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皇戚》第394章 楊甘將相和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頂點中文),最快更新!無廣告!和呂強入得軍營,隨著旨意傳出,一輪封賞結束,伏泉也就和關羽、黃忠等將領交代一些必須要注意的事情後,便和呂強等人在自己麾下眾將帥兵卒齊呼“陛下萬歲”的大喊聲中,離開軍營。

既然回了雒陽,伏泉自然不可能再呆在軍營,不說其他,此生至親的長輩伏完、劉華都在不其侯府,他如果敢待在軍營不去不其侯府居住,說不得明天伏完就要被劉華強逼著,帶人把他拉回不其侯府去,然後再給他安一個“不孝、不尊長輩”的罵名,這可不是伏泉能夠承受得起的。

朝廷的封賞倒是豐厚,想來是這次平亂,沒有調動京師的重要部隊,讓劉宏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兵可以調動調整,畢竟這次差點又一次波及大漢東南半壁的叛亂,平亂也只有荊州、揚州的本地郡兵,以及伏泉所率的益州巴郡兵馬而已。

益州巴郡出征的援軍裡,伏泉是漢軍主將,被加了三百戶食邑,其余並無封賞,看似是少,其實也代表朝廷無法妥善安置他而已。畢竟本身伏泉就已經是列候加一郡太守了,現在雖說是平了一場大亂,但這功績顯然讓他再升個台階有些不夠,而且又因為伏泉升官升得也快,朝廷自然要有所考慮,因此自然要壓一壓,只是象征性的給他提了食邑以示嘉獎。

當然了,伏泉對此也是無所謂,而且如果要是真的讓他再因功升官,那就有些太可怕了,畢竟能再升官的話,在如今劉宏還未開放州牧的時代,他也只能去京師為官,而能滿足他的也只有三公九卿了。很明顯,在大漢三公九卿都有嚴格限制的時代裡,讓他一個還未及冠的人登上如此高位,除非劉宏和滿朝諸公的腦子秀逗了,才會選擇如此封賞。

況且,若是真的入京為官,這也明顯和伏泉想在黃巾之亂前,掌控一地,待大亂之後,以不世之功瘋狂撈取政治資本的策略不符合,所以還得感謝朝廷的封賞,雖然就是可有可無的三百戶食邑而已。

其他人則各有封賞,王謀、楊洪、秦川等人因獻策有功,皆賜郎官,關羽、黃忠、嚴顏、徐晃等人本都為司馬,只不過有別部司馬和雜號司馬之分,如今都被提為別部司馬。當然了,原本就是別部司馬的關羽、黃忠二人,卻都被加封為了關內侯一職,也算是區別對待嘉獎。

其中還有甘寧,本為盜賊,此番功過相抵,不過念他此番苦勞甚多,再加上楊洪等人的支持,一番表奏,朝廷看在面子還是將他的雜號水軍司馬封成了別部司馬。

將帥都有嘉獎,兵卒自然也不差,除了軍營有酒肉犒賞以外,劉宏還下旨每人按級別不同各賞錢財若乾,也算是對這些外軍離鄉入京的補償吧。對此,伏泉想到史書記載,說劉宏貪財,與民爭利,甚至天下大亂也不肯出錢犒軍的事情,感覺真是無稽之談,或許這皇帝真的愛財到了極點,但是很顯然,肯定沒有史書說得那麽摳門無比。

想想看,漢末邊疆幾乎年年有戰事,在還沒有發生那件幾乎動蕩整個大漢的黃巾之亂前,可不是後來軍閥混戰,只要有口糧食就為你賣命的。大漢的兵可都是職業兵,沒錢不可能為你賣命。既然如此,在劉宏開設西邸將錢看得死死後,如果什麽軍費都不肯出,恐怕根本不需要黃巾起義,就是邊疆那些沒錢的兵卒都會揭竿而起,提前滅了中央。

扯得遠了,反正伏泉麾下這些兵卒是因此對朝廷感恩戴德不得了,比之前番戰勝黃穰叛軍後,伏泉得到陸康同意,

用廬江郡署的府庫犒軍更加興奮,畢竟郡府庫再怎麽樣,也不會有中央朝廷的錢袋子多不是?當然了,雖然從將領到兵卒各有賞賜,但是想到大漢至今固有的將領克扣軍餉的潛規則,伏泉還是囑咐關羽、黃忠等人一定要嚴查,不得使一人貪汙,別人軍中如何他管不到,但自己的軍裡絕對不能發生這樣的事情,畢竟伏泉深知,要想讓兵卒效死,就得讓賞罰嚴明,施恩他們。

想到當時被伏泉任命核查諸軍的戰功的楊洪,竟然和他推薦甘寧的功績,言道其功僅次於關羽、黃忠等武將,就讓伏泉覺得詫異,畢竟楊洪和甘寧,兩人之間說來應該有些齷蹉才是。

因為甘寧自從攻下蘄春縣後,伏泉為了不讓自己手下那群水軍有所損失,便委任甘寧在後方,謹守城池外,再運輸糧草器械,保證後勤。不過,這次大軍入京,巴郡水軍裡,也只有甘寧一人隨伏泉進京而已,其他人則帶著伏泉搜集的荊、揚二州的大船,回了巴郡。

一番詢問,伏泉才知楊洪如此作為的緣由,他當時說道, 不能因一己之私而廢公事,甘寧在大軍火焚叛軍糧草時,一直照顧大軍後勤,未使得大軍有後顧之憂。而且,大軍剛剛登陸時,也是甘寧帶著水軍直破賊軍,不然巴郡兵可能連上岸都難,就更別提取滅賊了。

所以,不要看甘寧似乎在這場戰役出現的次數不多,但他所做的貢獻不小,就好像後世的NBA,有人負責進攻,也有人負責防守,但也有人負責策應一樣,貢獻都不小,但往往在場上做髒活累活,策應之類事情的運動員不被重視,可是認真說起來,他們的貢獻也是一點不比那些攻擊得分手差。

有的人,往往不起眼,卻經常承擔重要的職責,這也是後來伏泉認同的原因,最終也就有了伏泉帶甘寧入京的事情發生。

當然了,一向人待他已禮,自己必待他已誠的甘寧,在知道這件事後,專門學習廉頗負荊請罪,裸露上身,背負柴薪,去當時楊洪在廬江所住的官舍請罪,畢竟當初他曾派人刺殺楊洪的。

楊洪對此卻是一笑了之,混不當一回事,直言“皆為漢臣,當思為君主報效,豈能因私怨徇私?”

兩人就此和好如初,倒是演繹了一番將相和的劇情,倒是令伏泉欣喜,終究部下團結,才是他這個主君最愛看到的事情。

在小事情上面,臣子結黨,立小山頭,爭取各自的地位,問題倒是不大,終究這也是主君的權衡之術,而在大事情上,若還是進行山頭黨爭的話,最終壞的是整個集體,所以由不得伏泉不高興。

“廉頗聞之,肉袒負荊,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摘選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