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皇戚》第101章 關羽來投
  卻說關羽帶著一家老小入了太行山,沿著前人留下的山澗足跡,輾轉山路小道,靠著事先準備的食物,以及山間野果、清水,一家人終於越過太行山,到了並州境內。

  之後一家人遇林則入,逢山便藏,專挑小道,晝伏夜出,路上也遇到些不識相的小股盜賊攔路,不過都喪命於關羽刀下,無一活口。偶爾遇到鄉野閑人上前詢問,關羽便言其名為關雲長,因家鄉遭災,帶一家老小去太原晉陽投奔遠親,便不作它言。

  十月底,關羽一家人終於歷經一路艱辛,到了幽州遼西郡柳城縣。

  此時略顯破敗的邊郡縣城,於關羽而言猶如大漢京師雒陽那般繁華,令他不自覺感到安逸起來。他手中馬栓握緊,想起與自己只有幾日之緣的伏泉,自己殺了老賊之子也有其故,希望這位皇戚能如自己所想一般保全自己,至不濟也要讓家人無憂。

  關羽身長八尺,雄壯威猛,本來就引人注目,再加上一家人一路亡命躲藏,皆面露風霜,不想普通人家進城,是以走到城門前立時引來一片注意。

  柳城地處邊郡,因害怕有鮮卑奸細潛入,故比之中原郡縣巡查更加嚴格。

  幾名守門士卒一眼便看到了關羽一家,盡皆上下端詳好一陣,其中一人突然舉矛喝問道:“紅臉漢子!站住!別動!汝姓甚名誰?何方人氏?傳在何處?速拿來與吾瞧瞧。”

  關羽乃是亡命之徒,一路躲逃而來,哪可能有傳,便強自鎮定抱拳道:“回稟諸君,吾乃關雲長,乃伏越騎故吏,後老母得病回鄉照顧。聽聞伏柳城入仕本縣,適逢家鄉遭災,吾與伏柳城相識,今特領著家小投奔於他。”

  士卒聽了無不心中一驚,伏泉上任後,家世背景早已在縣裡傳開,一聽關羽越騎校尉伏完故吏,都和聲說道:“原來是伏縣令好友,多有得罪。”

  “不知者不怪。”

  當然這些兵卒並非傻子,關羽自稱是伏完故吏,然其身上無傳,所謂空口無憑,總不能任憑關羽說什麽就是什麽,而且關羽一個河西口音之人,不遠千裡跑幽州投奔實在可疑,畢竟他去雒陽投奔伏完不是更好。

  是以有年長兵卒提議道:“伏縣令現下於城外巡視,君若是不急便於吾等休息之所暫待,等其回城如何?”說完,手指城門內,靠近城門一破舊涼棚,地上放置幾張草席。

  關羽望了眼涼棚,點頭稱“善”。牽馬跟從士卒來到涼棚裡,扶著母親、妻子下馬就坐草席後,自己也坐下,一副無所事事的樣子,甚至他還時不時與其身旁被派來監視的守城卒閑聊幾句,坐等伏泉回來,倒未讓人多心生疑。

  伏泉此時也正從城外歸來,前世看了那麽多軍史書,當然知道熟悉地形的道理,加之柳城縣下亭鄉亦需熟識,同時調查案件,是以到任這半月以來,倒也好生走了一圈,回來時思慮更重。

  柳城往北可謂是一馬平川,鮮卑之所以時常走此路,便是如此。其繞道遼西長城後,從此地走,便直插幽州腹地。而柳城之地卻是鮮卑南下遼西的畢經之路,加之柳城四周唯有南方兩百多裡外白狼山地勢險峻,然而卻對柳城而言吾任何幫助,是以鮮卑無論圍城還是強攻都有優勢。

  當然這還不算什麽,真正讓伏泉隱憂的卻是縣內烏桓人,當他得知現任遼西郡的烏桓大人時,面色憂慮,記憶裡這位可是有叛漢記錄的。加之近年來,鮮卑幾次寇邊,郡內烏桓抵抗皆動作遲緩,伏泉不由懷疑其早於塞外鮮卑有所勾結。

  好在柳城縣附近烏桓人不多,只有一個數百人的部落,平時遊牧縣內,只需派人防范便可。若有異動,通知四周亭鄉百姓撤逃,自己關了柳城縣城城門,亦能守住,等待郡內援軍速至便可。

  正思索間,身邊一身材魁梧的剛毅男子道:“明府,那張氏二郎偷牛案定罪太過,吾欲放了其人,畢竟情有可原。”

  伏泉回過神,點頭道:“確實,其母病重,這二郎偷牛賣錢為母診治,實屬大孝。這樣既然牛已找回,吾薄有余財,將錢還給那家買牛之人便可。”

  “明府高明。”那人楫手讚道,其叫田猛,出身柳城豪強田氏,被伏泉任命為文無害。文無害,亦稱公平吏,掌巡查監獄,複查案卷,以防止冤獄。

  田氏乃幽州大姓,分散州郡之間,多有人投軍,雖於軍中登高位者不多,但於幽州各地基層勢力盤根錯節,不可小覷。而田猛近期被伏泉任命為文無害,與易度被他任命為令史一樣,都是伏泉為了拉攏當地豪強而開出的條件。只是兩人又有些不同,易度是伏泉實打實的利益交易,而田猛則是他為了向柳城豪強表明態度的妥協結果,畢竟易度家族在柳城而言地位不高。

  對伏泉來說,無論是易度還是田猛的官職任免,都是自己上任換取當地豪強支持的必然結果,這也是東漢官場的潛規則。郡守、縣令、縣長任免屬吏,一方面培養親信吏員,建立親屬關系,這些下屬視他們如父母、國君,十分忠誠可靠,就像柳城的前任縣令升官去往它地,其原本的親信毫不猶豫辭去令史一職跟隨一樣,另一方面拉攏地方豪強,維持地方安定。

  蓋因西漢中期以來,當時朝廷為了提高郡、縣長官的行政效率逐漸下發了一些吏員的任免權利, 到了兩漢之交,新朝建立,西漢後期原本的遷陵制度被破壞,使得地方豪強地主坐大,又更加下放任免官吏權利,以維持地方穩定。

  所謂遷陵制度,是指西漢政府知道只靠地方官,並不能做到完全抑製和限制豪強的勢力。所以索性釜底抽薪,以帝陵工程和建邑帝陵的名義,年複一年,日複一日的不斷的利用帝陵建邑,充實陵邑的名義,將地方難以處理豪族大賈,遷徙到關中,帝陵之旁居住,美名其曰為皇帝守陵,為天子奉祀,有效的防止地方豪強坐大,這也是西漢不需要依靠豪強的原因。

  而到了光武劉秀立國,天下豪強並起,土地兼並嚴重,已無法限制,而且其得天下更是多依靠豪強,是以直接不再限制豪強,同時為了安撫他們,更加下放了地方郡守、縣令和縣長的任免官吏的權利。加之東漢罷免郡國兵後,這些地方大員軍政一手抓,使得他們名為漢臣,但實際上在自己任地與一國之主無異。

  當然你若是認為郡守、縣令和縣長可以完全橫行無忌便是錯了,因為東漢政府也知道需要製衡他們的權利,所以對於群守的二把手長史、郡丞以及縣令、縣長的二把手縣丞、縣尉都是由中央朝廷任免,意在加以限制他們的權利,是以在黃巾之亂前,各地方長官並沒有出現權利失控的危機。

  伏泉當然沒有什麽打土豪地主的想法,在兩漢發展至今的今天,不依靠世家豪強,想稱王稱霸,無異於異想天開,是以他當然要拉攏柳城的幾個豪強家族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