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皇戚》第373章 圍魏救趙救危城
烈日灼熱,午後的太陽最是毒烈,舒縣城下,早已是血流成河,無論是漢軍還是叛軍,都在用意志戰鬥,戰爭打到這一刻,進攻者和守城者其實都一樣,哪一方的意志率先崩潰,另一方就會因此而勝利。

“咚!咚!咚……”

“嗚!嗚!嗚……”

舒縣城下,綿綿不息的戰鼓聲以及低沉的號角聲響徹長空,一望無垠的曠野上,叛軍呼喊著,再一次洶湧聚集著向著舒縣城頭攻去。血水、汗水混合著,打濕他們全身,四周彌漫著令人作嘔的腐臭味,即使如此,也阻擋不了他們攻城的決心。

城頭上,陸康原本的儒冠早已被打落,此刻披散著蒼白的頭髮,目光凜然的望著城下,觀察局勢。在他身邊的漢軍兵將則個個冷眼俯視,望著城下攻城的叛軍,猶如望著死人一般,仗打到這個地步,漢軍早已是視死如歸,本著拉一個夠本,殺一雙便是賺了的念頭,根本不再害怕城下那些人數眾多的叛軍了。

叛軍人數多又如何?大漢掃滅諸胡,滅的胡人精銳還少嗎?叛軍雖然是漢、蠻皆有,可是那些蠻人說到底就是漢軍的手下敗將的子孫而已,哪裡比的上大漢滅的胡人精銳?這一次,漢軍要讓他們知道,他們的祖輩失敗了,到了他們,一樣也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因為他們是漢軍,是那支縱橫無敵,逐匈奴於漠北的大漢鐵軍,是喊出“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錚錚漢軍!只要大漢一日不亡,他們這些無敵漢軍就必將永存!

“嗬!”

“嗬!”

“嗬!”

……

只聽得城下的叛軍軍陣中忽然響起有節奏的號子聲,陸康循聲望去,頓時目光一凝,瞳孔霎時縮緊,失聲道:“攻城塔!賊子何故有此物?”

一眾兵將聽到陸康大喊,也都紛紛翹首南望,只見得瞬息之間,一望無垠地曠野已被無盡的穿著破爛衣衫的叛軍兵卒如同螻蟻聚集般密密麻麻的覆蓋。而在叛軍陣後,忽然鬼魅般豎起數座熟悉“木塔”,在那嘹亮整齊的號子聲中,木塔越豎越高、最終直刺長空。

攻城塔!

竟然真的是攻城塔!

在場的漢軍兵卒除了那些臨時征募的精壯以外,都知道這東西是什麽,頓時臉色亦如陸康一樣大驚不已,深知這“木塔”攻城威力的他們,不由得對這次守城充滿了悲觀情緒。

陸康心頭狂跳,凝視望去,見那幾座高聳的“木塔”此刻在叛軍兵卒的護衛控制箱天,往前緩緩蠕動,隨即大喊道:“快準備滾木、金汁火油,絕不可令敵之攻城塔,攀附城頭。”此刻他也顧不得詳查叛軍怎麽會有攻城塔了,想來估計是他們之中有熟悉製作兵器的工匠,或者有漢軍投誠的兵將告知也說不定,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要想盡一切方法,快速消滅這些會讓漢軍城破的大家夥。

“諾!”漢軍兵將不敢怠慢,紛紛又帶人從城下搬來各種需要的守城物資,他們平日裡都是熟悉攻城塔攻城特點的,自然知道該如何應對這攻城利器。

此刻,那城下的攻城塔雖然行進緩慢,卻是在無數叛軍兵卒的保護下,無可阻擋地向著舒縣城頭靠近。城頭的漢軍眾將臉色愈發凝重,那攻城塔每推進一步,就仿佛在他們的心裡擊打一下一樣,分外令他們沉重不已。

叛軍後方,一臉得意的黃穰手舉馬鞭遙指舒縣城頭,大笑道:“此番除非天不予吾取舒縣,不然今日便是那陸康老賊死期也。來人,傳令,破城後,放兵五日,先登城者封大渠帥,入城所得取半數賜之。”

“諾!”那傳信的兵卒當即大喜,

其實不止是他,凡是聽到黃穰命令的叛軍兵卒,此刻都是喜上眉梢,因為他們都知道自家渠帥又提高了封賞了,對他們而言當大渠帥,搶錢財貨物,搶女人,都是他們最為興奮的事情。更何況,黃穰現在甚至改變了他原本隻給放兵三日的期限,現在是放兵了五日,這怎麽不能讓他們高興,一想到破城之後的五日裡,舒縣城池可以給他們予取予求,這些叛軍兵卒的身上就仿佛被注入了無限的活力一般,渾身熱血沸騰起來,嚎嚎大叫的往城上衝去。舒縣城下,叛軍前方,前幾日因在後方,僥幸未被燒死的梁凶,此刻正帶著自己麾下剩余的兵卒推動著一座攻城塔緩緩前進。遙望著城樓上的漢軍,他心中的復仇之氣更甚,把手一揮,喝罵道:“快,速速過護城河,殺上城頭給馬渠帥報仇!”

“哈!”

話語說完未久,便聽得梁凶身邊原本馬胡手下的兵卒,紛紛大怒爆喝一聲,在前方兵卒小心翼翼清理出一道可供攻城塔同學的道路後,他們然後便用力齊齊的將他們手中的攻城塔推過此刻早就堆滿屍體和沙袋的護城河裡。

原本舒縣城外因為有護城河的緣故,叛軍便一直沒想過製造大型的攻城器械,畢竟難以通行,即使後來用沙袋和屍體填平了護城河,也因為地面崎嶇不平而被黃穰作罷。可是,自從那日原本可以破城,卻突然被陸康以火攻之計退敵,從而徹底斷了大軍進取之心,連番數次進攻都不再有以前的成效後,黃穰便下令砍伐周圍樹木,勒令他們軍營裡的一些俘虜來的工匠造攻城塔來破城。

因為工匠人少,所以製作的效率一直很慢,用了幾日,直到昨夜才剛剛做了五具,便被再也等不下去的黃穰征用了,並且一次性將它們全部用於今日的南門主攻處,為的就是集中實力,破城而已。今日,黃穰就是在趁著漢軍在被前面幾波被他當做炮灰的叛軍兵卒消耗了力氣後,才徹底讓自己麾下的心腹兵馬帶著攻城塔破城。

隨著綿綿不息地叛軍戰鼓聲陡然一轉,從而變得激越起來,接著低沉的號角聲也跟著變得嘹亮至極。最前方的叛軍兵卒將後面攻城塔所行進路線上的屍體扔到一旁,然後再用事先準備好的木板墊在道路上,使道路變得平整,後面的叛軍兵卒則立馬沿著清理的道路推動攻城塔,緊隨其後的是叛軍的其他大隊人馬跟著移動起來。

終於又要開始了嗎?

也不知這一次還能不能頂住?

黑煙彌漫的城頭上,陸康深深地吸了口冷氣,目視著城下那越來越近的攻城塔,心中悠悠一歎,今日看來便是他陸康報國之日,陛下,臣陸康對不起陛下之重托,沒能守住舒縣,只能以死謝罪了,城破,便是臣身死之時……

“眾軍聽令,準備迎戰!家鄉父老皆在城內,城破則任由賊人凌辱,望諸君共勉,以保父老安危!”陸康一聲令下,防禦南門的剩下約兩千余漢軍頓時凝神站在各地崗位上,懷著一股保護家人的信念,準備與城下的叛軍死戰。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漢軍威武!”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漢軍威武!”

“城在人在,城破人亡!漢軍威武!”

……

也不是誰喊了一句,其他聽到的漢軍也跟著附和大喊起來,語音裡充滿了一股淒涼的憤怒。隨著這幾日攻城,城頭上的漢軍連帶百姓青壯也就只剩下兩千多人了,並且這些漢軍之中大多數還是剛剛接觸戰爭的青壯,他們從未喜歡過戰爭,如今卻要因為保護家人而拚命,這怎麽不令他們憤怒?

起義,總有貧苦百姓為了生存而起兵反抗,同樣,也有富裕太平的百姓為了保護自己的一切而打擊那些反抗者……

“放箭!放箭!漢軍人少,壓製住,攻城塔快上!”

連綿不絕的慘嚎霎時響徹城頭,此時此刻,叛軍人數眾多的弓弩兵無疑是佔據優勢的,他們只需要將箭矢射入城頭,不管精準如此,隨著箭矢的無情飛射,在城樓上叛軍除非想死而冒頭,不然只能躲在掩體處,靜等叛軍箭矢射完。

不過,這也正是叛軍想要的效果,就在己方弓弩兵壓製舒縣城頭的功夫,叛軍的攻城塔就在叛軍渠帥的命令下,加快著速度往城頭而去,

“嗬!”

“嗬!”

“嗬!”

……

激越地戰鼓聲以及嘹亮的號角聲逐漸平息下去,令人熱血沸騰地號子聲卻再度響起,躲在城樓角落的陸康眼睜睜的看著叛軍兵卒呼喊著將那攻城塔推到城下而無能為力。此刻他手中的兵馬實在太少,如果硬頂著叛軍的箭矢去摧毀攻城塔,無疑是在用人命在填,到時候即使攻城塔毀了,估計他手下也不會有多少人了,那還怎麽抵抗?

唯今之計,只有等,等到合適的時機,再去破那攻城塔!

“嗬!”

“嗬!”

“嗬!”

……

五具高聳的“木塔”在叛軍兵卒的高聲推動下,無可阻擋地向前滑行,終於到了舒縣城下,而天邊的箭矢也因為叛軍已至城頭,為了避免誤傷,從而停下。

就是現在,陸康眼神一凜,大喝道:“火油!弓弩手!速毀攻城塔!”

其實也不需要陸康呼喊太多,在場有經驗的漢軍兵卒早就手中抓著火油罐頭,身上背負弓弩,離開自己的掩體往城頭衝去。然後對準此時正停在面前的幾座攻城塔,將自己手中的火油罐頭向那木塔扔去。

“嘭!嘭!嘭……”的無數瓦罐破碎的聲音響起,接著隨著城頭漢軍的火把扔出,很快便有兩具木塔著火,連帶著木塔之內,也突然多出了無數火人,嚎叫著請求周圍人的幫助,但很快便被城頭漢軍射下的箭矢帶走了本就失去的生命。

只是摧毀了前面兩具靠近的木塔,漢軍準備繼續如法炮製,攻擊其他木塔時,天上的箭矢又突然飛射而來,這一次,大概認識到漢軍的意圖,叛軍的弓弩兵也不管會不會誤傷,直接向著城頭髮起了無差別射擊。很快,便有不少漢軍兵卒中箭,連帶著舒縣城下也有數十靠近的叛軍兵卒遭受到了自家軍隊的箭矢射擊,從而喪命。

城頭的漢軍反擊之勢,一下子就被叛軍箭矢壓製,而其他未遭破壞的這時候也是立即跟進。不過為了避免頭頂箭矢的誤傷,有的叛軍本身有木盾鐵盾阻擋還好,但大多數人則都撿起地上死去同伴的屍體作為盾牌,向著城頭衝去。

“噢……”

又伴隨著一聲異常嘹亮的號子聲, 緩緩前行地“木塔”嘎然而止,此時距離舒縣城頭已經到了攻城塔的合理攻擊范圍了。無數嗜血的叛軍兵卒更是已經擁到了城牆腳下,將整座城門圍得水泄不通,從下而上,無數的箭矢更是洶湧射來,陸康不理會眾人規勸,小心翼翼探出城頭,瞥了幾眼,只見城腳下已是黑壓壓密密麻麻的一片,盡是螞蟻附城般的叛軍。

城已危矣,累卵何如?也罷,今日便為陛下盡忠吧……陸康心思百轉,握緊了手中長劍,眼神凜然,那斑白的發絲,為他此刻無端增添了無數淒美。

舒縣城頭此刻是危如累卵,而舒縣城外,也是暗流湧動,伏泉所率領的漢軍正小心謹慎的往黃穰大營的營寨急行軍而去,沿路所遇零散斥候和巡邏兵卒,不管是否上前盤問,統統都被他命人解決。

現在,已經不是隱藏的時候了,即使消息走漏又如何,畢竟伏泉要偷襲叛軍營寨,還不就是為了吸引黃穰正在攻城的叛軍大部隊的注意,讓他們趕快後撤,從而用這“圍魏救趙”之計,讓他們從舒縣撤軍嗎?

再又一次將一直十余人的叛軍小隊解決後,前面一處頗具規模的營寨便出現在眾人眼前,在那營寨中央,高掛著一杆大旗,大旗之上刻著一個“黃”字。

此時,這營寨裡本來是有無數老弱婦孺正翹首以望北方,觀看北方的舒縣南門外的戰事。但當伏泉大軍靠近後,在得到這支未標明旗幟的兵馬在殺己方巡邏兵卒後,他們都是惶恐不安,大喊大叫起來,誰也不明白漢軍怎麽會到大營附近,而且還有數千人之多……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