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漢末皇戚》第91章 並州
  天井關位於司州於並州之間,乃雒陽北面門戶,太行山南部險隘,自古便是南北要衝,邊境雄關,乃兵家必爭之地也。周圍峰巒疊障,溝壑縱橫,古隘叢峙,地勢險峻至極,可謂是天設之險。

  西漢著名宗室大儒,後為應誠緯而改名劉秀的學者劉歆所作《遂初賦》言“馳太行之險峻,入天井之高關。又王梁為野王令,北守天井關”,而後蔡邕亦言道“太行山上有天井關,關在井北,為天設之險”,皆說明其之險要程度,後世更因此被列為“太行八徑”之一。

  關隘兵卒驗看了通關之“傳”後,便放行,車隊開始離開司州之土,過了一處山峰之後,進入並州上黨郡高都縣。

  並州地理位置極佳,易守難攻,向東可威壓河北,向南則虎視關中,如若善取一地,則王霸之業可成,後世煌煌盛唐能從這裡走出便是有其原因。只是境內胡人繁多,西邊有屠各人、羌人、中部有匈奴人、北部有鮮卑人、東北部有烏桓人,對上黨、太原、雁門三郡成包圍之勢,雖東漢國威強盛,但亦時常有歸附胡人勾連草原劫掠漢人,不過並州自古便是苦寒之地,民風彪悍,與胡人連番爭鬥,使得並州兵民皆勇。

  伏泉想來,倘若邊境遇襲,而中央朝廷於遠處調兵鞭長莫及,那時只需遣一忠心能臣於此鎮扶,募集精壯漢民練為精兵,征召忠漢諸胡以為驅使,此二者皆驍勇善戰,天下精銳也,訓練得法,短時間內便可成為一支強軍,若是兵甲精良,糧草充足,何愁邊境胡患?

  高都其名最早見於《戰國策·西周策》,寓意為登上高聳的太行山後首個都城,再往前便是長平。說起長平,不得不提長平之戰,此戰可謂古今最著名的戰役之一,以趙軍失敗、四十萬將士被秦軍殺戮而告終。

  當是時,哀聲遍野,屍骨如山,血流成河,慘絕人寰,一戰之後可謂讓邯鄲家家戴孝,趙國一代精壯屠滅十之七八,元氣大傷。而秦國從此君臨天下,山東六國皆避秦軍鋒芒,不敢言戰,任秦之虎狼予取予求,直到始皇帝橫掃六合,一統寰宇。

  數百年歲月滄桑恍惚而過,當時的戰場環境早已變樣,但白起坑殺趙卒的殺人谷內,卻仍然浸透著蕭瑟的沙場氣息。

  車隊經過之時,仿佛依舊有無數被坑殺冤魂於地底哭訴,夭兒生性就怕鬼怪之事,最見不得這種死人之地,在馬車角落低頭蹲著,連大氣都不敢出一聲,倒讓伏泉不禁啞然失笑。

  離開長平後,越過濁漳水南源,上黨郡治所長子縣已是歷歷在目。相傳長子為遠古時代堯帝的長子丹朱封邑,周時為辛甲封地,秦為上黨郡治所,漢承秦製,一直沿用至今。

  進了縣城,車隊休息一夜後,便轉道進入西河郡,這提議當即遭到那駕駛官車的老者抗議,畢竟進入上黨,應就此一直往東北而行到幽州,怎能舍近求遠往西北行進。

  老者駕駛官車,職責便是讓上官以最快速度前往任地任職,而不是多走遠路,不過他這抗議顯然是無效的,車隊的話語權在河東被伏擊之後便盡在伏泉手中。

  伏泉進入西河郡當然不是為了遊玩,而是拜訪長輩而已,臧洪之父臧旻自平定許昭父子叛亂之後,便升為匈奴中郎將,駐兵於西河郡美稷縣南匈奴單於庭。

  不說伏氏與臧氏都算徐州世交,便是自己與臧洪現在關系,路過西河不去拜訪一下這位長輩,怎麽說都說不過去,若是被他人知曉,指不得編排自己不孝,

不尊師長,為了做官竟連世伯也不去拜訪。  來於此世,伏泉對於其他好、壞名聲倒不在乎,就怕被人指責不孝,大漢以孝立國,到了東漢孝道更是被看為做人基礎,自己其他都無所謂,但絕不能擔上不孝之名,殺曹破石便有此因,若是不孝,即使自己成了高官,估計也不會有名士會來投奔,是以美稷縣乃是必經之路。

  進入西河郡,越近美稷縣,路上草地漸漸豐茂,所遇之人也是越來越多,他們皆身著短衣胡服,左衽袍裝,前額剔禿,辮發留在左邊,望之必是胡人無疑。畢竟不說其髮型乃胡人發飾,雖然中原漢人亦不乏穿胡服者,但穿著皆為右衽,只有死了才會改為左衽。

  官車前方馬蹄陣陣,刮起無數煙塵,伏泉好奇,以為是有大隊人馬而來,隨即遠望,卻見黃忠與徐晃正與幾名家仆騎馬飛奔,同時手中彎弓搭箭,在草地上來回奔跑。

  不一會兒,便見徐晃打馬而來,伏泉好奇,便問道:“公明,汝從何來?”

  “兄長,今日吾母病愈, 便想尋些野味來與家母補身子,適才與漢升兄等人便是打獵而去。”

  說完徐晃指向其馬匹後背,伏泉望之已有野兔野雞幾隻,外加兩隻不知名飛禽。徐晃表字業已取了,伏泉在楊縣耽擱幾日,與徐母相熟後,便表示自己欲征辟徐晃為縣吏。

  徐母當時便是大喜,想自家孩子只不過是一個少小遊俠,說得難聽點就是外出遊蕩,惹是生非,連一正當營生都沒有,現在被伏泉這貴人相中,要去做縣衙小吏,豈不是一舉為基層小官。若是以後機緣又至,說不得成為一方太守,乃至三公九卿,畢竟東漢名臣楊震,便是司徒楊賜的祖父,小時候比徐晃還不加,乃是一佃農出身,最終不也是坐到三公之位?

  是以,徐母一番耳提面命後,徐晃便同意隨伏泉去幽州,不過他希望帶寡母隨行,伏泉聞之當然同意。

  能得一良將,就是對方再帶一家人來投奔,他也接受,畢竟這生意太劃算了。

  這時,前方返回一騎,面色慌張,來到兩人面前急促道:“少主,黃君出事了。”

  ————————————————————————————————————————————

  古人上衣多為交領斜襟,中原人崇尚右,習慣上衣襟右掩,稱為右衽,左衽一般為死者所著;而北方諸族崇尚左,衣襟左掩,是為左衽。除了上衣左衽以外,胡服的下衣和足衣也與中原服飾明顯有別。

  美稷:位置大概在今準格爾旗納林鎮北

  楊震:少孤貧,獨與母居,假田種殖,以給供養。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