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漢末皇戚》第363章 1路南行路崎嶇
太陽東升西落,古人早已知曉,若是遇到迷路情況,都會用這簡便卻有實效的法子來尋到方向,現在伏泉也就是靠這法子來辨別方向。

那年輕的將領自然是伏泉本人,自他率領麾下兵卒偷襲叛軍存糧之地,因為走得多是崎嶇險峻的山路,自然不會帶指南車這種辨別方向的器械。畢竟這類器械沒有馬匹運輸,就顯得繁重不易攜帶,而伏泉這次偷襲勝在迅速,因此肯定不會帶這類器械,甚至於如果不是盔甲弓弩這些是漢軍戰勝叛軍的利器,伏泉都打算讓各部兵馬隻帶短兵,穿單衣行軍,就是為了達到“兵貴神速”的效果。

“君侯,如今何往?”黃忠穿著身上染血的甲胄,一路走來,行禮問道,此時大軍身後已無叛軍追趕,黃忠也是想問明伏泉意圖後,看看能不能適時進言,讓大軍回身直接繞回舒縣,畢竟那裡才是漢軍與叛軍的主戰場。

看著南方,伏泉並未立即回答黃忠的話,反而是對身邊兵卒道:“向導何在?”

那兵卒行禮之後,連忙跑去別處,去尋他們夜裡從山包處撤退後,路上遇到幾名山間樵夫。一番問詢知道他們是附近之人,因漢蠻叛亂,家中不安,便躲於山林避難,此番是山中無食物,想出來打獵找到一些食物給家中親屬食用的,沒想到卻在此刻被漢軍撞見。

對於那幾人,伏泉當然是知道幾人身份後,毫不猶豫的征入軍中了,畢竟大軍一番逃離,也算是人生地不熟了。即使軍中的那些叛軍降卒,也多是江夏人,其他的廬江人也都對廬江郡南處不太熟悉,想讓他們帶路無疑有些勉強。

想想也是,漢代對於百姓出行,戶籍管理十分嚴格,想要出郡出縣,都要當地官署認證的“傳”才行。伏泉手下的那些叛軍降卒,本來就是家境窮困之人,能在家鄉周圍幾縣轉悠都不錯了,讓他們出郡,顯然有些不切實際,因此現在有了這幾個樵夫,伏泉自然只能指望他們作為自己大軍行進的向導了。

很快,便聽得一陣腳步聲傳來,循聲望去,便見那兵卒帶著幾個穿著普通麻布衣服的青壯男子而來。因為這幾個樵夫常年行走於山間,經常受傷,多為自己治理,所以對於一些簡單的外傷還是有辦法治療的。伏泉此番行軍,軍中並無醫匠,所以他們除了當向導以外,還得做點醫匠該乾的事情,剛才他們就是被派去治理軍中的一些傷兵的。

“見過將軍!”幾名樵夫顯然是鄉野粗鄙之人,有些不知禮數,禮都行的不倫不類,甚至也不知如何稱呼伏泉,直接把他這個太守當成將軍了。

伏泉頷首,並未責怪他們,反而指南方問道:“南方可是樅陽?”

“正是!”那幾人相互忘了一眼,最終由一個相對年長,頭髮上有些許銀絲的男人出列回道。

“孤欲率軍入樅陽,可有捷徑?”

“回稟將軍,路倒是有,然而需經過大別山余脈,山路險峻,非常年行走之人,多有生命之憂……”

“停!”聽到要走不少山路,伏泉果斷叫停了幾人,他可不想再走山路了,自己麾下兵卒剛剛浴血奮戰多時,氣力早就不濟,再走一番來時的山路,還不知道最終能有多少人脫離險境呢?想了想,伏泉對左右喊道:“去地圖來。”

“諾!”

身邊兵卒行禮後,趕來從身邊取來一份羊皮卷,打開之後便見上面畫著一些簡明的線條,不時摻加著一些地名字跡,羊皮卷上面寫著六個大字,為“大漢廬江郡圖”字樣。

古代對地理輿圖其實十分重視,朝廷一般多數都嚴禁民間私藏,

除了官府以外,一般人很難看到地理方面的書籍和圖冊。某種程度上,和地理有關的書籍和地圖,對於朝廷的重要性可不下於軍國重器。想想看,歷代農民起義之所以大多失敗,除了組織力度和裝備士氣問題,缺少地圖,對地理地形無知,沒有合理的戰略規劃部署,也是他們失敗的原因之一。歷朝歷代,大多數叛軍起事之後不能持久,多數都是因為不知道佔領要隘,軍事交通要地,從而做到進可攻,退可守,反而他們只知道攻打毫無防備的州縣,劫掠各處,以求心安。這樣做的話,初時成果看似是大,但最終的結果肯定是被知道地理的軍隊龐大的官軍, 設計重重圍困,讓他們無處可逃,屆時插翅難飛,自是失敗。

當然,像是編寫例如《漢書》這類的史書時,中間會摻加一些地理志,但卻是不多,這類書籍民間卻是可以擁有,因為那東西對於私人用處卻是不大。畢竟只是大致說明各地有那些山川,大致方位,卻沒有畫成圖冊,一般人看到,除非是天才,否則很難將那些資料歸納為有用的軍事信息的。

因此,換句話說,沒有地圖,不通地理,人便如瞎子一般亂竄,不說軍隊行軍,就是普通人遠行也只有問明當地向導,才好行走。

伏泉這地圖也是離開江夏時,特地尋來的,來時偷襲,因為有秦川和他獻出的叛軍駐防的地圖,所以一時並未用得上。現在燒毀叛軍糧草成功,他並沒有直接往北面的舒縣方向走,而是一路南下,向著廬江郡旁邊的丹陽郡走,就是為了避免和趕來的叛軍相遇,從而遭遇圍攻才這麽走的。

不過,這樣走安全是安全,可是畢竟道路不熟,只能靠地圖引路,也讓伏泉頭疼。因為,廬江不似別處,郡內多數東南部多處都處在大別山的余脈處,那群山環繞的崎嶇道路,你就是有地圖也沒法第一時間行軍。幸好路上伏泉遇到了這幾個樵夫,不然的話,估計他得摸索好久,才能按照自己心中事先想好的退路離開。

拿著地圖,伏泉隨後又招來關羽、徐晃等軍中心腹將領,隨後和這幾個樵夫細細問詢,最終一番討論,伏泉下令繼續南往,由樵夫帶路,走大道直接去樅陽。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三掌門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