眾人眼中,難保那些身經百戰的漢軍文武中,不會有聰明人猜得出其中關鍵。

得過隴西郡全地光複的消息,漢軍軍中的氛圍明顯更好,畢竟這預示著這場戰事往一個好的方向發展,大軍就這樣一路經過勇士縣。

在勇士縣城裡,伏泉和守城的將領吳懿囑托數語,讓他一定要率領重新分配給他的五千步騎,守住勇士縣城,保護好大軍的糧道,勇士縣城和平襄縣城之間,是廣闊的牧苑,誰也不能保證會不會有一支叛軍偏師從漢陽郡毗鄰的武威郡內殺入,在這塊地點裡截斷漢軍糧道,這也是伏泉明明在兵力不佔優的情況下,還要調撥給吳懿五千步騎的原因,實在是糧道太重要了,如果糧道被斷的話,漢軍在金城郡內一定寸步難行,畢竟本身涼州就是苦寒之地,再加上金城郡又被叛軍佔據多時,漢軍就算想就地征糧,金城郡的百姓也不知道還有沒有余糧可夠大軍征用的。

叮囑過後,隨即伏泉便率漢軍征討主力,出了勇士縣城,往毗鄰勇士縣的隸屬於金城郡的榆中縣而去,那裡,將是此番征討叛軍的第一站,而與此同時,北地郡以北的塞外,關羽與皇甫堅壽等人,率領一萬零五百騎攻打北地郡外的先零羌,他們的目的,卻是要再斷韓遂的叛軍一臂。

先零羌從涼州叛軍反叛以來,便是最早加入叛軍的一支羌人,甚至北宮伯玉、李文侯等人,若非本身加入過漢朝軍隊,學得不少兵事本領,加上他們出身湟中羌,令得羌人相信,這才會被先零羌以人數上的優勢推為首領。

否則,作為同樣起事的枹罕、河關等地的漢人群盜,顯然不會允許軍隊高層全是羌人的,這也是他們當初迫不及待的劫持俘虜韓遂、邊章二人後,推舉他們進入叛軍高層的原因,無非是互相猜忌,害怕被當炮灰而已。

這種利害關系下,自然也導致這些叛軍的忠誠度是極其脆弱的,所以自從北宮伯玉、李文侯和邊章等人,帶領大軍被伏泉以弱兵伏擊大破後,韓遂卻同樣以弱兵嚇退伏泉後,大部分漢羌叛軍決定反叛,不惜殺了北宮伯玉等人,擁立韓遂為主的原因。

現在,伏泉為了切斷這支叛軍最大羌胡的和叛軍的聯系,主動分兵誓要將如今不少兵力尚在金城郡的先零羌後方連根拔除,

這樣,無論此戰漢軍是勝是敗,先零羌也必然要因此衰弱,甚至因為部落的滅亡,而徹底被其他部落同化。“昔日,北地羌胡為段太尉、伏涼州所服,未敢有異心,不想如今猖獗至此,今日,便是其等滅族之時。”塞外一處草原裡,關羽側馬望著前方的羌人部落,冷冷說道,同時,他的眼神裡充滿了炙熱,顯然非常激動。

滅國誅族,擒敵酋長於君前,都是每一個武將夢寐以求的事情,關羽自然也不會例外。現在,伏泉讓他率領萬騎滅羌,這等戰功若成,必令他揚名,而且因為是他率領的緣故,這名聲必將日後能讓他在青史之中,留下更加響亮的名字,自然關羽因此非常激動。

“將軍,末將父兄子弟反叛,皆為形勢所迫,妄將軍手下留情。”一旁,因為熟悉地形,此番被伏泉特地調來的強良,對著關羽行禮懇求道。

先零羌是強良的家,雖然他這數年來在伏泉麾下,早就當自己是漢人,但是現在真的讓他帶漢軍去滅自己親族,還是有些不太忍心。

當然,不只是強良,即使伏泉麾下其他羌人出身的親信,這次也被調來,作為關羽的本部騎兵,他們的內心在知道伏泉的滅族大計後,也是臉色不佳,縱然知道伏泉也給了自己族人生路,但是想到反叛的後果,他們也無法釋懷。

至於說讓他們也跟著族人反叛,這也不可能,數年在漢朝的軍旅時光,早就讓他們不想再去選擇塞外那苦寒的牧馬生活。他們不少人以前在部落地位低下,是漢朝給了他們好的生活,能在這前後反差的生活裡,選擇因為血緣親情而反叛漢朝的終究是少數。

這一點,就算是漢人也是如此,否則也不會有那麽多的漢奸,當一方給了你比之原本來說,多了不可想象的好處和福利以外,多數人終究會選擇背叛,所謂的家國、親情、忠誠都會被他們統統舍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莫不如是!

關羽沉思片刻,看了眼強良道:“君侯早有言語,若羌人歸順,非真心反叛,則盡數內遷涼州,穿漢服、習漢語、尊漢律、服漢官,則皆免死,不然,族滅身損,活口不留,吾若留情,爾欲令君侯治吾罪乎?”

“……”

眼見強良無話言語,關羽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放心,若汝族人真心投漢,何有漢羌之見耶?”

強良聽後,沉思了一會,終是行禮道:“末將欲為大軍先鋒,願將軍準許!”

“善!汝率本部並屠各、匈奴兩千騎,直殺中軍,本將率領余部,包圍羌族廬落,若其等反叛,年輕婦女留命,其余之人,高於車輪者老弱青壯男丁,盡滅之!”

“諾!”

強良重重的點頭,而後忍住心神,望著前方的先零羌族部落,狠狠策馬而去,若是族人依舊反抗,那就不得不怪他心狠手辣了,縱然此番可能會令先零羌滅族,他也要去做,因為他要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保護他如今所取得的一切,族人背叛他,也就別怪他無情了。

戰前,伏泉早已通令各部,漢軍對付降而複叛的羌族,此番不再接受抵抗之後的投降,一律複其昔年征討鮮卑事。換而言之,那些反叛的羌族,但凡敢於反抗漢朝天兵的,那麽就全部殺死,按照伏泉當年征戰鮮卑時,所用的策略一樣,其部落隻留年輕婦女,而孩子則留個子低於車輪的,其他人,全部屠殺,不留活口,從根本上,將羌人的再次反叛的源頭給滅絕。

此等滅族絕戶之策,伏泉麾下,像強良這樣的北地先零羌出身的兵將,自然知道有多麽恐怖,畢竟他們也是跟著伏泉經歷過他屠鮮卑的人,想想看,現在大漢北疆,可還有人敢稱鮮卑人?

只有在北疆更北的地方,大漢觸手碰觸不到堅昆、丁零等勢力裡,有那據說是由曾經的鮮卑大人魁頭、步度根、扶羅韓等人,所率領的數萬鮮卑余孽,依舊稱呼著自己為大鮮卑。

他們這三個曾經的鮮卑雄主檀石槐的後人,在當初知道和連敗北,鮮卑最後的大軍被漢軍或俘獲殺,只有少數逃離後,明白了鮮卑已經沒有和漢人叫板的實力,連忙收攏草原上的鮮卑敗兵,一起逃竄大鮮卑山之後,帶著他們早就準備好的一些部族,果斷北遷,然後在堅昆、丁零等勢力內,往西尋求活路。

至於之後為何往西,那自然是因為北疆最北的地方,他們都知道是一片冰天雪地的所在,根本不是他們這些遊牧民族能夠生存的地方,他們只有學著曾經被漢朝打斷了骨頭的北匈奴一樣,往西北方向尋求活路。

當然,因為如今西域各國阻斷道路,他們的實力也不如曾經的北遷的匈奴人,他們沒有選擇從西域遷徙的這條線,而伏泉後來在知道他逼得曾經也在歷史留名的幾個胡族梟雄逃亡的事情後,感覺好笑至於,也再想不知道這支鮮卑余孽,會不會用他們強盜式的方法在堅昆、丁零等地擴張部族,並且和那支北匈奴一樣,締造有一個令歐洲人顫抖的“上帝之鞭”呢?

現在大漢管制下的北疆草原,經過這數年的控制和教化,已經再無一個自稱鮮卑出身的人了,在屯田的軍管下,大多數人都隻說自己是漢人,他們說漢話,穿漢服,遵守漢官的命令屯田,妥妥的都是漢人的生活方式,也許他們有的人潛意識裡還知道他們是鮮卑出身,但大多數人都已經主動忘卻了自己本來的身份了。

知道這些,明白執行伏泉命令的後果,如強良等人在將這些事情換到他們自己的親人身上時,難免兔死狐悲,只是,就算如此,強良等人即使明知道執行這命令的後果,他們為了自己,依舊會認真的執行。

望著強良策馬離去,招呼兵卒的身影,關羽看了眼身邊皇甫堅壽、戲志才等人,緩緩道:“諸位,吾等亦當備戰也!皇甫將軍率並州騎於左翼,戲軍師率幽州騎於右翼,吾自率剩余兵馬,往其後而去,大軍四面合圍其眾,休叫羌胡走脫一人。”

“諾!”

皇甫堅壽和戲志才都是行禮領命道,而後各自去招呼兵馬,當然,被關羽命令時,皇甫堅壽的臉色其實並不好,但為了大局著想,他還是沒有發作,之所以如此,自然是因為兩人之間的上下從屬關系變了。

本來,作為伏泉的副將,按理來說皇甫堅壽應該命令關羽才是,只是論及戰功方面,皇甫堅壽比起關羽實在是差得遠了,而這裡他們麾下的是一萬漢胡雜騎,其中不僅有大漢軍功赫赫的並、幽二州的騎兵,也有那些桀驁不馴的匈奴、屠各、烏桓等族騎兵,這些兵馬要想掌控,無疑要有極大的威信才可以。

因此,考慮良久,伏泉本有意直接招呼皇甫堅壽回到身邊,隨他決戰韓遂的,但是想到其父皇甫嵩任職北地太守時,頗為民心,有他在,這支外調而來的漢胡雜兵,如果引起北地百姓厭惡的話,還能有所調解,不至於引起什麽亂子。

事實證明伏泉的想法是對的,這支明顯有著胡人的漢軍騎兵,起初一開始是真的讓北地百姓不滿,甚至也發生了不少矛盾事情,若非皇甫堅壽出面,北地百姓念在皇甫嵩的面上,沒有針對,不然說不得也是一大隱患,

伏泉知道此時,這才親入北地,和皇甫堅壽密談後,依舊讓他留下的。當然,留下歸留下,但是此番出兵的從屬關系確實變了,戰功卓著的關羽成為主將,率領這漢胡雜騎,橫掃北地先零羌,而皇甫堅壽,只能為副將了。

所以,皇甫堅壽對此當然有所怨言,不過他也是明白他的戰功太少,而且對於關羽的戰功,他也很服氣,並且為了大局著想,也一直沒有鬧事。

“嗚嗚嗚……”

激昂的號角聲響起,羌人廬落左翼,皇甫堅壽勒兵以待,看到強良真的殺入羌族廬落後,明白其眾真心歸漢後,也率領麾下兩千並州鐵騎, 往羌族廬落殺去。

此番被伏泉變成關羽副將,他雖有幾分不滿,但並無怨言,他明白只有靠著軍功,才能證明自己,因此衝鋒在前,可謂是毫不含糊。其身後並州兵,雖然有不少人因為某些緣故和伏泉不對付,但畢竟這次是對抗外敵,並且主將又如此身先士卒,所以也是戰意高昂。

廬落右翼,被伏泉任命為關羽這一部偏師的軍師的戲志才,也在號角響起後,明白強良等人心意,跟著殺了進去,當然,武力稍遜的戲志才,雖然也是身先士卒,不過他的身邊卻是有著一隊關羽專門派來的自己的親衛部曲相隨。

後方,關羽率領剩余四千余騎趕到,在明白強良等人心意後,也跟著殺入羌人廬落,沒錯,即使是前面看到強良那麽多的表忠心,關羽有著伏泉暗令,也不敢真的相信強良等人,只有讓他們做出行動,才能相信,這也是關羽給強良的都是胡人騎兵,沒有漢人騎兵的原因,為的就是一方面把胡騎當炮灰,另一方面測試強良而已。

結果也很明顯,強良等人通過考驗,也就是如此,關羽才能出兵,望著前方的羌人廬落,關羽心中冷笑,此番橫掃北地塞外後,世間將再無羌族,唯有漢人。

那些羌族所剩的投降之人,即使漢軍不殺,到了涼州後,也將會被伏泉按照塞北長史的模式屯田,用軍事管理的方式教化,在高壓之下,快速同化他們,將他們這一代用屯田榨乾,直到二、三代以後,徹底變成漢人。

:。: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校花的全能保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