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漢末皇戚》第358章 今夜何處不失眠
火焰如同金色長龍,點亮了漆黑長夜,不止是整個屯糧地的叛軍將帥兵卒被刺驚動,就連遠在數十裡外的黃穰本部以及其他各部也都被驚動了,登時大驚不已。

大漢揚州,廬江郡郡治,舒縣城外,黃穰大營處,圍困舒縣城池的叛軍大部早已睡下,只有巡邏值守防止舒縣縣城內的廬江郡兵反攻的少部兵卒,盯著朦朧睡眼在留守。

此刻遠方的黑色長空裡突然火焰密布,陡然間營地外有了那麽大的異常,直把叛軍值守兵卒嚇了一跳,連忙有兵卒急跑入叛軍營地裡的中軍大帳,將正在小睡的叛軍賊首黃穰叫起,說明營地外異常,讓其查看。

黃穰雖然是早已睡下,但是並未睡得太好,被趕來的兵卒稍一叨擾便被吵醒了,畢竟是一軍主帥,舒縣一直未被攻下,他能有個好睡眠那就奇怪了。待得知營地東南方火光滿天,心中便是一驚,便推開兵卒,顧不得穿衣就往帳外而去。

那報信的兵卒心中疑惑自家將軍為何如此急切,不過此時也是來不及細想,尋了帳篷裡黃穰的一件外衣就跟了出去。此刻他還不知大軍的屯糧之處就在東南方向,不然他肯定就會明白黃穰為何如此,畢竟軍中除了經常運糧的兵卒,也只有黃穰等叛軍高層知道東南方乃大軍糧草囤積處。

“為何如此?為何如此?來人,擂鼓,令各部將領火速點齊人馬,於中帳集結。”

帳外,黃穰望著東南遠方的大火,心中大震不已,嘶嚎著命令左右趕快擂鼓集結兵馬,並召集文武各官,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趕快把各部集結,商議如何救援。

“咚!咚!咚……”

沉重響亮的戰鼓聲在鼓手大力敲擊下響起,叛軍大營頓時如炸了營一般,各個帳篷裡都發出了鬧哄哄的動靜,夾雜著不少婦孺的叫喊聲,想來是這些起義百姓的親眷無疑。只見得無數兵卒一邊穿著衣衫,一邊拿著自己寶貴的兵器集結,他們分成了大小部隊無數,在各部渠帥的帶領下,於中軍集結。

叛軍雖然不是訓練有素的百戰精銳,但在黃穰率領下,經過數番惡戰,也有了不少軍事經驗,他們知道擂鼓集結不是小兒科的事情,定是出了大事,所以集結倒也很快,隻用了數刻功夫,營地中軍便已集結了大半部隊在此。

穿上兵卒送來的外衣,黃穰看著那東南方的火光久久無語,可雖然他不說話,但他焦急不已的臉色也已經出賣了此刻他的心情。單薄的外衣此刻一點也不冷,反而讓黃穰有種穿著厚裘的感覺,十分炎熱。

按理來說,現在已至半夜,即使是在夏日,也該感覺到涼爽才是,更何況黃穰此刻還穿著外衣。然而,東南方的那場火勢燒得極大,導致起火的四周空氣溫度極高,風一吹,便是熱風,所以隨著迎面而來的熱風襲來,再加上心中本就焦急,黃穰身上不自由的濕汗連連,也不知到底是熱的還是急的。

見到麾下眾人雲集,黃穰開口道:“火光乍起處,乃吾軍屯糧之處也。”

一語而出,除少數人外,其余人等皆是大驚,大家都明白屯糧處出了事情,自家這起義大軍會出現什麽後果。畢竟,說到底附從他們起義的百姓,多數都是被貪官汙吏、地方豪強吸取了無數民脂民膏後,一口飯都沒得吃,走投無路的泥腿子百姓,跟著他們一起反叛漢朝,不就是看上了和他們在一起能吃飽飯,並且跟著造反還能有他們口中畫下大餅的好出路嗎?

現在若是他們攻伐兩郡,搶來的糧食被毀,那些沒飯可吃的百姓還會跟著他們起義嗎?換句話說,

叛軍之所以能越來越壯大,完全靠得是以戰養戰,搶來地方豪強和富裕百姓的糧食財貨,以此來誘導和逼迫裹挾那些沒飯可吃,衣食無著落,走投無路的窮苦百姓加入他們。這樣滾雪球般的拉了不少壯丁才有今日的規模,可是現在如果他們沒了糧食,對於這支完全靠著糧食財貨來策動兵卒效力的叛軍有著多大的影響,很有可能會讓大部分叛軍就此出逃,甚至倒戈,軍隊就此分裂。“將軍,末將請令,援往救之。”

“末將亦願往也。”

“兵貴神速,請將軍早下決斷!”

……

隨著黃穰道出召集眾人前來的實情,頓時便有無數將帥前來請命,其中多數都是黃穰心腹,有其鄉黨同學,親屬族人,這些人與黃穰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自然果斷請命支援,希望能保住多數糧食就有多少。

當然,有人忠心為叛軍,自然還有一些人在觀望,並不出聲支援,準備保全實力。他們在考慮是否做牆頭草,只要叛軍就此沒了糧草,他們可能就會毫不猶豫賣了黃穰,用黃穰作為投名狀,投誠漢軍,保得性命。

對此,一直觀察帳內諸軍的黃穰心中自然有數,在觀察到那些猶豫不決的人物後,當即下令,令自己心腹幾人帶本部兵馬,並點名那幾個猶豫不決的叛軍渠帥,一同帶兵馬前往支援,自己則帶剩下兵卒拱衛大營。

那幾個被點名的渠帥,不情不願的隨著黃穰的幾名心腹道了聲“諾”後,便帶兵馬前往支援了,心中也是暗暗說到自己倒霉,被黃穰派去剿滅漢軍。希望不要和漢軍硬碰硬,不然他們想要保存實力的想法肯定要落空,到時候能放水就放水,糧食真被燒了,叛軍這艘船肯定要沉,自己可不能隨黃穰那些人陪葬。

看著眾人得了命令離去,中帳裡的黃穰面色陰冷,其實他之所以召開這次緊急會議,完全就是在試探軍中士氣軍心而已。在黃穰看到屯糧處那漫天的火光後,他心中就已經對能就出全部糧食不抱希望,他深知即使他能將前來偷襲屯糧處的漢軍全部剿滅,估計救回來的糧食也不夠大軍多少日子食用了,所以對於這位以一人之力,便控制江夏、廬江漢蠻兩族人,肆掠二郡的大賊帥而言,當務之急,便是考慮如何應對糧食被燒後,全軍該如何穩住軍心士氣的問題。

因此,這才有黃穰剛才舉行會議的事情,事實上他能不知道兵貴神速,救援屯糧處的重要性嗎?其實黃穰完全知道,但他這樣做的原因,其實只是在試探自己手下眾人的反應,黃穰他可不信自己手下都是忠心耿耿的人物。

既然他麾下的是要反抗漢室正統的起義叛軍,黃穰自然在起義初期各式人物只要願意反漢,是全部收納的,導致手下將帥兵卒成分不一。也正是這種原因,黃穰才會出此下策,試探出自己麾下有沒有此刻見大軍不利而生有異心的人。

果然,一番試探之下,黃穰果然找出幾個心懷二心之人,所以才有他派自己心腹臉帶那幾個心懷二心的渠帥一起帶兵馬支援。黃穰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很簡單,一方面是讓他們徹底遠離自己的大營,不讓他們有機會聯絡其他渠帥叛變,更安全的穩住大營局勢,另一方面就是讓自己那幾個心腹“監視”他們了,同時也是給他們提醒不要有異動,畢竟他們和自己心腹同路,即使已經生了二心,也要掂量一下是不是適合現在就叛變。

對於這些人叛變黃穰心中其實是早有預料的,如果不是現在時機不對,他都準備找合適的機會和理由,徹底吞並幾人的手下。因為那幾人本來就不是一開始隨黃穰起兵的,他們本來就是江夏、廬江的盜賊頭目而已,在聽聞黃穰肆掠二郡的聲勢後,決心乾一票大的才加入叛軍的,自然忠誠度有限。而黃穰在當時也是深知多一份力量也就多一份保險的道理,這才毫無保留的接納他們,為的就是需要他們的軍事實力而已。

當然,黃穰知道自己軍中肯定不止是那幾個剛才遲疑的渠帥,他手下肯定還有其他因為糧食被燒,對造反前景感到無望的人生出二心。不過,這些人黃穰一時之間也找不出來,他能做的也只是將那些已經展露面目的叛軍調開,盡量削減大營內部的反對力量,以免日後釀成大錯。

舒縣城外叛軍反應也算迅速,而舒縣城內也是有守城樓的漢軍兵卒發現了舒縣東南方的大火,連忙通知了守城將領,隨著守城將領的傳播,消息很快就傳到現在大漢舒縣城內的最高決策者,大漢的廬江太守陸康。

城樓處,陸康在主簿的引領下登上城樓,然後遠望舒縣東南遠方的大火,一臉疑惑,不知城外到底出了何事。

不只是陸康本人,其身旁一眾被叫醒的廬江郡署文武也是不知城外事故,畢竟伏泉為了保證自己行動的隱秘性,是獨自帶兵前往偷襲叛軍屯糧之處的,根本原因就是為了保證消息不會外泄,這些廬江郡署文武能知道城外事故的前後經過,明顯是不可能的。

“明公,是否派人於城外打探一二?”

“嗯!多放斥候,令其多加小心,賊軍大營如此戒備,必有大事!”

“諾!”

望著城外歷經大火變故後,突然從混亂變得戒備異常的叛軍大營,那主簿連忙向身邊的陸康提議,陸康很快便允許了。誰都知道情報乃是兩軍交戰的重中之重,叛軍如此異常,必定與城外那場大火有聯系,不查探清楚,誰也摸不清叛軍意欲何為。

當然,生性寬厚,待麾下文武以誠,關心兵卒的陸康,還是囑咐了一句,畢竟現在城外情況不明,很可能遇到叛軍,必須要小心謹慎才行。

很快城樓上放下一個用繩子吊著的大籃子,到城腳的一處黑暗之處後,便見一個換了一身破爛百姓衣服的漢軍斥候,就著夜色,悄悄的離去。接著,又有幾名假扮百姓的斥候,如法炮製,被派遣出城外打探消息。

這城角的黑暗之處,卻是對面叛軍大營的一處盲點,是舒縣兵卒廢了好多精力和人命的代價,才找到的,對於城內的漢軍斥候來說,出入十分安全。否則,沒有這處盲點,舒縣在叛軍的重重包圍下,如果直接打開城門讓斥候出入,無疑是給叛軍強攻的機會。

可以這麽說,這處城牆的黑暗角落,是舒縣城內漢軍和外面聯系的紐帶,沒有他,恐怕連陸康那封求援伏泉的信件都沒有希望送出去。

望著那些相當於敢死之士的斥候在黑夜中漸漸消失的身影,城樓上的陸康心中一陣感慨,大漢有此忠心壯士, 何愁社稷不定,賊患不平。只是不知這大火到底是如何,對面的叛軍經此一事會不會有變,加大攻勢嗎?到了那時,自己城內這不足萬余的郡兵能否抵擋?也不知那位巴郡太守接到自己信書後,會不會前來救援……

種種想法在心中輾轉,注定了陸康被叫醒後,看到城外大火引起的異常而失眠,當然,今夜失眠的又何止是他一個人……

在黃穰緊急因為營地外屯糧處的大火調兵遣將,而陸康因為大火判斷異常時,與此同時,在叛軍的屯糧處,伏泉麾下的漢軍卻是一邊在拚死阻擊那些試圖突破漢軍前往救援的叛軍兵卒,另一邊則在繼續四處放火。

也正是因為漢軍不懈的縱火,這才能讓火勢越少越大,似乎要點亮整個夜空,最終把遠處叛軍營地裡的叛軍驚動,不然僅僅是一點點的小火苗,想讓遠方的叛軍望到顯然有些勉強,更何況是讓叛軍驚呆的遮天大火。

山包兩側,每一側都匆匆集結到了四、五千的叛軍兵卒,此番無論是山裡明面上在山寨駐扎的叛軍兵卒,還是在山裡躲藏的暗兵,都被這大火吸引前來支援了。

不過,雖然他們支援的算是十分及時,可是在這顯得狹長的山間小路,是十分不利於大部隊進攻的,所以即使他們人多,也只能分成小隊,一波一波的前進。

這樣的話,也就注定了他們的進攻效果不是太好,只能靠著人數,用人命去填漢軍的弓弩,再和躲藏於後的漢軍肉搏。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推薦閱讀:天蠶土豆大神新書《元尊》、貓膩大神新作《大道朝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