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漢末皇戚》第434章 仆不如也
弘農乃故秦的函谷關,漢時的舊函谷關,隨著兩漢國策演變,再也不是當年的險要之所了。

 若得關中,控扼此處,則只需少許兵力駐扎此地,即可守住不失,之後專注提升國力,屯兵積糧,等待天時,待時機一至,出關必所向披靡。

 先秦戰國時,無論六國伐秦或者五國討嬴,皆潰於函谷關下,伏屍百萬、流血漂櫓。而秦攻中原,卻勢如泰山壓頂,防無可防。反之,若中原關東六國得了此處,則取八百裡秦川易如反掌,如探囊取物般,守無可守。

 望著如今面前的殘破城牆,伏泉暗暗感慨,誰也想不到千年之前這座關中百姓心中的雄關,如今只剩城牆屹立,卻是再也不能恢復往日氣勢風采,實在令人唏噓。

 漢時有這麽一種說法,傳流頗廣,言道西漢樓船將軍楊仆數有大功,恥為關外民,上書乞徙東關,以家財給其用度,武帝意亦好廣闊,於是徙關於新安,去弘農三百裡。

 伏泉自詡如今頗讀兵史,自知此論大為荒謬,武帝何等明主,縱窮兵黷武,將文景二帝所留國力耗盡,卻也不會因此事而貪戀臣下錢財而下此令,之所以如此,而是有著國策轉變的原因。

 當年漢高祖開國後,定都長安,理由是關中可以”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製諸侯。”因漢初分封異姓王,國有大患,不可不防,後來隨著漢高祖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盡敗諸王,接著便有“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的白馬之盟,以親王鎮守國土,孰料又有七國之亂。

 而這漢初的亂局根源就在於朝廷只能控制關中,漢武帝一世雄才,自然有所思量。因漢朝之本在關中,關中與關東分界在函谷關,因此,關界東遷三百裡就是擴邊關中。另外,漢武帝時版圖已非戰國格局,大漢國享有九州大地,再無需憑崤函之險、桃林之塞而守,反而需要加強對關東的控制,距離雒陽僅數十裡的新函谷關便是為此而生。

 奈何口口相傳,舉世積訛,三人成虎,輿論難詛,漢武帝這頗具戰略意義的舉動,反而成就了楊仆的臉面,也是世事無常,甚難琢磨。

 進駐弘農,已至傍晚,為了軍紀,防止兵士入城難以管控,以及不想暴露大軍人數超標的事實,大軍便於城外扎營。

 伏泉隨段熲一起入城,拜會弘農官吏,雖說此戰他是主將,可是段熲名聲太大,伏泉可不敢真擺上官威風,指揮段熲,所以一直以禮相待,倒是未曾見段熲有何不滿。而段熲雖說軍事上戰術超絕,政治上頗為看不清局勢,但是起碼也明白伏泉意思,同時還因為他如今轉投外戚緣故,在伏泉如此以禮相待的情況下,也是對伏泉恭敬有加,兩人之間還算和諧,沒有出現伏泉預料中的那樣,段熲礙於皇帝和外戚的面子,對自己不情不願。

 入城之後,見過弘農諸官吏以後,伏泉便要求弘農官吏準備酒肉犒軍,有段熲和伏泉在,弘農官吏自然不敢怠慢,當夜漢軍大軍便是酒肉齊聚,使得兵士盡興,把闖過崤函古道後,不能進入弘農休整的情緒全部一掃而空。

 當然,兵士有酒肉,伏泉和段熲這兩人自然也不會缺,弘農官吏直接在郡署就辦起了酒席歡迎兩人前來,然後又換來無數女伎作陪,一時倒也盡興。隨著夜色已深,無論是段熲還是伏泉都婉拒城內官吏的留宿請求,兩人結伴策馬出城而去,身後數十騎士緊緊護衛。

 “流川為何也不留宿弘農?弘農世家繁多,所訓女伎皆有姿色技藝,少年人寒夜孤處軍帳,豈非自食苦楚乎?”

 路上,段熲少有的和伏泉開著玩笑,似乎也對伏泉竟然能在酒席上面對那麽多貌美少女而保持鎮定,沒有應諾那些弘農官吏的留宿邀請十分好奇。當然,因兩人皆為列候,而段熲本人更是食邑為一萬四千戶的新豐縣侯,年紀又足以做伏泉爺爺輩,即使伏泉身為其主將,段熲也對伏泉稱呼上沒有太過敬重。

 “段公與流川一齊出城,何必言流川自食苦楚?”伏泉笑著還擊道,似乎對於段熲臉上頗有男人見了都懂的曖昧笑容,視而不見。

 “仆不同,如今仆已年過半百,於女色之事已無太多興趣,反觀流川,正值壯年,於女色之前有如此定力,大漢青年才俊一輩,實屬難得。”

 “過譽!過譽!段公太過譽了,泉實難當此重語!”伏泉連忙謙虛起來,隨後又道:“余幼時便喜兵事,最喜吳子治軍,嘗聞吳子‘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今若余留宿城中享樂,令城外八千大軍守於軍帳,如何可使三軍用命效死?故,今夜吾必回軍營也。”

 段熲聽後詫然的看了一眼伏泉,隨後一直搖頭歎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仆累盡半生方知如此,爾竟小小年紀便知,真少年英才也!仆不如也!”

 這時候段熲才明白為何伏泉年少出仕, 就屢屢出師得勝,原來竟是如此,因為他竟然將自己半輩子才明白的軍事道理,少年時候就明白了,真是令人意外。

 想他段熲當年平羌,之所以屢屢得勝,最重要的一點便是部下效死,不似以往漢朝軍將,只顧個人利益,克扣軍餉,中飽私囊,導致兵卒不肯用命,甚至還有漢軍兵卒逃走投降羌人的士氣屢有發生。而後來,當段熲掌兵,嚴於律己,行軍仁愛,士卒有疾病,親問、裹傷,在邊境十多年,沒有睡過一晚好覺。也因其帶兵如子,使得士卒歸心,即使後來屢屢因為段熲犯險長襲而導致軍中無糧,兵卒也為其效死,寧願吃馬肉喝雪水,也要追隨其滅羌,這才有他平羌一百八十戰,少有敗績的戰果。

 夜已至深,兩人又策馬閑聊,直到軍營,這才作罷。

 .. 全新改版,更新更2快更穩3定
 老鐵!還在找"漢末皇戚"免費小說?
 百度直接搜索: "" 看免費小說,沒毛病!
 ( = )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