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漢末皇戚》第29章 幫助
    史載袁紹容貌端正,威儀進止,果然不假,屋裡幾人與其相比,說實話都稍顯不如。雖然未來是曹操滅了袁紹,但現在的他與袁紹比起,真是猶如燈火與日月之別。

  稍後幾人相互見禮,伏泉所猜不差,那攀認親戚之人卻是曹操無疑,而那放蕩形骸青年名字也讓伏泉熟識,他叫許攸。沒錯,就是那個官渡一戰,背離袁紹,隻身入曹營,讓曹操赤腳相迎,助身陷絕境的曹操打垮袁紹的許攸,許子遠。

  看著此時年少的三人相互間親密無間,伏泉暗中感到好笑,若是他們知道未來幾人之間的相鬥相殺,會有今日之友誼嗎?

  未幾,袁紹讓眾伎女退下,室內只剩幾人,然後眼神瞥了一眼許攸,其整理衣袍,臉上還有依依不舍之情。接著,許攸便道:“流川,此次吾等約汝前來,實有要事。”

  “何事?”

  “解救渤海王。”

  什麽?解救劉悝,袁紹腦袋瘋了不成,竟然和他叔父袁隗作對?

  說完,許攸從袍中取出一封書信,交予伏泉。信上透著一股淡淡的女人脂粉味,夾雜著厚重的酒氣,伏泉想來是剛才許攸與伎女嬉鬧沾染的。

  對方未說此乃何信,顯然用意自己立即查閱,粗粗略看,伏泉隨後震驚,驚呼道:“這是袁赦與王甫的私信?”

  這時候,袁紹答了一句:“然也。”

  一股喜悅之情油然而生,因為信中竟然談及袁赦王甫二人與曹節一起陷害劉悝之事,有了此信,必可解救劉悝,雖然劉悝進京,王甫等人沒有證據證明他謀反,還是可救,但有了此信,把握更大不是?而且若是計劃得當,說不定還能打擊王甫一黨。

  可是喜悅未久,伏泉眉頭微皺,疑惑道:“不知兄長此信何來?”他並未問及私信真假,袁紹在外有如此大名聲,必定不會輕易相騙,而且就算騙他,他難道不會找人驗證真偽?

  袁紹道:“吾手下有一奇人,於袁赦府上所得。”奇人?更貼切的說想來應該叫竊賊,只是袁紹要面子如此稱呼,畢竟一個被稱呼天下楷模的男人,說自己養了一個竊賊,無疑對名聲不好。

  伏泉觀袁紹竟然直呼袁赦其名,一點兒尊敬的意思都沒有,心中暗奇,畢竟袁赦乃是袁紹族中長輩,其卻直呼袁赦之名,未免太過。後來想想也就釋然了,其與宦官有不共戴天之仇,歷史上最終也是血染皇宮鏟除閹宦,現在估計就已經在謀劃了,即使袁赦是其族人又如何?

  “流川謝過諸位兄長。”出了案幾,伏泉向三人行了一禮說道。

  “此小事耳,吾今日約流川前來,只是近日瘋傳‘治瘟郎’之名,吾得此信,便想約流川前來一聚。”

  “謝袁兄美意,流川愧領。”

  袁紹話裡雖無過多言語,但伏泉感到其人招攬之意明顯,頓時心中一驚,他可不敢和袁紹一夥人糾扯太多,若是他穿越其他士人身份,或許會立即加入袁紹團夥,可是偏偏不巧,他穿越的是琅琊伏氏,標準的外戚世家,袁紹一夥人能對他全心全意就見鬼了?君不見歷史上何進對袁氏兄弟那麽好,最後落得什麽下場,甚至於最後兒媳都被人妻愛好者曹阿瞞強納,幸好曹操對他孫子不錯,不然真是被袁紹一夥人坑得絕門滅戶,斷子絕孫。

  幾人閑聊一會兒伏泉便告辭了,期間也談了些國家大事,例如京師大水、雒陽瘟疫,或者朱雀闕亂言,或者閹宦無道,禍亂朝廷……袁紹幾人連續幾次拐彎抹角的問了伏泉對宦官和朝廷的看法,

不過都被伏泉以年幼不知事為由推辭了。  倒並不是伏泉沒有看法,作為後世之人,對於漢末三國,最差的起碼看了一本《三國演義》也能隨便說些道理出來,只是因為他知道,即使自己說了一些驚世言論,引得眾人驚奇,自己也不可能真正與他們結為知己。不說漢末亂世,權利爭鬥之間,什麽友誼親情都將成為狗屁,就是自己現在的外戚身份,也不可能真正打入袁紹團夥核心。

  看著伏泉遠去身影,袁紹端起案幾上耳杯飲了一杯酒後,謂左右許攸、曹操曰:“子遠、阿瞞,汝二人觀這伏流川如何?”

  曹操率先道:“似乎懼怕吾等,不願多言。”

  袁紹點頭說道:“吾也這般認為。”

  這時許攸端起耳杯,痛飲一番,酒水撒濺身上不少,暢快說道:“其人年幼,卻多智早慧,非是不言,而是早知言與不言後果皆同也。”

  袁紹聞言一怔,隨即點頭,心裡把自己剛剛打算的計劃消除了。他之所以幫助伏泉,其一是知道這少年得到皇帝寵信,為想得到宮中消息,便想提前拉攏, 其二則是袁氏家族內部,讓他不滿。因為袁赦的緣故,家族裡多數意見竟然是與宦官合作,從而得到皇帝信任,繼續升官,保證家族成員仕途順暢。

  這是袁紹不想看到的,他與宦官之仇不共戴天,嶽父李膺因黨錮之禍,自首被拷打而死,家族亦未保全,妻兒流放,自己妻子雖因袁氏之故幸免,但亦因李膺之死而憂鬱而死。而他自己,身為黨人領袖李膺的女婿,自然也成了黨人,青年的大好年華因為黨錮罷官去職,賦閑在家。他為父母服喪,披麻戴孝,囚首喪面,禁欲六年,特別是還要拿著那令他作嘔的哭喪杖招搖過市,與其說是為父母服喪,更不如說磨礪自己,為嶽父和妻子服喪,為的是積攢名望,代替自己那被稱為“天下楷模李元禮”的黨人領袖的嶽父,鏟除宦官。

  論公,他的前半生仕途被宦官毀了,論私,嶽父慘死,愛妻早亡,皆因宦官,所以為了取得家族的絕對支持,他必須把已經礙事的袁赦除去。而這一次渤海王劉悝被誣陷謀反,便是他的機會。

  —————————————————————————————————————————————————

  漢代耳杯:帶握把之小杯,形似碗。用於盛載熱飲酒和其他特定飲品,亦名“羽觴”,又稱“羽杯”等。

  以下是古人守孝服喪時的一些表現:

  披麻戴孝即穿麻衣、粗草鞋等喪服

  囚首喪面即披散頭髮,在臉上塗滿灰泥

  哭喪杖即服喪人拄著一根拐棍,表明自己十分悲痛,連站起來的力氣都沒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