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皇戚》第385章 滅賊前奏
  疲敵之計,就在於一個“疲”字,無論何種方式,只要把敵人弄得疲憊,那便算是成功了,很顯然,伏泉所派的那數百手持鑼鼓的兵卒,接二連三所造成的一番“哐哐當當”的聲音,已經讓黃穰和他麾下的叛軍無法安眠了。

  不過,即使如此,黃穰幾番派兵出營去解決這小部漢軍,都沒有成功,倒不是說那支漢軍的戰鬥力高,叛軍不能製,而是因為那部深夜出來擾敵的漢軍,雖然是在四處擾亂,可是他們一直都在很好的把握自己的尺度,從來都沒有靠近到叛軍大營十裡以內,總是在十裡以外到二十裡這不長不短,進退都有利的范圍裡擾敵。

  縱然黃穰派出了幾次他的心腹穰軍兵馬出營殺敵,卻都因為漢軍狡猾,在這尷尬的距離上,用“敵退我進,敵進我退”的戰術,使得他所派的幾部穰軍都是铩羽而歸。除非黃穰能下令不讓各部兵士休息,在大營四周擺下嚴密的的陣型,派遣重兵巡邏,不讓那些漢軍有合適的地方擾敵,這樣才能阻止那部分漢軍繼續耍詐擾敵。

  只是,很顯然,這樣根本不可能,畢竟他麾下大部分兵卒,即使是他的心腹穰軍,也只是能達到勉強不餓而已,讓那些本就肚子空空的兵卒,再徹夜做這種耗費體力的軍事行動,說不得要再次引發新一輪的內訌,這與黃穰現在一直期望努力平息叛軍裡面的內訌風波的意圖,明顯是違背的。

  種種原因之下,這便造成了黃穰如今這番尷尬的局勢,不過,無論如何,對他而言,他只能忍著,如果強製性讓麾下兵卒巡邏的話,誰知道會不會再發生白日營寨裡面兵卒內訌的事情。

  如今的黃穰只希望撐到明日,他再組織最後一波攻城,用麾下士兵的饑餓作為他們燃起獸性的媒介,而舒縣城裡的糧食就是這些士兵進攻的動力,一則黃穰準備再賭最後一把,對於這個從反叛漢朝時,就一直在賭的賭徒來說只要還有那麽一絲希望,他就不會放棄;二則,黃穰此舉也有著消滅雜牌的意思,畢竟他真要撤退的話,因為糧食短缺的原因,明顯不可能將所有兵卒全部帶走,所以只有先消耗大多數這兩日因為缺糧而和他作對的將帥的實力,保證他在撤退途中依舊是叛軍的主要領袖,沒人能威脅到他的地位,故黃穰才有此舉。

  一夜近至終了,叛軍大營經過漢軍一部那連番的鑼鼓擾亂戰術,已經完全沒有任何警戒了,幾次的出營防備漢軍,卻沒有見到漢軍的蹤影,令他們之後再也不會因為異動而出營了,紛紛用各種方式塞著耳朵,準備在這一夜所剩不多的時間裡,好好的睡上一覺。

  當然,看著天色將要發白,在城外同樣一夜未眠的,被伏泉派出來擾亂叛軍的那數百名廬江郡兵,經過最後一次的敲鑼打鼓後,最終也是舍棄了所攜帶的鑼鼓,這東西重量太大,現在不需要用了,自然沒人想背負了,接著繞路返回舒縣城中。

  而返回途中,他們也沒有忘了伏泉的吩咐,來時他們早就做了防備,心中早已將舒縣城外黃穰派出來監視城內漢軍動向的叛軍探子一一剪滅,這也是伏泉今晚計劃中的一部分。

  早在決定采用秦川的計劃之後,伏泉就召集了麾下各部將領討論策略,他們討論的重點自然是如何保證計劃的嚴密性,畢竟誰也不相信黃穰會不派探子在舒縣城外探查消息。黃穰可不是其他人,而是憑著一己之力,挑動江夏、廬江二郡的漢人和蠻人反叛大漢的主兒,即使剛剛新敗,並且營中糧草也無,但是就這樣以為他會縮起尾巴不再打舒縣的主意,無疑是想的太過天真了。

  因此,這才有伏泉特地讓陸儁選了廬江郡兵裡,經過連番守城,尚可一戰的數百精銳,讓他們憑著對廬江熟悉的地形前來騷擾叛軍,同時也肩負了暗中消滅舒縣城外叛軍探子的重任。

  只有消滅了這些黃穰放在舒縣城外的探子,漢軍夜裡的突襲才會有極大的幾率成功,因為這些探子就是黑夜裡黃穰的眼睛和耳朵,沒了耳朵和眼睛,在黑夜裡,黃穰除非逆天,否則他就只能做一個瞎子聾子,直到漢軍襲營才會真正明白漢軍的動向而已。到了那時,一點兒準備都沒有的黃穰和他麾下的叛軍,被漢軍這麽一襲擊,還能有多少戰力可想而知。

  當那些廬江郡兵拖著疲憊的身軀回舒縣北門複命後,早就集結在北門裡休整的漢軍將士,終於在各部將領小聲的召喚下快速吃完飯食後,一一集結。當然,其實他們大部分這一夜也只是假寐而已,畢竟都已經知道要夜襲賊營,對於這幫一直渴望立功的漢軍將士而言,自然不會有太大的睡意。

  南門內,五百余騎,千余步卒,舉火把集結於此,戰意盎然的眼神注視著前方的主帥伏泉,沉聲等待他接下來的命令。

  漢代善養馬騾,哪怕是青徐揚州等地,也能隨便搜刮出數千匹代步馬騾,多了數日以來舒縣都在守城,導致城裡無論是公家馬匹還是小民私馬都沒有損失。

  此次是夜襲,而伏泉經過幽州、益州的戰事,也算是精通夜襲的高手,自然明白馬匹在夜襲中所具有的優勢,因此毫不猶豫,一日之內將舒縣城內的馬屁搜刮殆盡,哪怕是廬江太守陸康的坐騎,也在陸儁的阻攔下,伏泉親自找了臥床休養的陸康,說明詳由,也被他給要了過來。

  當然,終究南北有水土之別,舒縣城內的馬,除非是富戶從北地采購的,其他的南方馬,無論是比體格、比力量、比速度、比耐力,都遠不如伏泉以往見過的西域馬和幽州馬。不過,此刻叛賊就在城外,路途近,而且又是偷襲,馬匹衝刺力可能不好,但想來應該問題不大。

  “諸君,此去凶險,賊有近十萬之眾,吾軍兩千,敵眾吾寡,爾等有不欲往者,可自願出列,孤不赦之”,伏泉雙手端酒,眼中凝重的對麾下兩千余兵卒說道。

  在場眾人此時人人手中皆端一碗烈酒,這是壯行酒,後世有句老話說得好,酒壯慫人膽,本來若是伏泉麾下都是他從巴郡帶來的老部下的話,他倒是不需要在讓麾下兵卒喝壯行酒前說這話,只需要令眾人飲酒,隨後出征便好。

  然而,畢竟自己麾下有不少人是剛剛從樅陽縣就地征來的新兵,此番又不同於其他,是堂堂正正用弱勢兵力,去肉搏數十倍的敵人,他們之中如果有人怕了,提前掉了鏈子,那反而不美,說不得會壞了大事,所以不如直接把話挑明,讓他們留下守城,這才有伏泉提前說的那句話。

  果然,伏泉話語說完,面前兩千余步騎中,頓時有人目光閃爍,面色猶猶豫豫,顯然是在考慮什麽。不過還好,他們雖然神情不對,但至始至終沒有人踏出那一步,這倒讓伏泉心中松了一口氣,畢竟戰前有人要退出,本人也會打擊己方的士氣。

  隨後伏泉看了眼眾人,大喝道:“諸君痛飲此杯,孤於城中靜候佳音。”說完,舉碗,對面前兵卒行了一禮,率先飲盡。

  之後,由關羽、黃忠等將領領頭,在伏泉飲完後,舉杯痛飲,隨後摔杯喊道:“請君侯靜候佳音。”

  緊接著,其余兩千余步騎也是如此,大喝乾完碗中止酒,隨後狠狠的將碗擲於地上,一時間遍地皆是陶碗碎片。

  “傳令,開城門,出城襲戝營!”

  在伏泉一聲令下後,早已飽食酒肉的兩千余步騎而行,其中騎兵的馬蹄馬嘴上都裹了粗布,依次出了北門。黑夜裡隻覺殺氣湧動,火光熊熊照射之下,城外卻透著無盡的寒意,一場殺戮已然不可避免。

  叛軍大營距離舒縣不過數十裡地,對於伏泉麾下那五百余騎而言,幾刻功夫便至,而其他步卒,卻未與騎兵同行,他們卻是另有任務。

  天邊似有一絲發白顯現,預示著將要迎來黎明,大地也不會像是在黑夜中那樣,灰蒙蒙一片,肉眼看遠方能見度極低。叛軍大營裡,此刻隨著許多火把燃盡自然而然的熄滅後,對於大多數兵卒而言,更是有些兩眼一抹黑。

  這一點,也傳染了許多人,大營裡甚至於被黃穰委以重任,派來擔任營地巡視的穰軍兵卒,此刻也有些看不清遠方。他們之中,分散營地四周巡視的許多人,此刻也是隨便找了地方休息,也不再認真巡視,一方面,因為饑餓的原因,他們也沒有太多的力氣巡邏,不如省點體力休息;另一方面就是經過夜裡漢軍鑼鼓的騷擾,他們心裡多數都以為漢軍只是為了擾敵而已,根本沒有進攻的打算,所以自然而然的放下了戒心,對於巡邏營地,自然也不怎麽上心了。

  至於他們饑餓的原因,當然是糧食不夠唄,雖然別看他們是穰軍,黃穰的心腹出身,所吃的糧食比叛軍其他雜牌部隊多的多。然而終究糧食有限,黃穰給他們的也只能保證他們不至於像其他部隊那樣,僅僅維持不餓死的程度,也就是多給他們一些糧食有利於乾活而已。

  八萬余叛軍駐扎的營地可不是小數目,對於一路悄悄而行,不點一絲火把的漢軍五百余鐵騎來說,只要小心,很快便可以找到叛軍大營位置。

  看了眼面前叛軍那防禦松懈的營地,此番拔寨的三名主將黃忠、關羽、嚴顏對視一眼,隨後年紀最大的黃忠下令道道:“傳令,取出馬蹄與馬鼻上之粗布,點繞火把,準備一戰。”

  不多時,五百余匹戰馬,取下粗布,空曠的原野上頓時響起一陣陣的馬兒的響鼻聲,接著後方不少漢軍紛紛點燃手中火把,之後隨著三名主將紛紛抽出手中寶刀,大聲問左右曰:“建功立業,在此時,諸位將何如?”

  “殺……”

  眾騎奮聲回應,聲若驚雷,瞬間撕碎靜謐的黑夜,緊接著五百余像凜冽的狂風一樣,瞬間向叛軍大營殺去。叛軍營寨本就是新建未完工的,連半成品都不如,再加上是南方,大規模的騎兵甚少,種種原因之下,營寨前的拒馬等物自然是沒有的。

  營地裡的叛賊被巨大的喊殺聲和馬蹄聲驚醒,他們有的剛剛睜開朦朧睡眼, 還在以為這是漢軍的把戲,根本沒有再次出營帳還擊的想法,隻想等漢軍消停,他們睡完後再去軍需官那裡多要一些飯食,肚子實在是太餓了,一點兒勁兒也沒有。

  直到他們的營帳突然冒出衝天的大火,燒得他們的床鋪,這才驚醒有人襲營。只見無數穿著單衣未著甲的叛軍被火焰燒興,急忙衝出帳篷,還沒搞清該如何做事,就被迎面而來、殺氣騰騰的漢軍,當場革殺。

  當火焰燃起時,原本許多偷懶的穰軍兵卒這才醒悟,連忙拿起武器,組織兵力前來前來迎戰,不過漢軍根本不和這些有武器的叛軍兵卒糾纏,他們就在在營地四周,或取來營地裡未熄滅的火把,或是直接扔了手中的火把,反正只有一點,那就是用各種辦法點燃帳篷,糧草等一切可以點燃的東西,同時大喊“黃穰將軍死了,漢軍攻來了,大家快逃”,一時間舉火如星,喊聲大震。

  漢軍這一次的偷襲不是為了殺敵多少,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劫營而已,運營很簡單,在知道黃穰軍隊有嘩變的危機後,伏泉就決定為他加一把火,一把可以將整個叛軍燒起來的火,而這把火,自然就是這次劫營而已。

  伏泉自始至終,就從沒有想過,憑著手下這點兵馬就能肉搏硬打黃穰那八萬多人,雖然那八萬多人裡,近半都是老弱婦孺,上不了戰場,但即使這樣,叛軍的人數也不是他能輕易硬抗的,因此只能智取。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